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胡雪岩发迹后,生活有多奢侈?连皇帝也比不上他

胡雪岩发迹后,生活有多奢侈?连皇帝也比不上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柳州阿妹侃历史 访问量:4123 更新时间:2024/2/11 17:21:57

胡雪岩发迹后,日益奢侈浪费,一掷万金,毫不可惜。

他在杭州、上海大肆营造豪华巨宅,以细瓷碗捣烂,研末涂墙,可百年不朽。

他的豪宅,不仅富丽堂皇,而且兼有仿西洋建筑。

在花园中的地下,还造一仙人洞,陈设齐备,以供避暑,凉爽之极。

他生活上比拟公,偶一出游,车马塞途,仆从云涌。

其排场胜过封疆大吏,引得围观群众啧啧叹羡,称为是神仙中人。

他为母亲祝寿,借用西湖云林寺,达官贵人所送寿寿联从山门至方丈室道路两旁都摆满了,祝寿者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有一次,胡雪岩去观剧,名角周凤林登台。

他与另一富户长寿座席遥遥相对,比着多给赏钱。

胡雪岩竟命人以大竹筐盛银子倒出作赏钱,使观众瞠目结舌,叹为观止。

胡雪岩爱好古董,古董商多登门求售,以至门庭若市。

历来古董总是有真有伪,赝品不少,他也不仔细鉴别,只挑价钱昂贵的买。

他的厅堂四壁都摆满了古董,大多是秦汉古物,每件都价值千金。

有一天,有人送来一铜鼎,要价八百两,并声称这是实价,并不赚钱。

他听了很不高兴地说:“你在我这儿不赚钱,还到哪里去赚钱?”

如数付款后,挥手命他以后不必再来。

每天早晨起床后,胡雪岩便用翡翠盘盛青黄赤白墨各色宝石、端坐凝神注视约一小时才开始盥洗,这叫做养目。

酷好女色是胡雪岩一大弱点。

为了猎艳,他经常微服巡行街市,凡见有姿色的,立即命人前往做媒提亲,势在必得,身价由女家任意索要,从不计较。

有一次,他路过一成衣店,见一年轻女子倚门而立,有几分姿色。

胡雪岩正注视,该女发觉,急闪入门内。

胡雪岩很生气,便叫人去提亲,以7000元成交,选择吉日成亲。

当日,他宴请宾客,席散进入洞房。

胡雪岩令该女脱掉衣服,躺在床上,叫仆人拿特大蜡烛侍立在她旁边。

胡雪岩故意来回仔细察看她全身,然后得意地对该女大笑说:“你前几天不让我看,躲入门内,今天怎样?还不都让我看个够?”

在羞辱她之后,胡雪岩便匆匆离开洞房,去找别的美妾睡觉。

次日,胡雪岩令人告诉该女,可把洞房中所有的东西都拿去,改嫁他人,这里没有她的位置。

该女如言,拿走了价值2万两银子的东西成了富婆。

此事实属荒唐可笑。

还有一次,他故意穿着破旧衣服去逛青楼。

那些女子只认衣装不认人,不知道他就是鼎鼎大名的活财神,见他一副穷酸样都不理他,只有一个老女殷勤招待。

胡雪岩感觉到她的诚意,第二天派人送给这个她一个蒲包,打开一看,里边装的都是黄灿灿的金子。

众女万分后悔,纷纷央求那老女再去请胡老爷大驾光临。

胡雪岩知道后,只是拈着胡须微笑,并未再去,使众女大失所望。

由于胡雪岩历年不断罗致,终于姬妾成群。

有人说有数十名,有人说有百名,每一美妾各住一间精美居室,金屋藏娇,供其享乐。

因为姬妾太多,恐怕连胡雪岩本人也认不全她们的芳名。

他特制了很多象牙牌,每牌刻一美妾姓名,每天晚上专有一名婢女手捧银盘,盛着他所有妻妾姓名的象牙牌供他挑选,拿出刻哪个妻妾名字的象牙牌,婢女便通知她今夜前去侍寝。

胡雪岩因房事过度,力不从心,有人献上京师特制的药,贴于涌泉穴,每次贴一块。

从此,他每年都派人进京,以巨款为他监制此药。

每逢花晨月夕,胡雪岩必令所有姬妾穿戴各色华丽服饰,一个挨个坐下。

胡雪岩则左顾右盼,像赏花一样欣赏她们以为乐事。

他又曾令32名美妾分为两组,一组穿红马甲,一组穿蓝马甲,上面书写中国象棋上的车马炮等字,作为活棋子。

然后,筑一个大台子作棋盘,让众妾各就各位面对面站立。

他和夫人高坐在阑干内,用长竿指挥她们作下棋游戏,称为下活棋。

正当胡雪岩如日中天、达到鼎盛时,却出人意料像冰山倒塌似的迅速垮了下来,一败而不可收拾。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由于他后期耽于欢乐,对商业经营已不大用心,疏于亲身督导。

