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性格决定命运,同为姐妹,王夫人颐养天年,薛姨妈却管不住夏金桂

性格决定命运,同为姐妹,王夫人颐养天年,薛姨妈却管不住夏金桂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澄丹彤 访问量:1749 更新时间:2024/4/19 15:26:09

王夫人与薛姨妈是亲姐妹,可两个人的生活状态,似乎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

一、都算下嫁,不能五十步笑百步

很多人说,王夫人是诰命夫人,身份那么珍贵,恐怕是嫡出的女儿,而薛姨妈极有可能庶出。这种观点,笔者倒是不太认可,甚至笔者还认为,比起嫁给贾政的王夫人,薛姨妈才是嫁得好的那个。

书中说,贾王史薛是当时显赫的四大家族,可如果真的对比起来,以皇商出身的薛家,的确比不上拥有一等将军的贾家。

但,这并不能说薛姨妈嫁给薛家就是嫁得不好。

另外,薛家比不过贾家,可未必比不过王家。

当时王家是伯爵,比贾家的公爵低两等。伯爵是只能袭官三代的,而且当时的王子腾还很小,所以,王夫人和薛姨妈出嫁那会儿,可能是王家最落寞的时候。

夏金桂嫁给薛蟠后,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把太太和我的嫁妆细看看,比一比你们的,那一样是配不上你们的。”

虽然话语言谈有些许的夸张,可未必不是对当时王家地位的暗示。

而嫁给贾政,未必就比嫁入薛家高明,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如果不论贾府的富贵,但贾政五品员外郎的地位,还真的不是多么显赫。另外,贾政还是二公子,是没有家族继承权的,书中所述的地位,不过仗着贾母的宠爱罢了。

可无论贾母如何宠爱,长子世袭爵位这件事她都改变不了。

一个没有家族继承权的五品官员,对比皇商身份的薛家,还真的好不到哪里去。

所以姐妹两个,彼此彼此罢了。

二、性格决定命运,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所谓女儿像爹,儿子像妈。

薛宝钗的懂事,也许正是遗传于她那个早逝的爹。

薛姨妈的性格是慈,也正因为如此,极度不善于处理麻烦,因为狠不下心。

而王夫人,虽然吃斋念佛,可该杀伐果断的时候,没有丝毫心理负担。

父母都爱孩子,所以王家的父母在给两个女儿择偶之际,必然也做过内心的考量。性格懦弱的薛姨妈,被嫁给了皇商出身的薛家,而性格爽朗的王夫人,则入了豪门贾府之家。

豪门的生活总是复杂的,王夫人的手牌还真的没有当时的薛姨妈好。

上有洞悉一切的贾母,还有同床异梦的丈夫,更有赵姨娘隔三岔五来找事,还有一众丫鬟想要出头。而薛姨妈那边,却因为关系简单,只需要享受生活。

王夫人的性格和王熙凤很像,一样的狠辣无情,只是因为年岁多了些许慈悲的表象。可薛姨妈的性格,确实真正的慈爱,无论她对黛玉也好,还是对那个无事生非的儿媳妇也罢,都是打心眼里的善。

而这种善,是她幸福的来源,也是她悲哀的来源。

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唯有性格决定你一生应该走的路

王夫人最后的结局,虽然不算好,但也没有被闹得头疼的时候。

可薛姨妈,却被一个入门的夏金桂折磨得谁也睡不好,吃也吃不好。

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性格的不同。

虽然王夫人好命,生了个当贵妃的女儿,可从贾珠、贾宝玉来看,这种成功,并非偶然。

贾珠才华横溢,可惜早死,而贾宝玉,自小由元春教导,三岁便能识字,也是个聪慧的。若不是因为贾珠早死,全家将宝玉含在手里怕化了,恐怕这个宝玉也能被她改过来。

可薛姨妈,却无法教导好自己的儿子薛蟠。当然,薛蟠的心也是善的,至少,对自己的家人是这样。

王夫人吃斋念佛,可一出手,那股子武将女儿的杀伐果断,瞬间便出来了。所以,哪怕她已经不怎么管事,也没有人敢给她脸色看。

可薛姨妈呢?

在长幼尊卑制度非常严苛的时候,却还能被自己的儿媳妇欺负了去。

想必,这种事情,放在王夫人身上是绝对不可能的吧。

而且,薛姨妈的手牌可比王夫人好多了。

丈夫死后,她便成了家里最老牌的存在,性格稍微厉害点,便过上了贾母那般养尊处优的生活。可王夫人呢?哪怕贾母去世了,也还有大房的邢夫人在,若不是生了个好女儿,估计她都要羡慕薛姨妈的生活了。

所以,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还真不假。

标签: 王夫人

更多文章

  • 探春并不是王夫人亲生的,王夫人为何喜欢并倚重她?

