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贾宝玉VS贾琏,他俩谁在贾府的地位高?不同的身份给出了答案

贾宝玉VS贾琏,他俩谁在贾府的地位高?不同的身份给出了答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阅微文史堂 访问量:3969 更新时间:2024/3/12 23:32:03

贾琏的地位不止比宝玉低,比贾珍比王熙凤都低。可以说,贾琏在贾府的存在感本身就很低。为什么会这样?值得怀疑的有两个问题:其一,贾琏到底是不是长房长子?其二,贾赦是否为贾母所生?,

我们从两个角度来解释这个问题,首先站在小说的角度来理解;其次,从历史的角度来解释。

从小说的角度来解释

贾府的人管贾琏叫“琏二爷”,听起来贾琏像是老二,实际上,这是明清时代的一个习惯性称呼,有官称也有宗族称谓,在红楼小说里,这两种称谓是混合并用的。

所谓的官称,就是在一个大家族里,以某一代为基准,男性称为“老爷”,女性称为“太太”,往上两代人分别称为老老太爷和老太爷,再到老爷,往下两代分别称为“爷”和“小爷”,这是男性,女性则分别被称为“老老太太”、“老太太”、太太、“奶奶”、“小奶奶”。

比如在贾府里,贾政的官称为“老爷”,那么王夫人就称“太太”;贾政之父贾代善则被称为“老太爷”,相应地贾母则被称为“老太太”;贾政的下一代则称“爷”,如宝二爷、琏二爷,相应他们的夫人则称“奶奶”,如称凤姐为二奶奶。

贾府第四代人贾蓉理应称为“少爷”,但在《红楼梦》中将“少”改为了“小”,道理是一样的,所以称贾蓉为“小蓉大爷”(第八回),那么相应地贾蓉之妻则称“小奶奶”,第七回说她是东府里“小蓉奶奶”。

这是贾琏称“爷”的原因,那么“二爷”又是怎么回事呢?与宝玉的“二爷”是否一样?这又涉及到了一个家族中的排行称谓。在同辈兄弟当中按顺序划分,比如贾代善有两子,贾赦为大老爷,贾政为二老爷;贾赦只有一子,贾琏应被称为琏大爷;贾政有三子,按排行理应这样称呼:贾珠为大爷,宝玉为二爷,贾环为三爷。这是按家族中的小排行来排。

那么嫡堂兄弟怎么说呢?可以按大排行称,如贾珠为珠大爷,那么贾琏则为琏二爷,宝玉理应为宝三爷。但是在小说中人物称谓是混合使用的,对于宝玉的排行则又选用了小排行,也就是排在贾珠之后的“宝二爷”。

所以,贾琏尽管被称为“琏二爷”,但他这个长房长子的位置是没有问题的。那么琏二爷的地位低于宝玉是因为父亲贾赦的缘故吗?贾赦是贾母亲生的吗?这个不用质疑,在小说第二回,冷子兴也明确说了,贾母生有两子,长子贾赦,次子贾政。但是,贾琏地位不如宝玉,与他父亲确实有关系。

在荣国府里是贾政当家,为何是贾政当家,在2回也提到一个细节,“自幼酷喜读书,祖父最疼”。贾政的祖父是谁呢?当然是贾源,也就是说贾政深得贾源的喜欢。贾代善要选家族接班人,最先看重的必然是父亲的意愿,毕竟“父为子纲”,这也是一条铁律。

也就是说,贾政当家得益于“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关系,可以说,他是祖父钦定的荣国府接班人。那么自然,在荣国府内即以贾政为中心,贾母跟着贾政住,则体现是女性的“父死从子”原则,谁当家自然跟谁住在一起。至于贾赦为何单独住在一个小院里,因为兄弟也是要分家的,分家后自然就成“两家人”,各住各的,各管各的账,只有传统佳节才在一起聚餐,和我们现在也是一样的。

同样的道理,既然荣国府的现任掌门人是贾政,那么下一任自然是从贾政这一脉里来选,你有见过当了皇帝的,不选自己儿子,非选弟弟或哥哥的儿子作继承人吗?除非没有儿子。

所以,贾政之后,荣国府的继承人只能从贾珠、宝玉或贾环三兄弟来选。贾珠早逝,贾环又是庶出,因此,按照嫡长子继承制,轮也轮到贾宝玉了,你说贾宝玉是不是运气好到爆棚,完全没有竞争对手,只能选他了。

