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贾宝玉的“死亡”朋友圈,与他性趣相投的朋友,为何结局都悲惨?

贾宝玉的“死亡”朋友圈,与他性趣相投的朋友,为何结局都悲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读书悟道君 访问量:1934 更新时间:2024/1/15 14:20:05

贾宝玉在《红楼梦》中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衔玉而生,玉本代表的是富贵命,然而他的人生却以悲剧结束。如果究其原因,与“补天之石”有着密切关系。

如果说玉是他的表相,那么石就是他的本相,由石化玉入贾府,又由玉化石归隐,一进一出,补天石虽无缘补天,但入人间富贵女儿乡走了一遭,也算是一种安慰。

由于贾宝玉的双重特质,也就造成了他的交友范围相当广泛,上可与皇亲国戚为友,下可与平民百姓打作一团。

但不论与哪个阶层为友,他也是有选择性的,最后走进他心里的友人,基本都与他性趣相投。

但奇怪的是,与他性趣相投的朋友,最后基本都死了,那么作者为何要这样安排呢?实际王夫人在开篇就对此有一个解答。

贾宝玉的“死亡”朋友圈

贾宝玉喜欢什么样的人,几乎是不言而喻的。秦可卿秦钟金钏晴雯林黛玉,这五位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但这五位的结局也无一例外以死终结。

尽管他们的死因各不相同,但本质都是为情而亡。秦可卿多情,秦钟痴情,金钏殉情,晴雯专情,黛玉为情所困。

如果这五位与贾宝玉无交集,有没有可能活成另一种结局?个人认为,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首先林黛玉就是一个最典型的答案,她在三岁时就有赖头和尚找上门,说要度她,叫她出家,其父母不肯;之后又提供了第二条方案,叫她凡是外姓一律不得见,便可平安了此一生。

同样,黛玉父母也没有听,依然将黛玉视为正常人养育,最后在贾敏死后,还将她送到了贾府。

如果按照赖头和尚的预言,那林如海贾敏此举无异于将她推入火坑,其结局也证明了这一点。林黛玉为情所困,最终郁郁而终。

秦氏姐弟与宝玉的缘份则更有意思,秦可卿首次出场便与宝玉结缘。小叔子不仅没有与她保持距离,而且还进了侄媳妇的睡房,这种心里暗示再明显不过了,令人不多想都难!

果然,贾宝玉在她的睡房里干了一件大事,从此与太虚幻境结缘,甚至在虚幻世界里娶了秦可卿,这种交集简直不要太深厚。

此后,秦可卿的画风就变了,她得了一种莫名其妙的病,与贾珍有关,还是与宝玉有关,小说没有明说,但宝玉为她吐血,这一细节却是耐人寻味的。

秦钟作为秦可卿的小弟,他与宝玉不相识都难,平日里秦可卿没在宝玉面前少唠叨他的弟弟,两人一见如故,又是一起上学,又是一块儿,导致秦钟结识了小尼姑智能儿,从此坠入情海,直到被淹死。

金钏与晴雯之死,有类似之处,都是被认为勾引了宝玉,教坏了他,间接死于王夫人之手。

但金钏之死更加激烈,她是投井而亡,这是明显的殉情,所谓殉情,倒不是与宝玉的情有多深,而是殉她自己的情,自己被冤枉的清白之情。

晴雯则很明显专情于宝玉,但是她又十分自爱,这一点与黛玉相似,爱而不得的悲苦,同是天涯沦落人。

上述五位都是有情之人,而贾宝玉则是多情之人,他能与秦钟亲近,也能与黛玉晴雯金钏打成一片。

但由于他的身份地位占有优势,所以他的多情并没有被加以限制,而是得到了随心所欲的释放。

警幻仙子说他是意淫,实际就是多情的表现。但其他人与宝玉没得比,但凡他们稍有做出些超出常规的事,便会被扣上各种帽子,最后被打压致死。

而在这一过程中,贾宝玉无疑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在他的大胆妄为下,这些人等于迷失了自我,最终不被他们所处环境所容纳,那么死亡也就成了必然。

这与鲁迅先生的爱情小说《伤逝》有异曲同工之妙,小说中的子君,就是受了涓生的蛊惑,不为世人所容,最终以死了结。

相反,如果子君没有遇到涓生,或许她的人生就是另外一种了。那么,贾宝玉身上到底有什么魔力,为何会带给别人灾难呢?