    历史人物编辑:小朱喜欢旅游标签:王夫人

    王夫人喜欢并倚重探春。一是因为探春与生母划清了界限。这是探春得王夫人欢心的一个基本条件。自古以来,妻妾融洽都是不太现实,王夫人也是对赵姨娘种种不满意。探春是贾母一手培养出来的,与生母赵姨娘以及胞弟贾环感情淡薄,反而对宝玉非常亲热,又是串门又是做鞋的,贾环却不曾得一双半双。特别是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死时

  • 王夫人撵走金钏儿,真的是心肠狠毒吗?天下做母亲的同来一哭

    历史人物编辑:少读红楼标签:王夫人

    导致众多读者对王夫人持负面看法的撵走金钏儿和抄检大观园事件,其实都与宝玉有关,本篇拙文将“细心体贴”(脂批)关于金钏儿被撵事件的描述,探究一下王夫人在这一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力求还原一个更真实的王夫人。固然,贾母宠爱宝玉,而宝玉作为王夫人在世的唯一儿子,是她全部的希望,她岂有不深爱之理?第三十三回,因

  • 看着王夫人欺负黛玉,贾母借力打力,给王夫人最有力的回击

    历史人物编辑:猫史天下标签:王夫人

    文/陌游常乐我想这才是贾母的高明之处,借机生事。贾母和王夫人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利益关系。贾母是整个贾母位置最高的,但是王夫人却是实际的当家人,所以可能多少都存在着矛盾。但是其中最重要是两人对于宝二奶奶的人选,两人各有各的心思。贾母自然想选黛玉,但是王夫人却看重宝钗。王夫人为着宝钗可以顺利当上宝二奶奶,

  • 红楼梦:她活得最窝囊,但论阴险,王夫人和薛宝钗都比不过她!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王夫人

    众所周知,金陵十二钗是按照与贾宝玉的亲疏远近关系排的,林黛玉与薛宝钗毫无疑问排第一,接下来是宝玉的亲姐姐——贾元春和贾探春,然后就是史湘云了。史湘云位列金陵十二钗第五,足以见得曹公对她的重视,而她与贾宝玉之间也没那么简单。史湘云是史家的千金小姐,判词中说“襁褓之间父母违”,说明史湘云父母早逝,她从小

  • 为什么晴雯和王夫人都惩罚丫头,却只有王夫人被认为恶毒?

    历史人物编辑:曹振标签:王夫人

    在《红楼梦》中出现过两次惩罚小丫头的事情,一次是坠儿偷东西被晴雯用簪子扎,另一次就是金钏儿和宝玉多说了两句话就被王夫人打耳光。虽然都是惩罚但是得到的结果却不同,王夫人被人说恶毒,但是晴雯却没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她们二人给被惩罚的丫头带来的影响截然不同。第一,晴雯对坠儿只是小惩大诫,坠儿偷东西是绝对

  • 王夫人的慈爱宽厚是伪装出来的吗?曹公从无此意,太多人误读了

    历史人物编辑:少读红楼标签:王夫人

    有一种说法,将王夫人视作因失宠而心理失衡、只知与赵姨娘斗气的中年女性,是面善心不善的歹毒之人。但是,如果“细心体贴”(脂批)文本,就会发现这种说法值得商榷。赵姨娘虽然为贾政生下了探春和贾环,但她依然只是个不一般的奴才,第六十回“茉莉粉替去蔷薇硝”中,虽然优伶出身的芳官言语尖锐些,但芳官骂她“梅香拜把

  • 启功:宝玉的婚姻由王夫人做主,宝钗中选,这是必然的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王夫人

    许多“红迷”对于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对有情人没能终成眷属感到难过和遗憾。也有很多红学爱好者对于贾母同意将薛宝钗嫁给贾宝玉而不是同意宝玉和黛玉成婚感到疑惑,今天我们将启功先生对于这件事的解释说明分享给大家,虽是一家之言,也足以让我们对封建社会的生活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又如薛宝钗终于做了宝玉的配偶,这固然有

  • 黛玉初进贾府,王夫人为何让她远离贾宝玉?3个原因,有何苦心?

    历史人物编辑:润杨的红楼笔记标签:王夫人

    《红楼梦》里,林黛玉初进贾府,王夫人就告诫黛玉:“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这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你只以后不用睬他”!王夫人还说:“……所以嘱咐你别睬他……只休信他。”王夫人为什么再三告诫黛玉远离贾宝玉呢?王夫人有什么苦心和难言之隐呢?原因如下:第一、贾宝玉与其

  • 《红楼梦》凤姐、王夫人、贾母为什么不识字呢?都是家庭教育的错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靠谱学标签:王夫人

    在《红楼梦》中能够看到黛玉、宝钗和探春等一众的才女,就是她们这一群孩子都是念书识字的,可是在无形中却能够发现凤姐、王夫人和贾母她们三个人就是不识字的,她们都很认真的教导孩子们念书,可是为什么她们却不念书呢?第一,在她们那一辈盛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想法,自然不必识字不得不说的在古代的社会里一直都流行

  • 晴雯被开除的结局,分明是她自己造成的,为何有读者归咎王夫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不红标签:王夫人

    晴雯被撵,读者是否可以归咎于王夫人?这个问题我个人曾再三考量,观点却总是游移不定,有时候觉得晴雯自己作死,为人不懂人情世故,打骂丫鬟,各处树敌,还怂恿贾宝玉装病逃学,王夫人撵走她,一点也不冤枉;又有时候细品晴雯的行为,又觉得没有严重到被撵走的地步,尤其是晴雯被撵走时,正生着大病,被撵回家后,连当天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