但实际上,我们从小说中的诸多细节也能看出,不论贾政还是王夫人,对贾宝玉实际上是非常不满意的,贾政恨不得打死他,王夫人说如果贾珠活着,你宝玉爱往哪去都成。但不管怎样,他们也不会选贾琏来继承荣府家业。既然荣国府的第四代掌门人只能选贾宝玉,那么他的地位自然也就是最尊贵的。

由此可见,贾琏的地位不能与贾宝玉相比,按照谁当家谁继承家业的原则,也可以说是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贾宝玉作为荣国府未来对外的主理人,地位相对高于不当家的贾琏也是正常的。

其二,贾宝玉的地位高于贾琏,还来自于他的独特性。他生来与众不同,衔玉而生,性格乖张,长相又好,因而深得贾母的宠爱。实际上,贾母宠爱贾宝玉,也不能排除贾宝玉作为荣国府唯一的接班人这个主因,就如同贾政当年受其祖父喜爱,因而贾代善把家业传给了贾政一样。贾母如今在贾府所行驶的权利如同贾代善一样,她对宝玉的喜爱也深刻的影响着贾政,哪怕在关系宝玉前途的教育上,贾政也不敢忤逆贾母,基本都随着贾母。

贾母作为家族的老祖宗,既然当家人贾政都不敢说半句不好听的,永远捧着她,那么其他人也是一样的,对于贾母钟爱的人或物,自然也是特别优待的。因此,贾琏在家族地位上也就自然低于贾宝玉一些。

以上,笔者从小说的角度来解读了贾琏与贾宝玉在贾府的地位,您认为合理么?下面咱们以史为鉴,再从历史的角度来解释一下贾琏的尴尬地位。

从历史的角度来解释

在荣国府里,长子贾赦袭了爵位,也是嫡出,却是次子贾政当了主家人。这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很明显就是“废长立幼”。

“废长立幼”在历史上大多数时候都是不祥征兆,比如秦始皇驾崩,长子扶苏被冤杀,小儿子胡亥继承大统,引来了灭国之灾。三国的刘表袁绍也一样,同是把家业传给了小儿子,也都导致了灭亡。隋文帝废长子杨勇,立次子杨广,同样也招来了灭国之灾。唐太宗李世民废黜了李承乾,立小儿子李治为帝,后被武则天篡权,也是直接导致了帝国的灭亡。

当然,也有其他情况,长子在能力的确存在一些不足,或比不上弟弟。比如曹操喜欢小儿子曹植,因为他才高八斗,很合曹操的口味。但是曹操最终没有选曹植,这则是哥哥曹丕背后“活动”的结果。

再比如还有著名的“玄武门之变”,李渊三个儿子争夺大权,李世民的能力的确很强,功劳显赫,但人家李建成也不是吃素的,谁都不服谁,怎么办?互殴呗?谁狠谁胜出,所以李世民赢了。

从以上史实可见,“废长立幼”通常都会引发家庭内讧,从而造成兄弟间的相互残杀,最终被灭亡的下场。以史为鉴,在封建社会里,一个帝王之国尚且如此,那么,在贾府里也一样存在这样的矛盾。贾赦对贾政和贾母都有意见,在小说中也多次出现这样的情节。

比如第75回,贾赦讲了一个偏心的笑话,这分明就是含沙射影地说贾母偏心。行酒令时贾政唱衰贾环,贾赦却一反常态的大捧贾环,这分明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更为要命的是,贾赦对贾母的人或物也十分有兴趣。

第46回,他不是想娶贾母身边的鸳鸯吗?所有人都知道,贾母离不开鸳鸯,难道作为长子的贾赦反而不知道了,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外面的年轻女性有多少个,他非要抢贾母身边的大红人作小妾,这只能说明,贾赦这波操作实际也是在变着法的敲打贾母,让她摆正心态。

