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袭人的几句话,让晴雯坐实了金钏之罪,替了黛玉之过

袭人的几句话,让晴雯坐实了金钏之罪,替了黛玉之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车解读 访问量:2334 更新时间:2024/1/13 18:30:57

第三十二回,宝玉向黛玉表明心迹,偏偏黛玉为避嫌疑,怕宝玉再说出什么昏天黑日的话来,慌了神,急急走了。只剩下忘情痴呆的玉兄,兀自喃喃表白:宝玉出了神,见袭人和他说话,并未看出是何人来,便一把拉住,说道:“好妹妹,我的这心事,从来也不敢说,今儿我大胆说出来,死也甘心!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掩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袭人听了这话,吓得魄消魂散,只叫“神天菩萨,坑死我了!”便推他道:“这是那里的话!敢是中了邪?还不快去?”宝玉一时醒过来,方知是袭人送扇子来,羞的满面紫涨,夺了扇子,便忙忙的抽身跑了。

这里袭人见他去了,自思方才之言,一定是因黛玉而起,如此看来,将来难免不才之事,令人可惊可畏。想到此间,也不觉怔怔的滴下泪来,心下暗度如何处治方免此丑祸。宝黛之超越兄妹的私情,已为袭人窥见。袭人所谓不才之事的矛头,直指黛玉。所谓不才之事,便是第五十四回才子佳人之私定终身之事。这里袭人又是“可惊可畏”,又是“滴下泪来”,暗暗筹划“如何处治方免此丑祸。”

这便是袭人第三十四回告状的源头。所谓:袭人道:“我也没什么别的说。我只想着讨太太一个示下,怎么变个法儿,以后竟还教二爷搬出园外来就好了。”设若宝玉搬出大观园,也就远离了林黛玉,也就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不才之事。但是,袭人就是有天大的胆儿,也不敢说破。因此:王夫人听了,大吃一惊,忙拉了袭人的手问道:“宝玉难道和谁作怪了不成?”

袭人忙回道:“太太别多心,并没有这话。这不过是我的小见识。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们也大了,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姊妹,虽说是姊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便是外人看着也不像一家子的事。“她扯上了宝钗。袭人自然知道,宝玉不可能和宝钗有不才之事。袭人自然也知道,王夫人知道宝钗不可能和宝玉有不才之事。因此很多事情,可以光明正大的做得天衣无缝。

王夫人自然知道,动不得黛玉,动黛玉,就是动了贾母根基。于是,袭人一番保住宝玉清白的大论,在她心里引起的反应是这样的:王夫人听了这话,如雷轰电掣一般,正触了金钏儿之事,心内越发感爱袭人不尽,忙笑道:“我的儿,你竟有这个心胸,想的这样周全!我何曾又不想到这里,只是这几次有事就忘了。你今儿这一番话提醒了我。难为你成全我娘儿两个声名体面,真真我竟不知道你这样好。罢了,你且去罢,我自有道理。只是还有一句话:你如今既说了这样的话,我就把他交给你了,好歹留心,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我自然不辜负你。”

这番话触动的是金钏之事。动不得黛玉,自然要捕风捉影。晴为黛影,晴雯便是黛玉影子。不惟长得像,关系也近,又和袭人不是一路。功夫不负有心人,天可怜见,袭人绕了一圈,从保宝玉始,暗指黛玉,转道晴雯,却以保自己终。其间道法自然,顺势而为,心机缜密,可令瑜亮蒙羞。可惜,她蒙蔽了一个事实,如果触动王夫人的是金钏之事,那么,金钏并未有之实,反而是她袭人有事,有实。

金钏莫须有而为之死,袭人其实有却为之生。这需要何等的智慧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接下来,袭人时时报告给王夫人的宝玉房内之事,便是为宝玉倾心的晴雯芳官四儿甚至没进房的柳五儿之事。王夫人知道得清清楚楚,不是袭人说的又是谁?而且正如宝玉所言,王夫人为何独独不知袭人麝月秋纹之事?

