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贾敬去世,贾母为何哭痛哭?这层隐情令人心酸

贾敬去世,贾母为何哭痛哭?这层隐情令人心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张甲良 访问量:3350 更新时间:2023/12/8 4:30:06

宝玉生日后,贾赦因吞服金砂丹药过量,以致烧胀去世了,因死后肚中坚硬似铁,面皮嘴唇烧的紫绛皱裂。

贾敬死时,因老太妃薨逝,贾府凡有爵有品的都得进宫守制,为防止万一,便报了尤氏产育,才在贾敬死后有尤氏调度料理。

贾敬的灵柩自铁槛寺移至宁府正堂后,贾母等才从皇陵赶回,刚至家中喝一杯茶便携王夫人等赶往宁府来,文中写道:

当下贾母进入里面,早有贾赦贾琏率领族中人哭着迎了出来。他父子一边一个挽了贾母,走至灵前,又有贾珍贾蓉跪着扑入贾母怀中痛哭。贾母暮年人,见此光景,亦搂了珍蓉等痛哭不已。贾赦贾琏在旁苦劝,方略略止住。

众观全文,这还是第二次看到贾母痛哭,第一次是多年前黛玉进府,贾母见到外孙女后触景生情,对女儿的无限思念才痛哭不已的。而贾敬不过贾母的一个堂侄儿,怎么会让贾母如此触动呢?

贾敬和贾母的关系好吗?文中没有两人交集的文字描述,不敢胡加猜测,但是,根据何处细节,我们可以知道贾母在贾敬死后如此伤感,大抵因为几个缘故:

贾母对贾敬有怨气

贾敬生日,贾珍夫妇一再邀请,当日贾母还是没过往宁府来,问及缘故,凤姐不等王夫人开口,便先笑道:

“老太太昨日还说要来着呢,因为晚上看着宝兄弟他们吃桃儿,老人家又嘴馋,吃了有大半个,五更天的时候就一连起来了两次……”

凤姐一向知礼,为何不等王夫人开口就抢先回答?凤姐再掩饰什么呢?自然是贾母缺席的真正原因,而凤姐说的理由是吃了桃子才引发身体不适,为何偏偏是桃子呢?桃通逃,这是在暗示贾母在逃避什么。

那么贾母逃避什么?在此之前宁府发生了一件丑闻就是焦大醉骂,这话必然被贾母听了去,堂堂一个国公府竟然出此丑闻,贾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只因贾敬莫名遁世,不教养儿孙,无视家族存亡,才让宁府被贾珍翻了过来。

与其说贾母看不惯贾珍作风,不若说是对贾敬有气,所以拒绝出席他的生日宴。

贾母对贾敬的痛惜

贾母自从重孙媳妇做到有了重孙媳妇,在贾府过了五六十年,自贾代善一辈起,虽然皇恩未减,但贾家已经有了危机意识,意图让儿孙通过科举入仕,摘掉武功荫族的帽子。在文字辈中,贾敬的资质最佳,一举考中了进士,这等成绩,足够被夸一辈子了,而从此则能看出彼时的贾敬是上进的,有责任心的,可是令人意外的是,这样一个贾敬,竟然最后选择修仙问道,远离红尘。这对贾家而言无异于重大损失。

可贾敬为何会如此转变?此前我们分析过,惜春并非贾敬亲生女儿,而是其母与贾家文字辈中一个男丁所生。如此,受到欺骗的贾敬便对人生失去热情。

所以,原本是贾家的希望,却将贾府前程弃之不顾,贾母是痛惜又无可奈何。

有人要说了,贾母成日只会吃喝玩乐,哪有一点危机感?事实上是贾母的担忧只是被她完美的隐藏起来而已。在第七十五回,贾母听到甄家获罪被抄后,心中大感不自在,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可是照样吃吃喝喝。而在不久的中秋节,贾母看着稀稀落落的人丁,悲戚的音乐,也不免伤感起来,只因知道,贾府的荣华,快要如烟花般湮灭了。

正因为对贾敬有怨气,有痛惜,有无奈,所以在贾敬死后,贾母又一眼望到贾府的未来,可以说又是哭贾敬,又是哭贾家了。

标签: 贾敬

更多文章

  • 细说红楼:开了挂的前半生,究竟为何选择出家?贾敬:爱过!

    历史人物编辑:爱历史晓东标签:贾敬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他会让你觉得醒着是错的。”《红楼梦》一场恍然如梦,有的人如梦初醒,有的人却一直装睡,因为他不愿再看这纷杂世间一眼。浩浩荡荡、风光无限的贾府,最终走向了衰落。冷子兴曾说奢靡腐败并不是贾府衰败的主要原因,“更有一件大事。谁知这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

  • 红楼梦:贾母嫌恶心避秦可卿葬礼,贾敬去世失声痛哭,细思极恐!

