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胡雪岩炒作生丝失败,资金紧张,为什么不向山西乔家求救

胡雪岩炒作生丝失败,资金紧张,为什么不向山西乔家求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黄毅 访问量:2927 更新时间:2024/2/3 3:24:56

说起胡雪岩的失败,很多人归咎于李鸿章。不过其实胡雪岩失败除了自己投资失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当时中国正面临一场金融风暴,此时包括山西乔家在内的各大小钱庄、票号都在苦苦求生,他根本借不到钱周转。

胡雪岩的兴起,得益于两任浙江巡抚的帮助

胡雪岩是晚清时候有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出身贫寒,靠着勤学苦干逐步积累了一些家业。不过胡雪岩真正开始发达,是在结识了湖州知府王有龄以后。胡雪岩通过王有龄的关系代理湖州公库,并利用湖州公库的资金在湖州兴办丝行,收购生丝运到杭州出售,然后把钱解交藩库

这么一来胡雪岩就等于利用不用支付利息的湖州公库给自己做生意,自然是获利丰厚。更重要的是此后王有龄官越做越大,最后成了浙江巡抚,胡雪岩的生意也是水涨船高。

在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以后,胡雪岩又通过帮助王有龄筹办军粮军械,掌握了浙江藩库的财政大权。王有龄死后,胡雪岩又结识了继任浙江巡抚左宗棠,并通过帮助左宗棠打理钱粮、军饷获得了对方的支持。

此后浙江藩库的所有开支都由胡雪岩代理,而浙江的官员也将私人资金存入胡雪岩的阜康钱庄。他因此获利丰厚,后来进军药业和商号,生意越做越大,成为当时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富豪。

胡雪岩依靠左宗棠崛起,自然和左宗棠的政敌关系不好

胡雪岩投靠左宗棠以后,借助左宗棠的势力做生意自然是事半功倍,这是他成功的首要因素。但是他既然和左宗棠走的这么近,那么自然和左宗棠的政敌之间的关系就不可能好。而当时和左宗棠唱对台戏最厉害的,莫过于李鸿章了。

左宗棠和李鸿章都是晚清名臣,两人都是恃才傲物之人,彼此之间又官职相近,不免有了几分意气之争。特别是此后海防、塞防之争时,左宗棠和李鸿章都从自己利益出发,互相攻击对方,一时闹得不可开交。这两大集团里的官员自己也是互相敌视。

而且李鸿章也有自己商业上的助手,就是盛宣怀。当时上海是中国最繁华的商业城市,盛宣怀和胡雪岩在上海都有不小的生意,彼此间难免有些竞争。

所以胡雪岩和李鸿章、盛宣怀之间的关系非常糟糕。

胡雪岩囤积生丝失败和1883年股灾引发的金融风潮,才是他失败的真正原因

胡雪岩和李鸿章、盛宣怀之间的关系不好众人皆知,因此胡雪岩后来倒台时,才传出了是李鸿章、盛宣怀暗中搞鬼的说法。

不过实际上胡雪岩失败的诱因是他在1882年斥巨资囤积生丝,想通过垄断生丝出口从而控制价格牟利。然而当年欧洲各国生丝丰收,对于中国生丝需求下降,胡雪岩囤积的生丝全部砸在了手里,导致资金被大量占用,周转不灵。

原本按照胡雪岩的身家这也不算什么大事,毕竟生丝还是可以变现的,只要给他一点时间,把生丝卖掉,那么最多也就是亏一点钱,不至于破产。但是次年恰逢中法交恶,战争有可能爆发,市面恐慌,引发了虚高的大清股市崩盘。

此前很多钱庄、票号因为股市连续暴涨,因此都大量投资股市。现在股市暴跌,各钱庄、票号损失惨重。消息传出民间恐慌心理加剧,出现了挤兑风潮。胡雪岩名下的钱庄也受到波及,遭到挤兑。

更糟糕的是清政府里官员担心自己在钱庄、票号的存款受损,因此纷纷将藩库存银和私人存款取出。一些保守官员甚至提出要求禁止钱庄、票号代理藩库,钱庄、票号进一步受到打击,纷纷破产倒闭。

1883年十月,胡雪岩的泰来钱庄在杭州、上海两处的分店首先因为挤兑而倒闭。到了十一月,胡雪岩阜康钱庄最主要的杭州、上海和北京三地分号也因为资金不足,无力应对挤兑风潮宣布暂时歇业。

此时在阜康钱庄有存款的一些大臣为了保全自己的存款,纷纷提出将胡雪岩家产清查,以便赔付损失。

在阜康钱庄存款的有恭亲王奕、协办大学士、总管内务府大臣文煜等朝廷重臣。面对这些人物左宗棠都忌惮三分,胡雪岩不过是他理财的一个助手而已,自然不愿意因为他得罪恭亲王奕等人。所以最终左宗棠坐视胡雪岩破产,并未帮忙转圜。

左宗棠尚且如此,其他人就更不可能帮忙了。更何况此次金融风潮波及全国,全国钱庄、票号因此破产的超过半数,山西乔家虽然没有遭到太大损失,不过也是自顾不暇,不可能帮助胡雪岩了。

