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朝江西派词人吕本中生平 吕本中结局 吕本中子女 吕本中作品

宋朝江西派词人吕本中生平 吕本中结局 吕本中子女 吕本中作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102 更新时间:2024/1/14 10:55:22

宋哲宗元佑四年(1089年),宰相吕公著逝世,封申国公,谥正献。吕家是北宋著名的官宦之家,连出了三吕宰相(吕蒙正、吕夷简和吕公著),吕公著执政刚毅严谨、得高望,因此,所有的朝廷高官,包括宣仁高太后和宋哲宗,都来出席葬礼。五岁的孙子吕本中聪明伶俐,一直深受爷爷喜爱,站在遗像前大哭不止。

“孩子”,宣仁高太后拍拍小孩的肩膀,抚摸着他的头,叹道:“孝于亲,忠于君。孩子,努力学自己,男儿当自强,加勉吧!”

小吕本中似懂非懂地看着太后,使劲点点头,用小手抹去眼泪,渐渐收住了哭声……

一眨眼,小吕本中长成了温情儒雅的青年。他勤奋好学,喜爱诗歌,热衷参加诗词派对,经常跟着陈师道、黄庭坚等人学诗,吕本中早期的诗风清新流美,有时也求新刻峭,旨趣幽深。 一次,他与朋友喝酒作诗,酒酣耳热之际,搞了一副名为《江西诗社宗派图》的戏作,因黄庭坚、陈师道等25人之诗,“其源流皆出豫章(豫章是江西的古称)”,戏称之为“江西诗派”。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以地域来划分派系,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趣的是,吕本中是开封人,当时并没有将自己列入“江西诗派”, 但后人却因他提出了“江西诗派”这个名称,都视其为“江西派诗人”。

在谈到诗词创作时,吕本中率先提出 “悟入”说。在《童蒙诗训》中,他说:“作诗必要悟入处,悟入必自功夫中来,非侥幸可得也。”又提出了“活法”之说:“学诗当活法。所谓活法者,规矩具备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也。”所谓“活法”,即活学活用,不要墨守成规,类似武林侠客练到的最高境界:无招胜有招。

不过,吕本中的这些文学理论虽然高明,但他自己的诗,却算不上一流。倒是他无意中作的一些小词,虽不及诗之浑厚,但在描写离愁别恨、风花雪月之情时,引入民歌情调,显得活泼生动,格调清丽自然,感情真挚细腻,更受到后人的称赞。最著名的是《采桑子》: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

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

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这首词写男女离别相思之情,自然贴切,构思精巧,言辞清丽,颇有民歌的韵味。

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一样,青年吕本中也过着诗酒风流的无忧生活。这种风流肆意的生活,也大胆反映在词中。如表现“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约会离愁的《减字木兰花》:

去年今夜,同醉月明花树下。

此夜江边,月暗长堤柳暗船。

故人何处,带我离愁江外去。

来岁花前,又是今年忆去年。

还有这首香艳的《长相思》:

要相忘,不相忘,玉树郎君月艳娘,几回曾断肠。

欲下床,却上床,上得床来思旧乡,北风吹梦长。

陈如江认为吕本中的词“流动明畅,清丽自然,词风格与韦庄之疏放为近,呈现出清新流美的民歌风味,是对小令的开拓。”但韦庄擅长白描,寥寥几笔,闺情离愁就极为出彩,吕本中词显然难以媲美。

然而,吕本中以构思精巧见长,词浅而意深,比如这首《踏莎行》,借梅思人,手法新颖别致,意境迷离秀美: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似和不似都奇绝。

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旧时,探梅时节。

老来旧事无人说。

为谁沉醉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如梦令》写相思之情,浅显直白,流畅清丽,自然清新:

海雁桥边春苦,几见落花飞絮。

重到柳行西,懒问画楼何处。

凝伫,凝伫,十顷荷花风雨。

《浣溪沙》呈现婉转凄清的朦胧美:

共饮昏昏到暮鸦,不须春日念京华。

迩来沉醉是生涯,不是对君犹惜醉。

只嫌春病却怜他,愿为蜂采落残花。

但是,吕本中的这种诗情宁静的书斋生活,很快就被金兵的铁马胡笳彻底打破了。金兵于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灭辽,靖康元年进攻汴京,当年年末,东京城被攻破。靖康二年,徽、钦二帝被掳北上,北宋灭亡,国家陷入战乱之中。

金兵入城后,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无恶不作。吕本中时值城中,和千万的京城子民一道,亲眼看着繁华的京城变成人间地狱,在战火中痛苦煎熬。亡国之恨、切身之痛,促使他拿起笔,用诗歌记录了那场灾难。