    历史人物编辑:观心铭史标签:贾敬

    在红楼梦中,贾母可谓是整个家族的"灵魂",她的地位和分量都不是一般人能比拟的,贾母的一举一动代表着贾氏家族的态度。红楼梦有两场著名葬礼,一场是关于秦可卿的,另一场则是贾敬,说起来蹊跷,按说当家人应当做事周全,但是这位老太君却对这两人的葬礼有着截然相反的态度,其中隐情,说出来真的太吓人,细思极恐!细细

  • 贾敬为何出家?这个隐情很少人想过

    历史人物编辑:震旦说标签:贾敬

    贾敬是贾府出场最少的一个重要角色,除了除夕祭祖一回,关于贾敬的信息大多是从他人口中表述出来,给贾敬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关于贾敬,围绕着无数谜团,比如贾敬是进士出身,最后为何却选择去修仙问道;比如贾敬身为一个宁国府最长者,在族中拥有至高的威望,为何每次提及贾敬府中的人都有不尽的揶揄,丝毫没有恭敬的意

  • 红楼梦:宁国府奇怪的贾敬,原有个哥哥,三代人名字连起来真相了

    历史人物编辑:姜子说书标签:贾敬

    红楼梦:宁国府奇怪的贾敬,原有个哥哥,三代人名字连起来真相了!文/姜子说书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

  • 鸳鸯拒婚,仅因看不上贾赦?她的誓言里暴露她心有所属

    历史人物编辑:林海讲三农标签:贾赦

    荣府的一干丫头中,论地位,说鸳鸯最高,大抵是无人反对的。荣府这些丫头,大多是各人有各人的烦难。譬如平儿,仗着王熙凤大权在握,备受追捧,然背后要应付一俗一威的贾琏夫妇,也是一万个小心;又有袭人,怡红院首席大丫环,荣府活凤凰的贴身侍女,外人看着务必光鲜,可是怡红院内中波涛暗涌,处处虎视眈眈,靠与宝玉偷试

  • 贾赦为何非要纳鸳鸯,是出于真爱吗?非也!他的目的是要恶心贾母

    历史人物编辑:梁志宇标签:贾赦

    文|四季文史古语常说,娶妻娶贤,纳妾纳色。《红楼梦》中,荣国府里的大儿子贾赦非要纳鸳鸯为妾,莫不是因为鸳鸯长得貌美如花?其实不然!在曹公笔下,鸳鸯相貌平平,非但如此,她脸上还有雀斑。如果将她放到美女如云的大观园里,鸳鸯是极其普通的存在。既如此,有权有势的贾赦为何非要逼娶鸳鸯为妾,标榜自己非主流吗?贾

  • 《红楼梦》中贾赦两个儿子名字,为何和乾隆的两个嫡子名字一样?

    历史人物编辑:安昕史话标签:贾赦

    如此因名起意的大卖噱头,怕是只有看热闹不怕事大的才能想的出来。也亏他想得出来。世上因名重复的人多了,可以说如山填海一般,几近无穷,是不是都要扳过来按名论道研究一番呢?研究一部书不可怕,还有些可贵,甚至可爱。但如果把一部书弄成了黑白分明的暗喻直黑,那就不好玩了,也把自己逼进了高墙环堵的死胡同儿,想要反

  • 从贾母对长子贾赦的态度来看,贾母可能一个亲生孩子都没有

    历史人物编辑:郭宁标签:贾赦

    小说《红楼梦》里贾母极不喜欢长子贾赦,贾赦想纳她的婢女鸳鸯为妾,鸳鸯不愿意,就找贾母告状,贾母不向自己的亲生儿子,反而帮着鸳鸯,大发雷霆,吓得贾赦不敢露头。而有一次全家欢渡佳节,贾赦讲了一个笑话,贾母却认为是讽刺自己偏心的,她很生气,当场发作,让贾赦很是难堪。一个母亲如此地讨厌自己的亲生儿子,实在是

  • 红楼梦:荣国府贾赦是如何将自己的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

    历史人物编辑:陈泽源标签:贾赦

    在《红楼梦》的一书中,贾赦是一个颇为尴尬的人物,他硬生生地把自己的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由主角彻底沦为了配角,甚至是丑角。 贾府的崛起,追根溯源要从贾演、贾源两兄弟开始。凭借赫赫的军功,兄弟二人被册封为宁国公和荣国公并创建了宁荣二府,成为了“四王八公”功勋世家中的一员。到了本书

  • 《红楼梦》对一个下人,都介绍的很清楚,为何不说明贾赦原配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醉风文史标签:贾赦

    很多红迷们一直都在致力于研究《红楼梦》,有人说这就是一本,讲宝玉、黛玉、宝钗三个人的爱情故事的,这你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这本书讲述的内容,还远远不止如此,但他们三人之间的感情,确实是贯穿了整本小说,可以说他们之间的爱情,是小说中的一条主线,虽然并没有那么重要,但在文章的各个环节中,都是画龙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