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史:努尔哈赤3位大福晋,佟佳氏、衮代、阿巴亥,都很不幸

清史:努尔哈赤3位大福晋,佟佳氏、衮代、阿巴亥,都很不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旧匣子1 访问量:2793 更新时间:2023/12/8 9:31:01

1644年,多尔衮挖掘努尔哈赤陵墓,将大福晋衮代移出来,随便找个地方草草安葬,无比凄凉。努尔哈赤的三位大福晋:佟佳氏、富察氏、乌拉那拉氏,都是命运悲惨之人。

大福晋,即是正妻,努尔哈赤的3位大福晋,都是命运凄惨之人。得以善终的佟佳氏,相对比较幸运,但她的儿子遭殃。富察氏、乌拉那拉氏,非但没能得到善终,后代也倒霉。

佟佳哈哈纳扎青,努尔哈赤的首任大福晋,为他生下褚英、代善东果格格,地位相当尊贵。可惜,佟佳氏没有福分,过早病逝,丢下了未成年的子女。

努尔哈赤宠爱佟佳氏,也喜欢她的孩子,对褚英、代善重点培养。褚英、代善先后成为“储君”,要继承建州的家业,却没能如愿。

褚英,骁勇善战,但脾气火爆,得罪了开国“五大臣”,且不思悔改。努尔哈赤为了建州的基业,需要“五大臣”支持,褚英只能被处死。

1615年,褚英在家中幽禁两年后,被赐死,弟弟代善成为“储君”。代善,文武双全,足智多谋,战功显赫,人际关系也很好,终究栽在大福晋的手里。

按照建州“收继婚”习俗,努尔哈赤死后,他的家产,包括妻妾,都是新一任大汗的,也就是代善的。

为了讨好代善,也为自己的儿女找靠山,两位继任大福晋富察衮代、乌拉那拉阿巴亥,都提前与代善“约会”。代善能力强悍,但英雄难过美人关,代善三次被打击,都是因为这点。

两次提前“约会”,处理家庭事务时又犯了错误,代善被废了储君之位。皇太极时期,代善作为“三大贝勒”之首,备受打击,神情憔悴。

衮代,努尔哈赤的第二位大福晋,陪伴大汗三十多年,也是命运最悲惨的大福晋。衮代的家族,祖先、本人、儿女,都是不幸的,可谓凄惨。

衮代的家族,与明朝作对,屡次袭扰辽东,被李成梁一锅端,全部处死。衮代因为嫁给了努尔哈赤,与李成梁关系比较好,躲过一劫。

嫁给努尔哈赤之前,衮代与戚准结婚,生育一儿一女。1585年,戚准病逝,衮代改嫁给他的同族弟弟努尔哈赤,生下了莽古尔泰、德格类、莽古济

努尔哈赤创业之初,陪伴在他身边的就是衮代,夫妻俩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同舟共济,终于建立了“后金”,打下一片江山。

三十多年的大福晋,努尔哈赤从未想换人,但衮代还是很惨。1620年,衮代被努尔哈赤赐死,一说被莽古尔泰处死,另一说是善终,众说纷纭。

衮代之死,迷雾重重,这是权力博弈使然。衮代跟代善“吃饭”,这是她被冷落的开始,努尔哈赤碍于面子,以私藏钱财为由,将冷落一旁。

有意思的是,衮代死去的这一年,阿巴亥与代善“约会”被德因泽告发,代善失去努尔哈赤信任,阿巴亥被赶回娘家居住。代善与大福晋们“往来”,为何藏不住呢?很简单,皇太极布局,想收拾代善,夺取储君之位。

