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红楼梦》凤姐、王夫人、贾母为什么不识字呢?都是家庭教育的错

《红楼梦》凤姐、王夫人、贾母为什么不识字呢?都是家庭教育的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靠谱学 访问量:1797 更新时间:2023/12/7 10:44:56

在《红楼梦》中能够看到黛玉、宝钗和探春等一众的才女,就是她们这一群孩子都是念书识字的,可是在无形中却能够发现凤姐、王夫人贾母她们三个人就是不识字的,她们都很认真的教导孩子们念书,可是为什么她们却不念书呢?

第一,在她们那一辈盛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想法,自然不必识字

不得不说的在古代的社会里一直都流行着一种观念“女子无才便是德”,也是女子要学会相夫教子,却不必念太多的书,甚至她不用懂得很多才是好的。这种想法放到现在而言是比较难懂的,可是在当时就被认为是女孩子必须恪守的道理。

好比李纨她的父亲已经是国子监祭酒也就相当于大学校长的职位了,可是他都觉得李纨不用念很多的诗书,只要读懂《女诫》,记住前朝的几个贤女就足够了。所以不得不说古代要求女子“三从四德”真的是很苛刻的一件事。

在贾府和王夫人她们那一代当时的思想观念更加的封闭,虽然她们都身处大家,可是也未必会让她们读书和识字,所以她们不识字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可是到了黛玉她们这一辈,家中的思想开放了很多,也觉得女孩子该念书,知书达理也是正统。

第二,她们三个人都是贾府的管家,她们不精通却都是识字的

对于贾母她们三人不识字这件事,需要明确一个点,就是她们都应该是识字的,只是她对于文学的精通程度无法同黛玉、宝钗这些女孩子相比。

首先,贾母、王夫人和凤姐她们三个人都做过贾府的管家,出于管家的需要,她们需要认识一些常用字。她们三个就不得不接触各种账目,所以她们就必须知道一些文字,甚至在长久的管家的过程里她们即便不会写这些字,但看到一定是认识的。

其次,她们三个人都会不得不经常参加一些比较有趣和文雅的聚会,就好比贾母宴请刘刘姥姥的时候,就带着众人一起说酒令,这个时候大家的文化底蕴就表现出来,贾母自然是说得很好,王夫人是真的不太懂。

王熙凤平日里就是一个俗人,她可以把平常的俗话说得很有趣,但是在需要她露一手的时候,她也不会逊色,众人在芦雪庵吃烤肉和联诗,王熙凤就给大家起了一个开头——一“一夜北风紧”,这话虽然没有什么平仄,但是却也算是会作诗的起法。

第三,王家对女孩子的教育不包括识字,史家也是同样的做法

除却社会的普遍价值观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其实王家和史家自家的家训也是影响她们三个人能否读书很重要的原因。如果她们家里不让学,那么她们即使想要学也做不到,家里对她们念书的安排就决定了她们能否上学。

王家就很明显,在王夫人的那一代不让学,到了王熙凤这一辈还不然学,其实也有比较大的可能是王熙凤自己不想学,那些绕口和约束人的之乎者也,王熙凤想必也不想学。

史家的情况也大致相同,看贾母平日里的各种审美和文化底蕴都能知道贾母是一个很爱学习的人,只是当时的史家不让学,那么贾母也就无法念书。可是到了史湘云这一辈就有了很大的改变,因为湘云的才华和宝钗、黛玉不相上下,如果不是从小就念书,是不可能达到这样的地步的。

所以这样看来,她们三个人不能念书完全就是被家里给耽误了,家里为了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就限制了她们念书的机会。

作者:十一,欢迎关注:小说红楼,一起找寻红楼梦中有趣的人和事儿!

标签: 王夫人

更多文章

  • 晴雯被开除的结局,分明是她自己造成的,为何有读者归咎王夫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不红标签:王夫人

    晴雯被撵,读者是否可以归咎于王夫人?这个问题我个人曾再三考量,观点却总是游移不定,有时候觉得晴雯自己作死,为人不懂人情世故,打骂丫鬟,各处树敌,还怂恿贾宝玉装病逃学,王夫人撵走她,一点也不冤枉;又有时候细品晴雯的行为,又觉得没有严重到被撵走的地步,尤其是晴雯被撵走时,正生着大病,被撵回家后,连当天晚

  • 王夫人抄检大观园后,贾母为何说贾宝玉不知男女之事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王夫人

    事儿发生在《红楼梦》第七十八回,王夫人怕晴雯勾引宝玉,撵走了晴雯。王夫人到贾母处省晨時,回贾母说:“宝玉屋里有个晴雯,那丫头也大了,而且病不离身;我常见他比别人分外淘气,也懒;前日又病倒了十几天,大夫瞧,说是女儿痨,所以我就赶着叫他出去了。若养好了也不用叫进来,就赏他家配人去也罢了”。王夫人赶晴雯对