《守城士》描写了抗金将士的奋勇抵抗,“北风且莫雪,一雪三日寒。不念守城士,岁晚衣裳单。衣单未为苦,隔壕闻战鼓。杀贼须长枪,防城要强弩。炮来大如席,城头且撑柱。”

《兵乱寓小巷中作》写道:“城北杀人声彻天,城南放火夜烧船”,记录了京城沦陷带来的苦难,百姓遭受战祸的惨状。《城中纪事》控诉了敌军烧杀抢掠的罪行。金兵退后,吕本中自感“乱后惊身在,端如犬丧家”,对着已是废墟的京城,又写了《兵乱后自嬉杂诗》29首以抒愤,其一写道:

晚逢戎马际,处处聚兵时。后死翻为累,偷生未有期。

积忧全少睡,经劫抱长饥。欲逐范仔辈,同盟起义师!

这种伤感和忧愤的诗风,与早年的轻快圆美风格迥然不同,题材也由风花雪月转为国民时事,且成为他后半生的主要诗词特色,对后来者,尤其是对陆游,影响极大。

北宋灭亡后,宋室南渡,赵构在南京(今商丘)即位,改元建炎。吕本中也跟着南迁,流落江南一带。在重阳节时,对着江南的冷月残菊,他“佳节倍思亲”,登高望远,却感到故园难回,咽泪装欢,凄凉无限,作了一首描写江南风光与忧时伤乱的小令《南歌子》: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

短篱残菊一枝黄,

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

只言江左好风光,

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这首词表现“中原归思”,工稳精润,颇受评论者的称赞。曾季貍说“尤浑然天成,不减唐花间之作”(《艇斋诗话》)。《啸翁词评》:“居仁直忤柄臣,深居讲道。而小词乃工稳清润至此。”

绍兴六年,吕本中来到杭州,宋高宗赵构特赐他进士出身,“擢起居舍人兼权中书舍人”,以示重用之意。大概在此期间,吕本中向赵构上陈了一本《官箴》,对朝廷官员提出要“清、慎、勤”的道德要求:“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清、慎、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然世之仕者,临财当事,不能自克,常自以为不必败;持不必败之意,则无所不为矣。然事常至于败而不能自已。故设心处事,戒之在初,不可不察。借使役用权智,百端补治,幸而得免,所损已多,不若初不为之为愈也……”

今日“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要做到“清、慎、勤”,亦恐不易吧?

绍兴八年二月,吕本中升迁中书舍人。六月,兼权直学士院。当时,赵构和秦桧正忙于与金“和议”。吕本中反对议和,见金使前来,大家讨论如何接待金人时,就发言道:“金人来了,我们应尽量简单接待,显示国家贫穷勤俭。何况,成败大计,本不在此,而在我们治政得失、兵财强弱。”秦桧听后很不高兴。

靖康之难之前,吕本中与秦桧曾同为“承务郎”,相得甚欢。南宋建立后,秦桧初任宰相时,大力提拔“关系户”,也想提升吕本中,以便他为自己卖命。吕本中接到秦桧的封册书时,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秦桧亲自写信,要他上任,但吕本中还是坚决不从,梁子自此结下。

不巧的是,吕本中又与秦桧的对头赵鼎好上了。赵鼎素喜“元祐之学”,认为吕本中是“元祐大臣”吕公著的孙子,又是范冲所推荐,特来拜访吕本中,两人一见投缘,引为相知。《哲宗实录》编成后,赵鼎升迁仆射,吕本中草制,文章有这么一句话:“合晋、楚之成,不若尊王而贱霸;散牛李之党,未如明是以去非。”

秦桧认为吕本中有讽刺之意,翻脸大怒,对皇帝说:“吕本中受了赵鼎的指使,盼望和议失败,好为脱身之计。”风御官员萧振是秦桧之党,借机弹劾吕本中。吕本中于是被“莫须有”罢官,“提举太平观”。

吕本中少年时期,曾师从程颐,对理学颇有兴趣。罢官后,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倒在理学研究上取得一些成就,提出了“贫贱勿厌”、“富贵勿羡”等理学思想,著有《东莱诗集》20卷,《春秋集解》30卷,《师友渊源录》5卷,《童蒙训》3卷等。后世尊称为东莱先生,赐谥文清。

吕本中一生,担得起当年高太后“孝于亲,忠于君”的嘱咐。

吕本中(1084- 1145年), 字居仁, 世称东莱先生,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 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录词二十七首。

标签: 吕本中

更多文章

  • 汉献帝刘协最爱的女人曹节:(诅咒兄长曹丕不得好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献帝,刘协,曹节

