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可卿刚死,贾母为何阻止宝玉前往宁府?她在怕什么?

秦可卿刚死,贾母为何阻止宝玉前往宁府?她在怕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风云人物看历史 访问量:4669 更新时间:2024/1/14 20:48:38

秦可卿,一个普通小官从育婴堂抱养的女儿,因生的风流袅娜,妩媚鲜妍,便攀上了宁府这门亲事,门不当户不对,这自然是怪事,且不提。

贾母是个颜控,兼秦可卿行事稳妥,性情平和,府中上下交口称赞,便将秦可卿视为重孙媳妇中第一得意人。不幸的是,秦可卿在花儿般的年纪便早早撒手人寰,魂归极乐,这事更怪,以致合族之人“无不纳罕”,而秦可卿死后贾母的表现更令人疑惑不已。

宝玉在梦中听见秦可卿死亡的消息,心中便似戮了一刀,吐出一口血来,而后急急穿衣要赶往宁府,袭人劝不住忙来禀告贾母,贾母却道:

“才咽气的人,那里不干净;二则夜里风大,明早再去不迟。”宝玉那里肯依。贾母命人备车,多派跟从人役,拥护前来。

根据贾母所言,阻止宝玉前往的理由是一来刚死人的地方不干净,二来夜里风大,怕吹病了宝玉。那么,这些理由是否站得住脚呢?并不是。

首先是贾母嫌刚死人的地方不干净,但是尤二姐金逝不久,文中写到“宝玉一早过来,陪哭一场,众族人也都来了……”,也就是宝玉是很早就赶往现场,比族中众人还早些,如此却未见贾母阻止,而且相对于尤二姐,秦可卿更得贾母青睐,与贾母和宝玉等人更有感情基础。

其次便是贾母怕夜里风大,事实上宝玉坐在车里,是根本吹不着风的,而宝玉不肯已从后,贾母也是只能作罢,派多人跟从拥护前往宁府。

所以,贾母的目的,就是不想让宝玉太早赶往现场,到底为何呢?

其实说来,左不过也是觉得“不干净”和“风大”罢了,不过这“不干净”指的是秦可卿的做派,“风大”则是风言风语。

若非焦大醉骂,秦可卿也许还是贾母眼中行事稳妥,平和温顺的得意人儿,可这一骂,便生生将秦可卿的不堪与淫奔送到贾母的耳中。此前贾母应该是喜欢往宁府走动的,而且大多时候都带着宝玉,可自焦大醉骂后,秦可卿只在中秋节过宁府一回,便不再前往了,连贾敬生日都用吃桃闹肚子的理由拒绝赴会,桃通“逃”,贾母是在逃避什么?无非觉得宁府太“不干净”罢了。

根据秦可卿的判词可知,这位宁府少奶奶最终自缢身亡,并非书中所言的病死,秦可卿为何自缢?自然因为焦大所骂的“爬灰”之事露于人前,秦可卿又是在乎面子的,别人一句话都要思忖三四日,如此好强心重之人,常年苦心经营的形象毁于一旦,精神崩溃下选择自缢不足为怪。

因为死的突然,又早有“爬灰”的风声,这在贾母看来是不干净的,所以,很多人认为的贾母不去秦可卿葬礼是因为辈分高无需前往欠说服力,毕竟贾敬的辈分也低于贾母,可贾母刚从黄陵回来便直奔宁府号啕大哭,这已说明一切。

其次则是“风言风语”。

在第五回,贾母王夫人等在尤氏婆媳的盛邀下前往宁府赏梅,午间宝玉需要小憩,秦可卿便携其至自己房间,也正是在这里,宝玉神游太虚,完成了一个小男孩到一个男人的过渡。可是叔叔睡侄媳妇的房间,无论谁听来都觉得荒谬。即便秦可卿一再解释宝玉与自己兄弟一般大小,但这并不是能让宝玉睡自己房间的理由,古人讲究男女七岁不同席,当时宝玉已十岁,如果贾母在场,必然不会让此事发生。

可事实却是如此,宝玉在十岁的年纪睡了侄媳妇的床,并在这床上神游,最主要的是,这个侄媳妇是个生活作风不检点的女子,连公公都能与之私通,宝玉睡在她的床上,旁人不知如何诟啐谣诼呢。

我想贾母在听到秦可卿的传言时,必定很后悔那天将宝玉放心交给秦可卿。如今秦可卿去世,如宝玉半夜间早早到场,这合族之人,岂有不指指点点的?贾母怕的不过是这些风言风语罢了。

标签: 秦可卿

更多文章

  • 贾宝玉要午睡,秦可卿为何非要将他带到自己的房间?

