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贾府败落的结局从一开篇就已经有征兆了,冷子兴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他说贾府“外面的架子虽没很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更可怕的还是儿孙“一代不如一代”。
后来,贾府就像冷子兴所说的彻底败落了,府中的一干人等都落了难,不过很多人根据《红楼梦曲》中对李纨的叙述断定李纨躲过了这一劫,但是她不仅没有救助贾府一干人等,还对巧姐袖手旁观。这首曲子中有这样一句话:
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
这意思分明是说李纨非常吝惜钱财,不管贾府儿孙的死活。确实李纨是蛮有钱的。《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李纨带众姐妹们找凤姐要钱起诗社,惹得凤姐说了一大车子的话:
这会子他们起诗社,能用几个钱,你就不管了?老太太、太太罢了,原是老封君。你一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比我们多两倍银子。老太太、太太还说你寡妇失业的,可怜,不够用,又有个小子,足的又添了十两,和老太太、太太平等。又给你园子地,各人取租子。年终分年例,你又是上上分儿。你娘儿们,主子奴才共总没十个人,吃的穿的仍旧是官中的。一年通共算起来,也有四五百两银子。这会子你就每年拿出一二百两银子来陪他们顽顽,能几年的限?
贾府未败落之前,李纨不仅月钱比别人多,而且还有田地、租金赚。她确实有钱。不说贾府被抄家后,她的财产是否保存了下来,就算保存了下来,可那能有多少呢?
贾兰是李纨唯一的希望,贾兰是通过科举当的关,在贾府败落之后,他通过参加科举中举人、进士,从而一步一步走上仕途,但这一条路并不轻松,时间和金钱都是必须的。何况贾府败落后,李纨那点钱定然会成为一潭死水,贾兰当时还小,她需要钱来维持母子二人的生计,谁如果指望她去救助其他人,那就太苛刻了。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红学家从《红楼梦》中读出李纨的恶毒和心机,他们认为李纨过于自私。试想一下,李纨年少守寡,在贾府的日常生活中,她甚至连花儿都不能戴。
可以说,李纨所有的一切都是用青春换来的。在无数凄苦的岁月里,谁又真正关心过她?实际上,贾府真正和她感情深厚的还真不多。贾府败落,她守着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一切也是情理之中,谁又能说她错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