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宁荣二公为什么选定贾宝玉作为贾府将来的继承人?

宁荣二公为什么选定贾宝玉作为贾府将来的继承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少读红楼 访问量:769 更新时间:2024/1/17 16:58:06

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一回,提到了这么一件事,宁荣二公之灵找到了警幻仙子,并委托她引宝玉入梦,警其痴顽,让其跳出迷人圈子,入于正路。

宁荣二公为什么这么做?因为他们预感到贾府已经开始败落,而且是不可逆转的,但贾府的这些子孙中,竟然没有一个能够继承家业的。

瘸子里面选将军,他们选来选去,这些子孙中,只有贾宝玉也许还有点希望,虽然他秉性乖张,性情怪谲,但聪明灵慧,也许将来能够振兴家族。

宁荣二公为什么选贾宝玉做贾府的继承人呢?论能力,与他同辈的贾珍贾琏一点都不差,尤其贾琏,虽然好色风流,但办事能力没得说。

贾宝玉只是个十多岁的孩子,为什么就被宁荣二公选中,作为贾府将来的继承人呢?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宁荣二公所说的,贾宝玉聪明灵慧。

贾府是侯门公府,又经历百年富贵,想要挽救走下坡路的贾府,不是光有能力就行的。

对宁荣二公来说,宝玉的人生才刚开始,只要能被引到正路上来,一切皆有可能。尤其宝玉又聪明,如果把这个聪明用到读书考功名这些事上,一定会大有作为。

一旦宝玉有了功名,甚至考中进士,做了官,那么贾府这个百年贵族,就可以在贾宝玉的手里起死回生,继续富贵繁荣下去。

贾珍贾琏等人虽然一个是族长,一个有办事能力,从眼下来看,他们也是最有机会去挽救家族的,但同时,他们也都是掏空贾府的蛀虫。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一回就曾说,贾府的子孙虽然多,但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划者无一。珍琏之辈固然有权力也有能力去挽救家族,但现实决定了,他们不会出手。

他们是贾府的既得利益者,他们不可能为了挽救家族牺牲个人利益。退一步来说,即便他们有心如此,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家族颓势,重振家族荣光。

就像探春理家一样,虽然开源节流、清除宿弊的各种举措都很得当,贾府在其管理下,也冒出了一线生机的苗头,但她的身份决定了,她不可能从根本上把贾府从濒临死亡的边缘拉回来。

探春的理家,注定只是昙花一现。一旦权力被收回,所有的一切也都会跟着恢复原样。珍琏之流管家,也会如此。他们都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家族败落的趋势,至多只是延缓了家族败落的脚步。

对宁荣二公来说,贾宝玉则不然,他是新生的,他是全新的,只要走上了正路,愿意读书,愿意为光宗耀祖,振兴家族而努力,他是有无限可能,也有很多办法,让贾府重现辉煌的。

看上去贾宝玉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甚至没有忧患意识,只顾自己享乐,但毕竟他还只是个孩子,只要方法措施得当,假以时日,今日的毛孩子,未必不会成为日后的顶梁柱。

有人该说了,贾兰不是比宝玉更努力更优秀吗?宁荣二公为什么没有选他?我们知道,贾府的败落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到宝玉这一辈,已经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了。

贾府急需要那么一个人,通过努力尽快补位上来,挽狂澜于既倒,此时的贾兰,年纪尚幼,如果等到让他来重振贾府,也许那时贾府早已败亡多年了。

无论从个人资质、能力,还是年龄、品格,时机和身份,贾宝玉都是最佳人选,也是不二人选。

当然,宁荣二公未必不知道,贾宝玉自幼长于闺阁,又不爱读书,最讨厌仕途功名,八股文章,想要把振兴家族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他身上,也是未知数,但贾府的这些子孙中,除了宝玉,还能选谁呢?

就像宁荣二公所感叹的那样,故遗之子孙虽多,竟无一个可以继业者。贾珍不行,贾琏不行,贾蓉、贾兰、贾环都不行,只有宝玉各方面条件都可以,就差一个警其痴顽,让其入正路了。

我们假设一下,如果宝玉喜欢读书,喜欢结交,以他的资质,考功名其实不是难事。原文中也多次提到,贾宝玉的才学跟姊妹们比起来可能垫底,但与贾兰贾环等人比起来,又数他最有天分。

只是可惜,宁荣二公好不容易选出的接班人,偏偏这个接班人无心于此。他有的才学,不是考功名的才学,而是杂学旁收的歪才,他打死不愿意走正途,其实也相当于彻底扑灭了宁荣二公重振家族的希望,贾府的败落就成了必然。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标签: 贾宝玉

更多文章

  • 趣评《红楼梦》·贾宝玉为什么要让林黛玉喝合欢花酒?

