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吴与弼的作品 吴与弼的思想主张

吴与弼的作品 吴与弼的思想主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533 更新时间:2023/12/16 1:27:20

吴与弼生于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原名梦祥、长弼,著有《日录》《康斋集》等作品,是“崇仁之学”的开创者。吴与弼的理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天道观、性善观、践行观、苦乐观四个方面,是对程朱理学的一种发扬。

吴与弼的作品

吴与弼重求心得,“不事著述”,故其著作不多,主要有语录体之《日录》一卷。今有明末崇祯刻本《康斋文集》12卷。清康熙间将其《日录》汇入《广理学备考》,称《吴先生集》。文集收入《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

他认为古文虽然平易,寓理却很精深。他的诗文大都是积中发外之作,风格清明峻洁,曲折纡,读了能使人自然兴起。其诗不下千首,绝句更具特色,诗文清新流畅,淳实近理。

吴与弼的思想主

他的理学思想,概括起来有四:即天道观、性善观、践行观、苦乐观。

天道观

他认为:“万变之纷纭,而应之各有定理”。就是说,大千世界,万事万物,都有它们自身的规律。他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穷通、得丧、死生、忧乐,一听于天”。他所指的“天理”,即是自然法则,这不能说不是唯物的。同时,他把“举天地之道”,当以“圣人”、“君子”的准则。曾谓:“未至于天道,未至于圣人,不可谓之成人”。

吴与弼还有一种认识是值得重视的,就是“气”,乃之天也。提出“天之元气”观。他说:“毋以妄想戕真心,客气伤元气”。弟子魏庄渠也认为“天地太和,元气我”。但是,吴与弼把天地元气,归结为“三纲五”的封建伦理道德,就成为形而上学的唯心观了。“气”,本身是物质的,而不是精神的东西。

性善观

“人性之本善”是吴与弼继承、发展思、孟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觉得“人欲”,有“善恶”、“好坏”之分,但可以“化也”。所谓“化”,就是“使教莹净”,即要教育,要修养,要严以“责己”,使之“心地纯然”。我们隐约地可以看到明代早期的理学逐渐着明代中期阳明弘扬的心学过渡,这可以说是吴与弼在中国哲学史上的一大奉献。

践行观

他用“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自己的生活,把封建伦常的“理、”,穿到自己日常生活中去。以“理”作为衡量一切、分析一切、判决一切、处理一切,分清是与非、正与反、善与恶、得与失,乃至于忧和乐,生与死的标准,使自己成为理想中的“圣人”、“贤者”。

吴与弼把“天理”、“居敬”、“践行”,作为自己日常行为的规范,表现出三者一体化的特征,这是他哲学思想体系的一个突出特点。“深悟、静虚、动直”,又是吴与弼一个反思式的认识方法。

苦乐观

他专攻理学,达到了“物我两忘,惟知有理”的境界。吴与弼十九岁时,即弃去求功名利禄的科举业,谢绝交往世俗,潜心于程朱理学,学有所成,“省郡交荐不就”。“寄身于从容无竞之境,游心于恬澹不挠之乡,日以圣贤嘉言善行沃润之”。讲学乡间,躬耕食力,粗衣蔽履,饭粝蔬豆,一生过着清贫生活。

标签: 吴与弼

更多文章

  • 张宪是怎么死的 怎么评价张宪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张宪

    张宪张宪是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也是岳飞的心腹大奖之一,曾随岳飞南征北战,击败曹成、平定吉虔、收复襄汉,也立下了汗马功劳。但秦桧诬陷岳飞他也被陷害,最终被杀,直至宋孝宗即位后才得以平冤昭雪。张宪是怎么死的绍兴十一年(1141年),岳飞被解除兵权,离开鄂州回到庐山。张宪任鄂州驻扎御前诸军副都统制。秦桧秘

  • 王钦若的故事 如何评价王钦若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钦若

    王钦若王钦若是淳化年间的进士甲科及第,历任太常丞、参知政事、刑部侍郎、司空、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等职,进封冀国公。他曾监修国史、编纂《册府元龟》,伪造天书、封禅泰山,挑拨陷害寇准,世人称其“奸邪险伪”。王钦若的故事拒收礼金他中进士后为亳州判官、监会亭仓时,一年天久雨,谷难干

