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红楼梦,完全被宝黛钗三人的爱恨纠葛所吸引,再读红楼梦,才发现大智若愚的刘姥姥最吸引人。
在整本书中,看似她只是个无关痛痒的配角,在众多精致的人中,她给人的印象是又土又笨又能吃,少时看见她从心底里看不起她,认为她为了那么一点施舍便低声下气,渐渐长大之后才明了她才是活得最通透的那个人。若不是为了生计,谁愿意放低身段去求别人。
侯门王孙几人是?普罗大众处处是。
这世间本就没有那么多有钱人,有的只是如我们一般普普通通的人,而刘姥姥,也恰是我们这般普通人的缩影。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见证了荣国府从兴盛走向衰亡的过程。
一进荣国府,低声下气求人助
临近年关,女婿家中仍未置办年货,女婿却只知在家唉声叹气,刘姥姥主动请缨去求“连宗”金陵王家的二女儿,如今贾府的太太王熙凤。刘姥姥从乡下来,就连荣国府的下人都看不起她,明知门难进,脸难看,为了生存,为了儿女,刘姥姥可谓鼓足了勇气,终于迈开了求救的步伐。
经过周瑞家的牵线,她终是见到了荣国府的实际管事人,太太王熙凤,当王熙凤问她的来意时,她只说是来瞧姑太太和姑奶奶,周瑞家的向她递眼色,她才忍着羞意说了自己的真实来意,王熙凤便给了她20两银子说是为孩子做冬衣,又拿了一吊钱给她雇车,这又何尝不是王熙凤的善意呢?
刘姥姥活了大半辈子了,为了自己的家人,忍者羞耻,去八竿子打不着的“连宗”亲戚家讨钱,而真正的“侯门显贵”又有几人,多的都是像刘姥姥这种整日为了生计放低身段去求人的。
二进荣国府,扮丑自嘲惹人笑
刘姥姥是个懂得感恩的,第一次得到贾府的帮助以后,摘了自家的瓜果蔬菜前来感谢,正巧赶上贾母无事想与积古的老人说话,便留她在荣国府多住了几日,刘姥姥将乡村中的所见所闻说与贾母听,她虽是个乡野粗人,却生来的有些见识,见那些哥儿姐儿们都爱听,便没了说的也编出一些话来。
第二日吃饭时,明知凤姐和鸳鸯是要捉弄她,她却也是配合她们,又以“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这样一句无厘头的俗语自嘲将桌上众人逗得前仰后合,用象牙箸夹鸽子蛋又一次将众人逗笑,平日里,那些太太小姐总是端着的,刘姥姥则给贾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欢笑。
虽明知贾府众人看她不起,她还是竭尽全力逗笑她们,刘姥姥知道富贵人家不缺钱,缺的是一个插科打诨,让他们放松娱乐的丑角,于是她配合得不亦乐乎,用远远超出凤姐想像的豁达行为和表演,竭尽所能地博取众人欢心,虽然有心讨好,总体却不卑不亢。
也正是因为刘姥姥的豁达大度,换来了凤姐和鸳鸯在事后的道歉,她将扮憨逗人笑当作了对贾府的报恩,就如同那些瓜果蔬菜一般。
人应是心存感恩的,若我们如同刘姥姥一般求人办事办成之后,我们也应同她一般,事后懂得感激。
三进荣国府,接受托孤了人愿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听闻贾府被抄家,贾母病逝,着实令人忧心,次日早晨天还未亮便赶着进城去见了凤姐儿,凤姐儿骨瘦如柴,神情恍惚,专候刘姥姥,为的是把自己唯一的女儿巧姐儿托孤给她,刘姥姥见凤姐儿愈加不好,连夜回村庄为凤姐儿祈愿。
听闻舅爷为了钱财将巧姐儿变卖,带着外孙板儿踏上了寻找巧姐儿的路途,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妪带着一位少年,跋山涉水到了偏远地区瓜州,终是打听到了巧姐儿的下落,她去求青楼老鸨不要让巧姐儿接客,老鸨却开出极高的价格,她立刻回家变卖全部家财回来为巧姐儿赎身。
无论是受人托孤还是变卖家财为巧姐儿赎身,念的都是当初那20两银子的善意,王熙凤一生泼辣阴险,奸诈狠毒,唯利是图,贪婪成性,但最终就因着自己的一点儿善意,救了自己唯一的女儿。
当初在我们窘迫时助我们的人,当他们落难时,本着当初他们助我们的善意,我们也应该雪中送炭,而不是落井下石,袖手旁观,富贵时的阿谀奉承远不及落难时的援助之手。
少年瞧不起刘姥姥,中年方知姥姥勇。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敢于为着家人的生计求人,这是她的勇敢;二进大观园,敢于为了逗笑他人自嘲,这是她的智慧;三进荣国府,受人托孤变卖家财为巧姐儿赎身,这是她的果敢。
假亦真时真亦假,刘姥姥给人营造的一直是一种蠢笨无比的假象,实则充满智慧,她懂得如何讨取富贵人家的欢心,也懂得感恩,在恩人落难之后,她不是只顾自己的生活,而是第一时间奔到恩人跟前,为了兑现凤姐儿的托孤承诺,不惜变卖全部家财。
刘姥姥是红楼梦中底层人物的代表,可是即便她家徒四壁,她也没有因为社会的磨砺变得麻木,她依然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巧姐儿的血亲舅舅能为了银钱将她卖了,毫无血缘关系的刘姥姥却能为了她变卖全部家财。
此时的刘姥姥不是年逾古稀的老妪,更像是一位侠义之士,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句话在刘姥姥身上完完全全体现出来了。
年少时看刘姥姥,只觉得她粗鄙至极,远没有其他那些太太小姐们惹人喜爱,经历了社会的摸爬滚打之后,方知刘姥姥才是整本书中最为有勇有谋的人,无论是出于对儿女的爱去求人还是憨态可掬去逗人笑都体现了她的智谋。
刘姥姥的身上,有着我们大多数人的影子,面对困境时不得不向生活低头,虽然她是曹雪芹笔下很不起眼的一个小角色,但她却成了整本书中最为圆满的人物,虽是散尽家财,但只当从未去过贾府,为板儿娶了巧姐儿做媳妇,在贾府树倒猢狲散的时候,她宛若救世英雄,了了凤姐儿遗愿,给了巧姐儿依靠。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有着刘姥姥般的不如意,却没有活成刘姥姥般圆满,在贾府众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的丑恶。
但在刘姥姥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红楼梦道出了封建社会的丑恶,却也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善良和聪慧。
少年时只知晓盯着书中的爱恨嗔痴,长大后才知晓,原来刘姥姥过的才叫生活,宁国府,荣国府不过是黄粱一梦,生活不能将我们的善良和本心毁灭,我们也不能因为生活中的打击变得麻木,唯愿所有人能如同刘姥姥般聪慧,不失本心。
文/扒拉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