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裴冕的主要成就 如何评价裴冕

裴冕的主要成就 如何评价裴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532 更新时间:2024/3/2 15:45:51

裴冕著有《贺佛见光相表》、《请以来岁上尊号奏》等作品,他一生最大成就就是拥立肃宗为帝。公元770年,裴冕逝世,追赠太尉,谥号“献穆”。

裴冕的主要成就

裴冕最主要的功绩便是在灵武劝进,拥立唐肃宗为帝。

唐肃宗到达灵武后,裴冕与杜鸿渐、崔漪等人劝进道:“皇帝放弃京城,南奔蜀地,江山社稷应该有所归属。如今天意人心都在殿下身上,您不可违背。如果您犹豫退让,必会失去百姓民心,到时就大事去矣。”肃宗推辞道:“我南下平叛,再接皇帝回京,继续做我的太子,随侍皇帝左右,这样难道不好吗?你们何必要这么做呢?”裴冕又劝道:“殿下居太子之位二十年,现在正是为皇帝分忧之时。而且随从将士都是关中百姓,日夜思念还乡,一旦离散,恐难复聚。殿下继位,也可抚慰将士,让他们看到回乡的希望。”他五次劝进,肃宗这才继位称帝。

如何评价裴冕

邵说:沣州刺史裴冕,明允忠肃,道高德厚,匪躬无怠,有謇谔之风。首佐先帝,驱驰灵武,赞□雷之业,成社稷之勋。

李纯:赠太尉冕,望重岩廊,为时贞干,灵武艰阻,首赞经纶。宣力股肱,平心鼎铉,任戡定之成业,推翼戴之嘉猷。

刘昫:① 冕性忠勤,悉心奉公,稍得人心。然不识大体,以聚人曰财,乃下令卖官鬻爵,度尼僧道士,以储积为务。人不愿者,科令就之,其价益贱,事转为弊。② 冕力赞中兴,名居大位,奉公抱义,可以致身;卖官度僧,是何为政?及其老也,贪冒尤深。遵庆学术贞明,为国忠所出;恭俭谨密,遇萧华素知。位重行纯,老而弥笃,彼二公固有惭德。向克荷堂构,不坠门风。

宋祁:① 冕以忠勤自将,然不知宰相大体。性豪侈,既素贵,舆服食饮皆光丽珍丰,枥马直数百金者常十数,每广会宾客,不能名其馔,自制巾子工甚,人争效之。②孔子称才难。然人之才有限,不得皆善。观圆之锐,而失守出奔;晋卿雅厚,而少风采臧否;冕明强,嗜利不知大体;諲辅政,功名不及治郡。然各以所长显于时。故圣人使人也器之,不穷所不能而后为治也。

王夫之:肃宗自立于灵武,律以君臣父子之大伦,罪无可辞也。裴冕、杜鸿渐等之劝进,名为社稷计,实以居拥戴之功取卿相,其心可诛也。

标签: 裴冕

更多文章

  • 封常清简介 封常清的儿子 封常清后代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封常清

    封常清出生蒲州猗氏,是唐朝著名将领,自小孤苦伶仃,跟随高仙芝征战四方,曾攻破大勃律国(今克什米尔巴勒提斯坦)、抗击安禄,最终英雄惨死,含恨而终。封常清简介封常清(690年756年1月24日),蒲州猗氏(今山西省猗氏县)人,唐朝名将。自幼家中清贫但受祖父影响喜爱读书。曾两次入朝为官。父母早亡,外祖父

  • 封常清与高仙芝关系 对封常清的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封常清,高仙芝

    封常清担任过判官、安西副都护、御史大夫等职,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抗击叛军,却被边令诚诬告,遭唐玄宗斩首,唐玄宗这一做法简直自毁长城。封常清与高仙芝封常清,细瘦、斜眼、脚短,还有些瘸。高仙芝任夫蒙灵察都知兵马使。封常清为他的副将。这时正赶上达览部落叛乱,从黑山以北,直到碎叶,派高仙芝率二千骑兵截击。封常