而对外地各分号,他更是鞭长莫及,各店经理中饱私囊。

一些有裙带关系的店伙,恃有内宠,恣肆诓骗、无所不至。

一般店伙计因得不到过去那样的照顾,也不肯再尽力卖命,因此不少店铺经营日渐亏损。

加上他挥霍无度,后期已常入不敷出,外强中干。

只因他名气太大,又有大量储户存款,故资金周转还不困难,也无人对他产生怀疑,得以继续维持。

给他致命一击的是外国商人。

丝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大宗,因外商资本雄厚,生丝市场来为外商所把持,并压价收购,谋取暴利,中国商人无力与之竞争。

后来,胡雪岩投资丝茧市场,每年出巨款将各地丝茧订购一空,由他一家垄断居奇。

外商只能向胡雪岩买丝,不能再操纵中国生丝市场,造成很大损失。

外商对此很不甘心,对胡雪岩恨之入骨,终于串通气,联合起来要打垮胡雪岩。

他们约定一年内都不买中国丝。

结果,胡雪岩收购的丝茧堆积如山,卖不出去,以至腐烂变质,血本无归,损失惨重。

更要命的是,有人传出胡雪岩经济亏损的消息。

风声一出,各地储户都拿银票争先恐后蜂拥到他的钱庄兑现。

不到一天时间,银号的现金被兑换一空。

而欲取存款者仍如云集潮涌,无法应付,钱庄只好关门宣布破产。

胡雪岩也被清廷革职,查封全部财产,拍卖还债。

胡雪岩的失败,引起各界的极大震动,商界更是首当其冲,一时引起经济混乱,商业衰退,出现危机,像刮起十二级台风。

如京城最大的四家著名商号“四大恒”,也跟着被挤兑得差点破产。

很多大商店都关了门,致使“京师无富商大贾,内外货贝不通,司农仰屋之筹益无可为的严重局面。

江浙诸省商务也大为减色。

树倒猢狲散,胡雪岩破产时,遣散所有姬妾,允许她们带走其所住房中之物,价值不亚于一个中等人家的资产。

所有宾客亲友纷纷避匿,店中伙计挟资远遁。

幸好他在杭州所开的庆余堂药店,一向炮制精良售价低廉,救济贫困,有德于民,未被充公,成为他以后一家生活的依靠。

时人评论说,一个人的成败兴衰没有像胡雪岩这样迅速的,他败得这么快,这么惨也是他本人始料不及的。

他像一颗彗星划过近代商界的夜空,一时耀眼灿烂,但很快即毁灭了。

他身败名裂,忧愤之极,不久即与世长辞,其老母也继之而逝。

而胡雪岩的兴衰却并非偶然,它留给后人以深刻的迪。

标签: 胡雪岩

更多文章

  • 商界传奇胡雪岩是如何顺利玩转商场成为晚晴首富的?

    历史人物编辑:文君讲述标签:胡雪岩

    一直记得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做人曾国藩、做事胡雪岩”这句经典谚语在人间广为流传、一个无人能出其右的“晚清名臣”,一个名动天下的“商界传奇”。可见这两位在人们心中可抗拒撼摇的崇高地位、今天我们来聊聊“商界传奇”胡雪岩。胡雪岩的一生极具戏剧性,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他由一个伙计摇身一变富可敌国的大清首富。他自幼

  • 胡雪岩临死前智斗盗墓贼:用了两招,真绝了,真不愧是大清首富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鉴知标签:胡雪岩

    1883年下半年,山雨欲来风满楼,如日中天的胡雪岩商业帝国渐渐显露出败象来。胡雪岩是谁?的书籍中大都乐于称他“清朝首富”,也有封他“商圣”的,将他与陶朱公相提并论。胡雪岩还有一个头衔,颇为今人熟知,那就是:红顶商人。所谓红顶,是清代官帽的特有样式,上面有满铺的红缨,根据品级不同,顶珠的颜色也不一样,

  • 网友问:李鸿章为什么要杀死清朝首富胡雪岩?

