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妙玉父亲贵不可言,不是义忠亲王,而是他

妙玉父亲贵不可言,不是义忠亲王,而是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李晋霞 访问量:4760 更新时间:2024/1/28 7:54:54

金陵十二钗里,若论最神秘的人物,除了秦可卿,便是妙玉了。

关于秦可卿,其出身、其死因、其个人情感甚至一个葬礼都迷雾重重,都令读者深感不解,因此孜孜以求,乃至在红学中独成一派“秦学”来,且不提。而相对于秦可卿,妙玉身上的谜团一点不逊于她,其中,妙玉的出身和结局最是迷离恍惚,历来被读者们猜测纷纷,但也莫衷一是。

关于妙玉的出身,多处细节都可以证明,这个姑娘不简单:

林之孝来介绍妙玉时,如此说道:

“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服侍。……她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妙玉本欲扶灵回乡的,她师父临寂遗言,说她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然有你的结果。所以她竟未回乡。”

原谅这里大量引用原文,实在不能删繁就简,因为每一句话的信息量都很高。这段话具体传递了什么信息呢?

其一,一开始妙玉父母不舍得让其出家,便买了许多替身代其出家,这需要一笔巨大的费用,不是一般富贵人家能做得到的;

其二,妙玉修行的寺庙是苏州的玄墓山蟠香寺,是全国知名宝刹,即便有钱,也不一定能进;

其三,妙玉即便出家,身边还带着两个嬷嬷和一个小丫头服侍,这比黛玉进贾府时还要排场;

其四,妙玉的师父是“极精演先天神数的”知名人士,却对妙玉百般拥护,意味着什么?

最后,就是老生常谈的古玩,“贾宝玉品茶栊翠庵”一节,妙玉所用的茶器都是贾府所没有的,就如妙玉所言“你们家恐怕都找不出这么一个俗气来”,孤傲而自信,这是谁给的底气?

这一切都说明,妙玉家的社会地位绝对在贾府之上。而此时贾府不仅是四王八公中的“两公”府,亦是凭元春封妃成了皇亲国戚,其尊荣几乎无以复加了,所以,妙玉的父亲,不仅仅一个书香仕宦如此简单,而起码是与四王持平的人物。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纵观全文,出现的郡王亲王就有南安郡王、东平郡王、西宁郡王、北静郡王四家王爷,另外从他人口中提及的则为忠顺王和“坏了事”的义忠亲王老千岁。在这些人里,四家郡王都在秦可卿葬礼时出现,可以断定与妙玉无关,至于忠顺王,其与贾府素日并无往来,更毫无把女儿送进贾府的道理。

而“坏了事”的义忠亲王老千岁,则是很多读者认同的妙玉父亲,但这义忠亲王老千岁的称呼,年纪也不小了,大抵与太上皇同辈,其“坏了事”时估计妙玉还不到十岁,这么老的义忠亲王,是不可能有这么小的女儿的。

而除了这五个王,文中还曾提及一位王爷,便是第三回,黛玉进府时见贾政的荣禧堂有一副乌木镶着錾银字迹的对联,写的是: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在前文我们知道四王中已有个东平郡王,为何这里生生多出个东安郡王来呢?更有趣的是秦可卿葬礼,各路勋贵豪门、王侯公府彩棚高搭,纷纷路祭,独独不见与贾府如此亲厚的东安郡王。所以基本肯定,这位东安郡王已经不在了,而此后东安改名东平。而在古代,太子居住的宫殿被称“东宫”,这是否意味着这位东安郡王与太子有什么动作,导致东安“不安”呢?总之,这位郡王大抵与义忠亲王一般,是“坏了事”的。

那么这位王爷有可能是妙玉的父亲吗?在第三回写到东安郡王的对联时,脂批:“先虚陪一笔”,这意味着东安郡王是一个伏线,而东安郡王已死,后面再出现便是一个死人的身份。谁最有可能牵扯到这位死了的郡王?纵观贾府这些重要人物,只有“金玉质”的妙玉堪配。金陵十二钗中,除了妙玉,都是与贾府有血缘和瓜葛的,而妙玉一个毫无任何瓜葛的竟然排名第六,实在说不过去,只能说其与贾府有着不能摆在明面的关系。这层关系就是妙玉的父亲曾经与贾府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们可以想象,妙玉大约在8岁左右带发修行,远离王府,东安郡王在举事前将家中宝物渡出王府置于蟠香寺,让妙玉保管,也为了保个万一。在蟠香寺多年,妙玉出落得越发标致脱俗,引来不少公子王孙垂涎,甚至已权势压制妙玉,故而才有后来妙玉的“王侯公府多以权势压人,我再不去的”,一个再字说明妙玉是被豪门公府压制过的。后来也许妙玉太过特殊引来某些人的质疑,其师连忙将其带离苏州,悄悄来到京城寻求贾府庇护,更嘱咐其“不宜回乡”。

可惜妙玉师父再小心翼翼,贾府再权势遮天,在其倒台的一天,妙玉也难逃厄运,其心性再高,目下再无尘,也要在现实面前低头,最终陷入淖泥中。

标签: 妙玉

更多文章

  • 金陵十二钗之妙玉:不是贾家人,进了贾家门

    历史人物编辑:川剧男孩小严标签:妙玉

    作者:甘棠作为金陵十二钗,只有妙玉一人,和贾府没有丝毫关系,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成了最耀眼的十二钗之一。妙玉此人,身世来历成谜,在贾府明明是寄人篱下,却有着不甘人下的傲骨,整个人在当时非常的不合时宜,很是矛盾。而别人在形容的妙玉的时候,和她做邻居十年的邢岫烟看不上她,认为她不僧不俗,不男不女。十年相

  • 《红楼梦》贾府的茶具值钱,还是妙玉的茶具值钱?

