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雍正王朝》太子胤礽是愚蠢至极,原来真实历史上的胤礽并不简单

《雍正王朝》太子胤礽是愚蠢至极,原来真实历史上的胤礽并不简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原上的雪 访问量:1717 更新时间:2024/1/22 10:45:48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太子胤礽可以说是废才表现,身为一国储君,刻画得的确太次了,虽然自古是成王败寇,但是太子胤礽在后世影视剧中被刻画的这么蠢,想必在九泉之下也只能郁闷伤心无奈了…

其实真实历史上的太子胤礽还是不错的,身为清朝乃至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经过公开册立的皇太子,太子胤礽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不说拥有着炉火纯青的政治能力,但通过其监国处理政务等事可以看出,也是颇有能力的。

那么胤礽为什么会二次被废一蹶不起呢?

说白了就是两个原因,一是康熙是当时的皇帝,太子胤礽是一国之储君,下一任的皇帝。两人天生就是矛盾而对抗的组合,稍微处理不好关系,就是一场灾难。皇帝当久了危险,比如梁武帝萧衍活到86岁是被活活饿死的,而太子当久了更有危险,因为容易制造两个权力中心,有夺权于皇上的倾向,皇帝自然是容忍不了,胤礽当了36年太子,其难度可想而知。二是康熙时代因为制度原因加上前面所生的儿子都是雄心勃勃之辈,所以造成了九子夺嫡的乱象,太子胤礽面对这么多如狼似虎的兄弟围攻,自然是力不从心,破绽难免是有的,时间久了,自然是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

下面宋安之来来具体说说。

康熙对于太子胤礽的评价是:胤礽仪表、学问、才技,俱有可观。而行事乖谬,不仁不孝,非狂易而何?

说明胤礽的各方面表现康熙是很满意的,但是对于胤礽的品行却给了一个差评。

下面宋安之再来说说太子胤礽二次被废的原因。

一、皇帝与储君=两个权力中心=矛盾组合

太子是一国储君,下一任皇帝人选。看似光鲜亮丽,其实很是危险,不只是要面对其他兄弟的竞争,还要面对最大的竞争者皇帝,毕竟现任领导和下任领导总是有着或明或暗的竞争关系的。

更何况太子胤礽可是前后当了36之久的储君。

遍览古册,似乎长时间在太子之位的都没有好下场,像汉武帝的卫太子刘据当了三十多年太子,结果父子之间就因为彼此不信任,搞的刘据最后身死。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朱标当了25年太子,结果没熬出头,先朱元璋一步而死。

为什么会这样呢呢,因为太子在储君之位待久了,不可避免的要发展自己的势力要干政,这样一来,就会形成两个权力中心,最高统治者皇帝当然害怕晚节不保被太子逼宫什么的,自然要打压,所以矛盾就这样出来了。

像康熙五十二年赵申乔上疏请求立太子,康熙是回复中有这么一段话很透彻:太子幼冲,尚保无事,若太子年长,左右群小,结党营私,鲜有能无过者。太子为国本,朕岂不知,立非其人,关系匪轻。

意思是太子如果年幼还好说,要是年纪大了,时间长了难免身边会有一群小人聚集然后结党营私,而且太子又不是圣人,怎么可能没有过失,这样发展下去岂不是太危险了,所以我就是知道太子乃是国之大事,也不想再立错人了,这其中干系太大了。

所以说太子胤礽久居储君之位,影响了康熙的最高权力,形成了两个权力中心,而且太子品德又不太好,才是康熙废他的根本原因。

二、太子架不住如狼似虎的兄弟们围攻

皇帝是什么呢,是九五之尊是言出法随是这个天下最有权力的人。

清朝的继承框架中,只要是身为皇子都拥有继承权的,而且清朝康熙包括康熙在内的皇帝都并非是嫡长子继位,加上皇子成年以后不像明朝皇子那样分封出去,留在京城中,这些皇子自然是野心勃勃,都想当皇帝。