    历史人物编辑:安尘读史标签:胡雪岩

    “李鸿章杀死清朝首富胡雪岩”是非常不严谨的说法。第一,清朝首富不是胡雪岩,而是和珅——结合合种正史、野史材料进行统计,和珅坐拥近20亿两白银,折合成人民币为2000亿!试问,这样的资产,谁能与之相匹敌?第二,胡雪岩是因为惨遭革职查抄家产,郁郁病终于家中的,没有被李鸿章砍头杀害。不过,从某个角度来说,

  • 红顶商人胡雪岩建豪宅遇上“钉子户”,为何要忍气吞声?

    历史人物编辑:以史为鉴的背后标签:胡雪岩

    胡雪岩,大名叫胡光墉,雪岩是他的字,安徽绩溪人,跟王老湿是老乡。他是晚清富可敌国的徽商,也是一名政治家。他一直在左宗棠手下当幕僚,是正二品官员。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他按照左宗棠的安排,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为左宗棠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又依仗湘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20余处,并经营中药

  • 胡雪岩炒作生丝失败,资金紧张,为什么不向山西乔家求救

    历史人物编辑:黄毅标签:胡雪岩

    说起胡雪岩的失败,很多人归咎于李鸿章。不过其实胡雪岩失败除了自己投资失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当时中国正面临一场金融风暴,此时包括山西乔家在内的各大小钱庄、票号都在苦苦求生,他根本借不到钱周转。胡雪岩的兴起,得益于两任浙江巡抚的帮助胡雪岩是晚清时候有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出身贫寒,靠着勤学苦干逐步积累了一

  • 富豪-胡雪岩:39岁平步青云,秘诀:搞定人!方法有二

    历史人物编辑:时尚玉哥标签:胡雪岩

    #头条创作挑战赛#讲人物故事,分享职场法则;学古人智慧,思考处世哲学!——懒虫我们经常觉得钱难赚,事儿难办,其实都是因为没搞定人。搞定人就能搞定事,人对了世界就对了。搞定人除了必要的话术,该有的礼节,诚恳的态度,其实关键是给对方需要的个人价值。大家好,我是懒虫,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位晚清首富——红顶商人

  • “为商必读”胡雪岩,成功与失败只是一念之间

    历史人物编辑:李梓轩标签:胡雪岩

    胡雪岩何许人也?他是晚清时期著名的红顶商人、清朝首富,人称“活财神”。在巅峰时期,其资产甚至达到了清朝国库的三分之二,称得上是富可敌国。但是,就是这么一个“活财神”,在人生晚年却遭到惨败,使得最后在贫恨交加中郁郁而终。那么,在巅峰时期,已经集“财和权”于一身了,为何还会受到重创,导致最后血本无归呢?

  • “红顶商人”胡雪岩的商业帝国如何崩塌

    历史人物编辑:阿斗爱标签:胡雪岩

    成也官商,败也官商。胡雪岩是晚清时期著名的“红顶商人”,其商业帝国的崩塌,“商”的一面看是他在与西洋外商的生丝大战中失利,“官”的一面则是李鸿章和盛宣怀在背后捅刀子掐断了胡雪岩的资金链。1823年,胡雪岩出生于安徽徽州农村的一个贫苦家庭,12岁开始孤身闯荡杭州当伙计、学徒。这段经历是胡雪岩经商生涯的

  • 胡雪岩临终遗言:“勿进白虎”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杨小康标签:胡雪岩

    1885年11月,弥留之际的胡雪岩将儿孙们召到身边,在留下一句“勿进白虎”的遗言后,胡雪岩便撒手西去。由于胡雪岩生前并没有对白虎这个词做出特别的解释,胡雪岩的子孙也无法理解胡雪岩口中的白虎究竟是什么意思。胡雪岩留下的这句遗言,也成为了后世很多历史学者争相讨论的热点。单从字面意思来看,我们确实无法判断

  • 胡雪岩第一桶金,到底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成晋南标签:胡雪岩

    简直不可思议,胡雪岩这样做到过大清首富的人,后来又死得这么难看,在全国人民面前大起大落,这样扣人心弦的人生,居然搞不清爽,他的第一桶金是怎么来的。可他才死了一百多年。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胡雪岩在钱庄里做销售员,整天在大街上业务,有一天,刚收了一笔死帐,兴高采烈地回钱庄交差。在西湖边吴山上,遇见一个愁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