    历史人物编辑:馨儿生活日记标签:妙玉

    纵观大观园中所用的茶具,都是一些上等的瓷具,如果比较贾府的茶具和妙玉的茶具的话,那么,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看,一是从书中记载,贾府所用的茶具都是上等的瓷器,而妙玉居于庙中,她用的是金制的茶具,二是从妙玉的出身来说,妙玉的家世远比贾府更有钱,她是出生于京城的名门,只因从小体弱多病,才不得不出家,所以她

  • 妙玉没有遭强盗劫掠,而是成为帝王的老师

    历史人物编辑:王朝波标签:妙玉

    妙玉在十二钗正册中位居第六,可见作者对这个人物的重视程度。曹雪芹为她设计的人生道路、性格命运,已在画、词、曲《世难容》中作了提示。画中是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但程伟元、高鹗续写成妙玉遭劫被辱,卖进花街柳巷。笔者认为,曹雪芹是不会这样安排妙玉的结局,那么,妙玉的结局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这就必须从“白玉

  • 妙玉不屈从的“枯骨”,是什么来头?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博标签:妙玉

    “妙玉”是她的法名,真实姓名已经失落。曹雪芹取‘妙玉’之名,重在一个‘妙’字,有‘玄妙’之义。因为妙玉的聪慧、才情、性格、气质都异于常人,所以玄妙。对妙玉的命运,第五回的“美玉”当指妙玉,这个没有异议,而落在“泥垢”之中,是什么意思?学界意见不一。有说,被劫甚至玷污;有说,被迫还俗,而且是一场非常不

  • 妙玉是出家人,为何有那么多名贵茶具?你看第一个拜访她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妙玉

    文|四季文史《红楼梦》中,大家一开始对于妙玉的身份众说纷纭,不过随着贾母去栊翠庵品茶一回,当她看到妙玉身边服侍的老婆子是“道婆”时,我们便知妙玉是个“道姑”。妙玉此人比较特殊,她虽然是曹公笔下的金陵十二钗之一,不过她貌似跟贾府没有半点关系,不像其他芳官。另外,妙玉谈吐不凡、品味不俗,而且她还有好几套

  • 87版红楼梦妙玉的美照,第一张气质美如兰,第四张与宝钗的合影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妙玉

    妙玉是红楼梦中着重描写的一位佳人,曹雪芹并不讨厌妙玉,对其还怀有恻隐之心。妙玉虽出家为道,但由于出身在官宦之家,因此私藏很多价值不菲的文物古董。可以说,妙玉在红楼梦前八十回里的戏份非常少。真正写到她的一次就是在第四十一回的栊翠庵品茶,统共也就一千多字的描述,她的长相和才气毫不孙色于林黛玉,气质美如兰

  • 红楼梦:妙玉是什么样的官宦之后?父辈是什么级别的?出身门阀,累世公卿

    历史人物编辑:润杨的红楼笔记标签:妙玉

    题记:欢迎阅读!本文有1916字。《红楼梦》中,关于妙玉是身世,作者只是含糊其辞地说,她是官宦人家的小姐,其他的就讳莫如深了。令人疑惑的是,官宦人家的小姐竟然瞧不起贾府,竟然有许多奇珍异宝。秦可卿和秦钟都是官宦人家的孩子,他们家给秦钟上学的钱都是东挪西凑的;尤二姐和尤三姐也也是官宦人家的孩子,他们还

  • 妙玉的性情:一盏茶杯,妙不可言

    历史人物编辑:晨风晓月趣历史标签:妙玉

    妙玉在《金陵十二钗》正册中名列第六,全书描写她只有六次,但形象却极其丰富。几百年来,研究妙玉的人几乎一致认定妙玉的个性特征是超凡脱俗,才华横溢,鄙视尘俗,爱干净而且有洁癖,连林黛玉这样的清傲才女到了她眼里都成了“大俗人”。在大观园的所有住户中,妙玉是其中最特殊的一位。因为除她之外,余者都是贾府的少爷

  • 红楼梦中妙玉的师傅让妙玉等待的结果是什么?一种全新的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张旭阳标签:妙玉

    文/陌游常乐我想妙玉的师傅想要妙玉等待的是和贾府的一段缘分。妙玉的师傅也算是得道高人,她们对人的命数和缘分都会看得特别通透,或者说她知晓妙玉或许和贾府有某些关联因此才会叫妙玉等待。第一,进入贾府,和红楼儿女的相遇我是一个比较相信命运和缘分的人,有些人她们看似没有什么关联,但是如果命运注定她们有缘分的

  • 妙玉示爱,宝玉当面拒绝,难怪黛玉很放心

    历史人物编辑:小伟生活标签:妙玉

    她自幼父母双亡,由师傅养于佛前,从此青灯古佛十数载。但她身在佛门,尘缘却未了。这正是所谓的【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这个被迫带发修行的青春美少女,到底还是对怡红公子动了情。然她之命薄,更甚于颦卿。上无父母做主,下无兄弟姐妹扶持,连像黛玉这样的外祖母也没有,她即便有爱,又能如何?她不是故事里私定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