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红楼梦》:门子被贾雨村打发的背后,高智商却低情商

《红楼梦》:门子被贾雨村打发的背后,高智商却低情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付柳红 访问量:4005 更新时间:2024/1/16 15:10:12

虽然贾雨村攀附上贾府后,仕途之路很顺畅,做了大官,但是,第一次做官的贾雨村其实是不谙官场之道的。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单交代了贾雨村第一次做官的失败结局:

虽才干优长,未免有些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员皆侧目而视。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寻了个空隙,作成一本,参他生情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等语。龙颜大怒,即批革职。该部文书一到,本府官员无不大悦。

可见,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贾雨村竟然把上司和同僚全部得罪了个遍。自己本身又做了一些贪污等事,让别人拿到了把柄,所以一击即准,只被革职处理已经算是幸运得了。第一次做官失败后,贾雨村没有放弃,一直在寻求东山再起的机会,终于通过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攀附上了贾家这棵大树,得到了贾政王子腾的举荐,再度做官。

第二次做官的贾雨村一上任就遇到了葫芦案,案情明了,就是薛蟠仗势欺人,为了抢甄英莲,打死了冯渊。贾雨村本想秉公办理,捉拿薛蟠,不料门子一个劲的给他使眼色,他顿时觉得事有蹊跷,便宣布择日再判。

随即召了门子进来,单独问其原委。这门子是个聪明人,不仅给了他本地的护官符,还给出了了结此案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门子应该算是对贾雨村有恩,不仅阻止他犯下大错,还给了雨村巴结贾家和王家的机会。但是贾雨村却处心积虑地找了门子一个错处,把他充军发配到了偏远之地。

贾雨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原因有三。

一、贾雨村本就是忘恩负义之徒,恩将仇报实属正常

贾雨村的忘恩负义在《红楼梦》一开始就有所交代。甄士隐于中秋佳节晚宴请贾雨村,并仗义资助贾雨村进京赶考。第二天甄士隐想起要写两封荐书给雨村,方便他在京城落脚。不料,雨村第二天天不亮就走了,连辞别都没有,此处可见其人人情淡薄。

贾雨村第一次做官时,要了甄士隐家丫环娇杏作妾,得知甄家的遭遇和英莲丢失,曾说自己会派人到处打听寻找,一定把英莲找回来。但是,在判葫芦案时,门子已经明确告诉他,拐子卖的女孩就是当年的英莲,雨村却没有解救她,而是只顾着巴结权贵,只字不提英莲的事。由此可知,

雨村其人,真真忘恩负义之辈。

即使门子帮助了他,但是一想到门子知道他在判葫芦案时徇私舞弊,就害怕有朝一日他会把这件事抖搂出来,危及自己的官位,哪里还管什么恩不恩的,只保全自己要紧。

二、门子与贾雨村是贫贱之交,知道他不光彩的过去

贾雨村出身于没落贵族,根基全无了,人口又凋敝,只剩下了他一人。想着进京赶考,求个功名,走到姑苏时,盘缠用完了,只能在葫芦庙借住,靠卖字作文为生,衣衫褴褛,食不果腹,落魄贫困。对于贾雨村来说,这段历史是不光彩的、不堪回首的,可能发达后他自己都会刻意淡忘这段记忆。而门子呢,就是当年葫芦庙的小沙弥,是他贫贱之时相识的。

所以这门子的存在,就等于是在不断提醒他,自己出身贫寒。这当然让贾雨村很不爽,而且

不爽还在其次,贾雨村更担心的是门子会跟别人提起自己之前的贫贱之事,要是此事在当地的官场传扬开来,难免不会有人因此轻视自己,无益于仕途,

所以必除之而后快。

三、门子聪明反被聪明误,拿住了贾雨村的把柄,成为了隐患

看到贾雨村当了自己的上司,门子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所以急不可耐的想要攀附。冒昧地与雨村相认,还以为自己会因此得到晋升的机会。说聪明也算聪明,但不是真的聪明。跟成为自己上司的雨村相认,一上来就说:“老爷一向加官进爵,八九年来就忘了我了?老爷真是贵人多忘事,把出身之地竟忘了,不记当年葫芦庙里之事了?”

连脂砚斋都在此批曰:“语气傲慢,甚怪。”

听闻贾雨村不知道护官符这件事后,竟然说:“这还了得!连这个不知,怎能做的长远!”言语里竟是明显的轻视意味,完全不像是一个下属与领导的对话。

在不了解贾雨村真实性情的情况下,就急不可耐的建议上司徇私舞弊、胡乱的判了葫芦案,虽然上司采纳了这个建议。但是这个做法让自己一下就成为了上司贪赃枉法的见证人,拿到了上司的致命把柄的同时,也让两人的关系瞬间变得微妙。对于拿到自己把柄的人,一种做法是收买过来,两个人成为一丘之貉。另一种是两人成为对立面,但是在找到合适的时机时,上司必定会除掉这颗不定时的炸弹,保全自己,简单来说,门子之所以落了个被发配的结局,只怪他知道的太多了。

标签: 贾雨村

更多文章

  • 《红楼梦》中贾雨村的“诗和远方”,是怎样一步步消磨殆尽的?

