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直击九子夺嫡:康熙有两种儿子,胤礽和胤礽以外的儿子

直击九子夺嫡:康熙有两种儿子,胤礽和胤礽以外的儿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千里烟伯 访问量:1444 更新时间:2024/1/10 23:12:15

在这场夺嫡大戏中,康熙的几个儿子都表现得很突出,各个犹如人中龙凤,在政治上水平很高,对外征战讨伐也很能行,毕竟康熙有很多儿子,当基数变大的时候,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几率也会增大,所以有好几个优秀的后代,也很正常。那么是什么影响康熙的传位选择了?除了依据立嫡的制度,那就是情感,是康熙与儿子之间的情感。

康熙帝以崇儒重道作为清廷的基本国策,这为他后来实施嫡长子皇位继承制奠定了思想基础。康熙也是一位慈父,他疼爱每一名儿女,对太子更甚。胤礽2岁的时候,就因为嫡长子的身份被册封为皇太子,为清朝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明立皇太子。父子两人感情最好的时候是胤礽年幼偶染小病的日子,康熙见胤礽生病,驻守在侧,急得坐卧不宁、寝食难安。但是胤礽并不理解康熙的感情,康熙时常外出,他对写信康熙请安不太重视,往往草草了事,甚至偶尔不写,以至于康熙回信说:“此间尔请安文书隔绝,朕内心不安。”所以年轻时候的胤礽,日益在浪费着康熙对他的感情,也逐步减少着康熙对他的容忍。

反过来,康熙对胤礽不分轻重的骄纵和溺爱,最终让他尝到苦果,比如默许索额图为胤礽所定制,规格几乎与皇帝等同的服饰、仪仗、礼节等;再比如明珠本为朝中重臣,但是为了维护太子的地位,不惜罢斥重臣明珠;康熙始终认为错误的不是胤礽,而是胤礽身边的侍从,他不厌其烦的为胤礽选换侍从,然后继续纵容胤礽,长此以往,使得高高在上的胤礽养成了不可一世、蛮横无理的性格,之前的君子气度已荡然无存,变得乖戾暴躁,四周早已树敌无数。

直到康熙四十七年,巡幸塞外,康熙指责他作为嫡长子却毫无兄长风范,胤礽不仅不接受批评,而且还忿然发怒,蛮横地与康熙顶嘴。甚至让康熙认为皇太子胤礽的行为是:“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返京途中,康熙发现胤礽夜晚靠近他的帐篷,从缝隙向里面窥视,便立即怀疑胤礽可能要“弑逆”。于是才命胤禔全程看压胤礽,回京后爆发了第一次废太子,康熙给的理由是“不法祖德,不遵朕训”,但实际上康熙也不能继续忍受胤礽的“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

在显见的历史典籍里面,皇长子胤禔虽然有不错的征战能力,但是却没有太高的政治谋略,《孙子兵法》有一句话,“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老大胤禔用的就是“其下攻城”,他有野心,但没城府,他的办法就是直接针对皇太子胤礽,经常打小报告了,本来康熙就对太子胤礽格外的好,格外的放纵,老大胤禔打的小报告不一定奏效,何况还掺杂许多假事例,难怪诸多皇子中,康熙最不喜欢的就是胤禔。直到巡幸塞外时,看见太子胤礽被收押,他更是对康熙进言手刃胤礽为爹报仇,结果让康熙寒透了心,后来加上老三胤祉举报他用诅咒迫害太子胤礽后,康熙破口大骂“乱臣贼子”,直接削爵幽禁,长达二十六年不见天日,最后直接被幽禁致死。所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