  • 王孝杰简介 王孝杰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王孝杰

    王孝杰是武周(唐朝)时期的名将,曾任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右鹰扬卫将军、清边道行军总管等职,于697年征讨契丹时故居深入,兵败而死。王孝杰简介王孝杰(?-公元697年),京兆新丰(今陕西潼关东北)人,唐朝名将。少年时便从军入伍,四处征战。屡立战功。武则天执政后,累迁右鹰扬卫将军。公元692年,

  • 高力士怎么死的_高力士死的太凄惨了_高力士被设计陷害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高力士

    高力士本姓冯,武则天喜欢他的聪慧机敏,就让他在身边侍奉。后因高力士犯了小错,被鞭打赶出。一年后,武则天又召其入宫。高力士身长六尺五寸,天性谨慎细密,擅传诏令,授官宫闱丞。景龙年间,玄宗在藩国,高力士对他倾心侍奉,因此获得了玄宗的恩宠。到唐隆年间平定内难,玄宗便表奏高力士进入太子官署内坊每日侍奉左右

  • 柳如是怎么死的_柳如是为什么要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柳如是

    在明清易代之际,曾出现过一位著名的歌妓才女柳如是。她气质高雅,才色并茂,有着强烈的爱国民族气节,在明王朝面临危难之际,她尽全力资助和慰劳抗清义军,因此名气很大。柳如是生于明万历五十年,幼年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卖给一个名妓做养女,妙龄时流落青楼。崇祯十四年,刚过二十的她嫁给了东林党领袖钱谦益

  • 张仁愿后人 张仁愿的主要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仁愿

    张仁愿张仁愿原名张仁亶,因封爵韩国公,故而人称张韩公,是一位文武全才式的人物。他曾任检校洛州长史、朔方军大总管、同中书门下三品、左卫大将军、镇军大将军、光禄大夫等职。714年,张仁愿逝世,追赠太子少傅。张仁愿后人儿子:张之辅,官至金吾将军、赵州刺史。孙子:张通儒,效力于安禄山。孙子:张知微,官至仓部

  • 唐休璟的子女后人 武则天称他能“以一抵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休璟

    唐休璟本名唐璿,是唐朝时期名将、大臣,曾经担任过西州都督、凉州都督、辅国大将军、太子少师、同中书门下三品,出将拜相,功勋显赫,被封为宋国公。他年过八旬却不肯隐退,退了又复出,直至86岁病逝。唐休璟的子女唐休璟有五个儿子:唐先慎袭爵宋国公,任陈州刺史;唐先择任右金吾将军;唐修忠任福州别驾;唐修孝任南郑

  • 唐朝诗人张继生平 张继结局 张继子女 张继诗作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继

    张继到达苏州的时候,天色已渐渐黑下来。对于一个普通劳作者,譬如撑船摇橹的那个船老大来说,夜色降临,泊舟岸边,简单地填饱肚子,然后,枕着一江涛声,沉沉睡去,一夜到天明。文人的漂泊与远行,本无多可记,然而,唐朝诗人张继这一晚的睡眠,后来却被无数人关注,借助文字,超越时空,进行想象和还原。中国几千年的文化

  • 西汉大臣京兆尹张敞生平 张敞结局 张敞子女 张敞政绩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敞

    张敞(公元前?-公元前48年),字子高,西汉大臣,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祖父张孺为上谷太守,徙居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县一带)。父张福事汉武帝,官至光禄大夫。张敞事宣帝时,徙居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忠言直谏张敞起初是个乡有秩(乡官),后补为太守卒史。由于为官清廉,又先后补为甘泉仓长、太仆丞

  • 明朝后期兵部尚书孙承宗生平 孙承宗结局 孙承宗子女 孙承宗政绩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孙承宗

    孙承宗是中国明末大臣、抗清将领。曾任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自请经略蓟辽,到职后亲自勘察关外的山川关隘,支持抗清名将袁崇焕、祖大寿等将领,练兵屯田强化边塞。崇祯十一年(1638)清兵绕道入长城, 深入京都南,进攻高阳城。他率家人及全城乡民守城抗清,终因清兵势众弹尽粮绝,城破被俘,誓不降清,自缢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