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孟明视每战都输,为什么秦穆公还重用他?

孟明视每战都输,为什么秦穆公还重用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593 更新时间:2023/12/15 12:08:36

秦国在“崤之战”中惨败,不仅全军覆没,而且三名主帅也被晋国俘虏了。

秦穆公身着素服,在郊外迎接败军,仿佛是丧礼一般,这是何等凄凉的场面!毕竟原本是壮大齐整的军容,现在能一起回国的将士所剩无几,情何以堪!

如此大的打击,使秦国挥军东进、逐鹿中原的希望彻底破灭了。对向来深谋远虑的秦穆公而言,想要称霸中原的努力都已经做完了,却没有收到任何回报。

在笔者看来,现在的秦国,已经再也没有任何良机了,加上战后秦国的军事力量大减,所以一切只得从头开始。

此战的大败,可以说是秦穆公咎由自取。他“赌博”式地袭击郑国的战略失败,以致他称霸中原的愿望由此再也没有实现的可能。这虽然是让人始料未及的,但也是无可奈何的结果。

“崤之战”开了秦、晋两国恶战的开端。在其后的四年里,秦、晋两国连续进行了四次交战,不仅如此,甚至在往后近七十年间,这两国都处在交战的状态。对两国人民而言,“战争梦魇”久久无法散去。

由于“崤之战”大败,秦国无论如何都得讨回颜面,尤其是孟明视。然而,任何对孟明视的指控,其实就是在指责秦穆公。就算是孟明视的背后,有秦穆公的力挺,但他也是要对秦国国内的贵族们有所交代的,否则他主帅的位置如何坐得住?只不过,孟明视带兵的能力确实大有问题。

从“崤之战”开始,四年之间,秦军除了“王官之战”是由秦穆公亲自率领之外,其余的战役均是由孟明视担任主帅。然而,除了“王官之战”秦国不战而胜之外,其余的战役秦国均败于晋国。也就是说,秦穆公一再重用的孟明视,竟然是一位从未打过胜仗、屡战屡败的将军!

孟明视在秦国袭击郑国之前,并未见于史料之中;可疑的是,在秦穆公死后,孟明视也就从此消失了。由此可见,孟明视完全是由秦穆公一手提拔的。他的能力能否胜任,看起来并不是事情的关键。

纵使孟明视带兵从无胜绩,但秦穆公依然不顾群臣的反对,不断地重用他。如果不是秦穆公实在找不到一个合格的主帅来替换他,那就是秦穆公的心中可能另有打算。

一个国家的主帅,倘若是一个过于强势的人,那么他很可能就会凌驾于国君之上,正所谓“功高震主”,他甚至有可能会直接威胁国君的地位,晋襄公先轸就是最好的例子。秦穆公在十六年的等待之后,才得以继承王位。试想,如果他成了和晋襄公一样的傀儡国君,那么他这些年的努力岂不是都白费了?

我们不禁会问,秦穆公不顾胜败、一再重用孟明视的原因,究竟是为什么?

孟明视并非是一个强势的主帅,至少他不像先轸那样,是因为拥有相当多的战功,才被提拔到“中军将”位置上的。实际上,孟明视算是与先轸截然不同的将领。

孟明视是秦国大夫百里奚之子,也很可能是因为有了这一层的关系,他才能当上主帅的。在笔者眼中,孟明视最为人称道的,应该是他的品德与努力不懈。

两年前,孟明视带着败军而还,秦穆公一肩扛起所有的责任,同时他强调错不在孟明视,他也不会因此替换主帅孟明视的职务,因此,《左传》中提到秦穆公信守诺言,并继续重用孟明视。孟明视的名言是“三年将拜君赐”。然而,他为了报复“崤之战”的失败,而再次率军伐晋,不料秦国不但又尝败绩,还因他的名言而让晋国人好一顿嘲讽。

出人意料的是,一败再败的孟明视依然受到秦穆公的看重。对于孟明视而言,当然要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修明政事中,才能回报秦穆公的赏识,并给百姓更优厚的好处,来争取民心的支持。

能以德行来为君王和百姓服务,这当然是好事,甚至连秦国的敌人——晋国大夫赵衰都加以称颂,还引用《诗经》,说像孟明视这样修明德行之人,所带领的军队是无法抵挡、不可战胜的,甚至又说,如果秦军再次攻击,晋国将避其锋芒。

然而,施德于民,虽然有助于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但不代表就能打胜仗,两者之间是不能划上等号的。只是我们从赵衰所说的话来看,孟明视的人格特质似乎比较接近于有仁有德的君子,正因如此,才把他塑造成了“仁者无敌”的形象。

所以我们就会看到,当秦穆公一再重用他之后,他所做的并不是厉兵秣马的军事化训练,而是展现出勤政爱民的君子形象。像孟明视这样的主帅,他的强项,并不在于砍杀征战,他出众的点,在于他对国君的服从性,将远高于战功彪炳的将领。

