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中山来信商议离婚,妻子卢慕贞只回了一个可字,却被人大赞聪明

孙中山来信商议离婚,妻子卢慕贞只回了一个可字,却被人大赞聪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历史 访问量:2456 更新时间:2023/12/13 0:23:46

“予近日甚健康,幸勿为念。乡中各亲戚统此问好。”

1919年,孙中山写信给前妻卢慕贞,关心家乡学堂建设之事,并于结尾处问候乡邻亲戚。

虽然二人的婚姻关系早已于1915年的时候解除,但他们的情感却没有因为身份的转变而破裂,直到1925年孙中山逝世前,都始终通过书信保持往来。

孙中山与宋庆龄的是世人眼中伉俪情深的革命伴侣,但却很少有人知晓卢慕贞的名字。

这个传统质朴的小脚女人,曾经也一直默默站在孙中山的身后,为他处理好一切家庭琐事,让他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地追求革命理想。

卢慕贞是封建社会千千万万个传统女性中普通而又不凡的一个,她将自己全部都奉献给了丈夫和家庭,但又在人生岔路口,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选择。

当她收到孙中山商议离婚的来信时,她只回了一个可字,世人知晓后大赞其聪明。

如此一位总是被遗忘在历史烟尘中的伟大女性,经历了怎样一番人生?

日本来信

1885年,孙中山在父兄的安排下与卢慕贞结婚,婚后孙中山忙于学业和革命事业,与卢慕贞聚少离多,只能依靠信件与家中联络沟通。

二次革命爆发后,卢慕贞带着子女定居澳门,孙中山再度为革命事业四处奔走。

1915年,孙中山派自己的侍卫长邓卓如与长子孙科前往澳门看望卢慕贞,同时带去了一封信。

在见到卢慕贞后,儿子孙科拿出父亲的亲笔信,犹豫片刻后还是交到了母亲的手中。

卢慕贞在看到二人的怪异神情时,心中便已经有了预感,打开信件读罢,猜测也得到了证实,孙中山托人送来这封信,是与她商议离婚一事的。

孙科自小在卢慕贞的身边长大,深知母亲对于父亲的真切情感,因此他一直担忧地看向母亲,生怕她承受不了。

但卢慕贞的反应是二人没有料到的,她面色不改地放下手中的信,神情十分平静,宛如这封信中写得只是些平常问候。

之所以如此平静,是因为卢慕贞明白自己与孙中山并非良配,虽然已经做了三十多年的夫妻,但却一直有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横亘在他们之间。

早在几年前,她便亲自劝过孙中山另择贤妻,只是那时的孙中山并没有遇到合适的人,而如今他找到了想要相伴一生的人,他们的婚姻自然也走到了尽头。

卢慕贞放下手中的信纸,轻轻开口,向面前的两人询问孙中山新妻子是个怎样的人,语气平静,听不出丝毫的怨气和嫉妒。

邓卓如将宋庆龄的大致情况告知了卢慕贞,又讲述了孙中山与这位新伴侣相处时的一些情景。

卢慕贞听后面带欣赏地点了点头,便转头吩咐儿子拿只新的笔来,而后郑重地在孙中山的信上写下了一个“可”字,将自己全部的态度和感情都倾注在了这样一个简单的字中。

半年后,卢慕贞搭乘飞机前往东京,与孙中山当面商议离婚的具体事宜。

那时孙中山身边的许多朋友、同僚都不赞同他与卢慕贞离婚一事,一直在劝说孙中山。

胡汉民和朱执信等极力反对他们二人离婚的革命党人,都寄希望于卢慕贞——希望她来到东京后,唤醒孙中山心中对于家庭和这段婚姻的感情。

但卢慕贞早已经接受了这段婚姻走到尽头的事实,她前去东京也不是为了挽回,而是要亲手为这段婚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孙卢二人见面后就屏退了众人,单独面对面谈了很久。

谈话结束后,卢慕贞走到众人面前,神态一如她平日里那样温和谦卑,缓缓说出了自己在心中酝酿了许久的一番话:

如今正逢乱世,孙中山一直在为革命奔走,她则独自照料家庭,无法实时陪伴,但也一直到四处颠簸,多年来身心交瘁,最大的心愿便是能够在家乡安度余生,如今孙中山也有了能够伴他左右,助他革命的良配,她便愿意成全其事,答应离婚。

