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申明一下,在这篇文章里,王熙凤和平儿,是同一立场。骂平儿就是在骂王熙凤,骂王熙凤平儿也跟着没脸。她俩是分不开的。至于王熙凤和平儿的内部矛盾、立场分歧,那是另一回事,在本文中并不涉及。
探春的“骂”,又分为两类,一类是打草惊蛇,一类是借刀杀人——看看,三十六计都用上了,探春厉害不厉害?
平时的时候,探春和王熙凤平儿是很好的。第五十五回说平儿“见探春有怒色,便不敢以往日喜乐之时相待,只一边垂手默侍”,可见“往日喜乐之时”,探春是很亲民的,至少对平儿这个丫鬟兼侍妾,没有“拿出小姐的款儿来”。
探春骂平儿,使唤平儿去“要茶要饭”、做低级仆役的活儿,都是为了立威。正如王熙凤分析的“作法开端,一定是先拿我开端”,和宝玉抱怨的“单拿我和凤姐姐做筏子禁别人”。如果不用骂凤平二人,她的改革措施就无法实施,而王熙凤所期待的“有他这个人帮着,咱们也省些心”、“众人就把往日恨咱们的恨心暂可解了”两方面收益,自然也无从着落。
由此可见,对于探春的“骂”,王熙凤平儿不仅不反感,甚至有点儿欢迎呢。因为她们深知,探春骂她们,但针对的不是她们,而是她们背后那个腐败的既得利益集团。
打的是草,惊动的却是草里的蛇。这是探春的第一类“骂”。
第二类是在抄检大观园时。其实对于抄检行动,王熙凤是第一个反对的。除了家族利益之外,王熙凤也很看重个人声誉,这影响到她以后的威权。大张旗鼓地抄检大观园,势必将丑闻曝光。不管绣春囊的主人是哪一房的丫头,作为荣国府实际管理人,王熙凤都难以摆脱“管理不善”的责任。而王熙凤的领导王夫人,也同样难辞其咎。
但是王夫人不分轻重、混淆敌我,一听王善保家的的建议——这货明显是抱着私心,甚至干脆就是来看王夫人王熙凤笑话的——马上决定抄检行动。
王熙凤还没洗清王夫人的怀疑,又忌惮王善保家的的监视,更重要的是王善保家的背后的邢夫人,于是不敢独持异议,只好同决了王夫人的方案。
被迫同意了自己并不认可的方案,还得自己领头去执行,王熙凤心里早揣了一肚子的气。所以对于反抗抄检行动的人,她天然地具有好感,也在自保的基础上,尽量保护包庇这些反抗者。对晴雯如是,对紫鹃也如是。
而探春的反抗更加激烈。除了“骂”王熙凤平儿之外,她还提到“你们不依,只管去回太太,只说我违背了太太,该怎么处治我去自领”,已经把矛头指向了抄检行动的主使人王夫人。
当然,有着辈分的区别,探春对王夫人的反抗还是比较隐晦的,但探春心里的愤怒是无可掩饰的。这愤怒,不仅是出于个人名誉的维护,更是出于对家族长远利益的担忧。
她痛骂王熙凤,不过是借砍向王熙凤这把刀,去对抗王熙凤背后的那些人、以及那些人恶毒的抄检建议、那个人的愚蠢的抄检决定罢了。
同样反对抄检的王熙凤,对探春的借刀杀人,欢迎还来不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