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红楼梦芳官出家,晴雯去世,宝玉对诗:这世间,多的是身不由己

红楼梦芳官出家,晴雯去世,宝玉对诗:这世间,多的是身不由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浅谈百科 访问量:1312 更新时间:2024/6/23 8:44:48

红楼梦的第77回,每每读来都分外感伤。

在这一回里,晴雯去世,芳官藕官蕊官出家,而心情哀伤的宝玉却被拉了出去与人对诗。

这个世界上,多的是身不由己的事。

一、晴雯去世

晴雯的去世,一直让人意难平。

正如她临死前的愤慨和委屈:

“我虽生的比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密意,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狐狸精!我太不服。今日既已担了虚名,而且临死,不是我说一句后悔的话,早知如此,我当日也另有个道理。”

这世间的故事,阴差阳错,可最终确是好人无辜被冤,委屈至今。

晴雯的去世,并不突然。

连宝玉都说:

“他自幼上来娇生惯养,何尝受过一日委屈;连我知道他的性格,还时常冲撞了他。他这一下去,就如同一盆才抽出嫩箭来的兰花,送到猪窝里去一般。况又是一身重病,里头一肚子的闷气。他又没有亲爷热娘,只有一个醉泥鳅姑舅哥哥,他这一去,一时也不惯的,那里还等得几日。知道还能见他一面两面不能了!”

晴雯素来是自律的人,虽然看似慵懒,但实则非常守规矩。

在没被赶走之前,守夜这个活一直是晴雯在做,因为她是丫鬟里面最警醒的人,可最终,她的警醒没有被王夫人看见,王夫人看见的,是她打骂小丫鬟的“张狂”模样。

晴雯的相貌是最美的,可偏偏耽误她的,也是这出类拔萃的美貌。

袭人的美貌是比不上晴雯的,可或许正因为相貌并不出类拔萃,所以王夫人认定了她是个“忠厚老实”的好人。

以貌取人,看不见问题的本质,其实是绝大多数“王夫人”的通病。

二、芳官出家

芳官被赶走,起因也是因为美貌。

或者说,王夫人担心这群唱戏的姑娘最会勾引人,怕她们带坏了宝玉,便找了个由头赶她们出去。

王夫人自以为,让这些姑娘的干娘们将她们领回去,是一种善事。

可下九流出身的姑娘们,哪里还有什么自由可言。

干娘如果心地善良,或许会照顾她们,为她们找个好人家嫁了;干娘若是心狠手辣,或许打骂折辱,甚至卖掉她们。

在那个没有人权的时代,奴婢是最低等的,而唱戏的姑娘的地位,甚至比奴婢还不如。

芳官是有主见的,并不想被折辱,也不想被人随意配了终身,便求着要出家去。

芳官等三个的干娘走来,回说:“芳官自前日蒙太太的恩典赏了出去,他就疯了似的,茶也不吃,饭也不用,勾引上藕官蕊官,三个人寻死觅活,只要剪了头发作尼姑。我只当是小孩子家,一时出去不惯,也是有的,不过隔两日就好了。谁知越闹越凶,打骂着也不怕。实在没法,所以来求太太,或是就依他们做尼姑去,或教导他们一顿,赏给别人作女儿去罢。我们也没这福。”

芳官想要去佛门里求一方清净,可这世间哪有一块真正可以容身的净土呢?

水月庵的智通与地藏庵的圆心,听见有人想要出家,便满心欢喜,“巴不得又拐两个女孩子去作活使唤”。

这个世界,真正向佛向道的,或许从来不是这些冠冕堂皇的道士尼姑。

三、宝玉对诗

晴雯去世,宝玉是有感念的。

他看到“阶下好好的一株海棠花竟无故死了半边”,便知道有坏事要发生,后来应在晴雯身上,他便知道凶多吉少。

看望晴雯归来的晚上,宝玉便梦见晴雯来跟他告别。

宝玉又翻转了一个更次,至五更方睡去时,只见晴雯从外头走来,仍是往日形景,进来笑向宝玉道:“你们好生过罢,我从此就别过了。”说毕,翻身便走。

宝玉哭着醒来,对袭人说:“晴雯死了。”

袭人并不相信,但宝玉也不求着她相信,而是非要找人去问。

结果等天亮了,宝玉还没来得及去看晴雯,便被王夫人派来的人给拦住了。

传王夫人的话,“‘即时叫起宝玉,快洗脸,换了衣裳快来;因今儿有人请老爷寻秋赏桂花,老爷因喜欢他前儿作得诗好,故此要带他们去。’……”

父母之命,宝玉不敢违抗,哪怕心中交集,也只能在父亲面前和贾环贾兰一起对诗。

这世间事,似乎都有个阴差阳错。

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或许也并非随口一句。

对于宝玉而言,身不由己的事情,是孝道,是年岁尚小,是没能力反抗。

可对于我们而言,又何尝没有经历很多身不由己的事情呢?

