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乾隆帝为何要杀掉遏必隆之孙、孝昭仁皇后之侄,军机大臣讷亲?

乾隆帝为何要杀掉遏必隆之孙、孝昭仁皇后之侄,军机大臣讷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两张脸 访问量:4949 更新时间:2024/1/16 8:42:58

乾隆可是自封“十全老人”,拥有“十大武功”,其中平定大金川莎罗奔之役,就是乾隆的“十大武功之一”。可是,此战之初,并不顺利,断断续续打了两年多也没能取胜。期间,清军还遭遇了重大损失。

仗打赢了,那是乾隆的功绩和荣耀;打输了,自然要找个替罪羊来担责了。讷亲很不幸,中了大奖。

讷亲的家世很显赫,他的曾祖父是清朝开国五大臣之一的额亦都。清太祖努尔哈赤非常看重战功显赫的额亦都,就将自己的四女儿穆库什嫁给了额亦都。穆库什生子遏必隆,就是讷亲的爷爷。

遏必隆受到顺治重用,与索尼、鳌拜、苏克萨哈,同为受遗诏的辅政大臣。遏必隆生子尹德,就是讷亲的父亲。同时,遏必隆还生了两个好女儿,也就是讷亲的姑姑,一个就是康熙宠爱的孝昭仁皇后,另外一个是非常受康熙优待的温僖贵妃。

讷亲家族和清朝皇室,世代姻亲,所以,尹德死后,雍正非常照顾讷亲。讷亲直接从一个七八品的笔帖式升为了从二品散秩大臣,在乾清门当差。很快,纳亲又升为了正二品的銮仪使,并被调入了军机处当差。讷亲升官的速度,火箭的速度都赶不上。

乾隆继位之后,更是让讷亲领了无数官职,最后安排讷亲入值军机,成了六大军机大臣中,排名第三的人物。在他前面的是鄂尔泰和张廷玉,但是,讷亲有一等公的爵位,鄂尔泰和张廷玉仅仅是子爵,地位上还是跟讷亲差了很多。很快,在乾隆的庇护下,讷亲接任了鄂尔泰保和殿大学士之职,成了军机处领班,同时,兼任吏部尚书,掌管人事,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清首辅。

讷亲为人有优点,也有缺点。他不贪财纳贿,不结党营私,为了拒绝结交送礼之人,门口还专门放了一条巨型藏獒把守。只是,讷亲仪仗自己的权势,对待同僚不免过于严苛,加上他升迁太快,有些自满,不免惹人嫉妒,不满。讷亲曾经在朝堂上,被乾隆宠爱的弟弟弘昼,给揍了一个鼻青脸肿。讷亲的严苛,应该也是最后很少有人出面保他性命的原因之一。

乾隆十二年(1747年),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劫持了小金川土司泽旺,乾隆任命岳钟琪的旧部张广泗为川陕总督,征讨大金川。小金川土司泽旺投诚,但是,张广泗面对大金川的无数碉卡,却是一筹莫展,掘地道、断水路、炮轰,都没什么效果。最后,还落了一个损兵折将的结果。

乾隆这才在第二年,又派讷亲和岳钟琪前往。但是,因为张广泗与岳钟琪不合,根本就不听岳钟琪的建议。而讷亲,虽在朝堂之上游刃有余,却根本不懂军事。他到了金川,又偏听偏信张广泗,而无视岳钟琪,导致战略决策失误。

乾隆在接到讷亲的汇报之后,就觉得讷亲不堪重任。但是,他又觉得平定金川应该不难,直接召回讷亲,又有损体面。于是,乾隆就密诏讷亲,一定要奋勇杀敌,争取平叛成功。正是乾隆的这一点点私心,最终害死了讷亲。

讷亲倚重张广泗,但是,张广泗却非常厌恶讷亲的专横跋扈,所以,对讷亲也是阴奉阳违,并不敢直言相谏。两人貌合神离,处理军机失当,最终,导致了清军腊岭之役大败。总兵任举、参将买国良阵亡,副将唐开中重伤。

讷亲此后是束手无策,将军务完全交给了张广泗。乾隆得知情况后,大为失望,谕令二人回京。乾隆之后调大学士傅恒出征,由岳钟琪辅佐,最终迫使莎罗奔投降。

乾隆是非常信任讷亲的,视讷亲为他亲政以来的最大加恩对象。这次平定金川之战,讷亲的作为,让乾隆自觉颜面尽失。因此,乾隆将所有罪责都加到了讷亲头上。而实际上,其中也有乾隆用人、指挥失误的问题。

在讷亲返回京城的途中,乾隆送去了其祖父遏必隆的遗刀,处死了讷亲。

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乾隆将一切荣耀和希望都寄托在了讷亲身上,可是,讷亲因为缺乏军事才能,并没有能担负起乾隆的期望。最终,乾隆为了自己的颜面,不得不杀了讷亲,颇有点三国诸葛亮马谡的意味。

看来,历史的确是在不断的重演呀。

标签: 孝昭仁皇后

更多文章

  • 康熙皇帝的继后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无子无宠,举步唯艰

    历史人物编辑:飞鱼侃史标签:孝昭仁皇后

    康熙皇帝的第二位皇后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辅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之女,康熙四年入宫为妃,康熙十六年册为康熙帝第二任皇后,半年后病逝,无子无女。其实按出身,她比康熙皇帝的原配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更有资格当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虽然是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但她父亲只是一个普通侍卫,而孝昭仁皇

