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侧室所出的孝昭仁皇后,还是鳌拜义女,为何还能被康熙倍加恩宠

侧室所出的孝昭仁皇后,还是鳌拜义女,为何还能被康熙倍加恩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晓迷童 访问量:1534 更新时间:2024/1/16 8:57:55

除去“母以子贵”,被雍正皇帝尊封的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康熙皇帝一生共拥有三位皇后,分别是原配嫡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和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但如果认真对比,可以明显发现孝昭仁皇后绝对是三仁皇后中的异类所在。

和其余两位皇后相比,孝昭仁皇后最起码在两方面明显不如:

出身不如:孝昭仁皇后乃系遏必隆侧室舒舒觉罗氏所出,为庶出身份;

外戚势力的负面影响:和孝诚仁皇后背后“忠於事主,始终一节”的赫舍里氏家族、孝懿仁皇后背后“与爱新觉罗氏世代姻亲、休戚与共”的佟佳氏家族不同,孝昭仁皇后的父亲乃系“党比求全,几及于祸”的遏必隆、义父乃系“权势甚张,以帝幼,肆行无忌”的权臣鳌拜

毫无疑问,康熙十五年入宫为妃的钮祜禄氏,手中握着一把烂到不能再烂的牌!

可尽管如此,钮祜禄氏还是在入宫第二年便问鼎中宫,虽未能给康熙皇帝留下子嗣,但依然被康熙皇帝倍加恩宠。

孝昭仁皇后有多受宠,我们以两个具体事例予以说明:

1、被册封为皇后以后,钮祜禄氏立即向康熙提出为已故父亲建立家庙的请求,得到康熙同意。要知道,遏必隆在康熙八年差点因为党附鳌拜而被诛杀!家庙落成后,康熙皇帝更是亲自撰写碑文,明确钮祜禄氏的“仁孝之心”。

2、根据《康熙起居注》的记载,孝昭仁皇后崩逝后,康熙皇帝始终处在“伤悼不已”的消极状态;“上诣大行皇后梓宫前举哀”的记载更是自二十九日到次月二十四日,每日如此;二十五日,康熙皇帝“亲送大行皇后梓宫往巩华城”。而后,《康熙起居注》又开始了“早,上诣矾华城。酉时,回宫”的高频率记载。

那么,拥有“罪臣之女”身份的钮祜禄氏,到底如何抓住了康熙皇帝的心,将一把烂到不能再烂的牌,打出了一个完美结局呢?

对于钮祜禄氏的最初选择,政治因素占据了主导地位

钮祜禄氏入宫为妃的康熙十五年,正值“三藩之乱”的关键时期,此时的康熙皇帝最需要得到八旗将领和满洲勋贵家族的支持。康熙八年,康熙皇帝对于权臣鳌拜和遏必隆的严惩,虽然让其真正掌握了朝政大权,但也严重伤害了勋旧老臣的后代们,更伤害了以鳌拜和遏必隆为代表的满洲镶黄旗将领。

为了消除这种负面影响,挽回前线接连败退的战局,在孝庄太后的授意下,康熙皇帝将足以代表鳌拜和遏必隆两人的钮祜禄氏选纳入宫为妃,并将其视为继后人选。康熙十六年,钮祜禄氏被册封为后,这大大鼓舞了八旗将领和满洲勋旧家族,对于平定“三藩之乱”起到了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

钮祜禄氏的自身因素

虽然将“罪臣之女”册封为后,但康熙皇帝对鳌拜和遏必隆这等功臣之后的严惩态度,依然没有改变。前线战事紧张,继续得到支持力量的康熙皇帝又无计可施,这时候深知康熙皇帝忧虑的钮祜禄氏,便展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智慧。

康熙十六年九月,已经成为皇后的钮祜禄氏向康熙皇帝请求为其已经去世的父亲遏必隆修建家庙,在给出“念父母鞠育之勤,思词宇春秋之祀”的光明正大理由以后,还隐晦带出了一改康熙皇帝“顾念勋旧,仁德感化”的积极影响。康熙皇帝之所以同意钮祜禄氏的奏请,不单单是因为她的仁孝之举符合自己“以孝治天下”的基本方针,更重要的是这一举措能够大大激励八旗将士和勋旧之后。后宫不得干政,但可以通过另外的方式为自己的丈夫解决烦忧,有妇如此,康熙皇帝焉能不宠。

除此之外,康熙皇帝对钮祜禄氏“柔嘉表范、风昭令誉于宫庭;雍肃持身、允协母仪于中外”的评价也并非官方说辞,而是自康熙十五年到康熙十七年钮祜禄氏勤于后宫庶务而该得的积极评价。孝昭仁皇后对后宫的精心治理,虽然让其久劳成疾,25岁早逝,但却让忙于应对“三藩之乱”的康熙皇帝省去了所有后顾之忧。有如此中宫,罪臣之女如何,没有子嗣又如何,她理应被康熙皇帝捧在手心,落得一个完美结局。

参考文献:《康熙起居注》、《清实录·康熙朝实录》、《清史稿·列传一·后妃》

标签: 孝昭仁皇后

更多文章

  • 乾隆帝为何要杀掉遏必隆之孙、孝昭仁皇后之侄,军机大臣讷亲?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两张脸标签:孝昭仁皇后