而且更要命的是康熙故意给了这些皇子权力,来使他们与太子相互牵制,自己从而高枕无忧还可以居中调节。

太子与其他兄弟的权力格局大变化的分水岭是在康熙三十七年。

康熙三十七年,康熙第一次册封诸成年皇子,其中皇长子胤禔为多罗直郡王,皇三子胤祉为多罗诚郡王,老四胤禛和老八胤禩封为多罗贝勒。受封的皇子都可以参与国家政务,并分拨佐领,可以具体管理六部,被称之为掌部阿哥。

此次分封皇子,算是结束了太子胤礽一家独大的格局,削弱了太子的力量,同时使受封的皇子有权有势以后,助长了其野心,加剧了与太子胤礽的矛盾。

太子胤礽无形中就成为了诸皇子及其党羽的共同靶子了。

胤礽位居大家眼红的太子嫡位,可真是群起而攻之了,双拳难敌四手。(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几位皇子及其党羽就盯着太子,等着他露出破绽,来致命一击,太子的压力可想而知。

甚至老大胤褆为了夺取嫡位竟然魇咒太子胤礽,可真是不择手段。这还只是老大的小算盘暴露出来了,其他野心勃勃的皇子背地里估计干的缺德事同样不少。

所以在众兄弟的围攻之下,太子胤礽也是难以招架,破绽百出。加上威胁了康熙帝的最高统治,犯了最大的忌讳,加上品德不好,就是能力不错,也只能败的一塌糊涂了。

其实胤礽被两次被立,抛开他是嫡长子的高贵出身,也可以说明这位中国历史上最后的太子并没有那么简单,被两次被康熙所立,还是颇具才干的,能力绝对不可能像现在大多影视剧里演绎的那般无能的。

第129期雍正王朝分析到此为止!下期再见!

谢谢观看,觉得分析的还可以就点个关注呗~

标签: 胤礽

更多文章

  • 《花落宫廷错流年》胤礽遭人下毒性命垂危 祸福相依 被复立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胤礽

    《花落宫廷错流年》太子被废,受尽苦楚,又逢太皇太后孝庄病重,与年淑媛一起上庙为太皇太后祈福,但是太皇太后还是撒手人寰。本是一片孝心,却被大阿哥挑拨,说其连夜出宫图谋不轨,后有人作证这件事才算是结束。但太子被人下毒吐血不止,年淑媛与八阿哥、四阿哥一起帮忙寻找真相。事实上一切都是大阿哥捣的鬼,给废太子下

  • 《知否》原著:难怪荣飞燕被蟊贼玷污,你看荣妃说了啥?不无辜

    历史人物编辑:秋原侃历史标签:荣妃

    导语:嘉成县主和荣飞燕同时争抢京城第一美男子齐小公爷,荣飞燕被嘉成县主设计,最终失去贞洁自尽,最后嘉成县主和齐衡成婚,而荣飞燕在齐小公爷与嘉成县主成婚那晚上吊自杀了。当初荣妃为了夺齐衡这个妹婿,屡屡邀请平宁郡主入宫,荣妃做出要和平宁郡主订婚的“假象”,想要借助舆论胁迫平宁郡主答应,而平宁郡主碍于荣妃

  • 康熙王朝中,康熙为何把荣妃打入冷宫?

    历史人物编辑:陈春红标签:荣妃

    导读:纵观我国历史长河,总共诞生了400多位帝王。而在全世界范围内这个数字就更加庞大了,都说做名人难其实做帝王尤其是有大帝称号的中外非常有作为的帝王更难。虽然都说家国家国,其实在大帝们看来都是国在家前。冷酷、果断甚至不近人情都是这些大帝的重要特征,因为他们不是普通人;他们背负的江山社稷重于千斤,他们

  • 知否:难怪荣飞燕被蟊贼弄脏身子,你看荣妃做了啥?激怒了邕王妃

    历史人物编辑:如此美妙的歌声标签:荣妃

    导语:荣飞燕被蟊贼玷污身子,究竟冤枉不冤枉?在原著中的部分描写,荣飞燕的际遇,很令人心疼,荣飞燕在大街上被人掳走,荣妃当时就疯了一样,求了皇帝满京城的找人,结果第二天,荣飞燕被人从轿子上扔在大街上,前任看万人看,被接回家后,人进入了难以接受状态,很长一段时间不肯见人。但是,荣妃很快知道,荣飞燕遭遇了