听了她这番真诚的话语,那些原本反对二人离婚的人,便再没有开口说什么。

随后,二人办理了离婚手续,正式解除了维持了三十余年的夫妻关系。

虽然已经不再是夫妻,但二人之间的情分却没有被影响,孙中山依旧像以前一般,每月寄钱回家,卢慕贞遇到难以决断的事情时,也会写信向孙中山求助。

包办婚姻

卢慕贞是传统社会教化下典型的贤妻良母式女性,孙中山则是站在时代潮头想要掀起风浪的革命者,如此迥然不同的他们,在混乱破碎的年代中,被命运的大手拨弄到了一起。

同治六年,卢慕贞出生于广东,她的父亲卢显耀颇有经商头脑,将生意做到了海外,赚下了颇为丰厚的家底。

卢显耀虽是华侨,但思想却十分传统保守,这一特点尤其体现在养育女儿这件事上。

他同众多封建家长一样,认为女子日后必然要嫁人,懂得操持家务才是要紧事,读书识字的能力都是可有可无的。

因此卢慕贞只在幼年时读了几年私塾,大概识得一些字,实在称不上有什么化底蕴。

卢慕贞的相貌也十分普通,不但皮肤黝黑身形瘦小,还深受陋习迫害,被残忍折断脚骨,缠成了三寸金莲。

许多人都觉得卢慕贞外无美貌、内无才情,与孙中山极不般配,与宋庆龄相比更是天差地别,因此她常常会被人忽略,甚至是刻意不被提及。

卢慕贞与孙中山的婚姻的开始,完全是宗族亲长做主的产物,他们如同数千年封建社会中无数的夫妻一样,素未谋面且对对方毫无了解,但硬生生被套上了这世间最亲密的关系。

卢慕贞被严厉的父亲教育成了低眉顺眼的温顺模样,而孙中山则自小便是一身反骨,常有离经叛道之举,他的父兄总是因他而头疼。

两广一代历来敬重神佛,许多村镇中都供奉着神像,神庙前的村民络绎不绝,香火不断。

孙中山自小就不理解这种迷信鬼神之举,14岁时更是直接伙同同村的几个小孩捣毁了乡亲们最敬仰的北极帝君的神像,在村中引发了一场混乱。

为了躲避乡亲们的责难,孙中山被送到了香港西医书院读书,在外读书的几年,他接触了更大的世界,眼界也得到了开阔。

1885年,父兄为了让他早日安定下来而给他安排了一桩婚事,女方便是邻村富商的女儿卢慕贞。

一心向往自由的孙中山本不接受包办婚姻,但那时他还是个没毕业的学生,一切生活费用全部仰仗父兄,胳膊毕竟拧不过大腿,最终他还是回到家乡,同16岁的卢慕贞成亲。

虽然这桩婚事并非是孙中山心中所愿,但他却没有将不满发泄在卢慕贞身上,婚后夫妻二人相敬如宾,关系也还算得上融洽。

婚礼结束后孙中山在家乡逗留了三个月,而后离开了新婚妻子回到香港继续读书。

嫁给孙中山后的卢慕贞一直按照自己从小接受的教育,孝顺公婆、恪守妇道,将孙家上下的一切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

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孙中山成为了一名西医医师,想要凭借自己的一身医术治病救人。

但彼时中国国内形势越来越严峻,清政府昏庸无能,列强虎视眈眈,目之所及的一切景象都让孙中山不禁为中华民族的前途深感忧虑。

在认清了清政府的腐败真面目,明白了中国的惨烈现状后,孙中山毅然决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自此他与卢慕贞和家人更是聚少离多。

贤妻良母

在孙中山为了救国救民而四处奔波时,卢慕贞独自撑起了家庭的重担,一边照顾着几个幼子,一边还要尽心侍奉孙中山年迈的母亲。

一件件看似琐碎的小事累积在一起也会形成一座大山,压在本就瘦弱矮小的卢慕贞的肩头,但她却从没抱怨过一句,反而时时担忧着在外漂泊的丈夫的安危。

卢慕贞文化程度不高,她并不知道丈夫在忙些什么,但却清楚他是在做正义的大事业,她给不了任何支持,只有照看好家庭,为丈夫减轻后顾之忧。

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孙中山作为积极革命分子成为了清政府通缉的要犯,其家人也险些受到了牵连,幸得在革命党人的帮助下,卢慕贞带领孩子和公婆前往檀香山,投奔大哥孙眉。