  • 汪伯彦生平简介 汪伯彦的词 汪伯彦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汪伯彦

    汪伯彦汪伯彦生于徽州祁门(今安徽祁门),是南宋时期的奸臣,世称其“专权自恣,不能有所经画”。汪伯彦深得宋高宗器重信任,身居高位却专权自恃。此外,汪伯彦还著有《中兴日历》、《春秋大义》等作品。汪伯彦生平简介汪伯彦(1069年―1141年),字廷俊,徽州祁门(今安徽祁门)人,南宋

  • 郑桓公是谁 郑桓公简介 郑桓公后代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郑桓公

    郑桓公是西周时期郑国第一任君主、周王室司徒,本命姬友,于公元前771年与周幽王一同遇害,谥号为“桓”,故而世称郑桓公。那么郑桓公的子女后人是谁?郑桓公是谁 郑桓公简介郑桓公(?-前771年),姬姓,郑氏,名友(受封前称王子友),周厉王姬胡少子,周宣王姬静异母弟,周朝诸侯国郑国

  • 元裕宗孛儿只斤·真金简介 真金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真金

    孛儿只斤·真金是忽必烈的嫡长子、元成宗的父亲,于公元1285年病逝,忽必烈为其赐谥号明孝太子,元成宗登基后尊为文惠明孝皇帝,庙号裕宗。元裕宗孛儿只斤·真金简介孛儿只斤·真金(Jingim,1243年1285年),元朝第一位皇帝元世祖忽必烈之嫡长子,第二位皇

  • 元朝皇太子孛儿只斤·真金的故事 如何评价孛儿只斤·真金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真金

    孛儿只斤·真金自幼深受汉族文化影响,相当崇尚儒学、尊重汉人学者,并作为汉法派之领袖与阿合马等理财派对立,最终因禅让事件抑郁而死。孛儿只斤·真金的故事礼遇许衡真金自幼在汉儒的熏陶下成长,参与朝政后甚重儒臣,关怀备至。1280年(至元十七年)六月,当时中书平章政事阿合马以理

  • 五代时期后梁名将王彦章生平 王彦章结局 王彦章子女 王彦章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彦章

    王彦章(863~923),五代时期的后梁将领。字贤明,寿张(今山东梁山西北)人。少年从军,随梁太祖朱全忠征讨,以骁勇闻名,常持铁枪,冲坚陷阵,因号王铁枪。屡立战功,由开封府押衙等职累进为行军先锋马军使、检校司空、汝州防御使、匡国节度使、北面行营招讨使,封开国侯。性刚直,痛恨权臣赵岩、张汉杰等扰乱朝

  • 南宋抗金大臣胡铨生平 胡铨结局 胡铨子女 胡铨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胡铨

    在南宋高宗时期,胡铨是“中兴四大名臣”(李纲、李光、赵鼎、胡铨)。他以“刚直忠义名昭史册”,在秦桧当政时期,是唯一上奏高宗赵构、强烈主张“杀秦桧以谢天下”之人!其反对“议和”、坚决抗金的“脖

  • 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生平 岑参结局 岑参子女 岑参诗作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岑参

    在我阅读唐诗的印象里,读边塞诗如饮浓茶烈酒,寥寥数笔,金戈铁马、沙场浴血的情状便跃然纸上,使人身临其境,血脉贲张。我没有任何提剑啸傲的军旅生活背景,但在我们单位里,有不少从战场前线上役后归来的战士或将官,他们那些慷慨赴边的戍守经历和关于异地风情的回忆,叙说起来充满着神奇的力量。这让我常常联想到唐朝的

  • 元末汉国皇帝陈有谅生平 陈有谅结局 陈有谅子女 陈有谅称帝多久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陈有谅

    元朝末暴发了空前的粮食崩溃和货币崩溃,从而导致了国家崩溃,一时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红巾军是主力之一,其杰出领袖就是今属荆州市洪湖的陈友谅。他不但严重打击了元朝统治者,还建立了自己的“汉”国,自称皇帝。陈友谅(1320年-1363年)元代玉沙县黄蓬(今洪湖市乌林镇)人。出身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