贾宝玉的三根反骨

在那个年代,贾宝玉并算不上是一个正常人,这在他出生时便注定了。他本是天神,因凡心偶炽,故来人间渡劫,而所谓的劫本来就是指灾难,所以,他的人生必定充满坎坷。

在小说中,贾宝玉的坎坷主要表现在他的反骨上。首先,女性在封建社会居于从属地位,受尊重程度有限,但在贾宝玉心里,女性,特别是未婚女儿,在他心里被视为珍宝,并以水作比,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

在这样的理念下,也注定了贾宝玉对女儿们的态度,多情且尊重。正是如此,那些女儿们才与他打成了一片,彼此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其次,他不爱读书,但并不是真的不爱读,只是不愿意只为功名利䘵而读书,并视那些读书人为“禄蠹”。

封建社会推崇“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古代男子唯一的出路就是参加科举考试,以此改变命运,光宗耀宗。

但贾宝玉不但大骂这样的读书人,而且自己也不愿去这样做,这也是贾政对他失望的地方。

第三根反骨就是他的婚姻观,古代社会推崇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贾宝玉却与林黛玉却是私订终身,他送了她旧手帕,她写了三首诗回赠,尽管没送到宝玉手中,但他们二人的心思早已相互明了。

王夫人对黛玉没好感,对晴雯也没好感,并不是单纯地认为漂亮的女人会诱惑宝玉,而是在她的理念中将漂亮的女人与狐媚之人划上了等号,等于一杆子打翻了所有漂亮的女性。

从上述总结出贾宝玉的三根反骨,即尊重女性、不爱读书和自由恋爱婚姻。尽管是反骨,但贾府也并没有一棒都打死,还是选择性的压制。

王夫人给出的答案

贾府对宝玉的前两根反骨都在无奈中给予了包容,对于多情,喜与女性厮混在一起,贾政固然厌恶,但也管不了,毕竟对于男性的出轨,这是封建社会的通病,贾母都认为没问题,她说过年轻人难保不这么着。

对于宝玉不爱读书,问题也不大,毕竟贾府爱读书的人几乎没有,即便读书好,如贾敬,最终也没有为贾府基业带好实质性的好处。

对于他们来说,正如贾赦所言,像我们这样的人家做官并不难,可以捐买。秦可卿死后,贾蓉就是花了一千二百块买了个五品龙襟尉。再说,连家仆赖氏的儿子都有官做,更何况贾宝玉呢?

但是在婚姻自由上,贾府怎么不让步了呢?四大家族利益的维系全靠联姻,贾府衰败了,如果连这条路也被堵上,那真是无路可退了。

综上所述,由于贾宝玉违背了太多的社会法则,所以在开篇时生母王夫人才说他是“孽根祸胎”、“混世魔王”,这并不是什么好词,但形容得很贴切,八个字说出了贾宝玉的真面目。

不过像这样的人,由于难容社会,总会受到一些惩罚,比如孙悟空也是如此,取经就是大闹天宫引发的后果,贾宝玉也是如此。

标签: 贾宝玉

更多文章

  • 贾宝玉正值倦怠,秦可卿为何将宝玉带入自己房间?难道宝玉有预谋

    历史人物编辑:国栋说历史标签:贾宝玉

    曹雪芹笔下的秦可卿,同样是红楼梦当中金陵十二钗之一,曹先生在塑造秦可卿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几乎对她充满了溢美之词,但是如果我们翻看秦可卿最终的结局,其实和曹先生尽力塑造她的好形象是有悖的,或许曹先生这其中之意,是有一些欲抑先扬的暗含深意隐藏在其中。不过如果我们能将秦可卿和她的公公贾珍抛离来看的话,那

  • 天道酬勤善机变,一见钟情成正果,他比贾宝玉幸运多了!