    历史人物编辑:文成发艺标签:贾雨村

    甄士隐和贾雨村是《红楼梦》中的开场人物,一个丰衣足食的悠闲乡绅,一个落魄潦倒的穷书生,他们在葫芦庙相遇。只因一见投缘,惺惺相惜,甄士隐慨然决定资助贾雨村赴京应考,红楼梦的故事从此开始。故事到这里,饱读诗书、见识不凡的贾雨村有恩报恩、有情偿情,是一个难得的正人君子,让读者对他充满了好感。只是人生刚刚开

  • 《猴爸解红楼》第四回③:贾雨村和门子的较量(上)

    历史人物编辑:猴爸陪你读书标签:贾雨村

    读红楼故事,解百味人生。欢迎收听猴爸陪你解红楼。今天,是我们《红楼梦》打卡的第36天。今天我们要聊的是,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点我观看第四回解读)”中的第三讲《贾雨村和门子的较量(上)》。希望通过我的分享,能够对生活中的你有所帮助。文/猴爸(徐昊昕)上一讲我们讲了,贾雨村在门

  • 甄士隐与贾雨村:预示着贾府必然败落的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洪春标签:贾雨村

    《红楼梦》用悲凉的笔调叙写了一个极盛家族败落到“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悲惨境地。而作为全书引子出现的甄士隐和贾雨村,都对这种悲剧起了的预示作用。他们二人都有家族由盛转衰的经历。甄士隐原是一地望族,却在元宵之夜突遭丢失女儿的家变,后又遭遇火灾,寄人篱下,落得贫病交加,最后随疯道人飘飘而去,昔日富贵如同幻

  • 《猴爸解红楼》第四回③:贾雨村和门子的较量(下)

    历史人物编辑:猴爸陪你读书标签:贾雨村

    读红楼故事,解百味人生。欢迎收听猴爸陪你解红楼。今天,是我们《红楼梦》打卡的第37天。今天我们要聊的是,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中的第三讲《贾雨村和门子的较量(下)》。希望通过我的分享,能够对生活中的你有所帮助。文/猴爸(徐昊昕)上一讲我们讲了,门子在跟贾雨村的两次谈话时,逐渐

  • 贾雨村为何每次去贾府都要点名见贾宝玉?原来是满满的套路和江湖

    历史人物编辑:陈建标签:贾雨村

    知识是水,人是海绵。没有水的时候,海绵有模有样,从容有型,进退有度。浸水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浑身上下都是泡沫。01要么,让肉身庸俗地合群;要么,让灵魂孤独地思考。贾雨村算是《红楼梦》中有学问、有见识的一个人。关键还是,一个有灵魂的人。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黄道是吉日

  • 贾雨村做官之后,为何没有解救英莲?有两个主要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张骏飞标签:贾雨村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 贾雨村在未入官场时,所做的诗的确够豪气,也有着满腔的抱负。 只是,当年那个被甄士隐所资助的落魄书生,却最终活成了大家最为讨厌的那个人。 或许,生活中的我们有一天也是如此。 为权贵曲折,为生活折腰。 这原

  • 《猴爸解红楼》第二回①:贾雨村的得意与失意

    历史人物编辑:猴爸陪你读书标签:贾雨村

    读红楼故事,解百味人生。欢迎收听猴爸陪你解红楼。今天,是我们读《红楼梦》打卡的第14天。今天我们要聊的是,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的第一讲《贾雨村的得意与失意》。希望通过我的分享,能够对生活中的你有所帮助。文/猴爸(徐昊昕)上一回我们讲道:贾雨村在甄士隐的资助下,考中进士成为

  • 红楼梦解读:北静王和贾雨村,分别扮演了贾家败亡的两个推手

    历史人物编辑:周文清说历史标签:贾雨村

    贾府被抄家的原因历来都众说纷纭,较为主流的观点都认为是贾家参与夺嫡失败,因而全部被株连。贾元春突然丧命也是夺嫡失败后的清算之一。也就是说,贾元春实际上是夺嫡失败后第一个被皇帝处分的贾家人,她充当了贾家政治运作失败后的第一个直接牺牲品。前面我们提过,迎春和探春分别因为贾家要结交孙家和周家而出嫁,成为贾

  • 《猴爸解红楼》第一回⑧:想要成大事,学学贾雨村

    历史人物编辑:猴爸陪你读书标签:贾雨村

    读红楼故事,解百味人生。欢迎收听猴爸陪你解红楼。作为红学研究的一名小学生,今天分享一下我对红楼梦,第一回的解读及感悟,希望通过我的分享,能够对生活中的你有所帮助。文/猴爸(徐昊昕)想要成大事,学学贾雨村上一讲通过作者对封肃的描写,让我们大家看到了世间的人情冷暖。这一讲,我们来聊聊《红楼梦》中起到纽带

  • 贾雨村真的一无是处吗?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么个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追溯历史传奇标签:贾雨村

    这篇简单说说贾雨村。只要是看完了红楼并且有一定程度了解的爱好者,我想对贾雨村都没什么好感,我自然也不例外。讨厌贾雨村,主要有以下几点。1)功成名就之后不思报答资助他到京师赶考的贾雨村,不懂兄弟之义。2)胡乱僧乱判葫芦案一事中,贾雨村徇私枉法,呆霸王薛蟠打死冯渊却可以光明正大逃脱法律制裁。3)为了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