带着家人流亡檀香山期间,对于卢慕贞而言最困难的事是孩子的教育问题,因为身在海外很难找到私塾和老师,而孩子们也纷纷长到了该读书的年纪。

不得已之下,卢慕贞重新拾起书本,用自己从前在私塾里学过的《三字经》、《幼学》等书给孩子们开蒙,十分耐心地教导。

孙科兄妹再长大一些后,卢慕贞的水平便没法再继续教下去,于是她又花费了很大力气请来了家庭教师。

在她的悉心培养和严格督促下,三个孩子都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孙中山因惠州起义失败被迫流亡海外数年,他也因此终于有机会与分别了七年之久的妻儿亲人。

阔别七年后再相见。孙中山看着年事已高的母亲和为了家庭操劳而略显苍老的发妻,难掩心中愧疚,情绪十分激动。

而卢慕贞则表现得更加平静一些,她只是静静地望着丈夫,看着他因为国为民忧虑而憔悴的面容,心疼便不自觉地从眼睛里流露了出来。

结发三十年间,卢慕贞和孙中山的相逢和别离都总是匆匆忙忙,平静和安稳是那个年代的奢侈品。

1911年,孙中山终于获得了自己革命生涯中的一次大成功,武昌起义的一声枪响将数千年的封建制度撕开了一个口子,清帝退位,民国成立,革命形势似乎一片大好。

身在香港的卢慕贞听闻这一喜讯后,立刻带着子女前往南京与孙中山汇合,幸福生活的曙光仿佛就在眼前。

卢慕贞并不懂革命,也不懂孙中山追寻的事业,给她带来真切感受的是生活的变化。

到达南京后,她被尊为第一夫人,原本整日围着灶台孩子转的无知妇孺被迫打扮成自己不适应的端庄模样,随着孙中山出入各种应酬宴会,这让本就不善与人交际的她感到无所适从。

但这样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一段时间后孙中山便从总统职位上卸任,将权力的宝座让给了袁世凯

孙中山让位袁世凯一事是很多人心中的遗憾,但对于卢慕贞而言,那段时间或许是她人生中最为开心难忘的时光。

卸任后的孙中山携妻儿回到老家翠亭村,一家人一同度过了平静而美好的团聚时光,卢慕贞对此感到十分满足。

后孙中山无论是前往北京还是东京,卢慕贞都陪伴左右,夫妻二人一同游览了各地的众多名胜古迹,感情也日渐深厚。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生逢那样一个乱世,注定了无法在岁月静好中安度余生,不久后复辟闹剧上演,孙中山心中悲愤交加,再次离家投身革命,卢慕贞的生活又陷入了无尽的等待之中。

追随一生

自从被安排进这段婚姻那天起,卢慕贞对于身为自己丈夫的孙中山,就是满怀喜爱和崇拜的,这是数千年的封建礼教规训的结果,但同时也有孙中山个人魅力的作用。

孙中山的相貌、气质、性格是让卢慕贞在这段婚姻中找到一丝慰藉,而他的学识志趣等则会对卢慕贞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于卢慕贞而言,丈夫孙中山是一个有着大学问、大志向的人,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人们总是会自然地对强者产生仰慕的心理,她自然也不会例外。

卢慕贞对于孙中山的欣赏和爱,几乎是不带有自私的占有欲的,甚至在二人还没有离婚时,就曾劝孙中山找一个能够帮助他的伴侣。

对于自己和丈夫之间存在着的犹如鸿沟一般的学识和眼界上的差距,卢慕贞心中必然是有着深深的遗憾的。

在卢慕贞的潜意识中,大概一直都认为自己是配不上孙中山的,因此在孙中山来信提出要与她离婚时,她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悲伤和不满,甚至表现得有些欣慰。

