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尖酸刻薄的林黛玉,遇到人见人嫌的赵姨娘,会擦出什么火花来

尖酸刻薄的林黛玉,遇到人见人嫌的赵姨娘,会擦出什么火花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劲爆文史 访问量:3726 更新时间:2024/2/19 13:15:22

25回,贾环泼蜡油烫伤了宝玉的脸,黛玉去探望,恰巧李纨、熙凤、宝钗都在怡红院。大家说笑,熙凤拿宝黛婚事打趣黛玉,“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黛玉害臊,被打趣急了要走。

宝钗去拉她,两人正玩闹,“刚至房门前,只见赵姨娘和周姨娘两个人进来瞧宝玉。李宫裁、宝钗、宝玉等都让他两个坐。独凤姐只和林黛玉说笑,正眼也不看他们。”

赵、周进门,恰把黛玉、宝钗惊散。宝钗丢下黛玉,掉过头来跟着李纨、宝玉招待赵、周。而黛玉,不顾此前被凤姐打趣的羞臊,走回来跟她说笑,两人有志一同地无视了赵、周两位姨娘。

在众人客气招待姨娘的喧闹情境中,她们从群体中自发孤立出来,与众人形成了割裂与隔阂。对妾室,她们拥有共同的价值取向:轻蔑、不屑为伍,在这一特定情境下,她们因态度和价值观一致互相吸引形成小团体,即社会心理学上的“相似性吸引”。

黛玉无视赵姨娘,可从三个维度来剖析其心理成因:外部环境、内部性格、与宝玉的情谊。

1.从外部环境来说,黛玉备受贾母贾政宠爱,贾府上层将她列为宝二奶奶候选人,黛玉正处于人生最得意顺利的时期。凤姐拿“吃茶”打趣黛玉,脂砚斋确评:“二玉事在贾府上下诸人即看书人批书人皆信定一段好夫妻,书中常常每每道及,岂具不然,叹叹!”

脂砚斋深信宝黛婚姻为贾府众人所认同,上至贾母、贾政、王夫人,下至家人奴婢。贾府当权者确实有意向让宝黛联姻,善于体察上意的凤姐,必然从贾母、王夫人的言行中受到某种暗示,认为两人好事将成,这才公然说出来打趣黛玉,并认为宝黛在人物儿、门第、根基和家私上是极配的。

凤姐贪财好利,必然看重家私是否相配,从她肯定的态度来看,黛玉的家私必然极丰厚。涂瀛《红楼梦问答》曾提到,“林黛玉数百万家资,尽归贾氏,有明征与?”“有。当贾琏发急时,自恨何处再发二三百万银子财,一‘再’字知之。夫再者,二之名也,不有一也,而何以再耶?”

林如海临终前将阖府家财当作黛玉嫁妆陪送到贾家来,并将黛玉婚事托付贾家。贾家不免眼热,这才想让宝黛联姻,好将这一大笔浮财留在贾家花用。不过这时黛玉年纪尚小,才十一二,宝玉不过十二三,因此没有定下婚事,只是大家都心照不宣。

2.从内部性格来说,黛玉自幼年便寄人篱下,缺乏家庭的温暖、亲人的爱护和母亲的教导,便养成了格外自尊自傲、敏感多思的脾气性格,“孤高自许,目无下尘”。

贾母固然疼黛玉,但却无法身代母职,且年老力衰,每日只跟儿孙取乐,无力教导她。

两位舅母邢、王夫人不过面子情,更不曾用心教导她为人处世的道理。所以黛玉有这样感叹:“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像你(宝钗)前日的话教导我。”

高傲、爱憎分明是黛玉非常鲜明的性格特点,在童少年时期,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言辞如刀、不加伪饰,乃至有人评价其“尖酸刻薄”。

对待看不上的人或物,黛玉从不掩饰轻蔑的态度,宝玉将北静王所赠鹡鸰香串转赠给她,本是一片珍重之心,黛玉却掷而不取,直言:“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

对于为人昏聩、利欲熏心的赵姨娘,黛玉自然是极其瞧不上,当面不肯问好让坐。这也是黛玉性格尚未成熟时的表现。

3.从与宝玉的情谊来说。赵姨娘害人之心犹炽,25回便与马道婆密谋魇魔之术,企图绝了宝玉,以让“偌大的家私”都归了贾环。

作为宝玉的知心人、未来的宝二奶奶,黛玉对极可能侵犯宝玉地位、利益的赵姨娘母子存有潜在的警惕心。

19回,宝玉帮丫头们淘漉胭脂膏子,腮边蹭了一点胭脂,黛玉劝他不要总干这些事,“便是舅舅看不见,别人看见了,又当奇事新鲜话儿去学舌讨好儿,吹到舅舅耳朵里,又该大家不干净惹气。”

这个喜欢学话儿向贾政进谗言的“别人”是谁,读者们和宝黛一样清楚,必是赵姨娘无疑。“又当”则点出赵姨娘向贾政告宝玉黑状并不是一次两次。宝玉“总未听见这些话”,并不留心别人的阴谋诡计,反而是黛玉替他警惕。

黛玉对赵姨娘无礼,也有为宝玉抱不平、出出气的意思。贾环故意用热蜡油烫坏宝玉的脸,凤姐认为主要责任在于赵姨娘,“老三还是这么慌脚鸡似的,我说你上不得高台盘。赵姨娘时常也该教导教导他。”贾环年纪小,不明是非,他的满腔怨毒心思自然是赵姨娘素日煽动的,黛玉不免迁怒赵姨娘

标签: 赵姨娘

更多文章

  • 养育了探春和贾环的赵姨娘为何在贾府生活的那么委屈,和不受待见

    历史人物编辑:李璐璐说历史标签:赵姨娘

    荣国府里实际男性当家人是贾政,贾政有一妻是王夫人,二妾赵姨娘和周姨娘,周姨娘无所出,正妻王夫人有二子(贾珠和贾宝玉)一女(贾元春)。赵姨娘有一女(贾探春)一子(贾珠)。可以说,能对王夫人地位产生威胁的只有赵姨娘。但从书里可以看到赵姨娘过得很不如意,荣国府上上下下没有一个待见她的,就连府里小厮都敢和她

  • 如果贾府不出意外,袭人成为宝玉的妾,她会成为第二个赵姨娘吗?