    历史人物编辑:云裳小历史标签:贾宝玉

    秋风起,桂花香,菊花开,蟹脚痒。贾府里,以贾母为首的一群男女,纷纷来到四面皆水的藕香榭,观桂,吃蟹,题诗,干的尽是文雅之事。《红楼梦》第38回是,“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从题目可以看出,林黛玉和薛宝钗是这一章的两个女主角,围绕着菊花和螃蟹做起了文章,两人明争暗斗之意明显。林黛玉滴酒不沾

  • 贾宝玉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秋叶侃历史标签:贾宝玉

    《红楼梦》是一部奇书,每个人的出生,结局好像都被编排好了,林黛玉还泪而亡,薛宝钗落了一个独守空房,探春远嫁,惜春出家…在警幻仙姑的神仙洞府里,都可以看到大家的结局,唯有宝玉的结局,没有在判词中出现过,那么宝玉到底是个什么结局呢?宝玉依然是与宝钗成亲了这是宝玉的宿命,他注定与林黛玉不能结合,封建礼教的

  • 贾宝玉:世上还是有好男人的,你们别总说他无能

    历史人物编辑:姜子说书标签:贾宝玉

    贾宝玉:世上还是有好男人的,你们别总说他无能!文/姜子说书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秦。源为二玉演

  • 红楼梦中描写人性的神来之笔,莫过于薛宝钗对贾宝玉的吸引

    历史人物编辑:木槿读书标签:贾宝玉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集大成之作,其中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人物描写非常经典,被选入高中语文课本很多年。具体到林黛玉和贾宝玉初次会面,贾宝玉一句“这个妹妹我曾见过”,以及林黛玉心中一惊“这人好生面熟至此”,也让读者感慨“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美好,这是一个浪漫的相遇,他们之间已经无需要太多的语言

  • 薛宝钗爱过贾宝玉,可是她从来没有想过嫁给贾宝玉,不要冤枉她

    历史人物编辑:金冠华标签:贾宝玉

    小说《红楼梦》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开故事情节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是悲剧,最后贾宝玉娶了薛宝钗,林黛玉含恨而亡。很多喜欢林黛玉的读者都认为是薛宝钗破坏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费尽心机非要嫁给贾宝玉不可,成为宝黛爱情故事的第三者,这实在是冤枉了薛宝钗。薛宝钗嫁给贾宝玉,是长辈

  • 红楼梦:鸳鸯拒绝了贾宝玉,是因为她心里认定贾宝玉已经属于袭人

    历史人物编辑:陈坤说历史标签:贾宝玉

    《红楼梦》第二十四回里,有这么一段描写:宝玉坐在床沿上,褪了鞋等靴子穿的工夫,回头见鸳鸯穿着水红绫子袄儿,青缎子背心,束着白绉绸汗巾儿,脸向那边低着头看针线,脖子上戴着花领子。宝玉便把脸凑在他脖项上,闻那香油气,不住用手摩挲,其白腻不在袭人之下,便猴上身去涎皮笑道:“好姐姐,把你嘴上的胭脂赏我吃了罢

  • 她和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却要求别人跟贾宝玉避嫌疑

    历史人物编辑:安尘读史标签:贾宝玉

    小说《红楼梦》里,袭人是贾宝玉的贴身首席婢女,她容貌俊俏,温柔贤惠,深得贾宝玉的喜欢。袭人更像怡红院的管家,也像贾宝玉的姐姐。袭人全心全意的爱着贾宝玉,精心地照顾着贾宝玉的起居饮食。袭人和贾宝玉并非简单的主仆关系,她曾和贾宝玉初试云雨情,虽然一只有一次,但袭人已经是贾宝玉的人了,无论从内心还是身体。

  • 《红楼梦》最大的遗憾:林黛玉没有写下惜别贾宝玉的情诗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贾宝玉

    十二金钗中,像林黛玉一样才情超绝的女子屈指可数。薛宝钗算一个,但是薛宝钗的才情缺少灵气,只是博古通今之学,学得大量的知识,自己对整个世界自然的认识十分的浅薄。能够及得上林妹妹的有香菱,遗憾的是香菱去的也早,并且是师从林黛玉。读《红楼梦》除了缠绵的爱情故事,吸引人的怕是只有林黛玉的诗词了,感情真挚,惹

  • 设想贾元妃召见贾宝玉问:“你想娶谁呢?”,他敢亮出林黛玉吗?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贾宝玉

    端午节,贾元春赐礼于贾宝玉与薛宝钗,暗含接纳薛宝钗的意思,那么好,当袭人告诉宝玉:“老太太说了,明儿叫你一个五更天进去谢恩呢。”宝玉道:“自然要走一趟。”我想,要是贾宝玉进宫谢恩时有了和元妃谈心的机会,虽然我觉得,这种机会不大可能有,他们会谈什么呢?父母和儿子在选择儿子配偶的问题上有不同意见,这种事

  •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结局是成了浪游精神病人?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贾宝玉

    高鹗续书里贾宝玉的结局,大体符合曹雪芹的原意,说他是跟着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走了。于是人们就说贾宝玉是出家当和尚了,甚至说是“遁入空门”、皈依佛教了,这是很大的误会。其实,贾宝玉是成了浪游精神病人。按照曹雪芹在本书开头的隐喻,是这两个和尚道士…高鹗续书里贾宝玉的结局,大体符合曹雪芹的原意,说他是跟着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