    历史人物编辑:宋晋凯标签:秦可卿

    《红楼梦》第五回,一直被红学界公认为全书总纲。在这一回里,作者将各主要人物进行了一番介绍,并对其命运结局作出了预示,最后暗示了整个故事的结局。而这些举足轻重的信息得以提前呈现,全因贾宝玉的一个梦。在第五回时,贾宝玉不过十岁左右的年纪。某日,宁府那边荟芳园梅花开得正浓,尤氏和秦可卿这对婆媳就治了果酒,

  • 秦可卿:三种风流于一身,生前让人心疼,死后让人追忆

    历史人物编辑:小涵品读红楼梦标签:秦可卿

    秦可卿是一个风流人物,也是金陵十二钗中最有争议的人物,贾母欣赏她是重孙媳妇最得意之人,宝玉视她为继承家业唯一之人;宁国府的焦大则视她为“爬灰”之人,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成为她的“盖棺定论”。那么,秦可卿的风流究竟什么样呢?1.秦可卿长相风流秦可卿原是养生堂的弃婴。长大之后,生得形容袅娜,性格风流。虽然

  • 贾宝玉梦中与秦可卿成亲,本是祖先一番美意,可惜铸成大错

    历史人物编辑:张哥侃文史标签:秦可卿

    从某种角度上来看,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便是贾府的衰败史,原本就是一场悲剧。不过,正如刘姥姥所讲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贾府自开国以来,已兴旺百年,要彻底衰落下去,自然也需要一个过程。按书中情节设定,贾府彻底丧失重振家族的机会,始于第五回和第六回。在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境,在警幻的安排下与秦

  • 秦可卿的身世之谜,她并不是公主,而且出身应该很卑微

    历史人物编辑:减压历史标签:秦可卿

    曹雪芹先生向来会把人物的来历解释清楚,从不存隐晦之处。一直以来,大家对秦可卿的身份很好奇,一系列的推断之后,大家都觉得公主论最靠谱,因为从她的葬礼和房间布置都能证明她出身有多高贵,可是她的确带有许多小门小户女子的特点。从原文我们可以知道,她的确是被秦业抱养的,至于之前的经历是什么,我们无法考证,但是

  • 秦可卿房中为何放着杨贵妃的木瓜?原来大有深意!

    历史人物编辑:梁志宇标签:秦可卿

    曹雪芹比兰陵笑笑生的巧妙之处,就是常常将一些香艳的情节,用半含半露地笔法娓娓道来。《红楼梦》中描写秦可卿房内陈设时,提到的不仅仅有木瓜,还有一面宝镜和一个金盘,另外还有寿昌、同昌两位公主的卧榻和联珠帐,而这些东西,尤其是宝镜、金盘和木瓜,更是暗示着男欢女爱的香艳情节。宝镜的主人正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

  • 不顾秦可卿遗言,是王熙凤的私心,也是她的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大圣标签:秦可卿

    在《红楼梦》里有这样一位女子,她不通文墨,却有男子所不能及的才干;她泼辣狠毒,却也乖巧圆滑;她善弄权术,却也曾扶危济困;她年轻貌美,却让所有下属都敬她怕她。想必熟读红楼梦的你已经猜出我说的是谁了,那就是荣国府的“首席执行官”,王熙凤。王熙凤这个人物在《红楼梦》里是非常重要的。或者与他的笔墨,几乎和林

  • 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梦中体验云雨情,为何对象却是秦可卿

    历史人物编辑:胡轻松标签:秦可卿

    曾有人说过,《红楼梦》里有两个世界,其中大观园内是“理想世界”,大观园外则为“现实世界”。而事实上,除了这两个世界,还有一个“抽象世界”常被人遗忘,这个“抽象世界”,就是太虚幻境。在前八十回,太虚幻境仅出现两次,神游者分别为甄士隐与贾宝玉,其中,以贾宝玉神游一回文字最长,最具神韵。在第五回,贾宝玉在

  • 难怪《红楼梦》是禁书?你看秦可卿什么来头?作者隐喻真大胆!

    历史人物编辑:张海林标签:秦可卿

    读《红楼梦》艺术性作品,品《红楼梦》独特人物个性特征!大家好,我是原创作者红楼梦大讲坛,欢迎大家来到这里品读我对红楼的一些认知。《红楼梦》这本书感情色彩丰富,内容浅显易懂。故事情节虽然不是那么跌宕起伏,但是十分扣人心弦。每每我看了后,心中就久久不能平静。“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

  • 秦可卿凭什么提前就知道元春加封贤德妃之事?

    历史人物编辑:付如艳标签:秦可卿

    王熙凤是荣府的当家人,经常去看望可卿,说些衷肠的话,内容应该是妇道们如何理家,防范贾府的男人们败家,孩子们的学业,年轻人的婚配,大小姐在宫里能否晋升等。秦可卿虽还没在宁府当家,因为尤氏是碌碌无能之人,可卿当家也是早晚的事情,她又是心思缜密之人,跟王熙凤能够互补。梦是王熙凤做的,梦到可卿托梦说将有烈火

  • 《红楼梦》主要人物秦可卿:她身上的隐秘是打开“红楼”的钥匙

    历史人物编辑:彩虹文史标签:秦可卿

    金陵十二钗之十二,宁国府贾蓉之妻。她是营缮司郎中秦邦业从养生堂抱养的女儿,小名可儿,大名兼美。她长得袅娜纤巧,性格风流,行事又温柔和平,深得贾母等人的欢心。但公公贾珍与她关系暧昧,致使其年轻早夭。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情天情海幻情身(第五回)【原文】情天情海幻情身①,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