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是金陵十二钗之一,从出场到谢幕时间很短,也就是刚刚出场不久就去世了,但一场葬礼办得高端大气上档次,堪比亲王葬礼,场面宏大、太过奢华,实属罕见,真是风光大葬。秦可卿的葬礼无疑是僭越了,这在封建时代属于大罪。是绝对不能允许的事情,但是以贾家为首的二王八公是故意为之,目的就是和皇帝抗衡,表示对太上皇的支持,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秦可卿的葬礼也埋下了贾家覆灭的祸根,这场葬礼实际是就是贾家自己未来的的葬礼。
秦可卿本人不是四大家族成员,更不是高官贵戚的嫡女,而是从养生堂包养的弃婴。这样的女孩却成为宁国公府的重孙媳妇,“东府的蓉大奶奶”,是贾蓉的正妻。(比贾宝玉矮一辈)。秦可卿能嫁到贾府已经是高攀。但在贾府却赢得了贾府上下所有人的称赞。死得也过于离奇,老公公的表现好比死了亲妈一样。种种离奇的事情说明了秦可卿的不平凡,实际葬礼这种事,其实就是给活人看的,越隆重越有面子。贾府大办葬礼是出于三个原因,一是公公贾珍的愧疚(贾珍与秦可卿之间的不伦关系),秦可卿实际上就是因此而亡的,第二个原因就是此时是贾府最有实力的时候,有能力大操大办。第三就是借此向皇帝叫板,北静王设路祭,虽然是情理之中,不是因为秦可卿本人。而是对贾府的支持。
秦可卿的葬礼和元妃省亲先后接踵而来,正是贾府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表现。作者所体现的就是要告诉读者贾府这些不过是回光返照,繁华之中透露出巨大的隐忧,而贾府自己却浑然不知,从中也可以看出贾府的糜烂,官场的黑暗,公然卖官鬻爵,后宫太监干政。秦氏的葬礼与后面贾敬的葬礼可形成对比,一个是孙媳,一个是进士科爷爷,一个奢华铺张,一个简陋节省,一个皇帝没有过问,一个皇帝亲自下旨,二的地位如此悬殊,但葬礼仪式的反差却如此之大,这既是不动声色地宣告了贾府的败落。也说明了最初在秦可卿问题上的错误、更重要地突出王熙凤的精明强干,办事能力之强,作者以具体事例来衬托王熙凤的本事,要知道此时的王熙凤多说也不过二十几岁。通过葬礼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贾府之败败于哪里,所谓箕裘颓堕皆从敬,漫言不肖首罪宁。那作者如体现首罪宁。就是从这场葬礼来证明,公公扒灰这种荒唐,就是说明家族内部的礼崩乐坏,不可救药。作者这样事无巨细地铺排秦氏丧礼,也正是要揭示这种荒唐,呈现这种无耻,贾府之亡实在是子孙不懈。与他人无干。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