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红顶商人胡雪岩,百年基业毁于一旦,留下“勿近白虎”遗言

红顶商人胡雪岩,百年基业毁于一旦,留下“勿近白虎”遗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梁娜 访问量:3818 更新时间:2023/12/22 10:26:28

一个成功的商人,需要集智慧、勇敢、眼界、毅力于一身,他们往往能从社会中的各个角落寻找到商机,并且经过冷静分析后,果断出击。所以在我国的历史上,每一位顶尖的商人都有一段丰富多彩的人生旅程。正是因为创业路途艰难、历程艰辛,才有更多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经验。而有一位清朝的首富,离世前,同样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一条意味深长的告诫,遗言中写有一句话:“勿近白虎”。这句话让人摸不着头脑,这位清朝首富的遗言中,“白虎”二字,所谓何意?

清朝末年有一位顶级富豪,是那个年代当之无愧的首富,这个人就是胡雪岩,他1823年出生于安徽。在当时,他手里的产业遍布整个清朝的国土,其中有药业、船政、钱庄等,产业虽多,但每一个领域都能做到精通,甚至有不俗的成绩。胡雪岩是一个出身贫寒的商人。12岁那年,本就家庭贫苦的胡雪岩,因父亲病逝,只能为别人放牛来谋生。但这并不能解决饿肚子的问题,更不能轻易摆脱贫困。于是第二年,也就是他13岁的那年,毅然决然选择背井离乡,去往杭州闯荡。

起初作为学徒,胡雪岩只能从收拾卫生这种杂役活干起,但天生聪明,又勤快诚实的他,很快获得了所有同事和前辈的喜爱,老板对他也青眼相加。在这段时间里,胡雪岩学会了很多商业知识。1842年,在胡雪岩19岁那年,被年老无子的钱庄老板指定为继承人,这都是由于胡雪岩的良好品行,深受钱庄老板的器重和赏识。

继承了钱庄后,胡雪岩信心倍增,有了可以施展拳脚的舞台后,他开始凭借自己灵活的头脑,以及这几年所掌握的商业知识,在清朝打拼自己的商业帝国。在他28岁那年,生意如火如荼,于是开始增设蚕丝生意。很快,蚕丝生意获得了当地有龄和左宗棠两位官员的支持和信任,胡雪岩越做越好。51岁时,他开办了直到今天仍存在的胡庆余堂中药店,并在战后,大力帮助当时的清政府,解决了民间许多民生问题,在当时,胡雪岩的名字走进了家家户户,胡雪岩还以2000万两的资产,一度成为了赫赫有名的首富。

胡雪岩还曾在1866年,帮助当时的清朝重臣左宗棠建起福州船政局,并在左宗棠征战期间,为他出资。在当时的胡庆余堂的名声和口碑,几乎可以同当今的药界大佬同仁堂相媲美,尤其是当时胡庆余堂生产的“行军散”以及“避瘟丹”,在民间颇有名气。已经作为商业首富的他,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胡雪岩在59岁时,被清政府任命为三品布政使,并被赐予黄马褂,而官帽是只有二品官员才可以戴的红顶官帽,因此,胡雪岩也被人们称为“红顶商人”。

直至耳顺之年,胡雪岩的一生平步青云,可是后来却出现了“墙倒众人推”,败给了欧洲人。胡雪岩在上海成立了蚕丝厂,但却遭到来自外国商人的集体抵制。没有人希望自己的生意被人抢走,尤其是在本国的领土上,岂能受制于人?因此胡雪岩投入了巨资,开始生产蚕丝,至此,中外商业博弈正式开始。尽管起初胡雪岩占据优势,但后来由于欧洲蚕丝行业爆发,再加上国土的战事,以及清政府官员趁火打劫,胡雪岩生意状况急转直下,正所谓“墙倒众人推”,最终胡雪岩因受巨大的损失而落败。

而清朝政府趁火打劫的原因是胡雪岩为了在这场商战中能占据优势,而大量购买生丝,破坏了商业平衡,最后过半的家产被逼迫下贱卖,一代富豪胡雪岩也就此落寞。一生顺顺利利,最后却落了个“墙倒众人推”的结局,百年基业毁于一旦,很是可惜,胡雪岩也含泪而终,而胡雪岩所留下的那句遗言“勿近白虎”中的白虎,意思就是如虎般害人的贪心。金钱是一把双刃剑,它不仅能改变我们的生活,更能迷乱我们的心性。而胡雪岩这一生中,最后一场博弈,就被白银老虎迷惑起了贪念,一生拼搏而来的果实毁于一旦。最终,临终前,胡雪岩明白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道理,这也就是“勿近白虎”的含义。希望后人能够以他为戒,做一个淡泊、通达的人!

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胡雪岩

更多文章

  • 胡雪岩临终告诫子孙“勿近白虎”,什么是“白虎”,鲜有人知

    历史人物编辑:大百娱乐谈标签:胡雪岩

    导言在中国古时候封建王朝时期,执政者大多数推行“重农抑商”的国家政策,而且打击生意人的发展空间,以致于生意人的影响力十分低,甚至于也有的时期不允许做生意家族的人踏入官场。殊不知,在清朝时期产生了十分独特的商业人群,他们被大家称之为“红顶商人”,也就是在历史上难得少有的“官商”。近现代时期的官商曾经历

  • 什么是“白虎”?胡雪岩弥留之际,为何要让子孙:勿近白虎?