她体面地回复这封斩断他们夫妻关系的信件,打听孙中山的新伴侣是个怎样的人,在知晓对方是个优秀的女子后,还大方表示愿与对方姐妹相称。

对于自己的这位发妻,孙中山也是有着深厚的感情的,他感激卢慕贞三十多年来为家庭的付出,也同样敬重她高贵的品格。

二人的情分没有因为夫妻缘尽而中断,孙中山仍会按时寄钱回家,关心家中情况,在心中亲切地称呼卢慕贞为“科母”或是卢夫人。

卢慕贞每当遇到难以抉择的问题是,也会第一时间写信向孙中山求助,让对方帮助自己做个决断。

他们不再是伴侣,却依旧是血脉相连的家人。

1925年,孙中山因病救治无效于北京协和医院逝世,这位为了民主共和穷尽了一生的伟人,终是没有看到阳光洒满中华大地。

逝世前,孙中山将儿子孙科叫到身前,向他倾诉了自己心中对于发妻的愧疚。

身在澳门的卢慕贞在听闻孙中山去世的噩耗后,一向平静的她悲痛欲绝,表现出了少有的失态。

几日后,卢慕贞请专人代笔,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纪念前夫孙中山,称他有“伟大的精神,伟大的人格”。

卢慕贞虽不像宋庆龄一般,常年陪伴在孙中山左右,为他的事业提供助力,但她也继承了前夫的遗志,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孙中山的理想出力。

孙中山逝世后,她将家中孙中山的遗物全部小心保存下来,后当作文物无偿捐献给了博物馆,让后人能够时刻学习纪念他的伟大精神。

抗日战争开始后,卢慕贞号召家中小辈积极投身革命,出钱出力帮助五桂山区的游击队,为他们购买枪支弹药和医疗用品,还帮助运送伤员前往澳门医治,贡献出了巨大的力量。

1952年,卢慕贞于澳门逝世,享年86岁,安葬于澳门西洋坟场。

卢慕贞与孙中山之间的情感,很难用爱情二字简单概括,他们的婚姻起始于家长的包办,三十年中聚少离多,这段关系中究竟存在过多少浪漫和悸动,外人难以断言。

但爱的形式本就多种多样,卢慕贞和孙中山都给与了对方发自内心地尊敬和珍视,即便不再是夫妻,却依旧是彼此生命中值得万分珍重的存在。

参考文献

《卢慕贞:被历史烟尘湮没的女性》 2003年5月15日 《档案记忆》

《孙中山与卢慕贞——从孙中山致卢慕贞六封书信试析》 2012年6月15日 《岭南文史》

标签: 卢慕贞

更多文章

  • 卢慕贞:和孙中山走过32年婚姻,生下一子二女,离婚时提三个请求

    历史人物编辑:星羽文史录标签:卢慕贞

    1914年,孙中山的英文秘书宋霭龄嫁给当时的“山西首富”孔祥熙,婚后,宋霭龄随丈夫回山西打理家族生意。为了不影响孙中山的工作,宋霭龄把刚从美国回来的妹妹宋庆龄介绍给他当秘书。那一年,孙中山47岁,宋庆龄则刚满20岁。不久后,这对有着27岁年龄差的革命男女竟然发展出了爱情。孙中山和宋美龄都是虔诚的基督

  • 国母卢慕贞:17岁嫁孙中山,为成全丈夫爱情主动离婚,其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伊尔三四标签:卢慕贞

    她被誉为“民国国母”,17岁就嫁给了孙中山,为他生下三个子女。最终却为了成全丈夫与宋庆龄的爱情,主动提出离婚,孤独终老。卢慕贞,孙中山的原配夫人,书香门第出身,父亲曾到美国檀香山经商获富。虽然家庭条件不错,但她并没有接受高深的教育。她从小就很勤快,素以孝敬长辈而闻名乡里,擅长女红。在双方父母的撮合下

  • 卢慕贞和她的《先生再见》

    历史人物编辑:雪夜惊鸿标签:卢慕贞

    卢慕贞,孙中山原配夫人。她十七岁时与十八岁的孙中山结婚,诞下三名子女:孙科、孙娫及孙婉。1915年3月,48岁的卢慕贞收到孙中山送来的离婚书信。卢慕贞在收到孙中山的离婚信后,只回了一个“可”字。之后,卢慕贞写下了一首情深意切的《先生再见》。今宵露寒,先生再见,转身却是泪水潸然。这似水流年,我们不亏不