    在曹操的之女中,比较出名的有曹丕、曹植、曹冲等,那么你知道曹节是谁吗?她是曹操的亲生女儿哦,还是东汉末年汉献帝刘协的第二任皇后(第一人是伏寿),最后和却和兄长曹丕闹翻,说出了:“老天有眼,决不让你长久!”之诅咒,曹节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呢?下面就和小编来一起了解下。曹操之女,曹

  • 唐朝奸臣许敬宗为什么能善终 唐太宗和许敬宗对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许敬宗

    许敬宗是唐朝位高权重的奸臣,他在皇帝面前是一副讨好的样子,所以可以一路平坦顺风顺水,最后也得到了善终老死在家乡。但许敬宗背地里却是个虚伪的小人,篡改历史,为了小妾流放儿子,甚至为了钱把女儿嫁去外族。一、奸臣许敬宗的结局许敬宗篡改历史,当年许敬宗的父亲被宇文化及杀害,许敬宗为了保自己不死,父亲被杀的时

  • 谢铎简介 谢铎与五凤楼 谢铎代皇?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谢铎

    谢铎是明朝著名文学家、藏书家,被誉为雁山“七贤”之一,著有《桃溪集》、《伊洛渊源续录》、《尊乡录》等作品,72岁告老还乡,建造了“五凤楼”,这其中有着什么样的故事?谢铎简介谢铎(1435年~1510年),明朝时太平县桃溪(今温岭市大溪镇)人,明藏书家

  • 苏轼的历史成就都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苏轼

    苏轼是宋词的集大成者,不仅如此他在书法、政治、美食等方面都有较高造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苏轼一生的主要成就。苏轼一生仕途坎坷,三起三落,他最重要的历史成就不在于政治,而在于文学,他是宋代历史上文学成就最高的代表,诗词书画加之散文,都能占有一席之地,甚至很多还是那方面的巅峰代表。苏轼的历史成就都有哪

  • 北宋名将狄青生平 狄青结局 狄青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狄青

    北宋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将军,他叫狄青。或许我们听说过他的名字却不太了解他。先来简单介绍下狄青: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人,面有刺字,善骑射,人称“面涅将军”。他出身贫寒,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为延州指挥使,勇而善谋,在宋夏战争中,他每战披

  • 孙瑒的主要成就 如何评价孙瑒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孙瑒

    孙瑒历任五兵尚书、右军将军、侍中等职,曾参与平定侯景之乱,坚守郢州数月保全郢州,抵御北周,还发明创造了许多战争用的器械,战功显赫。587年,孙瑒去世,追赠护军将军、侍中,谥号为“桓”。孙瑒的主要成就保全郢州孙瑒在北周四万大军的进攻下,以不满千人的兵力坚守郢州数月,为南朝保全了

  • 孙瑒是谁 孙瑒简介 孙瑒后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孙瑒

    孙瑒孙瑒生于江苏苏州,是南北朝南梁、陈朝时期的将领,年少时就智勇双全,文武兼修,有鉴识之明。孙瑒还是远近闻名的孝子,与家人和睦相处,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生活奢侈,“性不循恒”而屡遭罢免。孙瑒是谁 孙瑒简介孙瑒字德琏,吴郡吴县(今苏州)人,南北朝时期梁朝、陈朝将领。少时颇有智略,

  • 隋朝大将军张须陀生平简介 张须陀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张须陀

    张须陀是隋朝时期的名将,担任过齐郡通守、黜陟讨捕大使等职,于616年战死在瓦岗军下,时年52岁,士兵们连哭不止,隋炀帝也伤心不已,后隋朝追赠他为金紫光禄大夫、荥阳郡守。张须陀生平简介张须陀(565年616年12月1日),字果,弘农阌乡人,墓志铭称其为南阳西鄂人,隋朝大将。仁寿四年(604年),隋炀帝

  • 张须陀部下三大名将都是谁 张须陀为什么没算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须陀

    张须陀张须陀别名张果,出生弘农阌乡(一说南阳西鄂),是隋朝时期将领,被誉为“隋末第一名将”、隋朝的柱石之臣。曾平定四方叛乱、威振东夏,多次击败瓦岗军,为隋朝立下汗马功劳。但如今的人们却不那样熟知张须陀,他甚至都没能排上名将。张须陀部下三大名将秦琼、程咬金 、罗士信(罗成的原型

  • 卢谌的作品 卢谌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卢谌

    卢谌出生范阳涿县(今属河北涿县),与温峤、崔悦是表兄弟,一生在西晋、鲜卑段部、后赵、冉魏政权中颠沛流离,历任从事中郎、幽州别驾、中书侍郎、国子祭酒、侍中、中书监等职。那么,历史上都如何评价卢谌的呢?卢谌的作品留有《时兴诗》《览古诗》《答魏子悌诗》《赠崔温诗》《答刘琨诗二首》《赠刘琨诗二十首》《赠刘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