    历史人物编辑:大康生活标签:赵姨娘

    这个问题出乎我的意料,一般来说会认为“晴雯要是成为贾宝玉的小老婆,会不会成为第二个赵姨娘?”这次居然换成了花袭人,问题的趣味性增加了不少。但是,如果贾府不出意外的话,袭人顺利成为宝玉的姨太太。那么谁会成为宝玉的妻子呢?既然有假如的设想,那么林黛玉成为贾宝玉的妻子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林黛玉成为贾宝玉

  • 阴微鄙贱的赵姨娘为何能得贾政宠爱?只因她身上有两个好处

    历史人物编辑:老泰迪讲历史标签:赵姨娘

    赵姨娘,荣国府贾政的侍妾,王熙凤曾说过,贾府的丫头都比外头小家小户的小姐要体面,但是赵姨娘作为贾府的半个主子,却活得很不体面。在贾府,赵姨娘是个另类的存在,作为一个久居深宅大院的女子,她竟然能在将妯娌关系、婆媳关系、母女关系、主仆关系经营得溃不成军的情况下,还能对生活和斗争充满了热情。赵姨娘有多不受

  • 为什么尤二姐的身份比赵姨娘高?从王熙凤对尤二姐的态度就能知道

    历史人物编辑:孙建安标签:赵姨娘

    在古代男子是可以被允许除了嫡妻之外还能够娶很多个小妾,可是在众多的小妾中每个人的身份和地位也是有所区别的。妾,可以分为二房、贵妾、良妾、媵妾、通房等,她们的位置按照不同的等级大有不同。在《红楼梦》中不得不提起的就是“姨娘”这个称呼,这是大户人家对男主人小妾的尊称,那么在贾府尤二姐作为贾琏的二房,赵姨

  • 《红楼梦》中王熙凤跟赵姨娘结了仇,个性太强的两人难以共处

    历史人物编辑:说史论今V标签:赵姨娘

    《红楼梦》中王熙凤跟赵姨娘结了仇,个性太强的两人难以共处,我是原创作者天涩悦读,经常给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原创作品.个性比较强悍的人,特别难以和平共处。不然王熙凤和赵姨娘实在没有结梁子的理由。要说最有理由互相厌恶的,也是贾政正妻王夫人和贾政的妾侍赵姨娘之间的矛盾冲突。可是王夫人都没有闹得那么厉害,倒是

  • 贾环也是贾府血脉,为何与赵姨娘一同不受人待见?看他们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醉风文史标签:赵姨娘

    整个荣国府中最不受人待见的,定是赵姨娘和贾环这对儿母子了。贾环虽然是个庶出的儿子,但是也算是荣国府的一个少爷,是主人,他为什么这么不受待见呢?有三点原因。其一就是贾环他形容猥琐,相貌丑陋。按理说宝玉这么一个英俊潇洒,才华横溢的少年怎么有一个形容猥琐,丑陋惹人嫌的弟弟呢?然而事实却是如此,作者在书中描

  • 曹雪芹把赵姨娘写的那么不堪,为什么我并不讨厌她,更多的是同情

    历史人物编辑:阿墨游戏解说标签:赵姨娘

    有一种小说,作者在人物身上倾注了自己强烈的情感:好人义薄云天,坏人穷凶极恶。读者也往往被这种强烈的情感而吸引,对角色爱憎分明。而《红楼梦》却不是这种类型的小说。纵观全书,赵姨娘的相貌如何,何时什么情况下嫁给贾政为妾,都没有交代,这种文学上的“留白”,表现的是赵姨娘的存在感的缺失。类比周姨娘,妾在贾府

  • 人人鄙夷的赵姨娘,为何能得贾政独宠?作者八字点出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宋尚标签:赵姨娘

    《红楼梦》的作书主旨,是“为使闺阁昭传”,所以里面的青年女子,各有各的风姿,各有各的才干。虽难免美玉微瑕,但终归是让人怜爱疼惜的。但赵姨娘却是个例外。贾宝玉有句“名言”:“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的不

  • 赵姨娘兄弟去世,探春只给20两,冷血吗?有些事,不能只看表面

    历史人物编辑:有得观史标签:赵姨娘

    都说探春冷血,不认亲娘,可真正细读起来,发现事情或许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一、管家难,随处是陷阱常有人说,探春势力,说她一味的讨好王夫人,将自己的亲生母亲抛在脑后。而他们的证据,便在探春协理荣国府那机会,说探春故意贬低自己生母的地位,只给舅舅20两银子。这群人最爱节选文字,断章取义,可若是真正放在文本

  • 万人嫌的赵姨娘,在夹缝中生存,唯一的闪光点可能就是母爱了

    历史人物编辑:国栋说历史标签:赵姨娘

    《红楼梦》中赵姨娘的形象一直被大众人认为是刁钻,刻薄,自私。《红楼梦》中的每个人物形象都拥有着人性的特点,因此当赵姨娘的形象出现时,就不单纯的会让人联想她是好人还是坏人。而她的人物形象则充满着人性,充斥着欲望,贪念,手段,和不可磨灭的扭曲的母爱与人格。在细节观察,可以发掘赵姨娘身上的母爱。在这个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