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贾环最后袭爵为官?想太多,他联合忠顺王陷害贾府,最终害人害己

贾环最后袭爵为官?想太多,他联合忠顺王陷害贾府,最终害人害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刘帅说历史 访问量:262 更新时间:2023/12/27 10:29:29

虽然和贾宝玉一样,都是荣国府的正经主子,但是在贾府,却无人将贾环当做主子看待,而造成这尴尬的境地无非是他的生母仅仅是一位出身低贱的姨娘。

赵姨娘是贾府中的另类,因其为人阴鄙狠毒,愚昧浅薄,使上下无人敢与其亲近。如此处境下,贾环这“唯一的希望”成为了赵姨娘利用反击对手、发泄情绪的工具。而这样的成长环境便是贾环人品低劣的主要缘故。

在《红楼梦》中,贾环是个不太显眼的角色,他姗姗出场,而且次数非常有限,然而在这些有限的出场中,读者仍旧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一位阴狠歹毒、顽劣猥琐的富家少爷。

《红楼梦》未完,众所周知。然在前八十回给出的种种线索,我们仍能大致推测出许多主要人物的结局。而作为不起眼的人物,贾环的结局鲜少有人提及。

那么,这位荣国府最尴尬的少爷,结局究竟如何呢?

在许多人看来,贾环的结局,似乎要比贾宝玉好很多,这还得从贾赦的一句话说起。

在第七十五回,荣府中秋夜宴上,贾环作下一首诗,贾政看了不大欢喜,称其为邪派。然贾赦阅过后,竟大加赞赏,称其“甚是有骨气”、“不失咱们侯门的气概。”

继而道:

“以后就这么做去,方是咱们的口气,将来这世袭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袭呢。”

贾赦此言,被很多人视为是一种谶语,认为将来贾府败落,贾宝玉出家后,贾环承袭祖荫,中兴贾府。

除此之外,在一些细节中,似乎也在暗示贾环将来会扬眉吐气。

譬如在第七十八回,贾政在召集几个儿孙外出应酬时,文中写道:

说话间,贾环叔侄亦到。贾政命他们看了题目。他两个虽能诗,较腹中之虚实虽也去宝玉不远,但第一件他两个终是别路,若论举业一道,似高过宝玉,若论杂学,则远不能及。

也就是说,贾环、贾兰二人虽然不如贾宝玉博学多闻,但是所受的教育,读的书,作的诗文,都符合科举要求,是做官的料。

至应酬期间,贾环针对林四娘作下一首五言律诗时,众人见后皆称赞还在贾兰之上:

“更佳。倒是大几岁年纪,立意又自不同。”贾政道:“还不甚大错,终不恳切。”众人道:“这就罢了。三爷才大不多两岁,在未冠之时如此,用了工夫,再过几年,怕不是大阮小阮了。”

凡此种种,似乎都在为贾环将来“袭爵”做铺垫似的。

那么,贾环将来究竟有没有可能咸鱼翻身?我想不仅没有可能,而且结果更要糟糕。

首先,在第五回,文中便点出了贾府的结局: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贾府败落后,不可能再有中兴。而且贾家被抄,爵位早被褫夺,除非皇帝脑子不正常,才会出尔反尔。

其次,如果贾环能够凭自己本事做官,那第一回《好了歌》中“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一句后面,应该是“贾环、贾兰一干人等”,而不应只写出贾兰和住在荣府之外的。

那么,贾环的真正结局,应该是怎么样的?

其实,我们可以从一个细节处找到突破口,那就是批书人脂砚斋对贾探春的批语。

在第二十二回,众人在猜制灯谜,贾探春制了一个谜面,谜底乃“风筝”,此处脂批:

此探春远适之谶也。使此人不远去,将来,诸子孙不致流散也,悲哉伤哉!

什么意思呢?这灯谜是将来贾探春要远嫁的预言,如果贾探春没有远嫁他乡,将来贾家事败,子孙们不至于风流云散。

子孙流散,是贾家彻底败落的象征。可仅凭贾探春的能力,她能扶住贾家这株正在极速倒下的大树吗?显然是天方夜谭!不仅在她的庶出身份,亦在于她是个女儿身。

那么她哪里来那么大的能耐阻止贾家败落的脚步呢?

