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吴大将军诸葛瑾简介 诸葛瑾诸葛亮三兄弟关系

东吴大将军诸葛瑾简介 诸葛瑾诸葛亮三兄弟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764 更新时间:2024/1/6 4:29:20

诸葛瑾简介:诸葛瑾诸葛亮三兄弟关系

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汉族,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吴国大臣,诸葛亮之兄,诸葛恪之父。经弘咨推荐,为东吴效力。胸怀宽广,温厚诚信,得到孙权的深深信赖,称为“神交”,并努力缓和蜀汉与东吴的关系。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吕蒙病逝,诸葛瑾代吕蒙领南郡太守,驻守公安。孙权称帝后,诸葛瑾官至大将军,领豫州牧。

建安五年(200年),诸葛瑾因中原战乱而避乱江东。孙权的姊婿曲阿弘咨遇见诸葛瑾,对其才华感到惊奇,向孙权推荐,与鲁肃等一起为宾待,诸葛瑾与步骘、严畯关系亲密,曾经一起游历吴中各地,三人逐渐声名显赫,齐名被称为当世的英杰俊才,其后又担任过海盐县长。后为孙权长史,转中司马。

三国志11的诸葛瑾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遣诸葛瑾使蜀通好刘备,与其弟诸葛亮在公馆见面,未谈私事。最后双方以分界结束。诸葛瑾同孙权无论谈话、劝谏,从不急迫直言,只是稍微表示出自己的倾向,大略道出自己的意图,点到为止。如有与孙权心意不合时,他便放弃正在进行的内容而转向其他的话题,渐渐地再借其他事情从头开始,以对同类事情的看法求得孙权的赞同,于是孙权的思想也往往得到开通。吴郡太守朱治,是举荐孙权为孝廉的将领,孙权曾对他有怨望的地方,只因平时对他很敬重,难于亲自齿责备他,故而心内忿怨无法排解。诸葛瑾揣摩到其中的缘故,又不敢公开明白地说出口。

于是自求用孙权的意思来自问,这样他就在孙权面前写信,广泛地阐明事物的常理,借题用自己的思想迂回地推测分析孙权的内心活动。写完后,他将信呈交孙权,孙权看后很高兴,笑着说:“我的疙瘩让你给解开了。颜渊之德,是要人更为亲爱,难道就是这个意思吧!”孙权又责备过校尉殷模,所定罪名令人难料。很多大臣为殷模求情,孙权更加愤怒,与求情人们反复论争,只有诸葛瑾默不作声。孙权说:“子瑜怎么不说话?”诸葛瑾离开座席说:“臣下与殷模等因遭受故土沦陷,生灵灭绝。离弃祖坟,携老带幼,披荆斩棘,前来归顺圣明的教化,在流亡贱人中,蒙主公生身养命之福,不能自我互相督责砥砺,以报答万分之一的恩德,致使殷模辜负圣上的恩惠,自我陷入罪恶之中。为臣认罪尚来不及,确实不敢说什么。”孙权听后很为伤感,于是说:“我特为您而赦免他。”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跟从吕蒙讨关羽,封宣城侯,以绥南将军代吕蒙领南郡太守,驻守公安。

直方敢谏黄初二年(221年),刘备东伐吴,孙权求和,诸葛瑾给刘备写信道:“陛下老远来至白帝,恐怕是因为吴王侵取荆州,危害关羽,怨念颇深。不应该讲和,您这是小人物之心,不肯着眼于大处。我试着为陛下论其轻重和其大小。陛下若抑威损忿,可以马上决定下来,不用再咨询各位将领。陛下和关羽之亲密和诸汉先帝如何相比?荆州大小与海内各州又如何相比?这些仇恨,谁当先后?如果仔细思考,不是很简单的事吗。”当时有人说诸葛瑾在与刘备互通信息,权曰:“我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不辜负我,就像我不会辜负子瑜一样。”弹劾诸葛瑾的人很多,陆逊给孙权写信并向他力保诸葛瑾。孙权又说:“我和子瑜是‘神交,外人是无法离间我们的。”并将书信全部交给诸葛瑾。黄初三年(222年),孙权受封吴王,封诸葛瑾左将军、督公安,假节,封宛陵侯。同年曹真、夏侯尚等围朱然于江陵,诸葛瑾派兵救援,渡江时被夏侯尚火烧船只,水陆同时进攻所击退。

潘璋未知前来救援,而魏兵日渡不绝,并说:“魏势始盛,江水又浅,未可与战。”便将所领,到魏上流五十里,伐苇数百万束,缚作大筏,欲顺流放火,烧败浮桥。作筏适毕,伺水长当下,夏侯尚、曹真等退走;虽无大功,也用保全师顺利入境为功。 虞翻因为狂放直率而被流放,只有诸葛瑾多次替他说情。虞翻在给亲友的信中说:“诸葛瑾敦仁厚义,效法上天救活生灵,近来承蒙他仗义执言,为我保全名分,无奈我积怨过多犯罪过深,深为陛下所忌恨,虽有祁奚之类的人相救,而我却无羊舌氏那样的德行,解救是没有什么希望了。”诸葛瑾为人雍容大度善思,当时的人们都佩服他的弘缓雍雅。孙权也对他甚为看重,每有大事就要征询他的意见。