  • 王熙凤,不应该留这么大个漏洞的

    历史人物编辑:天川历史标签:王熙凤

    王熙凤,识字不多还可以理解,女子无才便是德,大字不识相当于文盲,却偏偏快和刘姥姥一个水平,怪了。在红楼梦里,黛玉讥讽刘姥姥为“母蝗虫”时,宝钗那么通透的人,也明说了“二嫂子不认得字”。这就让我感到非常纳闷,按说王家名门望族,无论哪方面,比李纨的娘家只可能更好,李纨在父亲“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育下,都

  • 沈梦辰的王熙凤,究竟差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归舟放鸟标签:王熙凤

    那天上网冲浪,看到一向风评不错的沈梦辰竟然挨骂了。词条#沈梦辰演王熙凤#下,铺天盖地是批评声。“既不形似更无神似……完全没有凤辣子的犀利、凌厉、尖酸……”“完全不像,没有贵气,也没有泼辣。”“气度像赵姨娘,表情像夏金桂。”赵姨娘其人,卑微阴险,曾设毒计欲将王熙凤和宝玉置于死地,夏金桂为人则粗鲁狠毒,

  • 王熙凤到底是站宝玉黛玉,还是宝钗宝玉?

    历史人物编辑:栖鸿看红楼标签:王熙凤

    当然是站宝玉黛玉。不仅是心里站位,而且嘴上经常调侃:“ 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你瞧瞧,人物儿、门弟配不上?根基配不上?家私配不上?那一点儿还玷辱了谁呢?”不仅嘴上调侃,而且在管家事务上已经做好了准备:“宝玉和林姑娘他两个,一娶一嫁,可以使不着官中的钱,老太太自有梯己拿出来”

  • 红楼梦里的酒文化(二):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爱喝什么酒?

    历史人物编辑:润杨的红楼笔记标签:王熙凤

    《红楼梦》中酒字出现了580多次,直接描写喝酒的宴席场面有60多处。酒宴、酒,出现酒的时间,有白天,有夜里;有晴天,有雪天;出现的地点,有室内大厅,有露天野餐;有山坡,有山巅;有亭台水榭,有花园楼阁,可谓俯拾皆是酒。我们经常看到贵族太太小姐们喝酒的场面,虽然是以玩的性质出现,或者是以过节、过生日的名

  • 焦大醉酒后为何要骂王熙凤?王熙凤被骂后为什么要急着去害死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烟花谈历史标签:王熙凤

    《红楼梦》第七回说,宁府的贾珍之妻尤氏请客,请的客人是王熙凤和贾宝玉。能把大观园里的最重要的两个人请来做客,老实的贾珍之妻尤氏当然是做了充分准备的。席间,大家饮酒行令,非常高兴。但高兴是高兴,却高兴的把仆人们也叫上了桌,这本是亲民的事,没想到,出事了。老仆人焦大平时也喝不到这么好的酒,见主人让喝酒,

  • “最美王熙凤”邓婕:65岁穿衣不扮嫩、不显老,从容老去很优雅

    历史人物编辑:小陈聊搭配标签:王熙凤

    邓婕曾说:“我认为表演还是需要天赋的,我相信只要出现在镜头前,站到台上,就能走入角色内心。我始终认为,表演是流淌在我血液里的,我知道该怎么去做。”这种水到渠成的自然感让邓婕成功饰演了一个又一个让观众记忆犹新的经典角色,比如《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宰相刘罗锅》的刘夫人等等。而即使现在已经65岁的邓婕依

  • 那个醉骂宁国府的焦大,最后去了哪里?答案在王熙凤协理宁府一回

    历史人物编辑:少读红楼标签:王熙凤

    焦大是红楼梦里的一个小人物,但在情节发展中,却又是承上启下不可或缺的角色,这样一位小人物,曹公给他的出场亮相,可谓相当震撼。焦大一出场就是喝了酒在那里骂人,如此轰轰烈烈的场面,也让读者通过焦大醉骂,看到了宁府的金玉之外败絮其中,看到了侯门公府光鲜亮丽外表下的肮脏不堪。但奇怪的是,焦大出场没多久,就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