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你根据《红楼梦》填下面的空,你会怎么填?
最有才情的女子:最有城府的女子:最有手腕的女子:最有抱负的女子:最义气的女子:最具男孩气的女子:最清高的女子:最懦弱的女子:
……
你大概会填:
最有才情的女子:林黛玉最有城府的女子:薛宝钗最有手腕的女子:王煕凤最有抱负的女子:探春最义气的女子:晴雯最具男孩气的女子:史湘云最清高的女子:妙玉最懦弱的女子:迎春
……
那么如果问:谁是红楼梦里情商最高的女子?
我会说,是平儿。
平儿,是《红楼梦》中贾府四大丫鬟之一,王煕凤的陪嫁丫头,所谓陪嫁丫头,就是从小陪着小姐一起长大,小姐嫁人时又随着小姐一起到了姑爷家。
然而平儿不光是凤姐的贴身陪嫁丫头,同时也是凤姐丈夫贾链的妾(通房丫头)。
且不说王煕凤口如蜜饯、心似虎狼,贾链风流惧内、懦弱无能,做王煕凤的丫头、贾链的妾,处境有多险恶可想而知。
然而在这种微妙的三人关系之间,平儿不但没像其他同事一样被炒鱿鱼,反而还深得凤姐信任,处得“周旋妥帖”,更因其性情玲珑得了一个“俏平儿”的称号。
那么,平儿之俏究竟“俏”在何处呢?
01.会说话
情商高的人说话,总能让人如沐春风,让别人觉得很舒服。
第61回“投鼠忌器宝玉瞒赃判冤决狱平儿行权”中,王夫人屋里丢了东西,凤姐要把丫头们拿出来,让她们“垫着磁瓦子跪在太阳地下,茶饭也不用给他们吃。一日不说跪一日,就是铁打的,一日也管招了。”王熙凤平时对待下人很严苛,这也使得她招来不少怨愤。
这时平儿讲了一番很得体的话,她劝凤姐“何苦来操这心?‘得放手时须放手’,什么大不了的事,乐得施恩呢。没的结些小人的仇恨,使人含恨抱怨。况且自己又三灾八难的,好容易怀了一个哥儿,到了六七个月还掉了,焉知不是素日操劳太过、气恼伤着的?”
平儿没有直接替丫头们开脱,而是句句从凤姐的角度出发,劝她积德行善、保养自己。凤姐听后觉得很舒服,听取了平儿的意见,这些丫头们也因此少吃了些苦。
这就是说话的技巧,把话说到别人的心坎上,从而达到自己所希望的目的。
会说话还体现在有分寸感,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让别人愉悦也不为难自己。
第56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贤宝钗小惠全大体”,凤姐病了,探春接管荣府,要大搞改革。探春借以向凤姐发难以树立威信,认为凤姐平日里用人不当而迁怒于平儿。
作为凤姐丫鬟的平儿这时处境很尴尬,她审时度势,态度恭谨谦卑,陪笑着向探春说:“姑娘知道二奶奶本来事多,那里照看的这些,保不住不忽略。俗话说旁观者清,这几年姑娘冷眼看着,或有该添减的去处,奶奶没行到,姑娘竟一添减,头一件于太太的事有益,第二件也不枉姑娘待我们奶奶的情意了。”
平儿一面支持探春的改革,一面维护凤姐的颜面,句句得体恭敬。原本满腔怒火的探春,见平儿说了这么一篇通情达理的话,一肚子的气都消了。
连平时为人滴水不漏的薛宝钗都忍不住夸奖:“他这远愁近虑,不亢不卑。他奶奶便不是和咱们好,听他这一番话,也必要自愧的变好了,不和也变和了。”
这就是平儿。
她既注意自己说话的分寸,不得罪探春,又保全了王熙凤的威严,不卑不亢,应对自如。
平儿也因此深受探春的尊重,要知道探春是个十分心高气傲的人,一般人她是看不上眼的。她视平儿为知己,在得知平儿和宝玉同一天生日后,还张罗起为平儿凑份子过生日。
02.会办事
在第7回“宝玉会秦钟”一节,凤姐和宝玉来宁国府做客,贾蓉之妻秦可卿的弟弟秦钟恰好也在宁府,凤姐便让贾蓉带秦钟来一见,跟着凤姐的人看见凤姐初见秦钟,未备见面礼,忙去荣府告诉平儿。
这里也顺便赞一下凤姐身边的其他人:
果然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凤姐身边人个个训练有素。
平儿“素知凤姐和秦氏厚密,便自作主张,拿了一匹尺头,两个‘状元及第’的小金锞子,交付来人送过去。”凤姐嘴上虽嫌“简薄”,但是心里还是感谢平儿的:既顾全了她的体面礼数,又能彰显自己对身边人的调教有方。
第21回,平儿在收拾贾链外出回来的铺盖衣物,翻到一缕青丝,平儿会意,藏在袖中。后来凤姐来了,让平儿好生检查一下贾链拿回来的东西,特别强调“别多出点什么”,一旁的贾链吓的脸都黄了,在凤姐背后,只望着平儿杀鸡抹脖子的使眼色。
平儿只装看不见,笑道:“怎么我的心就和奶奶一样?我就怕有缘故,留神搜了一搜,竟一点破绽都没有。奶奶不信,就亲自搜搜。”凤姐当然不会亲自去搜贾链的东西,只笑道:“傻丫头,他就有些东西,肯叫咱们搜着!”