所以最终胡雪岩被抄家清算,在饥寒中去世。

标签: 胡雪岩

更多文章

  • 富豪-胡雪岩:39岁平步青云,秘诀:搞定人!方法有二

    历史人物编辑:时尚玉哥标签:胡雪岩

    #头条创作挑战赛#讲人物故事,分享职场法则;学古人智慧,思考处世哲学!——懒虫我们经常觉得钱难赚,事儿难办,其实都是因为没搞定人。搞定人就能搞定事,人对了世界就对了。搞定人除了必要的话术,该有的礼节,诚恳的态度,其实关键是给对方需要的个人价值。大家好,我是懒虫,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位晚清首富——红顶商人

  • “为商必读”胡雪岩,成功与失败只是一念之间

    历史人物编辑:李梓轩标签:胡雪岩

    胡雪岩何许人也?他是晚清时期著名的红顶商人、清朝首富,人称“活财神”。在巅峰时期,其资产甚至达到了清朝国库的三分之二,称得上是富可敌国。但是,就是这么一个“活财神”,在人生晚年却遭到惨败,使得最后在贫恨交加中郁郁而终。那么,在巅峰时期,已经集“财和权”于一身了,为何还会受到重创,导致最后血本无归呢?

  • “红顶商人”胡雪岩的商业帝国如何崩塌

    历史人物编辑:阿斗爱标签:胡雪岩

    成也官商,败也官商。胡雪岩是晚清时期著名的“红顶商人”,其商业帝国的崩塌,“商”的一面看是他在与西洋外商的生丝大战中失利,“官”的一面则是李鸿章和盛宣怀在背后捅刀子掐断了胡雪岩的资金链。1823年,胡雪岩出生于安徽徽州农村的一个贫苦家庭,12岁开始孤身闯荡杭州当伙计、学徒。这段经历是胡雪岩经商生涯的

  • 胡雪岩临终遗言:“勿进白虎”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杨小康标签:胡雪岩

    1885年11月,弥留之际的胡雪岩将儿孙们召到身边,在留下一句“勿进白虎”的遗言后,胡雪岩便撒手西去。由于胡雪岩生前并没有对白虎这个词做出特别的解释,胡雪岩的子孙也无法理解胡雪岩口中的白虎究竟是什么意思。胡雪岩留下的这句遗言,也成为了后世很多历史学者争相讨论的热点。单从字面意思来看,我们确实无法判断

  • 胡雪岩第一桶金,到底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成晋南标签:胡雪岩

    简直不可思议,胡雪岩这样做到过大清首富的人,后来又死得这么难看,在全国人民面前大起大落,这样扣人心弦的人生,居然搞不清爽,他的第一桶金是怎么来的。可他才死了一百多年。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胡雪岩在钱庄里做销售员,整天在大街上业务,有一天,刚收了一笔死帐,兴高采烈地回钱庄交差。在西湖边吴山上,遇见一个愁眉

  • 胡雪岩去世前留下一句话,子孙谨遵遗嘱,纵人才辈出也不碰一行业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胡雪岩

    关于到底是胡雪岩比较有钱还是盛宣怀比较有钱这个问题,其实不太好评价。二者虽说都是华夏首富,但讲白了,不过是左宗棠跟李鸿章相斗的棋子。盛宣怀比起胡雪岩,优势在于他是切切实实的创办实业,拥有实权;胡雪岩不同,他是位红顶商人。红顶商人这个词估计大家听得比较多,但大部分不知道是啥意思。讲白了就是戴官帽,有官

  • 常说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雪岩》

    历史人物编辑:一帆体育标签:胡雪岩

    常说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雪岩》提起胡雪岩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红顶商人,我们对一个人进行评价的时候首先要对这个人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才能更好的全面的去评价他。胡雪岩经商期间正好是庚申之变,处变不惊趁机搭上军界这条线,大量的募兵费用存于阜康钱庄,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胡雪岩的另一个贵人就是

  • “商圣”胡雪岩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前一线标签:胡雪岩

    民间流传着这么一句口号——为商必读《胡雪岩》,颇为耐人寻味!为什么做生意、做商人,首先要向胡雪岩学习呢?因为胡雪岩很善于经商,被现代人尊为“商圣”,而另外一位“商圣”是2000多年前的范蠡,人称“陶朱公”。范蠡三次经商成巨富,又三散家财,还被后世尊为“财神爷”来供奉;胡雪岩更是富可敌国、晚清首富,他

  • 胡雪岩晚年被抄家,死前让九姨太将寿衣一角撕下,交给一个神秘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丫文史阁标签:胡雪岩

    清代末年,我国兴起了“实业救国”的风潮,许多民间企业家,跟随时代浪潮经商从业。有些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人,身价不菲,堪称富可敌国。走南闯北的商人们穿梭在当时中国各大城市,形成了一代“商帮”。历史上最著名的就是晋商,徽商、粤商。说到晋商,人们最熟悉的就是《乔家大院》中的乔志墉;而说到徽商,“领军”人物当

  • 胡雪岩富可敌国,为何子孙后代无一人经商?

    历史人物编辑:陈坤说历史标签:胡雪岩

    红顶商人胡雪岩在临终前始终念叨着白老虎可怕,其中白老虎是一个代指,意为当时的雪花银,胡雪岩出生贫寒,他在创业之初仅仅只是一个账房但是经过他多年的努力和奋斗逐渐成长为国内著名的,富可敌国的财团掌门人,当然古代商人的身份毕竟低下光是有钱他还是走不到这一步的,他在但是还是有皇帝御赐黄马褂的二品大员,掌握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