  • 康熙皇帝的荣妃——入宫最早,最有资历的妃子

    历史人物编辑:司明岩标签:荣妃

    康熙皇帝后宫的四个妃子很得宠很有地位,而且生育多又长寿,这四个妃子就是惠妃、宜妃、德妃、荣妃。荣妃入宫最早,年纪又大,排行却最后,可能是年老色衰不受待见,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散到沙滩上。荣妃马佳氏,员外郎盖山的女儿,这个出身很一般,比不起皇后娘娘们是辅政大臣的孙女、一等公的女儿。所以,荣妃入宫的位份

  • 固伦荣宪公主,康熙最宠爱的女儿,也是《康熙王朝》蓝齐格格原型

    历史人物编辑:俊慧文史苑标签:固伦荣宪公主

    看过《康熙王朝》的,应该都会对蓝齐格格印象深刻吧,原本蓝齐儿是一个幸福、快乐的格格,很多人疼她、爱她。而在她16岁那年,康熙帝出于大清利益的考虑,把心爱的女儿嫁给了仇人——葛尔丹。当时,蓝齐儿实际上已经有了喜欢的人——李光地。当她哭着跑到孝庄太后前时,太后说你应该以大清利益为重。就这样蓝齐公主踏上了

  • 王敏彤一生未嫁苦恋溥仪45年,溥仪死前仅留给她9个字,字字戳心

    历史人物编辑:马文成标签:王敏彤

    溥仪作为清朝的末代皇帝,他的一生可谓传奇,但于此同时,他的人生也是悲剧的。年仅3岁,还不懂得皇帝是什么的时候,被慈禧太后扶上了皇帝。由于收到清规的限制,溥仪的童年是比较悲剧的,幼年的溥仪没有同年人的欢声笑语,也没人陪他一起玩,犹如被囚禁的小鸟一样,每天待在皇宫中,长大后,又遇上战乱,刚体验到做皇帝的

  • 王敏彤:爱上姐夫溥仪一生未嫁,03年在养老院吃饺子被噎死

    历史人物编辑:姚姚时尚标签:王敏彤

    2003春节,养老院的老人们都聚在一起庆祝这个节日,护工为老人端上了饺子,一位老人却不小心被饺子噎到当场去世了。这位老人的身份并不简单,她是晚清的一位格格,因为爱上了自己的姐夫溥仪一生未嫁,所以老了才会居住在养老院中。1913年,在清政府被推翻后的第二年,王敏彤出生了。父亲是清朝军机大臣,母亲则是乾

  • 溥仪为何拒绝“最美格格”王敏彤的追求却娶了二婚护士李淑贤为妻

    历史人物编辑:李行娱乐标签:王敏彤

    众所周知,末代皇帝溥仪的感情和婚姻经历都颇为坎坷,除了我们所熟知的皇后婉容和皇妃文绣外,还有一个人与他存在着剪不断、理还乱的纠葛。这个人,就是被誉为“晚清最美格格”的王敏彤。本着尊重历史和还原事实的态度,文史不假带您走进王敏彤的悲情人生。尤其是,揭秘她为何会一生迷恋溥仪却未能入选,最后孤独终老,实在

  • 最美格格王敏彤对末代皇帝溥仪的恋情: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历史人物编辑:人文之光标签:王敏彤

    提到王敏彤,或许有人会觉得陌生,因为她并非民国时期的主流人物。但是,她又是一个充满悲情色彩的传奇人物,一生苦恋废帝溥仪却不被接纳,最后终生未嫁郁郁而终。王敏彤(1913年4月一2003年2月),原名完颜童记,满洲“上三旗”的镶黄旗人。她是军机大臣崇厚之重孙,其母为乾隆的五世直系孙女,而且完颜家族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