  • 雍正被孝懿仁皇后抚养,有利他继承皇位,但让他和生母关系很冷淡

    历史人物编辑:星羽文史录标签:孝懿仁皇后

    雍正,名爱新觉罗胤禛,康熙的第四子,母亲是德妃乌雅氏,乌雅氏出身满洲正黄旗,出身并不高贵,在康熙十四年正月,经过一年一度的内务府选拔入宫,年仅16岁,康熙十七年,在紫禁城永和宫生下了胤禛,年仅19岁,当时的乌雅氏面貌清秀,很讨康熙喜欢,同时乌雅氏看到自己的第一个孩子更是欢喜异常。但是胤禛没有太多的时

  • 康熙亲封的最后一位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烟波标签:孝懿仁皇后

    在封建王朝时代,皇权至上,皇帝凌驾于万民之上,世人皆以皇帝为贵,除此之外皇帝的妃子、皇后亦然身份尊贵。古代皇帝的后宫有“三千佳丽”,这句话实则不是夸大奇谈,皇帝作为封建统治者,无数人都想和皇帝攀上关系,因此将女儿送进后宫不失是一个好选择,不幸的妃子可能老死都得到皇帝的宠幸,幸运的妃子获得皇帝青睐,一

  • 孝懿仁皇后:康熙皇帝最疼爱的一位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寻觅历史的印迹标签:孝懿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康熙皇帝最疼爱的一位皇后文|南派将军在古代,皇族中人的身份都是极其尊贵的,作为他们的枕边人,皇后、妃子等人的身份自然也低不到哪里去。在后宫之中都握有一定的权力,但是权力的大小就不一样了。毕竟如果这些妃子背景够强,又能够得到皇帝的宠爱,那确实能够拥有不少的权力,就连她家中的族人都会受到恩惠

  •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雍正即位后为什么死活不愿当皇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雨雨的生活标签:孝恭仁皇后

    清圣祖孝恭仁皇后乌雅氏,雍正皇帝的生母,乌雅氏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三月十九日出生,生母为塞和里氏。康熙十二年(1673年)二月,年仅十四岁的乌雅氏在一年一度的内务府选秀中获选入宫。康熙十七年(1678年)十月三十日,时年十九岁的乌雅生皇四子胤禛,但是在雍正即位后,却死活不愿当皇太后。雍正的生母

  • 孝恭仁皇后要为康熙殉葬,仅为抗议雍正?还有一个令人感动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郭宁标签:孝恭仁皇后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皇帝驾崩于畅春园,康熙近臣隆科多宣布《康熙遗诏》:“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自此,“九子夺嫡”事件以皇四子胤禛成功升级为雍正皇帝,暂时落下帷幕。胤禛登基为帝,其生母——德妃乌雅氏自然要被尊封皇太后。可这位“母以子贵”,成功走

  • 孝恭仁皇后被康熙宠了一辈子,却为何遭自己的儿子疏远?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小康标签:孝恭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被康熙宠了一辈子,却为何遭自己的儿子疏远?看过宫斗剧的朋友们都知道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皇帝的后宫是非常的混乱的,每一位妃子都为了得到皇帝的宠爱而不择手段,特别是在清朝尤其严重。但是在清朝的后宫也出现了很多倍受皇帝喜欢的妃子,这个喜欢不仅仅是单纯的宠溺,而是真正的爱情。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

  • 10岁出嫁,16岁生子,备受雍正恩宠的孝敬宪皇后为何35年再无子嗣

    历史人物编辑:秋原侃历史标签:孝敬宪皇后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的演绎中,由唐国强现实中的妻子——壮丽饰演的“四福晋”,可谓端庄稳重、秀外慧中,为皇四子胤禛稳定后院、照拂子嗣的同时,还为其夺嫡之争做出了不容替代的突出贡献。“四福晋”的历史原型就是雍正皇帝的结发妻子、10岁便嫁加胤禛为嫡福晋的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康熙三十年,由康熙皇帝亲自指婚

  • 无儿无女的孝敬宪皇后,为何能牢牢抓住雍正的心?成熟男人都明白

    历史人物编辑:俊慧文史苑标签:孝敬宪皇后

    在影视剧《甄嬛传》中,有一位从未出场却在观众心中留下深深印象的人物——纯元皇后。在雍正皇帝和诸位潜邸后妃的描述中,纯元皇后纯善柔和、德才兼备,在雍正皇帝心中占据着绝对无法替代的崇高位置。纯元皇后,虽为流潋紫所著小说《后宫甄嬛传》中的虚构人物,但在将具体历史背景放置于清雍正年间,改编成影视作品《甄嬛传

  • 雍正帝的孝敬宪皇后并非是顺治帝董鄂妃的侄女

    历史人物编辑:小鑫观史标签:孝敬宪皇后

    那天在一本有关清朝的历史传记里看到,说雍正帝的孝敬宪皇后的父亲是费扬古,而这个费扬古就是董鄂妃的弟弟。这样说来,雍正帝的孝敬宪皇后就是顺治帝董鄂妃的侄女。看到这一点,我很觉得很奇怪。雍正帝的孝敬宪皇后姓乌喇那拉氏,而董鄂妃姓董鄂氏,她的弟弟费扬古自然姓董鄂氏,怎么可能是孝敬宪皇后乌喇那拉氏的父亲?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