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这是金陵十二钗之贾巧姐的判词。前两句是说贾家败亡后,作为公府千金的巧姐,再无往日之尊贵,并且被“狠舅奸兄”卖掉,是亲也不亲。后两句是说巧姐遭难后,当年贾家偶尔接济的刘氏,反倒成了她的恩人。
这里的刘氏,是说刘姥姥。
算来刘姥姥与贾府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他的女婿王狗儿家祖上与王夫人家连宗,王夫人、王熙凤是贾府的媳妇,所以说刘姥姥与贾家并没有直接的亲戚关系。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是打抽丰。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是为了报恩。后续的三进荣国府,四进荣国府,五进荣国府所对应的事情是哭悼贾母,接走巧姐,送巧姐回家。这几次是书中明说的,在刘姥姥与巧姐等人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哦,除了这五次,刘姥姥应该还多次进过荣国府。
从贾府的人尤其是王熙凤对待她的态度来看,刘姥姥在贾府的亲戚中“地位”是逐渐提高的。一进荣国府不受待见,二进荣国府被贾母认了“老亲家”,后来几次进荣国府更是深受凤姐之托,帮助巧姐。在这个过程中,刘姥姥的形象也逐渐散发出光芒。
去贾府打抽丰的人应该不在少数,像贾璜家的、贾芸、贾芹等,就是经常“给我们琏二奶奶跪着借当头”。刘姥姥大可跟他们一样,只借不还,但是她不这样,她是有恩必报。在她女婿一家缺钱的时候,凤姐的二十两银子无疑是雪中送炭,于是在渡过难关之后,“姑娘们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腻了,这个吃个野菜儿,也算是我们的穷心”。她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形式来报恩,而不是为了讨贾府人的欢心去打肿脸充胖子。这一点,足矣羞一羞宁荣二府的贵本家。
在报恩的过程中,她交了王熙凤和贾母的缘,不仅在荣国府住了几天,还给凤姐的女儿大姐儿取了名字——巧姐儿,并说:“日后大了,各人成家立业,或一时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难成祥,逢凶化吉”。按故事的发展,巧姐的成长之路不算太平,但她确实在最危急的时刻遇难成祥、逢凶化吉,而且这背后能看到刘姥姥的身影。我们可以说刘姥姥有先见之明,也可以说她临危不乱有急智,但归根结底是她有一颗善良的心。
与刘姥姥的有恩必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孙绍祖的无情,当年孙家借着贾家的势力发展起来,但当贾家被抄了之后,孙绍祖不是派人慰问或尽一尽力气,而是加紧追要银子,中山狼,无情兽,令人发指!孙指挥比起村老妪,可谓丧尽天良!
今天又看了87版的《红楼梦》,在最后一集中,刘姥姥与板儿祖孙二人,一头瘦驴,一副褡裢,从天子脚下赴江南瓜州,一路风尘仆仆,只为寻找巧姐儿的线索。她白发苍苍、手脚发颤,流着泪对鸨母说尽千般好话,回家卖掉房子,卖掉地,终于赎出了巧姐儿。尤其是见到巧姐儿后,一把拽掉了她头上的那朵风尘女子戴的花,相拥痛哭。这一幕让人瞧着落泪。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凤姐平日为恶多矣,然善遇刘姥姥,亦可令人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