数攻襄阳黄武五年(226年),孙权得知魏文帝去世后,于八月出兵攻魏。命吴左将军诸葛瑾部兵分两路进攻襄阳,亲自率军进攻江夏郡(治安陆,今湖北云梦西南)。孙权一路为魏军所败,遂撤兵而走。而诸葛瑾则被司马懿击败,并斩杀吴将张霸,斩首千余级。十二月,升任骠骑将军。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封诸葛瑾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嘉禾五年(236年),孙权北征,派右都督陆逊与中司马诸葛瑾攻襄阳。陆逊派亲戚韩扁怀揣奏疏上报朝廷,返回途中,在途中遇到魏军,魏军抓获了韩扁。诸葛瑾听后,十分恐慌,写信给陆逊说:“大驾已还,敌人得到韩扁,将我们的虚实全部打听清楚了。而且河水快干了,最好是赶快离去。”陆逊接报后并未作答复,却催促人种葑豆(一种蔬菜),与众将领下棋射箭游戏,一如平常。

三国志12中的诸葛瑾诸葛瑾知道后说:“陆伯言足智多谋,他这样做一定自有考虑。” 于是亲自来见陆逊。陆逊说:“魏军知道大驾已还,再不用为此筹谋,便专心对付我们。如今魏军已经守卫了要害之处,兵将已经出动,我们自己应当首先镇定自如以稳住部队,然后再巧施计谋,退出此地。如果今天就向魏军表明我们要走,魏军会以为我们害怕了,必然会来威逼我们,那就是必败之势了。” 于是二人秘密定计,令诸葛瑾坐镇舟船,陆逊率领全部兵马向襄阳进发。魏军素来忌惮陆逊,见陆逊要攻襄阳,立即退回城中。诸葛瑾便引船而出,陆逊慢慢整顿好队伍,大张旗鼓地走上船。魏军不知究竟,反而不敢追击,于是陆逊全军安然退出。

朝政风波嘉禾七年(238年),弄政大臣吕壹遭处死。先前,诸葛瑾、吕岱、朱然、步骘以自己为武官,未有干涉吕壹一事,吕壹死后,孙权派遣中书郎袁礼斥责四人,指自己与四人恩犹骨肉,荣福喜戚,相与共之,自己政治上出错,理应上奏劝告,不应置身事外。赤乌四年(241年) 四月,孙权分兵四路攻魏:卫将军全琮率军数万出淮南决芍陂(今安徽寿县南)之水,威北将军诸葛恪攻六安(今安徽六安东北),前将军朱然攻樊城(今湖北襄阳),大将军诸葛瑾攻祖中(今湖北南漳蛮河流域)。 五月,全琮入侵芍陂,朱然、孙伦围攻樊城,诸葛瑾、步骘侵掠柤中,司马懿自请出兵往讨。同年,诸葛瑾去世,享年68岁,死前嘱咐买棺服,办丧事要简约。

诸葛亮原来还有两个兄弟!诸葛氏三兄弟人生结局如何?

即使孪生兄弟,也可能会因为不同的追求而出现分歧,甚至成为敌人。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分天下,诸葛氏三兄弟分别出仕三国,诸葛谨在吴国担任大将军,诸葛亮在蜀汉担任丞相,诸葛诞在魏国任征东大将军,史书称“一门三方为冠盖,天下荣之”。

需要体现说明的一点是诸葛三兄弟中,诸葛瑾、诸葛亮是亲兄弟,诸葛诞是两人的同族兄弟。当时人认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龙虎狗有着怎么的命运与人生结局呢?

1.诸葛瑾

字子瑜,174年出生。诸葛瑾在早年间曾游学洛阳,后来天下大乱,率家人避居江东。后来孙权的姐婿弘咨遇到诸葛瑾,对其才华非常欣赏,就向孙权推荐,与鲁肃等一起担任宾待,后又成为孙权长史、中司马等职。215年,孙权遣诸葛瑾出使刘备,与诸葛亮在公馆见面,未尝谈及私事,最后双方重新划分边界。

诸葛瑾人如其名,为人非常谨慎,他同孙权谈话时,从不急迫直言,只是稍微表示出自己的倾向,点到为止;如有与孙权心意不合时,他便放弃正在进行的内容而转向其他的话题,渐渐地再借其他事情从头开始,以对同类事情的看法求得孙权的赞同。

