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仁愿后人 张仁愿的主要成就

张仁愿后人 张仁愿的主要成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872 更新时间:2024/1/1 9:12:08

张仁愿

张仁愿原名张仁亶,因封爵韩国公,故而人称张韩公,是一位武全才式的人物。他曾任检校洛州长史、朔方军大总管、同中书门下三品、左卫大将军、镇军大将军、光禄大夫等职。714年,张仁愿逝世,追赠太子少傅。

张仁愿后人

儿子:张之辅,官至金吾将军、赵州刺史。

孙子:张通儒,效力于安禄山

孙子:张知微,官至仓部郎中。

张仁愿的主要成就

屡战突厥

698年(圣历元年),突厥默啜可汗入侵唐朝,先后攻陷赵州(今河北赵县)、定州(今河北定州),进犯幽州。张仁愿出城迎击,激战中被箭射中手臂,突厥军见不能取胜,也自行退去。武则天派出使者慰劳军队,并赐给张仁愿药品,命他兼任并州大都督府长史。

702年(长安二年),突厥攻破石岭关(今山西阳曲北),攻打并州。武则天任命雍州长史薛季昶代理右台大夫,充任山东防御军大使,又命张仁愿负责幽州、平州(今河北卢龙)、妫州(今河北怀来东南)、檀州(今北京密云)四州防御,与薛季昶互为犄角,共拒突厥。

706年十二月,突厥入侵鸣沙(今宁夏青铜峡西南黄河东岸丰安故城),击败朔方军大总管沙吒忠义,进掠原州(今宁夏固原)、会州(今甘肃靖远)等地,夺走陇右牧马一万多匹。707年(景龙元年),张仁愿被任命为朔方军大总管、御史大夫,屯边防御突厥。张仁愿到达朔方后,突厥已退兵而去,便乘胜追击,夜袭敌营,大破突厥。

修筑三城

当时,朔方军与突厥以黄河为界,而在黄河北岸有一拂云祠。突厥每次出兵,都要在祠中祈祷,然后再发兵南下。708年(景龙二年),默啜统帅全军西攻突骑施(西突厥部落),后方兵力空虚。张仁愿便上奏朝廷,请求乘机夺取漠南之地,并沿黄河北岸修筑三座首尾相应的受降城,以断绝突厥南侵之路。

三座城池中,拂云祠为中受降城(在今内蒙古包头西),南对朔方,而西城南对灵武,东城南对榆林,三城相距各有四百多里,北面都是沙漠。张仁愿又北拓地三百多里,并在牛头朝那山(今内蒙古固阳东)北设置烽火台一千八百所。从此,突厥不敢度山放牧,朔方不再受其攻掠,每年节省军费上亿,裁减镇兵数万人。

后突厥汗国非常强大之时,唐朝张仁愿在漠南突厥之地建立三受降城体系,三受降城体系是唐朝建立的进攻型军事重镇体系,使突厥汗国的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的中心地区成为唐朝北疆内的军事地区,被唐朝控制。后突厥默啜可汗无力返回漠南,不得不返回漠北。唐朝张仁愿建立三受降城体系,严重削弱了后突厥汗国。自唐朝张仁愿建立三受降城体系取漠南后,后突厥汗国的国力大为削弱,最后被唐朝与回纥联合攻灭。后突厥汗国的衰弱与灭亡,唐朝张仁愿建立三受降城是其重要原因。

标签: 张仁愿

更多文章

  • 唐休璟的子女后人 武则天称他能“以一抵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休璟

    唐休璟本名唐璿,是唐朝时期名将、大臣,曾经担任过西州都督、凉州都督、辅国大将军、太子少师、同中书门下三品,出将拜相,功勋显赫,被封为宋国公。他年过八旬却不肯隐退,退了又复出,直至86岁病逝。唐休璟的子女唐休璟有五个儿子:唐先慎袭爵宋国公,任陈州刺史;唐先择任右金吾将军;唐修忠任福州别驾;唐修孝任南郑