衮代死后,她与努尔哈赤生育的三个孩子莽古尔泰、德格类、莽古济,结局都很凄惨。莽古尔泰家族掌握正蓝旗,麾下兵强马壮,是皇太极强化君权的障碍。

1632年,大凌河之战,莽古尔泰对皇太极有意削弱正蓝旗的做法不满意,拔出佩刀,准备砍了大汗,两人矛盾白热化。

1633年,莽古尔泰出征察哈尔蒙古归来,旋即暴毙而亡,弟弟德格类接管正蓝旗。1635年,德格类病重,皇太极派人送药品慰问,暴毙而亡。

正蓝旗将士不服,主动给莽古尔泰做清明,在陵墓前诉苦。祭祀结束,正蓝旗将士去莽古济家吃饭,皇太极不能容忍,说他们“谋逆”,处死莽古济。

参与“谋逆”的正蓝旗将士,被处死一千多人。皇太极顺势吞并正蓝旗,将他们与自己的正黄旗合并,部分人口给长子豪格,重新组建正蓝旗。

莽古尔泰家族“伤亡惨重”,后继无人,存在感很低。1644年,多尔衮取得摄政大权,以衮代得罪努尔哈赤为由,将她的棺椁移出来,随便找个地方草草安葬。

佟佳氏、富察氏相继出局,阿巴亥成为新一任大福晋。1601年,12岁的阿巴亥嫁给努尔哈赤,深得宠爱,对衮代的地位构成挑战,两人关系不好。

阿巴亥嫁给努尔哈赤后,相继生下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1620年,衮代的大福晋生涯结束,阿巴亥继任大福晋,又跟代善有“纠葛”,努尔哈赤很恼火。

代善、阿巴亥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代善是储君,是大汗的接班人,阿巴亥迟早是自己的,努尔哈赤还当面对他许诺,但代善不应该提前“约会”,让努尔哈赤难堪。

1626年,努尔哈赤病逝,皇太极继位。为了防止代善、阿巴亥联手,也为了分化瓦解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皇太极以大汗“遗诏”为由,让阿巴亥给努尔哈赤殉葬。

1643年,皇太极病逝,八旗议事会推举年仅6岁的福临继位,是为顺治帝。睿亲王多尔衮、郑亲王济尔哈朗摄政,辅佐新皇帝。

多尔衮嚣张跋扈,对顺治“无礼”,称“皇父摄政王”,还想称帝,两人的矛盾很尖锐。1650年,多尔衮准备充分,打算称帝,却暴毙而亡。

顺治秋后算账,废了多尔衮的爵位,开除出宗籍,还挖掘坟墓。阿济格不知天高地厚,还想作威作福,与儿子劳亲一起被顺治处死,开除出宗籍。

多铎为人低调,且早已病逝,顺治将其爵位降低,从亲王降为郡王。多尼,多铎的儿子,被剥夺7牛录,罚银万两。因李定国在西南横扫清军,顺治无人可用,只好派多尼去督师。

参考书目:《清史稿》

标签: 佟佳氏

更多文章

  • 康熙帝是三国混血儿?其母佟佳氏一族专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伍先生话史V标签:佟佳氏

    清朝是一笔说不清的历史。如今很多人谈起清史,都是义愤填膺,其实殊不知,其中太多的东西盘根错杂,不是一语能够说清。比如康熙帝算是一个三国混血儿,其父顺治帝有蒙古和满族的血统,因为顺治的生母孝庄皇后是蒙古族。而康熙帝的母亲却是佟佳氏,虽然后来编入正黄旗,但是最初却是正蓝旗的汉室子女。佟佳氏本来的姓就是汉

  • 清朝康熙宠爱佟佳氏,为何没封她为皇后?看看前三位皇后就知道了

    历史人物编辑:柯秋婵标签:佟佳氏

    悫惠皇贵妃,即佟佳氏是一个有着传奇色彩的女人。首先她与康熙皇帝关系复杂,既是康熙皇帝的表妹,又是康熙的妻妹,还是康熙的妻子。与此同时,悫惠皇贵妃还是乾隆皇帝非常敬重的奶奶。因为她与惇怡皇贵妃对乾隆的精心照顾,乾隆不顾清朝祖制,专门为她们修建了一座陵园——景陵皇贵妃园寝。孝懿仁皇后去世以后,佟佳氏就成

  • 康熙帝一生的“白月光”—孝诚仁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张殿力标签:孝诚仁皇后

