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有两个截然不同的老太太,贾母和刘姥姥,贾母一生享尽了荣华富贵,而刘姥姥是一个乡下的贫穷老太太,七八十岁了还要下地干活。贾母和刘姥姥并无亲戚关系,刘姥姥的女婿的爷爷姓王,当过小官,和王夫人的父亲当年联过宗,算是硬靠上来的亲戚。
为了儿孙过得更好,刘姥姥跑到荣国府厚着脸皮要王夫人资助她。第一次,刘姥姥没见到王夫人,却见到王熙凤,王熙凤给了刘姥姥二十两银子。
刘姥姥第二次进荣国府就发了大财了。她见到了荣国府的老祖宗贾母,为了讨贾母欢心,刘姥姥装疯卖傻出洋相。结果贾母很开心,王夫人很满意,给了刘姥姥一百两银子,刘姥姥回家可以买田置地,而荣国府不管上上下下对刘姥姥多有馈赠。
这一次刘姥姥满载而归,此行甚为成功。
贾母和刘姥姥哪个对儿孙贡献更大?应该是刘姥姥。贾母一辈子都让人伺候着,从小被父母养着,嫁人后被丈夫养着,老了被儿女养,还有一群儿孙陪他说笑。而刘姥姥一辈子自己干农活,不但养活了儿孙,还要为儿孙挣钱去讨富亲戚欢心出洋相。
为了让儿孙过上更好的生活,刘姥姥到荣国府,甘愿当小丑被荣国府的人嘲笑。难道刘姥姥不知道鸳鸯和凤姐是故意戏弄他?就算知道,她也会照做,只是为了让自己拿到更多的钱,让自己的儿孙过得更好。
作为一个贫穷的老太太,刘姥姥也很心酸,也很无奈,为了钱财,她的尊严低到尘埃里,但是她必须这样做,只是为了多得钱财让她的儿孙过得更好。
而贾母为了儿子做了什么?在全书中真是看不到,贾母只是让儿孙陪她说说笑笑开开心,只是让儿孙孝敬她。
贾母从来不为家族的兴旺而出力,柳湘莲都知道宁国府里没有干净人,连幼小的四姑娘惜春都知道宁国府名声不好。但是贾母不知道贾家子孙干了什么,贾母只知道自己享乐。
最后荣国府和宁国府被抄家,贾母才知道了自己的子孙多行不义之事。
虽然刘姥姥没有文化,但是她却是个贤德妇人,知道为自己的家族和子孙做贡献。而贾母虽然是富贵人家出生的小姐,知书达礼,可是她却从来没为自己的家族考虑过。贾母难说得上是贤母贤妇,而刘姥姥对她贫穷的家来说算是一个贤妇了。
在封建社会,女人是否算贤妻贤妻贤妇贤母,就要看她对家族的贡献。
刘姥姥对家庭贡献远超过贾母对家族的贡献。刘姥姥对她的子孙来说,是一个慈爱的祖母(应该算是外祖母)。而贾母对她的子孙来说,只是一个会享福的老祖母。
作为祖母,贾母不如刘姥姥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