老八胤禩他稍微聪明点,他的党羽众多,有裕亲福全这个亲叔叔帮他当参谋,他用的是“其次发交”,懂得利用旁敲侧击来讨好康熙。但他也不是讨康熙喜欢的皇子,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康熙于畅春园召集众臣命在诸皇子中除老大胤禔外选出一人做皇太子,胤禩的党羽就与诸大臣暗通消息推举老八胤禩。可是康熙帝对胤禩利用张明德相面为自己立嗣的行为深恶痛绝,导致胤禩在他心里的形象大损。加上老大胤禔面临幽禁之前,自知帝位无望,向康熙推荐老八,说老八胤禩如何如何贤达,这无疑是阴招,自此老八胤禩也被在康熙心目中彻底失去了机会,沦为被康熙讨厌的儿子。

等老二胤礽复立后,三年,康熙依然看不见老二胤礽的改变,于是再次废太子,康熙宣告天下“皇太子胤礽自从复立以来,以前的狂妄还未消除,以至于大失人心,祖宗的基业断不可托付给他。朕已经奏报给了皇太后,现在要将胤礽拘执看守。”

此后,老三胤祉见局势动乱,不敢再动,从此退出夺嫡,跟老七胤祐一样当个闲散王爷。老八胤禩、老九胤禟、老十胤誐三人一党,本来推老八胤禩为牌面夺嫡,但是老八形象破灭,已再无机会,于是他们三人将康熙比较喜爱的老十四胤禵拖下水,八爷党致力于向康熙推荐老十四胤禵。

最稳的还输老四胤禛,“上兵伐谋”,前期紧靠太子党,两次废太子后,知道机会来了,分析形势,利用康熙最喜欢他儿子弘历,再利用老十四胤禵喜欢打仗和康熙对他的喜爱,把胤禵推荐为西北大将军王,等到康熙年迈无力时,身边最好的选择就只剩下他胤禛自己了,这就是阴谋和阳谋的效果,:“反正老爹你不选也得选,我不逼你选我,但你还是要选我、唯有选我、肯定选我。”

直击九子夺嫡(一):康熙家族之间相互倾轧的起因

标签: 胤礽

更多文章

  • 《雍正王朝》太子胤礽是愚蠢至极,原来真实历史上的胤礽并不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原上的雪标签:胤礽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太子胤礽可以说是废才表现,身为一国储君,刻画得的确太次了,虽然自古是成王败寇,但是太子胤礽在后世影视剧中被刻画的这么蠢,想必在九泉之下也只能郁闷伤心无奈了…其实真实历史上的太子胤礽还是不错的,身为清朝乃至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经过公开册立的皇太子,太子胤礽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不说拥有着炉

  • 《花落宫廷错流年》胤礽遭人下毒性命垂危 祸福相依 被复立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胤礽

    《花落宫廷错流年》太子被废,受尽苦楚,又逢太皇太后孝庄病重,与年淑媛一起上庙为太皇太后祈福,但是太皇太后还是撒手人寰。本是一片孝心,却被大阿哥挑拨,说其连夜出宫图谋不轨,后有人作证这件事才算是结束。但太子被人下毒吐血不止,年淑媛与八阿哥、四阿哥一起帮忙寻找真相。事实上一切都是大阿哥捣的鬼,给废太子下

  • 《知否》原著:难怪荣飞燕被蟊贼玷污,你看荣妃说了啥?不无辜

    历史人物编辑:秋原侃历史标签:荣妃

    导语:嘉成县主和荣飞燕同时争抢京城第一美男子齐小公爷,荣飞燕被嘉成县主设计,最终失去贞洁自尽,最后嘉成县主和齐衡成婚,而荣飞燕在齐小公爷与嘉成县主成婚那晚上吊自杀了。当初荣妃为了夺齐衡这个妹婿,屡屡邀请平宁郡主入宫,荣妃做出要和平宁郡主订婚的“假象”,想要借助舆论胁迫平宁郡主答应,而平宁郡主碍于荣妃

  • 康熙王朝中,康熙为何把荣妃打入冷宫?