这一段写得特别有意思:
凤姐还真是高估了贾链,与凤姐和平儿这两个聪明人尖儿比起来,贾链实在是够笨的:在外面沾花惹草倒罢了,你倒是谨慎点呀,既落口实在悍妻口中,又落把柄在娇妾手中,在家中完全处于下风,不占一点优势。倒是从这一段可以看出平儿的聪明其实是在凤姐和贾链之上的。
在这一回的后半段,凤姐出去后,贾链趁平儿不防备,将那绺头发抢了过来,还要拉着平儿求欢。平儿哪里肯,夺手跑了出来,和贾链隔窗对话,正说着话,凤姐又回来,看平儿在窗外,便问道:“要话说,怎么不在屋里说?隔着窗闹,什么意思?”
平儿说:“屋里一个人没有,我在他跟前做什么?”凤姐笑道:“没有才便宜呢!”平儿听了,便恼了,搁下一句“别叫我说出好话来了!”也不给凤姐打帘子,赌气走了。
这一段也是特别的精彩。
字里行间将三个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勾画得淋漓尽致。贾链和凤姐的互相猜忌、平儿的避嫌、凤姐不为人道的秘密……尤其能让人感到平儿这个丫头的清醒与自知:她知道自己虽有贾链妾的名份,但她也知道,那只是凤姐在人面前幌子而已,况且贾链这个主子也实在不成器,宁可得罪贾链,也要让凤姐放心。
从这一段也能隐约看出:平儿其实是掌握了夫妻两人一些互相不可告人的秘密,凤姐和贾链对平儿多少也是有几分畏惧的。
清代青山山农在《红楼梦广义》中说“平儿不矜才,不使气,不恃宠,不市恩,不辞怨劳,有古明臣事君之风。”
说的就是平儿会办事,能办事,如果是男子,可以做君王身边的明臣。
03.会做人
在《红楼梦》万紫千红的丫鬟群中,受到主子信任的、“有体面”的丫鬟,不在少数。“平、袭、鸳、紫”可谓齐名,分别居于凤姐、宝玉、贾母、黛玉的“首席”大丫头的地位,她们各秉其性,各为其主。
而本性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平儿,却要侍奉泼辣精明的凤姐,与其余的大丫头相比,明显做人的难度最大。
对此,王昆仑先生作过十分精到的分析,指出平儿“艰难的处境和善良的性格是极其矛盾的,也因此把她锻炼成一个头脑清楚、手腕灵活的好姑娘。平儿的全部故事都从这种矛盾法则中发展出来。”
所以平儿并没有因为凤姐的种种苛政劣迹,而蒙受“助纣为虐”“帮凶走狗”的一类恶誉,相反,倒常常凭借自身同凤姐的这种特殊关系来为别人排难解围、遮风避雨。
这正是曹公集中笔力对平儿给以特写的地方,《红楼梦》中,凡属平儿的独立的故事,几乎都具有这种“利他”的性质。
第52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一节中,平儿因之前和湘云她们在园子里吃鹿肉玩乐时丢了一个虾须镯,后来被宝玉院里的宋妈发现是坠儿偷了,拿过来回凤姐。
平儿接了镯子,并没有告诉凤姐,而是来找宝玉的丫头麝月,提醒麝月防着坠儿些,等袭人回来,商议变个法打发出去完事,还特别嘱咐麝月不要告诉晴雯,因为平儿知道晴雯正在病中,脾气火爆,怕知道了嚷出来。
平儿的厚道、体贴可见一斑。
除此之外,平儿还怜贫惜弱,很善解人意。
第42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刘姥姥这次来贾府,纯粹是为了报恩的,但刚巧合了贾母的缘,被贾母拉着说话,住了几天。这几天里,鸳鸯和凤姐看她是个丑角,一直寻思着着怎么拿她取笑,逗大家开心。心直口快的黛玉,也毫不客气地说她是“母蝗虫”,卷了那么多东西走。
唯有平儿,没因为刘姥姥的粗鄙而厌烦她,也没因为刘姥姥的地位而瞧不起她,而只是以年龄和辈分来尊重她。在平儿眼里,刘姥姥像贾母一样,都是一个年迈的老人。
在87版电视剧里面,还在这里加了个很感人的细节。平儿送他们回去的时候,刘姥姥的外孙板儿,临上车前又走回来,跪在地上给平儿磕了个头,大家都感动得落了泪。
也正因为为人善良正义,平儿结了很多善缘,最终得了善果。贾府衰落后,贾府四大丫鬟,袭人出府,鸳鸯自尽,紫鹃出家,唯独平儿的结局还算平遂。凤姐死后,贾琏将平儿扶正,成了贾琏的正室。
高情商的人,不是世故,只会处处逢迎;不是圆滑,一味敷衍讨好。高情商的人,如平儿一般,是知世故而不世故,历圆滑而弥天真。
不是没有见过生活的凌厉,而是历经千难万险,看尽世态炎凉,依然内心向暖,心存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