    历史人物编辑:黑历史与冷知识标签:胡雪岩

    《论语》写道:“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在弥留之际,往往会将自己的人生经验教给后人,以期让他们少走着弯路。比如在《三国演义》中哭来三分天下的刘备,他死前就留下了一句千古名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至于这句话的含金量有多少,去看看一些中小学墙上挂的标语就知道了。但今天

  • “白虎”是什么?为何晚清首富胡雪岩,告诫子孙要远离“白虎”?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历史标签:胡雪岩

    清朝时期,有一种特殊的存在——红顶商人。而胡雪岩,便是清末年间最为知名的红顶商人之一,同时也是徽商的代表人物之一。由于清末特殊的社会环境,胡雪岩的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某种程度而言,从胡雪岩的人生经历当中,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的社会走向。而作为一个成功过亦失败过的著名人物,胡雪岩在临终时给子孙留下的告诫,

  • 胡雪岩纵横商海数十年,为何临死前却告诫子孙不得从商?

    历史人物编辑:半月历史阁标签:胡雪岩

    胡雪岩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商人之一,晚晴时期,他凭借自己的实力做到徽商第一,可以说,这一切都是在他的努力下,才有了如此局面,可晚年的胡雪岩整日郁郁不乐,最终忧伤去世,临死前胡雪岩告诫后代子孙不得从商,一个在商海浮沉数十年的人,为何会这样说呢?胡雪岩出生在一个贫苦之家,长大后以给人放牛为生,与当年的朱

  • 清朝“大善人”胡雪岩:60岁时为何会被慈禧抄家?

    历史人物编辑:张甲良标签:胡雪岩

    胡雪岩号称清朝“首富”,事实上,不管在政界、商界,都有许多人的身家超过他,但他的“胡庆余堂”却在大清广为人知,所以他的名号就变成了“大善人”。起初胡雪岩之所以能在商场上站稳脚跟,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他把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运用得炉火纯青,从国家获得的好处很多:除了他在政坛上获得的“黄马褂”、“

  • “白虎”为何物?晚清首富胡雪岩,死前告诫子孙:勿近白虎

    历史人物编辑:黄毅标签:胡雪岩

    导语:在我国清朝末年的时候,出现了很多有名的人。我们熟知的有曾国藩,李鸿章,还有张之洞。但是我们却不知道还有胡雪岩这么一个人。当初在乾隆年间,我们都知道有和珅这么一个贪官,到了后期因为他贪污的钱财过多,因此所有的人都以为他富可敌国。但是清朝后期的胡雪岩也是像和珅一样富可敌国,以至于后来民间就开始流传

  • 胡雪岩发迹后,生活有多奢侈?连皇帝也比不上他

    历史人物编辑:柳州阿妹侃历史标签:胡雪岩

    胡雪岩发迹后,日益奢侈浪费,一掷万金,毫不可惜。他在杭州、上海大肆营造豪华巨宅,以细瓷碗捣烂,研末涂墙,可百年不朽。他的豪宅,不仅富丽堂皇,而且兼有仿西洋建筑。在花园中的地下,还造一仙人洞,陈设齐备,以供避暑,凉爽之极。他生活上比拟王公,偶一出游,车马塞途,仆从云涌。其排场胜过封疆大吏,引得围观群众

  • 商界传奇胡雪岩是如何顺利玩转商场成为晚晴首富的?

    历史人物编辑:文君讲述标签:胡雪岩

    一直记得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做人曾国藩、做事胡雪岩”这句经典谚语在人间广为流传、一个无人能出其右的“晚清名臣”,一个名动天下的“商界传奇”。可见这两位在人们心中可抗拒撼摇的崇高地位、今天我们来聊聊“商界传奇”胡雪岩。胡雪岩的一生极具戏剧性,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他由一个伙计摇身一变富可敌国的大清首富。他自幼

  • 胡雪岩临死前智斗盗墓贼:用了两招,真绝了,真不愧是大清首富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鉴知标签:胡雪岩

    1883年下半年,山雨欲来风满楼,如日中天的胡雪岩商业帝国渐渐显露出败象来。胡雪岩是谁?的书籍中大都乐于称他“清朝首富”,也有封他“商圣”的,将他与陶朱公相提并论。胡雪岩还有一个头衔,颇为今人熟知,那就是:红顶商人。所谓红顶,是清代官帽的特有样式,上面有满铺的红缨,根据品级不同,顶珠的颜色也不一样,

  • 网友问:李鸿章为什么要杀死清朝首富胡雪岩?

    历史人物编辑:安尘读史标签:胡雪岩

    “李鸿章杀死清朝首富胡雪岩”是非常不严谨的说法。第一,清朝首富不是胡雪岩,而是和珅——结合合种正史、野史材料进行统计,和珅坐拥近20亿两白银,折合成人民币为2000亿!试问,这样的资产,谁能与之相匹敌?第二,胡雪岩是因为惨遭革职查抄家产,郁郁病终于家中的,没有被李鸿章砍头杀害。不过,从某个角度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