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嫫母是什么人?为何被称为古代“四大丑女”之首?

嫫母是什么人?为何被称为古代“四大丑女”之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737 更新时间:2023/12/31 4:30:42

嫫母,又称丑女,中国古代传说中黄帝的次妃,貌丑而贤德。这是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中国古代有“四大美女”,其实还有“四大丑女”,嫫母便位列其首,且是黄帝的妻子。如果说“四大美女”代表的是自然美,那么“四大丑女”代表的便是心灵美,这四位女子虽然容貌丑陋,但却均是内在美的代表。容貌之美、美在一时,道德之美、流芳万古,故也有“嫫母有所美,西施有所丑”之语,这便是嫫母芳名远胜西施的由来,而且相传镜子也是由嫫母发明的。

《史记》、《路史后记》均记载嫫母为黄帝次妃(另说第四妃),唐代《琱玉集·丑人篇》对其外貌有所描述,据载“(嫫母)锤额顣(cù)頞(è),形麁(cū)色黑”,也就是说其额如纺锤、塌鼻紧蹙,体肥如箱、貌黑似漆,因而被称之为“黄帝时极丑女也”。

那么作为部落首领的黄帝为何要娶她呢?相传黄帝为了制止部落里面的“抢婚”事件,因而专门挑选了品德贤淑、性情温柔,但却面貌丑陋的嫫母作为自己的妻子,并说道,“重美貌不重德者,非真美也,重德轻色者,才是真贤。”

嫫母虽然容貌丑陋,但因甚是有德,故而黄帝对其也是信任有加,将管理后宫的责任都交给了她。根据《山海经》记载,黄帝在带领部落男子外出征战之时,部落的女人便均被留在汉水南岸的基地当中,因留守者均为女子,故而有“女子国”之称,而这里的管理者便是黄帝元妃嫘祖和嫫母,两人不仅管理有方,且相互之间极为要好。

而据《轩辕本纪》记载,黄帝在带着嫘祖巡视天下时,嫘祖不幸在途中去世,于是黄帝将其封为“祖神”,并让嫫母负责“监护于道”,组织老百姓按时祭祀。更是封其为“方相氏”,利用其容貌来驱邪。故而嫫母逐成为了逐疫驱鬼之神,据说后世巫医神汉跳大神时所戴的面具,便是嫫母的遗像。

传说,黄帝败炎帝、杀蚩尤,完成一统华夏的伟大壮举,便多有嫫母内助之功。对于嫫母的品德,历朝历代多有好评,故有“嫫母有所美,西施有所丑”之语,嫫母的故事甚至被很多人当做教育女子的典型。

相传,人类的第一面镜子便是嫫母制作的。

有一次,黄帝的另一位妃子彤鱼氏叫嫫母与自己一起上山挖石板,嫫母因为力气大,因此比其他人都做得快,不到半天就挖了二十多块。

到中午时分,在阳光照射之下,嫫母突然发现石头当中有一块明光闪闪的石片,在阳光照射之下非常刺眼,于是他将石片刨出来,拿在手中一看,发现自己丑陋的面孔全部被映照了出来,因而觉得时分奇怪,便悄悄将石片藏在了身上,没有向任何人说起。

等到无人之时才将石片悄悄取出,发现石片表面其实并不光滑,因而将自己的样貌映照的极为奇怪。于是,嫫母来到制作石刀、石斧的房间,用磨石将石片打磨的非常光滑。再拿起一看,发现比刚才清晰了许多,但自己的样貌仍然很是丑陋。

在镜子还没有出现之前,人们便经常在水边洗漱,嫫母知道自己的容貌之后,便再也不去水边洗漱了,就算节日也不轻易抛头露面,每天只是对照着石片收拾打扮一番,然后又偷偷藏起来。

直到有一次,嫫母因为脸部受伤,因而对着石片往自己脸上贴药,却不想黄帝恰好此时回来,发现了嫫母手中的东西。这件东西这才得以广为流传,镜子这件物品,也就此得以广泛应用。

除了嫫母之外,其他三位“丑女”分别是:齐宣王的王后钟无艳,东汉美男子梁鸿的妻子孟光(举案齐眉的故事原型),东晋名士许允之妻阮家女(妇女“四德”的忠实捍卫者)。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名虽然被广为流传,但在了解了她们的生平之后,不难发现,她们的容貌虽美,但却总与乱政亡国相关。而“四大丑女”虽然容貌丑陋,且名声不显,但却均为内在美的典型。