  • 唐朝诗人张继生平 张继结局 张继子女 张继诗作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继

    张继到达苏州的时候,天色已渐渐黑下来。对于一个普通劳作者,譬如撑船摇橹的那个船老大来说,夜色降临,泊舟岸边,简单地填饱肚子,然后,枕着一江涛声,沉沉睡去,一夜到天明。文人的漂泊与远行,本无多可记,然而,唐朝诗人张继这一晚的睡眠,后来却被无数人关注,借助文字,超越时空,进行想象和还原。中国几千年的文化

  • 西汉大臣京兆尹张敞生平 张敞结局 张敞子女 张敞政绩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敞

    张敞(公元前?-公元前48年),字子高,西汉大臣,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祖父张孺为上谷太守,徙居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县一带)。父张福事汉武帝,官至光禄大夫。张敞事宣帝时,徙居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忠言直谏张敞起初是个乡有秩(乡官),后补为太守卒史。由于为官清廉,又先后补为甘泉仓长、太仆丞

  • 明朝后期兵部尚书孙承宗生平 孙承宗结局 孙承宗子女 孙承宗政绩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孙承宗

    孙承宗是中国明末大臣、抗清将领。曾任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自请经略蓟辽,到职后亲自勘察关外的山川关隘,支持抗清名将袁崇焕、祖大寿等将领,练兵屯田强化边塞。崇祯十一年(1638)清兵绕道入长城, 深入京都南,进攻高阳城。他率家人及全城乡民守城抗清,终因清兵势众弹尽粮绝,城破被俘,誓不降清,自缢而死。

  • 唐朝文学大家刘禹锡生平 刘禹锡结局 刘禹锡子女 刘禹锡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禹锡

    在南京这座六朝时期的名城下生长了17年。从小,从诗词中看到故乡最多的,就是繁华三千逐逝水的悲慨。六朝的华丽喧嚣众所周知,尤其是陈后主的那一阙《玉树后庭花》,更是绝艳。但,随着历史的河流行走,终是成了亡国的靡靡之音的代名词。魏晋南北朝的南京是繁盛的,南朝四百八十寺,萧梁的建立,宣告了建康的繁华;而王谢

  • 张问陶简介 张问陶的诗 张问陶梅花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张问陶

    张问陶是我国清代著名诗人、书画家、诗论家,被称作性灵派三大家之一、乾嘉诗坛泰斗,“三百年来第一人”,“蜀中之冠”,评价之高。张问陶简介张问陶(17641814) ,字仲冶,一字柳门,号船山、蜀山老猿,清四川遂宁人。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因

  • 张问陶墓在哪里 如何评价张问陶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张问陶

    张问陶号船山,自号“蜀山老猿”,人称“青莲再世、少陵复出”,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著有《船山诗草》等作品。张问陶墓张问陶辞世时,家境萧条,三个女儿尚未出嫁,家人无力扶其灵柩回乡,乃寄殡于苏州光福镇玄墓山,一年后

  • 张问陶的主张 张问陶的主要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问陶

    张问陶曾任翰林院检讨、莱州知府、江南道监察御史、吏部郎中等职,他才华横溢,一生致力于诗、书、画,三者造诣皆深,有门生崔旭、梅成栋、姚元之等人。张问陶的主张张问陶主张诗歌应写性情,有个性。张问陶论诗一再标举“性灵”,可见其主性灵之旨。张问陶于强调真性情的同时,还标举&ldqu

  • 吴广是怎么死的_吴广死因揭秘_吴广为什么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吴广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一场席卷全国的农民大起义爆发,最终埋葬了秦王朝。 最初点燃革命烽火的是陈胜与吴广,他们率九百戍卒揭竿而起,很快汇成一支巨大的洪流,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革命政权张楚政权。不久,陈胜以吴广为假王,率重兵进攻荥阳(今属河南然而,正当起义斗争深人发展时,吴广被其部将田臧杀死

  • 北洋“四不将军”吴佩孚:不好色、不纳妾、不嫖娼、不贪财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吴佩孚

    吴佩孚人生的信条是:不好色、不纳妾、不嫖娼、不贪财。大量史实证明,吴佩孚一生是言行一致的,首先是不好色。吴佩孚年轻时写过:“率性而节欲,可庶几于圣贤;纵欲而灭性,则近于禽兽。”这道理说得简明、形象,吴想做个道德完善的真君子。吴佩孚三十开外才娶结发妻子李氏,后吴母坚持让他纳张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