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红楼梦:宝黛结合是众望所归,为啥却成了袭人口中的丑祸呢

红楼梦:宝黛结合是众望所归,为啥却成了袭人口中的丑祸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姜子说书 访问量:4907 更新时间:2024/1/18 23:09:45

红楼梦:宝黛结合是众望所归,为啥却成了袭人口中的丑祸呢?

文/姜子说书

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

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

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

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秦。

源为二玉演二宝,慷慨隽逸作姽婳,荣源宁演隐甄氏,《胠箧》《南华》续《庄子》!

——《石头记》序

《红楼梦》故事里,林黛玉是史太君的外孙女,是她最疼爱的女儿贾敏的独苗,让林黛玉嫁给贾宝玉,是贾母一辈子最大的心愿。

《红楼梦》故事里,贾琏尤二姐准备给尤三姐找个如意郎君,期间兴儿说起贾宝玉成天家疯疯颠颠的,尤二姐感慨可惜了一个好胎子,尤三姐却着实赞扬了贾宝玉一番,众人跟着起哄,兴儿作为贾府的下人,给出了史太君看中林黛玉为孙媳妇的答案!

兴儿笑道:“若论模样儿行事为人,倒是一对好的。只是他已有了,只未露形。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则都还小,故尚未及此。再过三二年,老太太便一开言,那是再无不准的了。”

《红楼梦》故事里,薛宝钗开玩笑,让林黛玉嫁给薛蟠,黛玉便够上来要抓宝钗,薛姨妈出来劝说,期间也说贾母能看得上的孙媳妇也只有林黛玉了。

薛姨妈又向宝钗道:“前儿老太太因要把你的妹妹说给宝玉,偏生又有了人家,不然倒是一门好亲。我想着,你宝兄弟老太太那样疼他,他又生的那样,若要外头说去,断不中意。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与他,岂不四角俱全?”

紫鹃听了,忙也跑来,让薛姨妈帮忙找王夫人说亲,屋内婆子们因也笑着让薛姨妈到贾母跟前做媒保成这门亲事,说是千妥万妥的。

可见,无论是贾府的下人们,还是客居贾府的薛家这些客人,所有人都看出来了,贾母早就内定了林黛玉当自己的孙媳妇,其中尤其以薛姨妈的一番话最有深意。

薛姨妈道:“凭你两家隔着海,隔着国,有世仇的,也终久有机会作了夫妇。这一件事都是出人意料之外,凭父母本人都愿意了,或是年年在一处的,以为是定了的亲事,若月下老人不用红线拴的,再不能到一处。比如你姐妹两个的婚姻,此刻也不知在眼前,也不知在山南海北呢。”

《红楼梦》故事里,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婚姻,就是父母长辈都愿意,连个当事人也愿意,而且人家青梅竹马,从小儿一块儿长大的,林如海去世时,贾琏就是代表贾家贾母负责去给两家定亲的人,可以说是众望所归。

但是,袭人误打误撞,发现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恋情,却是十二分担心,竟然用丑祸和不才之事来形容黛玉和宝玉的爱情。

这里袭人见他去了,自思方才之言,一定是因黛玉而起,如此看来,将来难免不才之事,令人可惊可畏。想到此间,也不觉怔怔的滴下泪来,心下暗度如何处治方免此丑祸。

接着便是第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遭笞挞”,袭人在王夫人跟前进言,说她心里记挂着一件事,要来回太太,讨太太个主意。

袭人道:“我只想着讨太太一个示下,怎么变个法儿,以后竟还教二爷搬出园外来就好了。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也大了,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姊妹,虽说是姊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便是外人看着也不像。”

袭人这番话,确实看着像是针对林黛玉,因为贾宝玉已经对林黛玉起心动念了,但是,比起林黛玉,更没有分寸的人是薛宝钗。再则,既然两个玉儿已经长大了,不是正好可以结婚了吗?就如贾母在张道士跟前所说的一般,袭人究竟担心什么呢?

贾母道:“上回有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大儿再定罢。你可如今打听着,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配的上就好,来告诉我。便是那家子穷,不过给他几两银子罢了。只是模样性格儿难得好的。”

《红楼梦》故事里,贾宝玉是活龙、凤凰,林黛玉也是凤凰,宝黛一体即荣国府木石前盟,象征着崇祯政权,所谓的不才、不肖的丑祸,其实指的是崇祯亡国。

主仆颠倒,其中的仆人,指的就是赖家,赖大不过是贾府的家奴,赖嬷嬷却被称为未来的老封君,比肩贾母,赖大家的小子被称为凤凰,所当州县之官,其实指的是皇位。

赖嬷嬷向炕沿上坐了,笑道:“前儿在家里给我磕头,我说:‘哥哥儿,你今年活了三十岁,虽然是人家的奴才,一落娘胎胞,主子恩典,放你出来,上托着主子的洪福,下托着你老子娘,也是公子哥儿似的读书认字,也是丫头、老婆、奶子捧凤凰似的,长了这么大。到二十岁上,又蒙主子的恩典,许你捐个前程在身上。你看那正根正苗的忍饥挨饿的要多少?”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

标签: 袭人

更多文章

  • 袭人挖苦晴雯懒惰,麝月却用一句话为她正名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袭人

    晴雯在大观园的口碑不大好,绣春囊事发后,王善保家的要报复园中那些平时看不惯的“副小姐”们,第一个就拉晴雯出来开刀,称其“能说会道,抓尖要强,一言不合就竖起眼睛来骂人”,事实上晴雯确实心比天高,所目睹之事不顺意时有发生,晴雯快言快语,教训几句也是有的,撵走坠儿一事便可见一斑。脾气火爆,人缘不好是晴雯最

  • 李嬷嬷屡次骂袭人,袭人为什么不让宝玉赶走她?

