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红楼梦》晴雯之死,宝玉痛心,黛玉为何如此冷漠?

《红楼梦》晴雯之死,宝玉痛心,黛玉为何如此冷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张勇说历史 访问量:1102 更新时间:2023/12/19 6:29:58

一个对落花都伤心落泪的林黛玉,为何对于晴雯的死表现的如此冷漠呢?晴雯之死,贾宝玉可是痛彻心扉一般,一腔忧愁无处排解,还专门为晴雯撰写了一篇《芙蓉女儿诔》,以表哀思之情。

性格孤僻的林黛玉,天生喜散不喜聚,而且这也是有道理的。林黛玉说:“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岂不清冷?既清冷则生伤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开时令人爱慕谢时则增怅,所以倒是不开的好。”

林黛玉是个悲观主义者,这是时世造就的。林黛玉6岁左右母亲贾敏便撒手人寰,从此去外祖母家寄人篱下,10岁左右父亲也去世了,林黛玉就成了一个真正的孤儿。生活在锦衣玉食的贾府,也并非一切都美好安乐。在贾府里她也见证了一次次生命的凋亡,先是秦可卿之死,瑞珠随即触柱而亡,又有金钏儿跳井,接着就是尤三姐自刎,尤二姐吞金自尽,一幕幕的死亡从她眼前划过,这会不会让小小年纪的林黛玉,对生命有了一种“麻木”呢?

面对飘零的落花,无人问津,各自飘零碾作尘,林黛玉因景生情,感时花溅泪。林黛玉之所以对晴雯的死看起来无动于衷,实则是对生命的一种无可奈何。晴雯走了,有宝玉为她伤心落泪,也有几个体己的人为她伤心,多情公子贾宝玉还为她写词哀悼。

可是这落花呢?无人问津,任由人踩来踩去,这满地的落花,没人埋、没人念、没人为它伤心流泪、没人为它叹息,更没有人能为她曾经的美好和如今的飘零写词,没有人在乎,没有人牵念,才是真正的死亡。而林黛玉这种惜花的情感,映射到自己身上,想来自己的命运也会如此,就像那“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好像自己死了没人知道,也没人记挂。

与其说林黛玉惜花,怜话,她心疼花“死”了,她更心疼的乃是自己。更何况晴雯乃是怡红院的丫环,和林黛玉一直也没什么交集,虽说“晴为黛影”,但是这是曹公的安排,晴雯和黛玉之间并没有惺惺相惜的情感,那个真正疼惜黛玉乃是潇湘馆里的紫鹃。晴雯曾是贾宝玉的心头好,所以晴雯的死对于宝玉是撕心裂肺的伤痛。黛玉则不然,所以黛玉才会说“等我的紫鹃死了,我再如此说”,因为对于黛玉来说,紫鹃才是值得她悲恸的亲人。

晴雯死后,林黛玉得知消息后没有太大反应,这并不能说明林黛玉薄情。晴雯只是个丫环,在怡红院里,在宝玉眼中,晴雯就好似一只宠物猫,而宝玉又是那懂得怜香惜玉的人,就算是对丫环,他也有几分怜惜。林黛玉为此伤心难过,倒会显得她太滥情了。

宝玉已经为晴雯伤心过度了,林黛玉就没有必要再去深化这份悲情。林黛玉一哭,反而又惹得宝玉多了一层伤心。而这位“痴公子”,为晴雯写了一首《芙蓉女儿诔》,以表哀思。这大概是别人不能理解,但黛玉与宝玉互为知己,心意相通,才能理解他的痴,甚至于陪着他修改祭文,甚至还陪着宝玉私下祭拜。

标签: 晴雯

更多文章

  • 袭人和宝玉偷试,晴雯是怎么知道的?

    历史人物编辑:新移说娱乐标签:晴雯

    《红楼梦》在开篇的时候说起过书中会“大旨谈情”,那么书中就会有爱情、亲情和友情有相应的描述。因为宝玉和袭人等都是十多岁的少男少女,在青春期的时候就会有对爱情的懵懂和探索,无论对错这是成长的一部分。宝玉慢慢长大渐通人事,他和袭人情到深处就分享了彼此的第一次。不过这是比较隐秘的事情,可晴雯后来还是知道这

  • 鸳鸯的“朋友圈”中为何没有晴雯

    历史人物编辑:朱玉飞标签:晴雯

    在《红楼梦》中,鸳鸯抗婚时对平儿说了这样一段话,“这是咱们好,比如袭人、琥珀、素云、紫鹃、彩霞、玉钏儿、麝月、翠墨,跟了史姑娘去的翠缕,死了的可人和金钏,去了的茜雪,连上你我,这十来个人,从小儿什么话儿不说?”从这段话里,大家可以看出来一个玄机,那就是鸳鸯没有提晴雯,在《红楼梦》中晴雯也是一个重要人