从第三十四回的情形,可以肯定的是,宝玉房里,只有袭人拥有可以随时向王夫人打小报告的权力,这便是:“你如今既说了这样的话,我就把他交给你了,好歹留心,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我自然不辜负你。”这言外之意就是,宝玉房里就交给你了,你多多留心,保全宝玉,有什么事情可以随时向我汇报。

然后,袭人又做了一件以退为进的事情。第七十七回:原来这一二年间袭人因王夫人看中了他了,越发自要尊重。凡背人之处,或夜晚之间,总不与宝玉狎昵,较先幼时反倒疏远了。况虽无大事办理,然一应针线并宝玉及诸小丫头们凡出入银钱衣履什物等事,也甚烦琐;且有吐血旧症虽愈,然每因劳碌风寒所感,即嗽中带血,故迩来夜间总不与宝玉同房。宝玉夜间常醒,又极胆小,每醒必唤人。

因晴雯睡卧警醒,且举动轻便,故夜晚一应茶水起坐呼唤之任皆悉委他一人,所以宝玉外床只是他睡。连夜间服侍宝玉的差事,她也交给了晴雯。这是要证明给王夫人看晴雯勾引宝玉之事。因此上,晴雯便坐实了金钏之罪,替了黛玉之过,全了袭人的贤德,做了个屈死鬼。难怪,宝玉要做《芙蓉女儿诔》,黛玉要倾心改之。

难怪,袭人要斥责她晴雯是个什么东西,再怎么也灭不过我的次序。我疑心,在宝钗眼里,晴雯也不过是和金钏一般糊涂的姑娘。悲哉!世间事,原本就颠倒黑白,难辨忠奸。我只问,花袭人和王夫人,最终可曾保全了宝玉清白?

标签: 金钏

更多文章

  • 金钏跳井后,为何裹妆衣服偏偏是薛宝钗的?细琢磨,一身冷汗

    历史人物编辑:张哥侃文史标签:金钏

    《红楼梦》第二十九回,贾母邀尽府中女眷前往清虚观打醮,期间当着众人为宝玉挡掉一桩婚事,并放下话,宝玉不宜早娶,几年后再考虑。彼时薛宝钗年过及笄,此言无异于拒绝“金玉良缘”,金玉一党原本还沉浸在元春指婚的喜悦中,被贾母这么一将,敢怒不敢言。正因此,素日豁达大方的薛宝钗,因为贾宝玉一句玩笑话便极尽挖苦之

  • 宝钗把衣服给死去的金钏,真的不忌讳么?曹雪芹暗有所指

    历史人物编辑:方家说史标签:金钏

    红楼梦中的金钏因为被宝玉调戏,惹怒了王夫人,她一气之下将金钏撵了出去。被撵加上牵扯到了爷们的事情,一时之间肯定会有流言,金钏选择了自尽。她的死和薛宝钗一点关系都没有,不曾想,薛宝钗却将自己刚做的衣服拿出来给了金钏,说是做妆裹。下葬的时候穿着宝钗的衣服,倒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却越想越惊心,两个人并非没

  • 金钏和贾宝玉是什么关系?主仆?情人?恋人?教唆和被教唆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润杨的红楼笔记标签:金钏

    《红楼梦》里,宝玉和其他人的关系都很清晰,例如和黛玉是恋人关系;和湘云是兄妹关系;和宝钗是姐弟关系;和袭人是肉体关系;和晴雯是心知肚明的主仆关系。唯独和金钏的关系扑朔迷离。金钏因为贾宝玉被王夫人撵走了,王夫人骂金钏:“下作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叫你教坏了。”那么,金钏真的教坏了宝玉吗?她和宝玉之间,

