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府的三小姐探春不认生母赵姨娘为母亲,从书中的很多地方就可以看出,首先,她叫赵姨娘为姨娘。其次,她不认赵姨娘的哥哥赵国基为舅舅。再次,她曾对宝玉说:“我只管认得老爷、王夫人两个人,别人我一概不管……什么偏的庶的,我也不知道!”
探春这样做,到底是对是错?现在很多人都说探春对生母太无情,可是在封建社会,探春做得的确是对的。
在封建社会,小妾是没有地位的,只是生育工具而已。很多贵族家庭的庶出儿女都是叫嫡母为母亲,还叫生母为姨娘或某姐。如果庶出子女把生母当母亲来孝敬,倒成了惊世骇俗的人了。
所以在封建社会的嫡庶之别的规定下,探春只能认嫡母王夫人为母亲,认王夫人的哥哥为舅舅。而赵姨娘只是一个半奴半主,她的哥哥赵国基还是荣国府的奴才,赵国基不能给探春当舅舅。探春也不可能成为奴才的外甥女。
看看赵姨娘的行为,如果探春认她为母会有多么的尴尬。
芳官给了贾环茉莉粉,赵姨娘反而跑到怡红院打骂芳官,以致于和一群唱戏出身的婢女打架,让外人看笑话。
在探春管家的时候,赵姨娘不但不支持,反而为了给自己兄弟多争些银子去找探春的麻烦。
古代规定庶出子女不认生母为母亲是有一定道理的,小妾一般出身低下,文化程度低,不识大体,不但无法教育好子女,反而影响子女的面子和前程。
作为荣国府的三小姐,其舅舅是家里的奴才好,还是达官贵人好呢?
当然,古代规定庶出子女只能认嫡母为母亲,也是为了保护嫡妻的地位。古代是不保护小妾的家庭地位的,也让女人明白,当小妾就要低头作人,连自己亲生的孩子都不会认自己,若想有尊严,贫家女就到跟自己娘家一样贫穷的贫家当媳妇,不要嫁到富贵人家当妾。
探春不认生母赵姨娘为母亲,这的确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