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她能辖治让贾家迅速败落的人,而纵观整个贾府,也仅有贾环和赵姨娘能被贾探春辖治住。

所以,贾环在贾府败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在贾家的败落过程中,贾环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

叛徒!而这叛徒,更多原因是他被人利用。

在贾氏家族内部尔虞我诈的矛盾冲突中,贾环总是时不时被利用。赵姨娘为了夺得家产,唆使他背地里暗算贾宝玉,欲取其性命。所以在贾宝玉被他用灯油烫伤后,王夫人才骂:

“黑心下流的种子,三番五次我不理论,你们就越发得了意”

可知这种事贾环不仅做一次。

而在贾宝玉被贾政打得最严重、差点丢了性命的一次,也是贾环在贾政面前点眼,贾政才暴跳如雷的。事后王夫人又将疑心放在贾环身上,只不过在问袭人时,袭人为了自保选择否认。

不仅于此,就连偶尔遇到些小事,赵姨娘为了泄私愤都会唆使贾环去“战斗”,譬如芳官用茉莉粉谎称是蔷薇硝打发贾环,后被彩云揭穿后,赵姨娘自觉受辱,便唆使贾环“拿了去照脸摔给他去”。贾环不去,她便破口大骂:

“呸!你这下流没刚性的,也只好受这些毛崽子的气!这会子被那起崽子耍弄也罢了。你明儿还想这些家里人怕你呢。你没有本事,我也替你羞。”

赵姨娘虽然生下了儿女,儿女们是主子,但在贾府终究还是奴才。所以遇到事情时,她只能利用自己生下的“主子”去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主子”不知不觉就成了她的木偶。

所以,一直以来,贾环都处在“被利用”的角色中,这也注定将来贾府败落,他将外人利用残害自家手足。

贾环被谁利用?忠顺王!

凡略知《红楼梦》者,皆知宝玉挨打一事,而这次挨打,最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忠顺王府来人寻拿蒋玉菡,贾宝玉流荡优伶被贾政得知;

二,金钏跳井,被传因贾宝玉强辱而羞愤自尽。

这两个原因,一个是忠顺王府告知的,另一个则是贾环透露的。而因为这两件事撞到了一块,差点要了贾宝玉的命。

而忠顺王此番找到贾府,看似简单的争风吃醋事件。可仔细看来,大有玄机。

其一,忠顺王要找的人是优伶蒋玉菡,可在结识贾宝玉前,蒋玉菡早与北静王私交甚厚。也就是说,忠顺王表面上是与贾宝玉抢蒋玉菡,实则是与北静王抢。

其次,蒋玉菡,菡通函,他在郊外买的房子叫紫檀堡,而紫檀多用装置玉玺。所以蒋玉菡就是一块玉玺,他象征着权力。这里隐喻将来北静王和忠顺王有一番腥风血雨的斗争。

最后,如何贾宝玉和蒋玉菡换了个汗巾子,忠顺王就找贾宝玉麻烦,而不敢去找北静王呢?很显然,柿子挑软的捏。

而贾宝玉很大程度上代表着贾家,宁荣二公之灵视其为贾家“略可养成者”,他是贾家的精魂。当初作者安排他因忠顺王和贾环差点被打死,就为了暗示将来贾府的极速败落、子孙流散,也是因为这两个人再次合作。

至于贾环如何出卖贾家的,想来贾家本身就是有缝的蛋,只差一只熟悉它的苍蝇找到这条缝而已。

贾环被忠顺王盯上,也一点不让人意外。因为他秉性阴狠、气量狭隘,年纪轻轻就三番五次要置兄长宝玉于死地。只因惦记着的家产爵位,而素日里他与众姐妹兄弟亦毫无亲情可言,他的心中充满了仇恨和嫉妒。