    乾隆可是自封“十全老人”,拥有“十大武功”,其中平定大金川莎罗奔之役,就是乾隆的“十大武功之一”。可是,此战之初,并不顺利,断断续续打了两年多也没能取胜。期间,清军还遭遇了重大损失。仗打赢了,那是乾隆的功绩和荣耀;打输了,自然要找个替罪羊来担责了。讷亲很不幸,中了大奖。讷亲的家世很显赫,他的曾祖父是

  • 康熙皇帝的继后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无子无宠,举步唯艰

    历史人物编辑:飞鱼侃史标签:孝昭仁皇后

    康熙皇帝的第二位皇后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辅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之女,康熙四年入宫为妃,康熙十六年册为康熙帝第二任皇后,半年后病逝,无子无女。其实按出身,她比康熙皇帝的原配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更有资格当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虽然是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但她父亲只是一个普通侍卫,而孝昭仁皇

  • 雍正被孝懿仁皇后抚养,有利他继承皇位,但让他和生母关系很冷淡

    历史人物编辑:星羽文史录标签:孝懿仁皇后

    雍正,名爱新觉罗胤禛,康熙的第四子,母亲是德妃乌雅氏,乌雅氏出身满洲正黄旗,出身并不高贵,在康熙十四年正月,经过一年一度的内务府选拔入宫,年仅16岁,康熙十七年,在紫禁城永和宫生下了胤禛,年仅19岁,当时的乌雅氏面貌清秀,很讨康熙喜欢,同时乌雅氏看到自己的第一个孩子更是欢喜异常。但是胤禛没有太多的时

  • 康熙亲封的最后一位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烟波标签:孝懿仁皇后

    在封建王朝时代,皇权至上,皇帝凌驾于万民之上,世人皆以皇帝为贵,除此之外皇帝的妃子、皇后亦然身份尊贵。古代皇帝的后宫有“三千佳丽”,这句话实则不是夸大奇谈,皇帝作为封建统治者,无数人都想和皇帝攀上关系,因此将女儿送进后宫不失是一个好选择,不幸的妃子可能老死都得到皇帝的宠幸,幸运的妃子获得皇帝青睐,一

  • 孝懿仁皇后:康熙皇帝最疼爱的一位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寻觅历史的印迹标签:孝懿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康熙皇帝最疼爱的一位皇后文|南派将军在古代,皇族中人的身份都是极其尊贵的,作为他们的枕边人,皇后、妃子等人的身份自然也低不到哪里去。在后宫之中都握有一定的权力,但是权力的大小就不一样了。毕竟如果这些妃子背景够强,又能够得到皇帝的宠爱,那确实能够拥有不少的权力,就连她家中的族人都会受到恩惠

  •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雍正即位后为什么死活不愿当皇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雨雨的生活标签:孝恭仁皇后

    清圣祖孝恭仁皇后乌雅氏,雍正皇帝的生母,乌雅氏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三月十九日出生,生母为塞和里氏。康熙十二年(1673年)二月,年仅十四岁的乌雅氏在一年一度的内务府选秀中获选入宫。康熙十七年(1678年)十月三十日,时年十九岁的乌雅生皇四子胤禛,但是在雍正即位后,却死活不愿当皇太后。雍正的生母

  • 孝恭仁皇后要为康熙殉葬,仅为抗议雍正?还有一个令人感动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郭宁标签:孝恭仁皇后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皇帝驾崩于畅春园,康熙近臣隆科多宣布《康熙遗诏》:“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自此,“九子夺嫡”事件以皇四子胤禛成功升级为雍正皇帝,暂时落下帷幕。胤禛登基为帝,其生母——德妃乌雅氏自然要被尊封皇太后。可这位“母以子贵”,成功走

  • 孝恭仁皇后被康熙宠了一辈子,却为何遭自己的儿子疏远?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小康标签:孝恭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被康熙宠了一辈子,却为何遭自己的儿子疏远?看过宫斗剧的朋友们都知道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皇帝的后宫是非常的混乱的,每一位妃子都为了得到皇帝的宠爱而不择手段,特别是在清朝尤其严重。但是在清朝的后宫也出现了很多倍受皇帝喜欢的妃子,这个喜欢不仅仅是单纯的宠溺,而是真正的爱情。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

  • 10岁出嫁,16岁生子,备受雍正恩宠的孝敬宪皇后为何35年再无子嗣

    历史人物编辑:秋原侃历史标签:孝敬宪皇后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的演绎中,由唐国强现实中的妻子——壮丽饰演的“四福晋”,可谓端庄稳重、秀外慧中,为皇四子胤禛稳定后院、照拂子嗣的同时,还为其夺嫡之争做出了不容替代的突出贡献。“四福晋”的历史原型就是雍正皇帝的结发妻子、10岁便嫁加胤禛为嫡福晋的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康熙三十年,由康熙皇帝亲自指婚

  • 无儿无女的孝敬宪皇后,为何能牢牢抓住雍正的心?成熟男人都明白

    历史人物编辑:俊慧文史苑标签:孝敬宪皇后

    在影视剧《甄嬛传》中,有一位从未出场却在观众心中留下深深印象的人物——纯元皇后。在雍正皇帝和诸位潜邸后妃的描述中,纯元皇后纯善柔和、德才兼备,在雍正皇帝心中占据着绝对无法替代的崇高位置。纯元皇后,虽为流潋紫所著小说《后宫甄嬛传》中的虚构人物,但在将具体历史背景放置于清雍正年间,改编成影视作品《甄嬛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