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薛蟠有龙阳之好,对柳湘莲举止轻浮,为何柳湘莲最后还救他性命?

薛蟠有龙阳之好,对柳湘莲举止轻浮,为何柳湘莲最后还救他性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唯物历史观 访问量:3404 更新时间:2024/2/13 16:42:33

在《红楼梦》里,作者明确指出具有侠义精神的有两个人物:倪二与柳湘莲。第二十四回标题中“醉金刚轻财尚义侠”,尚义侠的醉金刚即是倪二。第四十七回评价柳湘莲“素性爽侠”。

畸笏叟这样评价《红楼梦》里的侠义描写:“写倪二、(紫)英、湘莲、玉菡侠文皆各得传真写照之笔。”“侠文”指有关侠义的文字。可惜有关冯紫英的情节太少,我们难以了解他的侠义行为。下文试图通过分析倪二、柳湘莲、蒋玉菡这三个形象,归纳作者的侠义观。

第二十四回里,贾芸想和舅舅卜世仁赊些冰片麝香送给凤姐,以争取监种大观园的花木工程。卜世仁冷漠、吝啬,不愿帮助孤儿寡母,甚至讥讽侄儿无能。贾芸走投无路之际,碰到街坊倪二。

倪二察觉到贾芸郁郁寡欢,便说:“有什么不平的事,告诉我,替你出气……得罪了我醉金刚倪二的街坊,管叫它人离家散!”听说卜世仁一段事后,倪二道:“我这里现有几两银子,你若用什么,只管拿去买办。这银子我是不要利钱的,也不用写文约。”

倪二是一个放高利贷、赌博的泼皮,却能做出如此侠义之举。他与贾芸原没有交情,但当听说贾芸被舅舅欺侮、处境困窘时,勃然大怒、慷慨解囊,而且执意不写文约、不要利息,可见其急人之急、仗义轻财。

倪二与先秦时代的游侠有相似之处。司马迁评价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可见曹雪芹认为,即使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世俗规范,只要能振人不赡、救人之急、仗义轻财,便可被称为义侠。

再说另一位侠客柳湘莲。第四十七回柳湘莲出场,作者评价他:“素性爽侠,不拘细事,酷好耍枪舞剑,赌博吃酒。”看来其行也是“不轨于正义”,与倪二相似。爽侠之爽意为直率、痛快,应与豪爽、爽直之爽同义,爽侠是说他直率、豪爽而侠义。

第四十七回赖尚荣当官后,赖大家的请贾府众人及现任官长、世家子弟去花园吃酒。贾宝玉、柳湘莲、薛蟠都出席了。透过贾宝玉和柳湘莲的交谈,我们得知柳湘莲新筑了秦钟的坟。前文没有提及柳湘莲和秦钟的交情,他们二人可能通过宝玉认识,交往的时间不长。

柳湘莲知道宝玉不便出来,便打点了上坟的花销。家里一贫如洗,也要打点朋友的身后事,可见他仗义轻财、有情有义。其后他苦打薛蟠是因人格尊严被辱。薛蟠有龙阳之好,以为柳湘莲是优伶一类的人,叫他小柳儿,举止轻浮。柳湘莲恼羞成怒,把薛蟠引到人迹稀少的地方痛打,直到薛蟠说:“好老爷……从今以后我敬你怕你了”才住手。

这段情节说明柳湘莲极为自尊自爱,重视人格尊严且敢于反抗侮辱自己的人。这段描写中有一个细节,“湘莲走上来瞧瞧,知道他是个笨家,不惯捱打,只使了三分气力”,这个关怀弱者的细节也体现了侠义情操。

第六十六回薛蟠被强盗劫去货物,柳湘莲碰巧经过,他赶散强盗、夺回货物,救了薛蟠等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侠的典型特征。司马迁在《游侠列传》里评价游侠:“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这句话可以用来评价柳湘莲的侠举。

柳湘莲在救人、赶强盗时,把自身安危置之度外。他不仅救人之急,还不计前嫌,之前他与薛蟠有冲突,但危急关头他不计个人恩怨,挺身而出。

蒋玉菡在二十八回出场,他是忠顺亲王府的优伶,和宝玉一见如故,互赠了汗巾,这成为日后宝玉挨打的原因之一。前八十回对蒋玉菡的描写只有这些,但我们可以通过脂批推断一些后面的情节。

脂砚斋于第二十八回批道:“盖琪官虽系优人,后回与袭人供奉玉兄宝卿。”可知在贾府破败、宝玉落魄之时,蒋玉菡供奉、救助了他。贾府被抄家后,宝玉也成了负罪之人,世情恶衰歇,常人往往避之不及,但蒋玉菡有情有义、救人之急,颇具侠义精神。

由此,本文大致归纳曹雪芹的侠义观:在他看来,侠义指趋人之急、仗义疏财、自尊自爱、有情有义、不计前嫌、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等精神或行为。需要补充的是,作者笔下的侠并不是高不可攀的,而是具有生活化与世俗化的特点,接近司马迁所言的“布衣之侠”。

标签: 柳湘莲

更多文章

  • 袭人最终为何被蒋玉菡抛弃?你看和她偷试的贾宝玉,曾对她干了啥

    历史人物编辑:钱冬霞标签:蒋玉菡

    《红楼梦》是一出悲剧,里面的女儿无论美丑妍媸,身份贵贱,在四大家族“灯火下楼台”那一刻,都成了覆巢之卵。在第五回,作者便给出了暗示。饶是如此,在很多人看来,袭人仍是难得的幸运儿。袭人与贾府大多数丫头不一样,她本是京城内小市民出身,只是童年时家中贫困,眼看母亲要饿死,只能被卖到荣府做了奴才。即便是做奴

  • 袭人嫁蒋玉菡后,奉养了贾宝玉夫妇?你看她的花签写了啥?