此外,贾赦在外还处处利用自己的权势欺压百姓,比如石呆子一案,也因如此,贾赦唱响了荣国府抄家的前奏,最终引发了贾府的大衰败。

贾赦的种种表现,也导致他与贾母越走越远。而贾政则不然,处处让着贾母,取悦贾母,和贾母的关系总体为说也过得去,至少体现了一个孝字。如果你有两个孩子,一个处处与你作对,在语言上讽刺你,在行为上招惹你,而另一个则完全相反,作为母亲,喜欢哪个是显而易见。

俗话说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在一个家庭中也是如此。贾母因为偏爱贾政,自然对他的儿女们也相对上心,对贾赦的一双儿女贾琏和贾迎春就是另一说了。在小说中,几乎没有写到贾母爱护贾琏的事情,对于迎春则是更不管了。

谁知自娶了他令夫人之后,倒上下无一人不称颂他夫人的,琏爷倒退了一射之地。说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极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红楼梦》第二回)

所以说,贾琏的确因为父亲在贾母心中的存在感低,导致了自己在家族中的地位也不高。在王熙凤未进门前还有点威望,第2回说,自打凤姐进了贾府的门后,办事能力远胜贾琏,他的地位就更低了。贾芸想揽活儿,找贾琏办不成,找凤姐才成,这说明什么,这只能说明,贾琏在贾府的存在感真的很低。

再者,在主持家族事务上,关键时候也是贾珍在忙前忙后,比如去清虚观打平安醮,也是由贾珍来安排。

由此可见,贾琏在贾府的家族事务上,基本就是打酱油的主儿。在荣国府就更不用说了,由于个人能力一般,所以才有凤姐上位的可能。

所以,从历史的角度解读,得出的结果也是一样的。如果把贾母视为太后,那么太后喜欢谁,谁就得宠一些,诸人也就高看他一眼和他周边的人,贾政便是如此,受益者便是贾政的儿女们。

而贾赦与贾母的关系不好,贾母连长子家的事过问都不过问,比如迎春嫁给中山狼,明知她去的是火坑,却不愿去替她说情,也足见贾母冷酷的一面。同样,贾琏在贾府的位置不上不下,也是受贾赦影响很大的。

综上所述,贾琏之所以没有贾宝玉尊贵,从小说的角度来说,是由他贾府未来接班人的身份所决定的。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则是由贾赦不受贾母待见引发的连锁反应。

标签: 贾琏

更多文章

  • 《红楼梦》贾琏,为什么只在亲戚圈里?他去过秦 楼楚 馆吗?

    历史人物编辑:栖鸿看红楼标签:贾琏

    当然去过。虽然贾琏还年轻,还不是“个中老手”,还处于“学着嫖赌”(张爱玲《创世纪》中语)的阶段。第五十四回,贾珍离开贾母的元宵宴,“便邀了贾琏去追欢买笑”——你不会不理解“追欢买笑”的意思吧?如果是去外面包养的情妇家,像尤二姐那样的,贾珍不可能邀贾琏同去。贾琏也不可能同去。勾搭尤二姐还担心贾珍吃醋、

  • 贾琏与凤姐当初有多恩爱,后来就有多仇恨

    历史人物编辑:俊慧文史书院标签:贾琏

    在《红楼梦》中,鲜有夫妻关系描写的桥段,只有凤姐与贾琏之间会有一些互动,特别是他们初时的感情,可以用蜜里调油来形容。在《红楼梦》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凤姐”中,就有贾琏与凤姐恩爱的情节描写。周瑞家的去送宫花,必然经过各个主子的房间,也通过周瑞家的眼睛,让大家看到了各位主子们的日常生活。周瑞家的先看到迎

  • 名著《红楼梦》里的配角贾琏,对应了现今社会的娱乐绯闻

    历史人物编辑:聊卿吟史标签:贾琏

    近期以来,罗志祥和周扬青的绯闻满天飞,娱乐圈又烧开了一壶水。吃瓜的观众两边站队,边看边起哄,很是热闹。这就对了,娱乐圈向来是“无风不起浪,浪起必波涛”。恰好重温曹老夫子的名著《红楼梦》,正看到贾琏怒斩王熙凤,忽然之间顿有所悟。原来罗志祥的近期行为像极了贾琏。王熙凤是贾琏的正房大妻,为什么会受到贾琏的

  • 贾琏偷腥被抓,俏平儿惨遭王熙凤毒打,贾宝玉为何伤心落泪?