王熙凤说过:“没有家贼,引不来外鬼!”这句话用在贾环身上,再合适不过。

而作者为其取名贾环,亦暗喻其乃“家患”也。

可是,被忠顺王利用后的贾环,是否得到想要的东西呢?薛宝钗一首诗给出答案。

在第三十八回,在螃蟹宴后,贾宝玉兴致大发,作下一首螃蟹诗,林黛玉看后不以为然,薛宝钗见状也附和了一首,众人见后赞口不绝,该诗写道:

桂霭桐阴坐举殇,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与贾宝玉和林黛玉单纯的游戏之作相比,薛宝钗这首诗表面讽蟹,实则借蟹讽人,是一首典型的伤时骂世之作。但是骂得实在厉害,以至众人称赞之余也称:“只是太毒了些”。

而让薛宝钗如此刻薄的,便是贾环。

《红楼梦》中,许多人物都有象征,如薛宝钗的象征是白牡丹、、更香藤蔓等植物,林黛玉的象征有竹林、芙蓉花等等,探春的象征是风筝,迎春的象征是算盘……

而贾环也是有象征的,这象征之物正好就是螃蟹。

在第七十回,众人在潇湘馆谈论诗文时,只见一只风筝掉在了院子里。这勾起了大家放风筝的兴致来。贾宝玉就叫丫头回去拿风筝:“把昨儿赖大娘送我的那个大鱼取来。”

小丫头回去翻了半天后,跑回来说大鱼被晴雯放走了。(晴雯放走大鱼风筝,暗合“放妾骑鱼撇波去”诗句,暗喻其后来被逐出贾府的悲惨境况。)

宝玉又命小丫头:

“也罢。再把那个大螃蟹拿来罢。”丫头去了,同了几个人扛了一个美人并子来,说道:“袭姑娘说,昨儿把螃蟹给了三爷了。

所以,那只横行无忌的螃蟹,正是贾环本人。

而这只螃蟹在贾家败落后亦难逃厄运。正如薛宝钗诗中所言:

当初横行霸道,残害手足,终究也落得个别人盘中餐的下场,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标签: 贾环

更多文章

  • 贾环一出生就注定悲剧,探春的路子他无法模仿,他自己曾说过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刘倩爱历史标签:贾环

    但凡说起贾环,人们便不自觉作出嫌弃脸,这位荣国府的三爷,与人的感觉总是那么的不堪,是一个非常不讨喜的主子。贾环被人反感,除了因为他的“举止荒疏,人物猥琐”,更因其每每出场,就常常做出令人不适的言行举止。年节下他与莺儿赶围棋投骰子,输钱后竟然耍赖;因为看不惯宝玉,他竟存心用灯油要烫瞎宝玉的眼睛;第三十

  • 在红楼梦里,探春真的因为趋炎附势而喜欢宝玉不喜欢贾环吗

    历史人物编辑:汤娜标签:贾环

    文/陌游常乐对于这个问题我想的是,探春和宝玉是因为性情相合而亲近,探春一直把宝玉作为好哥哥,而且很喜欢他;而探春和贾环是血缘的相亲,他们两个之间虽然没有什么直接的相处,可是探春作为姐姐一直在默默照顾着这个弟弟。第一,探春对宝玉是尊敬和喜欢探春和宝玉的关系是很好的,因为两个都是自小在贾母身边长大,大家

  • 红楼梦:你只看到贾环总冒坏水,却没有看到他作为庶子的酸辛

    历史人物编辑:宋赞标签:贾环

    小说《红楼梦》里,二老爷贾政的庶子贾环总冒坏水,挑拨离间害的嫡兄贾宝玉被父亲贾政毒打,又串通王仁等人想卖掉王熙凤的女儿巧姐。但是你只看到贾环总冒坏水,却没有看到他作为庶子的酸辛。中国古代社会是一夫一妻多妾制,虽然允许男人纳妾,可是却规定了嫡庶之别,小妾和妻子在家里的地位有天壤之别。而小妾生的孩子和正

  • 元春省亲和探春远嫁,这两场重头戏贾府少爷都在,为何贾环不在?