  • 金钏跳井而亡,王夫人为何要掩饰真实原因?她有三怕

    历史人物编辑:张海林标签:金钏

    虽然是荣府正经的管家太太,但因侄女王熙凤精明能干,王夫人得以高枕无忧,素日里都是以一个吃斋念佛、惜老怜贫、不问世事的贵族太太示人的,连宝玉也这么认为,自己的母亲,始终是宽厚仁慈的,然而一件事打破了他的认知。在第三十回,端午节前某日,宝玉在受了宝钗的讥讽后,移步王夫人房中解闷,因是中午,王夫人已躺在榻

  • 红楼梦:如果金钏有袭人一半聪明,就不会跳井自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长安内史标签:金钏

    金钏是《红楼梦》里王夫人的首席婢女,因为她在给王夫人捶腿时,和贾宝玉调笑,被王夫人打了一耳光赶了出来,结果她就跳井自杀,得了一个悲惨结局。其实如果金钏如果和袭人一样聪明,她就不会跳井自杀了,说不定还能当贾宝玉的小妾。袭人能当上贾宝玉的准小妾是因为讨得王夫人的喜欢,而金钏在王夫人身边,近水楼台先得月,

  • 《红楼梦》宝玉毫无担当和王夫人无情,才是金钏跳井的直接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尼萨观汽车标签:金钏

    年少时看到金钏跳井,不但不可怜她,还觉得她是自找的,谁让她在王夫人面前带坏宝玉呢。这么多年过去,再看《红楼梦》,再看到金钏跳井这里,突然感到很心酸,一行眼泪止不住的流下来。只看她与宝玉调情出事后,宝玉和王夫人的行为,就替金钏感到不值,替她感到悲哀。1、金钏的一颗心错付了金钏是贾家的家生子,从小在贾家

  • 明清冤案-金钏雪冤

    历史人物编辑:笑话历史标签:金钏

    嘉靖年间,浙江绍兴有一位少年,名叫秦杰,他从小就去了京城,学着做银匠。秦杰为人聪慧,很快就学得一手银匠技巧,而且他又心思活泛,创新出许多新颖别致的金银饰品,京城中其他的银匠,都自愧不如。京都之中的勋贵豪门,都指定秦杰帮着打造金银器物,尤其是大户人家的闺阁女子,要是头上没有几件秦杰亲手打制的钗环首饰,

  • 《薛平贵与王宝钏》王金钏:女人家境比男人好,该如何经营婚姻?

    历史人物编辑:灼华美食标签:金钏

    王金钏、王银钏、王宝钏是电视剧《薛平贵与王宝钏》里的相府三千金,三妹王宝钏是剧中的女主角。为爱与父断绝关系、从相府千金变成乞丐婆、苦守寒窑十八载盼得丈夫归、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王宝钏的一生十分传奇。在剧中,命运最好、过得最幸福的人不是王宝钏,而是王金钏这个大姐。王宝钏虽然苦尽甘来,成为了母仪天下的皇

  • 金钏的死,与林黛玉有莫大关系,看明白的人不多

    历史人物编辑:寻觅历史的印迹标签:金钏

    金钏是服侍了王夫人多年的贴身丫头,如果不出意外,金钏该和彩霞一般,默默依附、服侍于王夫人,直到长到一定年纪,被随便打发嫁了个小子,了此一生。然金钏没能走到这一步,而是早早地用激烈而悲戚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摧裂贾宝玉的五脏六腑,撕开王夫人的伪善面目。在第三十回,贾宝玉在被薛宝钗所挖苦后又被林黛玉

  • 金钏,一个烈性女子最后的倔强

    历史人物编辑:虾扯闲谈标签:金钏

    对于金钏跳井自杀的原因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她为什么死也要死在贾府呢?即使被赶出去也不用自杀,但是这个傻女孩却选择死在贾府。在古代女孩的名节还是很重要的,可是平白无故的被王夫人安了一个勾引贾宝玉的罪名,她心有不甘,即使不自杀,回到家中,也一定会被不知情的人诟病。而王夫人平时看起来不言不语,像个木头一样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