    大家好,我们都知道孝贤皇后富察氏是乾隆帝心中的“白月光”,那大家知道康熙帝心中的“白月光”是谁吗?她就是康熙帝的第一任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接下来我将给大家详细地介绍她的一生。赫舍里氏的家世显赫,她的祖父是清朝的开国功臣,康熙朝初期的辅政大臣,索尼,而她的父亲是议政大臣噶布喇。赫舍里家族属于书香

  • 康熙皇帝结发妻子赫舍里氏——孝诚仁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沧海笑标签:孝诚仁皇后

    康熙皇帝八岁登基为帝,十四岁亲政。其从辅政大臣鳌拜手中夺得权利后,开始励精图治,其平三藩、败明郑、三征噶尔丹,签订《尼布楚条约》,笼络汉人士子,注重发展经济,是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是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通过用兵,来实现国土的完整和统一。所以康熙皇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

  • 孝昭仁皇后绝非等闲之辈,她的命运却十分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三读说史标签:孝昭仁皇后

    大清朝有一位皇后,她在位时间并不长,深受康熙帝尊重却不受宠爱,她就是今天湘妹子要和大家聊的孝昭皇后,与孝诚仁皇后相比,孝昭仁皇后是痛苦的,她拥有与孝诚仁皇后一样显赫的家世,一样美貌的面孔,一样良好的修养,但是她的生活,却明显没有孝诚仁皇后幸福。孝昭皇后是遏必隆的女儿,遏必隆因依附鳌拜,被削职去爵,失

  • 侧室所出的孝昭仁皇后,还是鳌拜义女,为何还能被康熙倍加恩宠

    历史人物编辑:晓迷童标签:孝昭仁皇后

    除去“母以子贵”,被雍正皇帝尊封的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康熙皇帝一生共拥有三位皇后,分别是原配嫡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和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但如果认真对比,可以明显发现孝昭仁皇后绝对是三仁皇后中的异类所在。和其余两位皇后相比,孝昭仁皇后最起码在两方面明显不

  • 乾隆帝为何要杀掉遏必隆之孙、孝昭仁皇后之侄,军机大臣讷亲?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两张脸标签:孝昭仁皇后

    乾隆可是自封“十全老人”,拥有“十大武功”,其中平定大金川莎罗奔之役,就是乾隆的“十大武功之一”。可是,此战之初,并不顺利,断断续续打了两年多也没能取胜。期间,清军还遭遇了重大损失。仗打赢了,那是乾隆的功绩和荣耀;打输了,自然要找个替罪羊来担责了。讷亲很不幸,中了大奖。讷亲的家世很显赫,他的曾祖父是

  • 康熙皇帝的继后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无子无宠,举步唯艰

    历史人物编辑:飞鱼侃史标签:孝昭仁皇后

    康熙皇帝的第二位皇后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辅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之女,康熙四年入宫为妃,康熙十六年册为康熙帝第二任皇后,半年后病逝,无子无女。其实按出身,她比康熙皇帝的原配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更有资格当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虽然是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但她父亲只是一个普通侍卫,而孝昭仁皇

  • 雍正被孝懿仁皇后抚养,有利他继承皇位,但让他和生母关系很冷淡

    历史人物编辑:星羽文史录标签:孝懿仁皇后

    雍正,名爱新觉罗胤禛,康熙的第四子,母亲是德妃乌雅氏,乌雅氏出身满洲正黄旗,出身并不高贵,在康熙十四年正月,经过一年一度的内务府选拔入宫,年仅16岁,康熙十七年,在紫禁城永和宫生下了胤禛,年仅19岁,当时的乌雅氏面貌清秀,很讨康熙喜欢,同时乌雅氏看到自己的第一个孩子更是欢喜异常。但是胤禛没有太多的时

  • 康熙亲封的最后一位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烟波标签:孝懿仁皇后

    在封建王朝时代,皇权至上,皇帝凌驾于万民之上,世人皆以皇帝为贵,除此之外皇帝的妃子、皇后亦然身份尊贵。古代皇帝的后宫有“三千佳丽”,这句话实则不是夸大奇谈,皇帝作为封建统治者,无数人都想和皇帝攀上关系,因此将女儿送进后宫不失是一个好选择,不幸的妃子可能老死都得到皇帝的宠幸,幸运的妃子获得皇帝青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