    历史人物编辑:栖鸿看红楼标签:袭人

    袭人得意地笑了:“我就是想让你这么以为!”我不想从道德角度来评判袭人,这个太私人化、感情化,我只想说袭人是一个心思周密、善于为自己筹谋的人,大概不会有人反对吧?李嬷嬷骂袭人,从作品中的描写来看,是在李嬷嬷“出去”之后。不过以她的性格、以她与袭人的关系,当初也不可能没骂过袭人。即使没骂,也一定心里很讨

  • 李嬷嬷两次骂袭人,为何刻意针对她?真相扎心

    历史人物编辑:陈想读名著标签:袭人

    袭人待人接物温和周到,与人为善,在荣国府里是人人皆知的。不过她也被别人嘲骂过,像晴雯就时不时地要讥讽她,把她比做西洋花点哈巴儿。现在年轻人说,“做人不妨狗一点”,那就不在话下了;但在袭人那个时代却没这样的“时尚”的,所以晴雯真是够损的。不过说到骂得最凶的还属李嬷嬷。在我的印象里,李嬷嬷骂过袭人两次,

  • 《红楼梦》袭人原本冷落了湘云,后来却突然对湘云好了,为啥?

    历史人物编辑:润杨的红楼笔记标签:袭人

    本文1783字,欢迎阅读!《红楼梦》里,自从湘云回到史家,袭人就对她不像以前那么好了。纵然湘云“英豪阔大宽宏量”,没有小儿女的姿态,依然感受到了袭人的冷落。她忍不住问袭人,“我家去住了一程子,怎么就把你派了跟二哥哥,我来了,你就不像先待我了”。袭人脸红了,没有正面回答,反而说湘云拿大小姐的谱儿,自己

  • 《红楼梦》中,像袭人这样的“丫头上位”就不是宝玉的真爱吗?

    历史人物编辑:如玉公子标签:袭人

    不是丫头上位的就不是宝玉的真爱,而是袭人本就达不到宝玉对爱情层面上的要求。袭人是宝玉的贴身丫头,她对宝玉嘘寒问暖,照顾得无微不至,但这些只是身体上的,这些照顾也是一个丫头该做的本分工作。袭人是个称职的丫头,但是若论爱情,宝玉却无论如何也不会看上她。虽然宝玉和袭人有过云雨之情,但那不过是一个贵族公子哥

  • 晴雯,袭人告你的状,是为你好啊

    历史人物编辑:云裳小历史标签:袭人

    晴雯输在了没有靠山上。其实晴雯是有靠山的,贾母的想法就是林黛玉加晴雯的组合,但因为和王夫人的宝钗加袭人冲突,只能弃卒保车,牺牲晴雯,尽力来保障黛玉的宝二奶奶的位置。宝二奶奶的人选只有一个,具有排他性。其实也没有人跟黛玉争,除了薛宝钗外,其余的林黛玉还真没有多心呢。而宝二姨娘,可不是惟一的,所以基本没

  • 红楼梦:袭人有多厉害?被她拿下马来的何止几个丫头

    历史人物编辑:姜子说书标签:袭人

    红楼梦:袭人有多厉害?被她拿下马来的何止几个丫头?文/姜子说书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秦。源为二

  • 6000字长文,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袭人

    历史人物编辑:少读红楼标签:袭人

    第十六回脂批指出:“《石头记》中多作心传神会之文,不必道明,一道明白,便入庸俗之套。”“不必道明”,有两个原因:1、不能道明,因为一旦道明,就将陷入万劫不复的“文字狱”深渊;2、这正是天才作者的伟大之处,真正最高级的艺术往往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总是给观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不必道明”的两个原因,

  • 丫鬟们为何不愿离开贾府?袭人已经告诉了我们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长安内史标签:袭人

    在红楼梦中,贾府有很多仆人,这些仆人主要有两种来源:一是从穷人那里买来的,袭人和晴雯就是通过这样的渠道买来的;另外一种就是家里的小厮和丫鬟生出来的子女,最典型的就是鸳鸯和林红玉,用一句难听的话来描述就是仆人生出来的孩子依旧是仆人。在荣国府中,这么多的仆人形成了一种群体,忽然与仆人之间的等级也不同,有

  • 红楼梦:那个正月,袭人的幸福感达到了高潮

    历史人物编辑:少读红楼标签:袭人

    《红楼梦》第十九回里,正是正月之时,元春省亲刚过,贾府的热闹也暂时缓了下来,也便不是很忙了。这时,袭人的母亲来回过贾母,请求接袭人回去吃年茶,晚间再送回来。袭人是谁?一个买断了的丫环,自然已是贾府的人,再无人身自由。但袭人的家就在不远处,贾府主子仁慈,她母亲又心心念念求上门来了,也因此袭人还能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