    历史人物编辑:汉江忆史标签:贾琏

    作为我国古代小说的扛鼎之作,《红楼梦》的艺术成就着实令人拍案叫绝。曹雪芹的这“满纸荒唐言”,总引得后人绞尽脑汁的去解其中之味。在该书的前半部分,王熙凤的戏份儿十足,她那机敏善变而又狡黠刁钻的形象,总是让人又爱又恨,可以说是个相当丰满的人物。围绕着王熙凤,作者创作出了许多精彩的章节,其中便包括贾琏偷腥

  • 同样是“表哥”,贾宝玉本质上和贾琏相差无几,为何黛玉对他钟情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文史标签:贾琏

    在《红楼梦》中,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宝黛之情了。虽然贾宝玉身边的女性朋友有很多,他对周围的人也都特别好,但只是止步于好而已。这可以归结于贾宝玉情商很高,因为生于大户人家,自然是懂得如何与周围人打交道。再加上贾宝玉生性爱玩爱结交,所以身边男性女性朋友都不少。而在这贾府里,最不善这事的便是林黛玉了。

  • 尤二姐之死罪在何人?罪魁祸首不是贾琏也不是凤姐!

    历史人物编辑:小时悟史标签:贾琏

    《红楼梦》原著中,尤二姐被贾琏金屋藏娇,最终还是被王熙凤赚如大观园,最终吞金而死。《红楼梦》原著中,尤二姐隐射被清廷笼络的尚可喜与耿精忠极其子孙,尤三姐隐射吴三桂,吴三桂野心勃勃,一心想学郑氏家族,虽自立为王,却也不过是有心无力的垂死挣扎。尤三姐看中柳湘莲,湘莲却跌足道:“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

  • 若尤三姐嫁给了贾琏,命运会跟尤二姐一样吗?

    历史人物编辑:天川历史标签:贾琏

    文/韩雪丽二姐软弱,才被凤姐设计逼死,如果当初是三姐嫁了贾琏,进贾府的是她,命运会一样吗?心态上姐妹俩不一样,二姐和贾琏叹息,自己有错在先,三姐却不这样认为,她说,咱们金玉一样的人,让这两个现世宝给骗了。二姐眼里,自己是有错的,有些惭愧,可是三姐不同,她认为自己是金玉一样的人,错的是贾珍贾琏那些人。

  • 贾琏虽多情,但对尤二姐用情极深,绝非单纯好色之徒

    历史人物编辑:侯卫朝标签:贾琏

    贾琏生活在锦绣饫甘的温柔之乡,身上有一股纨绔之气,但性格和品质的底色是善良的。作者对贾琏这一角色的塑造立体而丰满,没有落入“非善即恶”的俗套,充分尊重人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真实描写当时他所处的社会现实和家庭环境,按照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发展走向多角度多侧面提示这是一个恶中有善的人物,庸俗却不乏良知,逐

  • 红楼梦:平儿被扶正后,能给贾琏生孩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七秋往事标签:贾琏

    小说《红楼梦》里,平儿是一个好人,她跟着王熙凤,却从来不仗势欺人,反而背着王熙凤做了很多好事。平儿善良美丽,温柔可爱,深受荣国府上上下下的喜爱,连读者都喜欢她。李纨是这样评价平儿的:“可惜这么个好体面模样儿,命却平常,只落得屋里使唤。”而贾宝玉更是认为平儿是个“极聪明极清俊的上等女孩儿”。平儿还入了

  • 在《红楼梦》里,最终贾琏的结局应该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翟梦迪标签:贾琏

    其实就贾府第三代里的人来说。最有能力的就应该是贾琏了。而且应该高于贾赦贾政这些人。但面对贾府的衰败他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但他的结局应该比贾宝玉强。贾琏,别名琏二爷,(是否有大爷,书中存疑)是荣国府中贾赦的长子。亲母早死无名,异母妹妹迎春,异母弟弟贾琮,妻子王熙凤,女儿巧姐。能力上的欠缺,没有走上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