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四十一回中,贾母携二进荣国府的刘姥姥去妙玉的栊翠庵品茶,书中是这样叙述的——
当下贾母等吃过茶,又带了刘姥姥至栊翠庵来。妙玉忙接了进去。……妙玉笑往里让,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便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贾母众人都笑起来。
上面这一段叙述看似平淡无奇,但和《红楼梦》中的很多情节一样,都隐藏着不少等待发现的秘辛,有心人就此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贾母为何不吃六安茶?我们大可以从3个角度来解读这段叙述:
贾母的养生之道
我们来看看六安茶是什么样的茶。根据史料记载,慈禧在诞下同治之后才有每月十四两六安瓜片茶的待遇;建国后,六安茶一直被作为特贡茶。1971年基辛格访华,六安茶可是被作为国礼馈赠。可想而知,这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茶,这样珍贵的茶贾母看不上?却偏偏喜欢清代时兴的老君眉?贾母的品味去哪了?
其实呢,文本中贾母已经说明了自己的用意,她说“我们才都吃了酒肉”。古人饮茶很是讲究,茶不是随便喝喝的,也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喝的,这里面涉及到养生之道。六安茶是绿茶中的特种茶,老人家年老体弱,过量饮用绿茶消食,容易引发胃肠不适。而老君眉却是乌龙茶的一种,属于红茶,红茶能够消食,解腻。贾母是何等人,会不考虑到这个?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这段叙述中看到一些非常有趣的东西,我认为有2点:
1、妙玉懂人情世故
不管读没读过《红楼梦》的人都对妙玉有一个刻板印象,就是这是一个生性孤僻、不谙人情世故的人,这是一种很大的误解。通过上面这段对话,我们发现,妙玉不仅深通养生之道,而且她对贾母礼数周到,就连她的心理也摸得精准,可见她是懂人情世故的。
2、贾母和妙玉的关系
贾母和妙玉的关系又从何说起的呢?文本透露出最直接的信息就是这两位的品味都是超乎常人的,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溢于言表。或许就是因为这样,贾母在这里才会如此随意自在,而妙玉也是懂贾母的,“知道”两个字足见两人之间的熟络和默契。
当然,也有人认为,贾母对妙玉有点刻薄,但亲近和刻薄有的时候根本就是一回事,刻薄不过是因为看在外人的眼中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