    历史人物编辑:小慧细说标签:贾宝玉

    《红楼梦》问世以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成为千古绝唱!我们都羡慕贾宝玉,为何他能生在脂粉堆里;我们还羡慕贾宝玉,有那么多女儿喜欢他;我们更羡慕贾宝玉,有林妹妹这样的可人儿爱他。然而,贾宝玉只幸运了二十年,二十年后他失去了所有。有一个人,我更羡慕他!他十八岁前过得很不自在,十八岁后,因为他的勤勉和

  • 贾宝玉的元宵灯谜,露出了马脚:红楼续书的写作功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不红标签:贾宝玉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制灯谜贾政悲谶语”,是全书残缺最严重的章回之一,所谓的“灯谜”,曹雪芹只记录了贾母、贾政、贾环,以及元迎探惜四姐妹,文字截止惜春的灯谜,然后戛然为止,非常突然。按照曹雪芹的设置,后文应该还有薛宝钗、林黛玉、贾宝玉的灯谜,却因为曹雪芹的早逝,再也没有续上。续书人见了难免觉得可惜,

  • 富婆为“贾宝玉”祝寿,身份神秘引好奇,网友热议:老婆去哪了?

    历史人物编辑:萌神木木标签:贾宝玉

    87版《红楼梦》贾宝玉扮演者欧阳奋强年满60岁了,并在生日后放出了一段庆生视频,视频里展现出他家里的冰山一角,檀木书柜做工精致,房间一角采用落地窗代替墙面,采光极好,落地窗附近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副书法牌匾,房间整体采用浅棕色调为主,有大量木质家具,品味高雅。欧阳奋强此次的生日蛋糕也是十分精美,做成了胶

  • 红楼梦:贾宝玉为啥是女孩儿一样的人品?男女的差异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姜子说书标签:贾宝玉

    红楼梦:贾宝玉为啥是女孩儿一样的人品?男女的差异是什么?文/姜子说书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秦。

  • 贾宝玉为何抛弃了薛宝钗?大舅哥和丈母娘太奇葩,让贾宝玉太心寒

    历史人物编辑:梁娜标签:贾宝玉

    贾宝玉的青春韶华,基本是伴着“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之争渡过的。众所周知,贾宝玉心中只有林妹妹,对宝姐姐虽算不上疏远,却绝没有男女之情。可是,林如海的溘然长逝和林家产业的被侵夺,林黛玉终究还是渐渐败给了薛宝钗。薛宝钗虽然嘴硬,常常刻意规避“金玉良缘”,但内心深处却对这桩姻亲十分渴望。原本看中林黛玉

  • 薛宝钗喜欢贾宝玉吗?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妹说历史标签:贾宝玉

    薛宝钗肯定是喜欢贾宝玉的,这一点毫无疑问。在古代社会,自由恋爱是非常耻辱的一件事,在《红楼梦》里,贾母就曾经明确地说过,真正的大家闺秀,一定有良好的家教和众多丫鬟伺候着,怎么可能发生《西厢记》里男女私定终生这种事情。古代的婚姻制度,一直都是有非常固定的程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不允许自己私自谈恋爱的

  • 宁荣二公为什么选定贾宝玉作为贾府将来的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少读红楼标签:贾宝玉

    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一回,提到了这么一件事,宁荣二公之灵找到了警幻仙子,并委托她引宝玉入梦,警其痴顽,让其跳出迷人圈子,入于正路。宁荣二公为什么这么做?因为他们预感到贾府已经开始败落,而且是不可逆转的,但贾府的这些子孙中,竟然没有一个能够继承家业的。瘸子里面选将军,他们选来选去,这些子孙中,只有贾宝玉

  • 趣评《红楼梦》·贾宝玉为什么要让林黛玉喝合欢花酒?

    历史人物编辑:云裳小历史标签:贾宝玉

    秋风起,桂花香,菊花开,蟹脚痒。贾府里,以贾母为首的一群男女,纷纷来到四面皆水的藕香榭,观桂,吃蟹,题诗,干的尽是文雅之事。《红楼梦》第38回是,“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从题目可以看出,林黛玉和薛宝钗是这一章的两个女主角,围绕着菊花和螃蟹做起了文章,两人明争暗斗之意明显。林黛玉滴酒不沾

  • 贾宝玉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秋叶侃历史标签:贾宝玉

    《红楼梦》是一部奇书,每个人的出生,结局好像都被编排好了,林黛玉还泪而亡,薛宝钗落了一个独守空房,探春远嫁,惜春出家…在警幻仙姑的神仙洞府里,都可以看到大家的结局,唯有宝玉的结局,没有在判词中出现过,那么宝玉到底是个什么结局呢?宝玉依然是与宝钗成亲了这是宝玉的宿命,他注定与林黛玉不能结合,封建礼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