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鹏翮简介 张鹏翮的儿子 张鹏翮的后代

张鹏翮简介 张鹏翮的儿子 张鹏翮的后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004 更新时间:2024/3/13 11:41:52

张鹏翮

张鹏翮人称张端公,生于四川遂宁,是清朝名臣、理学者、治河专家,人称天下第一清官,也是清代四川最有名的人物。张鹏翮历经康熙雍正,在之礼水患方面很有成就,获得了“治河专家”的称号。

张鹏翮简介

张鹏翮(1649-1725),字运青,号宽宇、信阳子,清四川潼川州遂宁县黑柏沟(今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黑柏沟)人。清代第一清官、治河专家、理学名臣。是清代268年间四川官位最显赫、名声最响亮的人物。

清康熙九年(1670)进士,身仕康熙、雍正二朝。历任刑部主事、苏州知府、兖州知府、河东盐运使、通政司参议、兵部督捕副理事官、大理寺少卿、浙江巡抚、兵部右侍郎提督江南学政、左都御史、刑部尚书、江南江西总督、河道总督、户部尚书等职,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时人称其为“遂宁相国”。

曾随索额图勘定中俄东段边界,为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作准备。1700年任河道总督,主持治理黄河10年,治清口,塞六坝,筑归人堤,采用逢弯取直、助黄刷沙的办法整治黄河,为著名河臣。

雍正三年(1725)于相位上病逝,归葬遂宁。谥“文端”,祀于清朝贤良祠、遂宁乡贤祠。

张鹏翮的儿子 张鹏翮的后代

总督噶礼诬告苏州知府陈鹏年,说陈所作《重游虎丘诗》是反诗,康熙帝派张鹏翮查处此事。当时张鹏翮的儿子系噶礼的部下,专横暴戾的噶礼扬言:“张鹏翮若整到我的头上,我就杀了他的儿子?”但刚正不阿的张鹏翮并没有被噶的威胁所吓倒,照样作出“直鹏年而曲噶礼”的实事求是的结论。

张鹏翮出生在蓬溪县任隆镇黑白沟,经过时代繁衍,有的后人中的外孙女就移居到了离黑白沟紧邻的遂宁河沙乡,少华就是其中的一个。

张鹏翮还有一个后人名叫张容海。

标签: 张鹏翮

更多文章

  • 吴与弼的作品 吴与弼的思想主张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吴与弼

    吴与弼生于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原名梦祥、长弼,著有《日录》《康斋文集》等作品,是“崇仁之学”的开创者。吴与弼的理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天道观、性善观、践行观、苦乐观四个方面,是对程朱理学的一种发扬。吴与弼的作品吴与弼重求心得,“不事著述”,故其著作不多,主要

  • 张宪是怎么死的 怎么评价张宪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张宪

    张宪张宪是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也是岳飞的心腹大奖之一,曾随岳飞南征北战,击败曹成、平定吉虔、收复襄汉,也立下了汗马功劳。但秦桧诬陷岳飞他也被陷害,最终被杀,直至宋孝宗即位后才得以平冤昭雪。张宪是怎么死的绍兴十一年(1141年),岳飞被解除兵权,离开鄂州回到庐山。张宪任鄂州驻扎御前诸军副都统制。秦桧秘

  • 王钦若的故事 如何评价王钦若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钦若

    王钦若王钦若是淳化年间的进士甲科及第,历任太常丞、参知政事、刑部侍郎、司空、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等职,进封冀国公。他曾监修国史、编纂《册府元龟》,伪造天书、封禅泰山,挑拨陷害寇准,世人称其“奸邪险伪”。王钦若的故事拒收礼金他中进士后为亳州判官、监会亭仓时,一年天久雨,谷难干

  • 汪伯彦生平简介 汪伯彦的词 汪伯彦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汪伯彦

    汪伯彦汪伯彦生于徽州祁门(今安徽祁门),是南宋时期的奸臣,世称其“专权自恣,不能有所经画”。汪伯彦深得宋高宗器重信任,身居高位却专权自恃。此外,汪伯彦还著有《中兴日历》、《春秋大义》等作品。汪伯彦生平简介汪伯彦(1069年―1141年),字廷俊,徽州祁门(今安徽祁门)人,南宋

  • 郑桓公是谁 郑桓公简介 郑桓公后代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郑桓公

    郑桓公是西周时期郑国第一任君主、周王室司徒,本命姬友,于公元前771年与周幽王一同遇害,谥号为“桓”,故而世称郑桓公。那么郑桓公的子女后人是谁?郑桓公是谁 郑桓公简介郑桓公(?-前771年),姬姓,郑氏,名友(受封前称王子友),周厉王姬胡少子,周宣王姬静异母弟,周朝诸侯国郑国

  • 元裕宗孛儿只斤·真金简介 真金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真金

    孛儿只斤·真金是忽必烈的嫡长子、元成宗的父亲,于公元1285年病逝,忽必烈为其赐谥号明孝太子,元成宗登基后尊为文惠明孝皇帝,庙号裕宗。元裕宗孛儿只斤·真金简介孛儿只斤·真金(Jingim,1243年1285年),元朝第一位皇帝元世祖忽必烈之嫡长子,第二位皇

  • 元朝皇太子孛儿只斤·真金的故事 如何评价孛儿只斤·真金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真金

    孛儿只斤·真金自幼深受汉族文化影响,相当崇尚儒学、尊重汉人学者,并作为汉法派之领袖与阿合马等理财派对立,最终因禅让事件抑郁而死。孛儿只斤·真金的故事礼遇许衡真金自幼在汉儒的熏陶下成长,参与朝政后甚重儒臣,关怀备至。1280年(至元十七年)六月,当时中书平章政事阿合马以理

  • 五代时期后梁名将王彦章生平 王彦章结局 王彦章子女 王彦章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彦章

    王彦章(863~923),五代时期的后梁将领。字贤明,寿张(今山东梁山西北)人。少年从军,随梁太祖朱全忠征讨,以骁勇闻名,常持铁枪,冲坚陷阵,因号王铁枪。屡立战功,由开封府押衙等职累进为行军先锋马军使、检校司空、汝州防御使、匡国节度使、北面行营招讨使,封开国侯。性刚直,痛恨权臣赵岩、张汉杰等扰乱朝

  • 南宋抗金大臣胡铨生平 胡铨结局 胡铨子女 胡铨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胡铨

    在南宋高宗时期,胡铨是“中兴四大名臣”(李纲、李光、赵鼎、胡铨)。他以“刚直忠义名昭史册”,在秦桧当政时期,是唯一上奏高宗赵构、强烈主张“杀秦桧以谢天下”之人!其反对“议和”、坚决抗金的“脖

  • 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生平 岑参结局 岑参子女 岑参诗作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岑参

    在我阅读唐诗的印象里,读边塞诗如饮浓茶烈酒,寥寥数笔,金戈铁马、沙场浴血的情状便跃然纸上,使人身临其境,血脉贲张。我没有任何提剑啸傲的军旅生活背景,但在我们单位里,有不少从战场前线上役后归来的战士或将官,他们那些慷慨赴边的戍守经历和关于异地风情的回忆,叙说起来充满着神奇的力量。这让我常常联想到唐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