  • 同样是被赶出大观园,为什么晴雯不愿意离开

    历史人物编辑:汤娜标签:晴雯

    晴雯是一位美丽聪慧的姑娘,可惜心比天高,却没有一个好的出身,她勇补雀金裘,把别人都做不好的事情,做得漂漂亮亮,这是她无以伦比的聪明。而且她也很美丽,连生病了,都是病西施一样的容貌,因为她的聪明伶俐,可人娇俏,反而不被别人认可,招来了别人的嫉妒。当晴雯因为一把扇子跌落在地时,原本心情不好的贾宝玉对她发

  • 晴雯一身干净的灵魂,却事与愿违

    历史人物编辑:大康生活标签:晴雯

    大家喜欢晴雯,就是喜欢她的天真无邪。整个怡红院里,与宝玉发生过关系的女孩子不少。唯一敢拒绝宝玉的大概只有晴雯了。宝玉就是喜欢她在他面前不当自己是奴才,喜欢她的骨气。麝月是个好的,比晴雯懂事,比袭人磊落。是她陪着宝玉到了最后。我喜欢晴雯,她没有挣过她的奴才命,她一直不服气,但她是干净的,从心灵到身体,

  • 《红楼梦》中的晴雯为什么会那么嚣张?

    历史人物编辑:黑白事文字标签:晴雯

    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受到过挫折,是幸运也是不幸的。幸运的是,顺遂的人生让他可以保持本真,但不幸的是,他很有可能会因此而吃更大的亏。《红楼梦》中的晴雯就是这样一个例子。晴雯是丫环,是贾宝玉的丫环,是一个心情高、脾气坏的丫环,更是一个过得和主子一样的丫环。晴雯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的晴雯呢?这是因为晴雯的

  • 被晴雯屡次挑衅均选择无视,是因袭人大度?晴雯被撵后她说了四字

    历史人物编辑:孙金星标签:晴雯

    《红楼梦》里,但凡说到袭人,总会牵扯到晴雯一番,就像提到宝钗,黛玉用免不了被用来比较一样。巧的紧,贾府的几百个丫头中,袭人和晴雯的经历是最为接近的,袭人幼时家境贫寒,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因自家老子娘都要饿死了,才被卖到贾府做了奴才。而晴雯似乎更为悲惨,她早早就离开了父母,连家乡也不记得,十岁时被赖大

  • 晴雯临死之前究竟在后悔些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崔阿敏标签:晴雯

    晴雯之死,个人认为是红楼梦里最惨烈最悲壮的一幕,虽然红楼梦里很多人最后都死了,但很多人的死只能用凄惨凄凉来形容,但晴雯的死却是悲壮的,是从生到死一种决裂,是把美毁灭的最惨痛的形式,晴雯死了,红楼梦里热烈奔放的氛围就少了一半,剩下的只有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凉和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无奈。对晴雯最熟悉的一

  • 晴雯被逐出大观园,原来跟黛玉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小伟生活标签:晴雯

    红楼梦里,晴雯被逐出大观园是个重要的情节,它表明贾府正式衰败的开始,且方式就被抄家。至于晴雯被逐的原因,历来说法不一,有认为袭人告密,婆子们的造谣生事。但木旦鸠兹认为,晴雯被逐其实跟黛玉有关。关于袭人告密这件事,很多人都相信,甚至连宝玉都在质问袭人。但木旦鸠兹认为大家其实冤枉袭人了,首先,晴雯在某种

  • 晴雯是老祖宗赐给宝玉的,老祖宗对晴雯之死,为何没发表意见?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博标签:晴雯

    自从王夫人抄件大观园后她一改往日和善的形象,不仅清查了大观园,她还顺带清查了怡红院,她把宝玉身边她看不顺眼的女孩子全部赶走了,而且还不给晴雯任何辩解的机会直接把还在生病的她撵出了大观园。王夫人撵走晴雯之后还假装去给贾母解释,晴雯本是贾母送给宝玉的人,如今晴雯已经被撵走了,贾母并不是没有发表意见,而是

  • 王夫人为何对晴雯恨之入骨?因晴雯身上有她憎恨的两个人的影子

    历史人物编辑:张勇说历史标签:晴雯

    王夫人,一个出身名门望族的大家小姐,后又嫁入国公府贾家,其尊荣、其富贵,始终一贯。据刘姥姥所言,王夫人在家做姑娘时,是个“响快人”,办事利索,为人展样大方。嫁入贾府后,王夫人渐渐变成了“木头人”,不大言语了,府中事务多由侄女王熙凤料理,但素日也是一味的吃斋念佛,刘姥姥更是打听得其“怜老惜贫”的,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