    历史人物编辑:陈春红标签:荣妃

    导读:纵观我国历史长河,总共诞生了400多位帝王。而在全世界范围内这个数字就更加庞大了,都说做名人难其实做帝王尤其是有大帝称号的中外非常有作为的帝王更难。虽然都说家国家国,其实在大帝们看来都是国在家前。冷酷、果断甚至不近人情都是这些大帝的重要特征,因为他们不是普通人;他们背负的江山社稷重于千斤,他们

  • 知否:难怪荣飞燕被蟊贼弄脏身子,你看荣妃做了啥?激怒了邕王妃

    历史人物编辑:如此美妙的歌声标签:荣妃

    导语:荣飞燕被蟊贼玷污身子,究竟冤枉不冤枉?在原著中的部分描写,荣飞燕的际遇,很令人心疼,荣飞燕在大街上被人掳走,荣妃当时就疯了一样,求了皇帝满京城的找人,结果第二天,荣飞燕被人从轿子上扔在大街上,前任看万人看,被接回家后,人进入了难以接受状态,很长一段时间不肯见人。但是,荣妃很快知道,荣飞燕遭遇了

  • 康熙皇帝的荣妃——入宫最早,最有资历的妃子

    历史人物编辑:司明岩标签:荣妃

    康熙皇帝后宫的四个妃子很得宠很有地位,而且生育多又长寿,这四个妃子就是惠妃、宜妃、德妃、荣妃。荣妃入宫最早,年纪又大,排行却最后,可能是年老色衰不受待见,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散到沙滩上。荣妃马佳氏,员外郎盖山的女儿,这个出身很一般,比不起皇后娘娘们是辅政大臣的孙女、一等公的女儿。所以,荣妃入宫的位份

  • 固伦荣宪公主,康熙最宠爱的女儿,也是《康熙王朝》蓝齐格格原型

    历史人物编辑:俊慧文史苑标签:固伦荣宪公主

    看过《康熙王朝》的,应该都会对蓝齐格格印象深刻吧,原本蓝齐儿是一个幸福、快乐的格格,很多人疼她、爱她。而在她16岁那年,康熙帝出于大清利益的考虑,把心爱的女儿嫁给了仇人——葛尔丹。当时,蓝齐儿实际上已经有了喜欢的人——李光地。当她哭着跑到孝庄太后前时,太后说你应该以大清利益为重。就这样蓝齐公主踏上了

  • 王敏彤一生未嫁苦恋溥仪45年,溥仪死前仅留给她9个字,字字戳心

    历史人物编辑:马文成标签:王敏彤

    溥仪作为清朝的末代皇帝,他的一生可谓传奇,但于此同时,他的人生也是悲剧的。年仅3岁,还不懂得皇帝是什么的时候,被慈禧太后扶上了皇帝。由于收到清规的限制,溥仪的童年是比较悲剧的,幼年的溥仪没有同年人的欢声笑语,也没人陪他一起玩,犹如被囚禁的小鸟一样,每天待在皇宫中,长大后,又遇上战乱,刚体验到做皇帝的

  • 王敏彤:爱上姐夫溥仪一生未嫁,03年在养老院吃饺子被噎死

    历史人物编辑:姚姚时尚标签:王敏彤

    2003春节,养老院的老人们都聚在一起庆祝这个节日,护工为老人端上了饺子,一位老人却不小心被饺子噎到当场去世了。这位老人的身份并不简单,她是晚清的一位格格,因为爱上了自己的姐夫溥仪一生未嫁,所以老了才会居住在养老院中。1913年,在清政府被推翻后的第二年,王敏彤出生了。父亲是清朝军机大臣,母亲则是乾

  • 溥仪为何拒绝“最美格格”王敏彤的追求却娶了二婚护士李淑贤为妻

    历史人物编辑:李行娱乐标签:王敏彤

    众所周知,末代皇帝溥仪的感情和婚姻经历都颇为坎坷,除了我们所熟知的皇后婉容和皇妃文绣外,还有一个人与他存在着剪不断、理还乱的纠葛。这个人,就是被誉为“晚清最美格格”的王敏彤。本着尊重历史和还原事实的态度,文史不假带您走进王敏彤的悲情人生。尤其是,揭秘她为何会一生迷恋溥仪却未能入选,最后孤独终老,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