  • 红楼梦:从贾政、王夫人骂人,看他们的文化差异和夫妻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润杨的红楼笔记标签:王夫人

    《红楼梦》里,贾政有一妻二妾。嫡妻王夫人、妾赵姨娘和周姨娘。贾政和王夫人是夫妻,他们十几岁结婚,宝玉挨打时,王夫人说,“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由此可见,二人已年近半百,快五十岁了,大约结婚30年了。王夫人生了二子一女。长子贾珠十四岁进学,可惜二十岁就死了。幸好留下一个儿子贾兰,还有遗

  • 红楼梦:王夫人送袭人一物,真是绝妙讽刺,难怪袭人从未有身孕

    历史人物编辑:屏山品红楼标签:王夫人

    在众多的红楼丫环里,比较特殊又地位高的是鸳鸯、平儿和袭人。鸳鸯是最高统治者贾母的首席丫环,虽说是奴才,贾府一贯的规矩,伺候长辈的奴才比年轻的主子更有体面,贾琏和王熙凤在鸳鸯面前都得规规矩矩地尊称其“姐姐”。平儿作为管家奶奶王熙凤的心腹助理,很多事是可以代王熙凤处理的,茯苓霜事件,小厨房风波,平儿的

  • 王夫人公开欺负黛玉,王熙凤打圆场,贾母马上让她吃个哑巴亏

    历史人物编辑:屏山品红楼标签:王夫人

    《红楼梦》的故事有一条脉络主线,就是围绕着贾宝玉的姻缘问题,金玉一派和木石一派的明争暗斗。这两个阵营分别有两个代表性的人物:金玉一派以王夫人为首,木石一派由贾母领衔。两个阵营都有自己的优势和杀手锏,你来我往,难分胜负,最终不过两败俱伤,随同四大家族的覆灭统统归于尘土。王夫人不喜欢林黛玉,这一点从黛

  • 《红楼梦》王夫人拄拐杖爬山,晚年住养老院,女儿顾艳已定居日本

    历史人物编辑:娱我有约标签:王夫人

    5月2日,演员顾艳晒出母亲的近照祝大家五一劳动节快乐,她告知母亲的身体依旧棒棒的。据悉,顾艳母亲周贤珍是一位老戏骨,很多人对她应该都很熟悉,她曾在87版《红楼梦》中饰演“王夫人”,还曾出演了《杨家将》中的萧太后,即便过去这么多年,大家对她的印象仍深刻,是一位演技非常棒的老演员。在顾艳晒出的照片中,可

  • 王夫人本想揶揄下黛玉,不想黛玉回话中暴露其狠毒用心

    历史人物编辑:不忘的历史标签:王夫人

    贾母曾与宝钗道:“你姨娘可怜见的,不大说话,和木头似的”,多有趣啊,犹记刘姥姥在一进荣国府时,曾与她女婿狗儿道:“那王家二小姐当年也是响快人,不拿大”,谁料想一朝嫁入贾府,倒成了罕言寡语,一心吃斋念佛的“木头人”呢。王夫人素日总是不苟言笑、慢条斯理的,但这种平静总令人觉得吊诡,毕竟王夫人不动则已,但

  • 王夫人担忧之事儿,袭人巧妙化解了,贾宝玉也无语了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王夫人

    袭人是否说晴雯的坏话,没有明确写。单就建议薛宝钗搬出大观园一事,我觉得不能全怪薛宝钗。现在人已经对早恋见怪不怪了,看动画片里,恨不得幼儿园的孩子就开始谈恋爱才好。可实际上,如果大家能站在一个长辈的立场上,你要是听到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对同龄的女孩说什么“我为你得相思病了,做梦都想你”,你难道会放心?你

  • 跟《红楼梦》王夫人学职场高层智慧:出现重大失误后,如何移祸江东?

    历史人物编辑:润杨的红楼笔记标签:王夫人

    《红楼梦》里的王夫人是荣国府的实际掌权人,她看似平平无奇,实则有着非常高的管理智慧,和管人手腕。有一件事,可以体现王夫人的管理智慧,她在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在自己的管理出现巨大纰漏的情况下,反败为胜。邢夫人虽然是王夫人的嫂子,但是没有当家权,属于王夫人的下属。邢夫人这个下属地位比较高,丈夫的官职比王夫

  • 谁害死了林黛玉?不是王夫人和薛姨妈,前八十回中有伏笔

    历史人物编辑:少读红楼标签:王夫人

    林黛玉在《葬花吟》中悲叹,“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第二十七回);妙玉在中秋联句中也提到,“木怪虎狼蹲”(第七十六回),因此,林黛玉在贾府中一定是受到了严重的迫害,并最终导致她夭亡,绝不像我们在风月宝鉴正面所看到的那样,林黛玉是为了注定无望的“木石前盟”流尽最后一滴眼泪。那么,贾府中,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