晴雯的含冤而死,芳官的被迫出家,宝玉的不得不吟诗作对,实则都是我们生活中可能经历过的坎坷。

这世间,多的是身不由己。

标签: 晴雯

更多文章

  • 晴雯曾经讥讽过小红,后来林之孝家的借机嘲讽晴雯

    历史人物编辑:大康生活标签:晴雯

    晴雯曾经讥讽过小红,后来林之孝家的借机嘲讽晴雯陈能雄/文小红原名林红玉,是林之孝的女儿,她清秀水灵,聪明伶俐,说话清晰流利,办事干净利落。可是,她在怡红院上班多时,贾宝玉还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被深深埋没了。小红到怡红院的时间比贾宝玉、晴雯等人要早,当初大观园刚建好,贾宝玉还没入住园中,小红就被分配到

  • 袭人结局尚可,晴雯却落得惨淡收场,说到底还是晴雯太天真

    历史人物编辑:邹宁标签:晴雯

    《红楼梦》中被读者议论最多的角色非贾宝玉莫属。母胎自带的贵族身份和后天养成的佛系性格,使得宝玉让人又爱又恨。正因为他身份如此的特殊,身边的人也一定冲着宝玉不同的性格才和他结交。比如袭人和晴雯,这两个一直被认为是对立关系的两个小丫环,看重的就是宝玉截然不同的两面。袭人看重的,就是宝玉身为贾府继承人的身

  • 《红楼梦》鸳鸯的好闺蜜名单中,为什么没有晴雯的一席之地?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不红标签:晴雯

    红楼第四十六回,邢夫人说和鸳鸯,要让她给贾赦作妾,鸳鸯心中不愿,就一个人到大观园散步,排遣忧闷,结果遇见了平儿,两人聊天之间,鸳鸯将昔日的好友一一列举了一遍: 鸳鸯向平儿道:“这是咱们好,比如袭人、琥珀、素云、紫鹃、彩云、玉钏儿、麝月、翠墨,跟了史姑娘去的翠缕,死了的可人和金钏,去了的茜雪,连上你

  • 知书达理的袭人,桀骜不驯的晴雯,为何大多观众更喜欢晴雯

    历史人物编辑:郑玉佼标签:晴雯

    袭人与晴雯是《红楼梦》一书中重要的人物形象。袭人温和柔顺,以封建女性道德观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对上恭敬从命,与代表封建势力的王夫人站在同一阵线上;对宝玉呵护备至,又不失主仆身份,凡事以封建礼教箴言规劝,是理想的封建侍女;对下宽顺婉和,凡事谦让宁人,营造一个很好的人缘环境,为日后的侍妾生涯作好了人情铺

  • 红楼梦晴雯的嫂子多姑娘,调戏宝玉,游戏人间,和晴雯截然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神秘天策上将标签:晴雯

    红楼梦中的晴雯,是宝玉身边四大丫头里,最自爱的一个,却偏偏以狐狸精的名义被驱逐出了贾府,最终郁郁而终。临终前,晴雯最大的不甘,便是——“我死也不甘心的:我虽生得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密意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我大不服。”和晴雯的自尊自爱不同,晴雯的嫂子多姑娘,却是一个罕见游戏人

  • 没有奴性的晴雯,为何成了红楼梦中的尴尬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学爱好者萧梦标签:晴雯

    红楼梦中有三个尴尬人,一个是顺从丈夫以自保的邢夫人,一个是地位尴尬的尤氏,最后一个则是没有奴性的晴雯。与邢夫人和尤氏的委曲求全不同,晴雯的尴尬完全是大写的“作”字,晴雯任性的结果将自己“作”成了上不容于主下不容于奴的尴尬人,这也是晴雯遭到打压和排挤的原因。没有奴性的晴雯,为何成了红楼梦中的尴尬人?一

  • 晴雯:宝玉啊,别为我伤心

    历史人物编辑:云裳小历史标签:晴雯

    为什么贾母喜欢晴雯,因为贾母地位高,再牙尖嘴利,掐尖卖乖的丫头也不会耍到她头上,所以她看中的是模样,手艺,性格都无所谓的,还有就是晴雯这样性格的爱憎分明,不耍心眼。喜欢的会想占有,爱的会去成全。就像对花的态度,有的人是去摘花,有的人是去浇水。这几句话用来解释宝玉对众美女的态度再适合不过了。往往希望别

  • 袭人把她唯一珍贵的东西交给了贾宝玉,看袭人对宝玉的痴迷

    历史人物编辑:阅微文史堂标签:袭人

    读完红楼梦,可能不少人对于黛玉和宝玉这对官配的宿命唏嘘不已,但是虽然两人之间的暧昧来往,吃占了书中极大的篇幅,也的确让读者们看到了宝玉对林妹妹的痴迷,不过通阅环绕在他身边的这些女子,真的是林黛玉,在我看来未必。其实要说起最爱宝玉的女子,很多人也有印象,那就是让他初尝禁果的女子,号称四大丫鬟之一的珍珠

  • 贾宝玉第一次“干人事”要找袭人,为何?看袭人做了什么动作

    历史人物编辑:赵明标签:袭人

    所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对于作者曹雪芹来说,《红楼梦》可谓是自己的呕心沥血之作,且对《红楼梦》有所了解的人应该都知道,曹雪芹并未写完这本书,从八十回之后的部分皆为高鹗续写。而在这本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的作品中,存在着很多只有细读多品才能发现的设置,比如说在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后,第一次“干人事”

  • 袭人不是主演却最幸福,拍戏三年片酬一千,但对袭人袁玫千金不换

    历史人物编辑:杨小康标签:袭人

    87版红楼梦从出世开始,它就成为了大家心中不灭的生活,它也带火了其中全部的新人演员。他们做到了,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每个人都不能缺。整部《红楼梦》除了主角黛玉、宝玉和王熙凤戏份最多之外,就属一个配角的戏份最多。这个人是谁呢?此人非袭人莫属。袭人不是主角,但很多的戏份中都有她的存在。她陪着宝玉、黛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