正所谓,“形同夜叉丑无敌,轩辕重才娶为妻。修德养蚕惠天下,留芳万古胜西施”,说嫫母留芳万古胜过西施,也并非没有道理。

标签: 嫫母上古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朱恒:东吴中期猛将,还曾击败曹魏头号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恒,三国,风云人物

    黄武元年(公元222年),东吴诸将在抵御曹魏三路大军南征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后起之秀。除了在江陵保卫战中立下大功而声震敌国的朱然之外,还有一个跟他同姓的朱桓,在此战中的表现也颇为醒目。据《三国志朱桓传》中记载,朱桓是在孙权执政初期效力到其帐下的将领,“孙权为将军,桓给事幕府”。他前期的

  • 朱元璋出上联,,一大臣对出下联被当场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明朝,风云人物

    大家都知道,在我国历史上有两个草根创业的皇帝。一个是汉高祖刘邦,另一个是明太祖朱元璋。严格来讲,朱元璋比刘邦还要草根。因为刘邦好歹还当过泗水亭亭长,而朱元璋却从小穷到大。因为家里比较穷,所以朱元璋没有上过学,连文化都是在从军的半路上学的。在当了皇帝后,朱元璋老害怕别人瞧不起他的出身,所以总是疑神疑鬼

  • 八国联军入侵慈禧出逃西安,她为什么要绕去河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慈禧,清朝,风云人物

    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慈禧如丧家之犬狼狈出逃西安,所走大致路线为:京师直隶---河北宣化---山西大同---太原---平阳(临汾)---陕西潼关---西安。也就是说她们是西出居庸关,翻越太行山脉,沿着山西的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一路南下,而后沿着渭水河谷西进,

  • 明朝锦衣卫沈炼简介:曾以“十罪疏”弹劾严嵩,被处以杖刑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钟会灭蜀之后为什么选择叛变 钟会是怎么想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钟会,司马昭,风云人物

    你真的知道钟会和司马昭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钟会当初深得司马昭信任,灭蜀之后钟会为什么要选择冒险叛变?钟会出身士族名门颍川钟氏,他的父亲是曹魏重臣钟繇。钟会自幼聪慧过人,长大后“有才数技艺,而博学精炼名理,以夜续昼,由是获声誉”。别看当时钟会年纪不大,却与王弼齐名。二十几岁时,钟会就成为

  • 杨素深受帝王宠信,为何会盼自己早死呢?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杨素,隋朝,风云人物

    杨素,隋朝权臣、诗人,曾帮助隋文帝攻灭陈朝,后又帮助杨广成为太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隋文帝杨坚建立大隋登基为帝后,杨素被封为上柱国,后杨素在隋文帝灭陈时立下大功。当隋文帝的皇后去世时,她的墓葬规模制度很多都是杨素办理的。隋文帝杨坚于是更加恩宠杨素。后来杨素帮助杨广登基继位

  • 蓝玉曾在捕鱼儿海大破蒙古铁骑,大封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蓝玉,明朝,风云人物

    1368年7月,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达率领大军攻占元大都,元惠宗(也叫元顺帝)向北逃往蒙古故地上都,建立了21年政权,史称“北元”。北元的存在,对大明王朝时刻都是重大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明太祖委任蓝玉为大将,征讨北元,此时北元皇帝已换成脱古思帖木儿。明太祖认为“肃清沙漠,在此一举”,所以要求蓝玉抓住战

  • 后世如何评价朱厚熜?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风云人物

    朱厚熜,即明世宗,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在位共四十五年,年号嘉靖。他是明宪宗第四子兴献王朱祐杬次子,明孝宗朱佑樘的侄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正德十六年(1521年),武宗驾崩,死后无嗣,其生母张太后与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

  • 张亮唐朝最怕打仗的大臣, 为什么会进入凌烟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亮,唐朝,风云人物

    大家知道,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命人在凌烟阁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对于能被皇帝画上像的大臣名将们来说,那该是天大的荣誉啊,这是皇帝对下属的一种工作肯定,可是,看了这24名功臣名将却发现有这么一个人,多次在战场上都怕得要命,却登上了排名榜,让人大跌眼镜,难道唐太宗是瞎眼了吗?这人就是张亮。张亮出身贫贱,

  • 孝恭孙皇后与朱瞻基的感情好吗?她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风云人物

    孝恭章皇后孙氏,明宣宗朱瞻基的皇后,她的名字在史料中并未记载,孙若微就是古装剧《大明风华》中以孙氏为原型演绎的传奇人物。抛开电视剧不讲,历史上的孙氏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少年定情明宣宗朱瞻基的皇后孙氏,并非是朱瞻基的原配。在明宣宗朱瞻基做皇太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