    历史人物编辑:乔文亮标签:贾环

    贾府从钟鸣鼎食之家走到穷途末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子孙一代不如一代,贾府的男子不成器,所以女子需要承载更多的家族的命运。元春为了让贾府在宫中多一重依靠,所以她入宫了;为了保贾府平安,探春不得不远嫁和亲。贾府的两位小姐,为了家族都牺牲了自己的幸福。元春入宫后成了贵妃,探春以公主之身远嫁,所以她们两个

  • 这个男子庸碌不堪,连贾环都不如,却敢嫌弃完美的薛宝琴

    历史人物编辑:荣耀历史标签:贾环

    薛宝琴刚进贾府,便如璀璨明星,褶褶发光,成日家在姑娘堆里厮混的宝玉,提起这宝姐姐的妹妹,连连感慨老天的钟灵毓秀;素日自持容貌秀美,目空一切的晴雯,竟然奔走相告“还不快看看去”,薛宝琴的到来,确实引发了一阵小轰动。宝琴貌美,这是毋庸置疑的,贾母是个资深颜控,见到这姑娘,是喜欢得无可无不可,当下吩咐其不

  • 袭人为什么宁可对王夫人撒谎,都不愿揭出贾环呢?

    历史人物编辑:修杰说娱乐标签:贾环

    袭人为什么宁可对王夫人撒谎,都不愿揭出贾环呢?这个问题,说明了袭人的聪明。因为做为看客的我们知道宝玉挨打并不全是因为蒋玉涵,而是因为贾环向贾政告密,说宝玉逼死母婢。而我们又知道,在贾府这样的大族,嫡子之间还有长幼之分,嫡子和庶子也有斗争,还有妾想爬上高位。比如贾赦和贾政,因为贾母偏心,所以老二贾政住

  • 贾环在贾府为什么不受待见?庶出不是主因,王熙凤说出背后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王二猛标签:贾环

    文|四季文史《红楼梦》第75回中,由于贾环中秋诗的缺失,我们不知道他被贾赦称赞的诗究竟写的什么内容,不过贾赦随后对贾环来了几句极其重要的肯定:(贾赦)因又拍着贾环的头,笑道:“以后就这么做去,方是咱们的口气,将来这世袭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袭呢。”贾赦不经意的两句话,堪为贾环日后伏笔。不知读者可曾留心,通

  • 红楼梦:为何贾母对贾环十分厌恶并带有偏见?有三个很关键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张欣悦标签:贾环

    红楼梦中贾环一角,其母是贾政的妾室赵姨娘,所以他和宝玉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不过因不受贾母的待见,导致贾环在贾府的地位和宝玉有着天壤之别,宝玉是贾母眼中的心肝宝贝,是贾府的凤凰,而贾环则是凤姐眼中的特别坏的小冻猫子,是贾府不受待见的一个庶出少爷,也因贾母的厌恶和偏见,让贾环心中越发不平衡。书中七十五回曾

  • 作为庶子,贾环处处使坏,其实他也是一个可怜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烟波标签:贾环

    小说〈〈红楼梦〉〉里,贾政的庶子贾环处处使坏,先是挑拨离间害得贾政痛打贾宝玉,后是伙同王仁、贾芸要卖巧姐,实在是坏心眼。可是细想一下,贾环也是一个可怜的人。封建社会讲究嫡庶之别,嫡子和庶子有天壤之别,嫡子贾宝玉是家里的凤凰,如同众星捧月,而庶子贾环犹如路边草,连奴婢都瞧不起他。同样是亲孙子,作为老祖

  • 庶子贾环的未来会如何?其实书中已经给了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崔阿敏标签:贾环

    小说《红楼梦》里,二老爷贾政的庶子贾环是一个人见人厌的人物,除了他的生母赵姨娘外,没人喜欢他。就连他的亲祖母贾母也看他如同空气,对他没有半点疼爱。在古代社会富贵大家族,嫡子和庶子的待遇是不一样的,虽然贾宝玉和贾环每月的零花钱都一样,可是实际的地位却有天壤之别,连奴婢都瞧不起贾环。贾环的生母赵姨娘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