    历史人物编辑:安昕史话标签:蒋玉菡

    虽然红楼未完,但根据前八十回给出的线索,许多人物的结局也能猜出个大概的,如林黛玉含泪而逝,贾巧姐劫后重生,贾迎春被虐致死,薛宝钗婚后独守空闺等等。而相较于这些人物,花袭人的结局显然更要明晰。在第五回,贾宝玉在太虚幻境中,看到又副册中袭人的判词写道: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叹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

  • 贾宝玉喝花酒时,为何与蒋玉菡互换汗巾?背后的隐情实在令人脸红

    历史人物编辑:张钒标签:蒋玉菡

    作为《红楼梦》中的“男一号”,贾宝玉着实像个怪人。曹雪芹曾借着冷子兴之口,转述过这位顽童的奇谈妙论:“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每每读到此处,那个终日厮混于内帷的少年形象,便跃然纸上了。仗着贾母的宠溺,贾宝玉终日和姊妹们嬉闹,丝毫不知避讳,身

  • 袭人嫁给蒋玉菡后,一起供奉了宝玉夫妇?作者一段话给出了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何露瑶标签:蒋玉菡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章回名“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前半回主写优伶,后半回主写淑女,看似风马不接,实则不然。在这一回,宝玉在冯紫英家宴上邂逅京城名伶蒋玉菡,二人互赠汗巾,根据文中多处细节暗示,蒋玉菡后来娶了宝玉的宠婢袭人。而后描写到元春端午赐礼,宝钗和宝玉礼物一致,后宝钗“羞笼”酥臂

  • 优伶有意公子绝情:蒋玉菡亲近贾宝玉,背叛忠顺王,不料反被出卖

    历史人物编辑:韦超标签:蒋玉菡

    荣国府的“宝二爷”,算是个传奇人物。一降生,他口中便含有一块稀世美玉;抓周时,伸手拿的尽是那些脂粉首饰;少年时,更是觉得男子浊气逼人,总是厮混于内帷之中。不过,贾宝玉对秦钟、北静王和蒋玉菡却有着说不出的好感,更是因蒋玉菡触怒了贾政,招来了一通棒打,差点丢了小命。 贾宝玉和蒋玉菡的关系,是《红楼梦》中

  • 宝玉已经和袭人有夫妻之实,为何还把她嫁给蒋玉菡?原因不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刘明毅标签:蒋玉菡

    (历史释疑第65期/奉天玉)袭人原本属于贾母房中的大丫鬟,后来被派到了贾宝玉身边,不仅相当于怡红院中的半个主子,还是贾宝玉在风月之事上的引路人。她为人处事周到大方,贾母和王夫人都非常看好她,如果不出意外,她一定会成为贾宝玉的姨娘。可是,曹公早在她的判词中,就用一句“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暗示

  • 宝玉与蒋玉菡交换汗巾的秘密是谁走漏的?这个隐情不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彭虎标签:蒋玉菡

    因为衔玉而生,宝玉在贾府便如那活龙般,尤其是贾母,将这孙子捧为凤凰,极其溺爱,使得贾政多次想要管教都因惧怕触怒母亲而作罢,最多在问书时斥责上几句,贾母仍恐吓坏了宝玉,更别说是挨打了。可在第三十三回,贾政却首次被愤怒冲昏了头,也顾不得顺从母亲了,关上门就将宝玉打得皮开肉绽,一副要清理门户的架势。贾政为

  • 《红楼梦》中人物名字多半采用谐音,隐藏最深的谐音格是蒋玉菡

    历史人物编辑:巨昕宇标签:蒋玉菡

    在《红楼梦》中的很多人物的名字都是使用的谐音格。甚至说谐音格的名字占了一大半也不为过。无数人的名字便是决定了他的性格,命运甚至是死亡的方式都是被决定好了。而这也是曹雪芹写红楼梦的一大特色之一。但是在《红楼梦》中还有着这样的一个人他的名字也是谐音格,但是却是很少有人发现,他也是隐藏最深的谐音格。《红楼

  • 红楼梦:袭人和宝玉早已经偷试云雨,为何蒋玉菡还是愿意娶她?

    历史人物编辑:真相史料馆标签:蒋玉菡

    细数红楼梦中比较出名的女性人物,千金中有黛玉宝钗探春之流,丫鬟中有鸳鸯平儿和袭人晴雯等大丫头,那作为宝玉身边的贴身丫鬟,袭人其实是比较出彩的一个人物,对于她的描述,原著中还是比较丰富的。袭人本原名珍珠,她因自小家贫被卖进了贾府为婢女,最早跟着贾母,还服侍了史湘云有几个年头,二人一直关系要好,以姐妹相

  • 袭人最终嫁给蒋玉菡,作者为何怒骂其为孽子孤臣?

    历史人物编辑:小时悟史标签:蒋玉菡

    《红楼梦》原著中,宝玉向黛玉表白,黛玉跑了,宝玉呆了,阴差阳错地对着袭人说道:“好妹妹,我的这心事,从来也不敢说,今儿我大胆说出来,死也甘心!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掩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袭人意识到宝玉的表白对象是黛玉之后,她的心里活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