正因如此,只要国君的要求不在于非得打胜仗不可,通常这样的主帅会深受国君的喜爱,这也就是孟明视天天打败仗,还能不断地受秦穆公重用的原因。

标签: 孟明视秦国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北宋大臣程德玄简介:掌给诸军资粮,颇得太宗信赖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风云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程德玄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程德玄,字禹锡,郑州荥泽人。善医术。太宗尹京邑,召置左右,署押衙,颇亲信用事。太祖大渐之夕,德玄宿信陵

  • 独孤皇后的婚姻保卫战给隋朝江山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独孤皇后,风云人物

    由于隋文帝对独孤皇后的话向来言听计从,所以,独孤氏这种近乎病态的誓死捍卫“一夫一妻”的理念,给隋朝的未来带来了难以预测的灾难。齐国公尚书左仆射高熲,文武兼备,素有谋略,通达世务,备受隋文帝信任与重用。其执朝政二十年,以天下为己任,朝野推服,事无异议。开皇之治,功劳至伟,真被称为真宰相。当初,因为高熲

  • 王翦求厚赏,为什么却得到秦王的信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翦,战国,风云人物

    秦朝统一前,王翦在受到秦王的委任,进攻楚国的时候,做了些看上去有些过分的事。王翦作为当时的名将,秦兵又是当时最精锐的部队,在出征之前,竟然坚持要六十万兵才出征。这还可以说是为了国事,谨慎小心也不算错,可是另外还直白的跟秦王要好处,要最实惠的良田,还有大宅子。他不光出征前要,在征战楚国的过程中,还是不

  • 朱元璋夸张昶是清官,刘伯温却反对,张昶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昶,明朝,风云人物

    朱元璋的一念之差元朝元顺帝在位后期,朱元璋在江南割据一方,建立吴国,自立为吴王——熟悉历史的朋友会知道,这个吴国,就是后来大明朝的前身。此时的元朝实力尚强,但如果让元朝军队同时对包括朱元璋在内的所有敌对政权发动围剿,元朝明显力不从心——于是有了元朝朝廷派人招降、安抚反抗政权的首脑,反抗政权和元朝讨价

  • 历史上许褚在曹魏的地位如何?他为何没能配享太庙?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风云人物

    对于封建时代的人们来说,配享太庙是极大的恩赐。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许褚是曹操手下第一号猛将,勇猛过人,力大无比,号称“虎痴”,和有“恶来”之称的典韦齐名。许褚大多数时期担任曹操的护卫工作,马超曾在战场上想偷袭曹操,因为许褚在旁边瞪着马超,马超吓得没敢动手。这是正史中明确

  • "竹林七贤"之一 ,刘伶到底有多爱喝酒?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伶,魏晋,风云人物

    魏晋时期有一名士名叫刘伶,与嵇康、阮籍、向秀、山涛、王戎、阮咸等人并称为“竹林七贤”。刘伶是个很有才华之人,好老庄之学,追求无为而治,逍遥自由之生活理念。刘伶有一大爱好,就是爱喝酒,如后世李白一样,刘伶爱酒之程度已达嗜酒如命,狂傲不羁之状,无论走到哪里,他都将酒带在身上,没有酒似乎都不能活了。夸张的

  • 田畴是个怎样的人?曹操为什么一定要封赏他?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田畴,三国,风云人物

    田畴是幽州右北平无终人,他的表字存在争议,《三国志·田畴传》中记载的是“子泰”,《后汉书·刘虞传》引注的是“子春”。他年轻时不仅喜欢读书,还擅长击剑,初平元年(190年)幽州牧刘虞想找个人出使朝廷,身边众人就强烈推荐了年仅22岁的田畴。刘虞与田畴相见时做足了礼仪,他对田畴很满意,不仅任命田畴为从事还

  • 楚国第一名将:揭秘昭阳的生平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风云人物

    楚国第一名将:揭秘昭阳的生平事迹,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1:他是谁?昭阳(生卒年不详),名云,字阳,谥号“山子”。战国时期楚国令尹,主管楚国军事;兼领柱国。楚昭王后裔,楚国三大家族之一的昭家族人。2:主要事迹1:昭阳攻越公元前334年,楚威王任命昭阳为将,率兵攻打越国,昭阳率军大败越军

  • 清朝高官“纪晓岚”,历史上的他人品到底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纪晓岚,清朝,风云人物

    乾隆年间,有个樵夫叫张天宝,有一次乾隆和纪晓岚出去办事,路过一个药铺,有个叫张魁的病人要死了,药铺坐堂先生说人没救,赶紧准备后事。一个樵夫叫张天宝的人当场给救活了,这一场面正让乾隆和纪晓岚看到了。乾隆题了“赛扁鹊”金匾,张天宝名声大震。翰林院大学士纪晓岚却不以为然。纪晓岚的祖上曾是津京一带名医。他亦

  • 后世如何评价于志宁?他有哪些相关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风云人物

    于志宁,本姓万忸于氏,字仲谧,鲜卑族,唐朝时期宰相,他是北周太师于谨曾孙,中书舍人于宣道次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于志宁初仕隋朝,授冠氏县令。晋阳起兵后,投奔秦王李世民,出谋划策,位列秦王府十八学士。唐太宗即位后,拜中书侍郎,封黎阳县公。担任散骑常侍、太子詹事,教导皇太子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