219年,诸葛瑾跟从吕蒙讨伐关羽,因功被封为宣城侯、绥南将军、南郡太守,代替吕蒙驻守公安。221年,刘备亲率大军伐吴,诸葛瑾曾给刘备写信劝和,但被刘备断然拒绝。当时有人对孙权说诸葛瑾私下派人与刘备联络。孙权说道:“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

229年,孙权称帝,封诸葛瑾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诸葛瑾虽然被封为武官,但其军事才能与其弟诸葛亮不可同日而语,几次出兵作战,均无建树。241年,诸葛瑾病死,时年68岁。

诸葛瑾有三子,长子诸葛恪,次子诸葛乔,三子诸葛融。252年,孙权死后,诸葛恪曾执掌东吴军国大权。253年,诸葛恪被宗室孙峻所杀,被诛灭三族。留在蜀国的诸葛乔一脉认祖归宗,延续诸葛瑾的香火。

2.诸葛亮

字孔明,181年出生。关于诸葛亮的人生经历,不再过详细介绍,主要说下诸葛亮鲜为人知的一面。诸葛亮除了是位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他在书法、绘画、音乐上的成就同样不低。

诸葛亮“善画,亦喜作草字,虽不以书称,世得其遗迹,必珍玩之”,宋徽宗就曾收藏诸葛亮的草书《远涉帖》。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写道:“诸葛武侯父子皆长于画。”,“今分为三古以定贵贱,以汉、魏三国为上古,则蔡邕张衡、曹髦、杨修、桓范、徐邈、曹不兴、诸葛亮之流是也。”;在音乐方面,诸葛亮制作七弦琴、石琴,还写有一部音乐理论专著《琴经》。

234年8月,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军中,时年54岁。诸葛亮早年无子,曾过继诸葛瑾次子诸葛乔为己子,之后诸葛瞻出生。263年10月,诸葛瞻、诸葛尚父子在绵竹战死,此时诸葛亮直系血缘关系的仅存诸葛京(诸葛瞻次子)一脉。

3.诸葛诞

字公休,生年不详。诸葛诞早年的仕途生涯并不顺畅,曾担任尚书郎、荥阳令等小官,后来好不容易当上御史中丞、尚书等官,又因为与散骑侍郎夏侯玄等人交好,而魏明帝非常厌恶夏侯玄、诸葛诞等人,将他们免官。

239年,魏明帝病死,其子曹芳继位,大将军曹爽辅政,曹爽重新启用夏侯玄等人,诸葛诞出任扬州刺史、昭武将军。251年,太尉王凌计划起兵讨伐司马懿,并另立楚王曹彪为帝。司马懿领兵讨伐,任命诸葛诞为镇东将军,假节都督扬州诸军事。

255年,毌丘俭、文钦在寿春起兵,反抗司马师的专权。诸葛诞拒绝了毌丘俭劝诱,并最先率兵讨伐,随后率先进占叛军的据点寿春。诸葛诞不仅平定了叛乱,还击退了东吴的军队。战后诸葛诞因长期在淮南驻守,于是被任命为镇东大将军、仪同三司、都督扬州诸军事,成为魏国在东南地区的封疆大吏。

256年,刚刚执掌朝政的司马昭派长史贾充试探诸葛诞的口风。贾充说道:“洛中的诸位贤达之人,都希望实行禅让,您认为如何?”诸葛诞厉声说道:“你不是贾豫州的儿子吗?你们家世代受到魏朝的恩惠,怎能想把国家转送他人?如果洛中发生危难,我愿为国家而死。”贾充默然无语。

回到洛阳后,贾充建议司马昭征调诸葛诞入朝,257年,司马昭以皇帝的名义,升诸葛诞为司空,入朝任职。诸葛诞接得诏命后十分清楚,于是杀死支持司马氏的扬州刺史乐綝(乐进之子),并派自己的儿子诸葛靓到东吴求援,然后征集淮南将士正式叛乱。

司马昭则亲率大军征伐诸葛诞,并派王基、陈骞领兵围困寿春。258年)正月,寿春城中粮食枯竭,军心不稳。2月,寿春城被攻克,诸葛诞在出逃时,被魏将胡奋手下士兵杀死,诸葛诞被诛灭三族,但有一子诸葛靓留在吴国。

战后,诸葛诞麾下数百名亲兵于被俘,但他们坚决不降,还说:“为诸葛公死,不恨。”行刑时排成一列,每斩一人便招降下一人,但始终无一人投降,可见诸葛诞善于治军,爱兵如子,士兵肯为其效死。

吴国灭亡后,诸葛靓因父仇终身不仕,时人称他至孝。晋武帝司马炎与其有旧交,想与他一会,但诸葛靓知晋武帝来,竟逃到厕所中,晋武帝追去与他相见,并说:“你还记得我们幼年的交情吗?”诸葛靓流泪涕泣:“我没能作到往身上涂漆,把脸上的皮刮下来,又见到了圣上您的面容,我实在是又愧又恨。”

关于诸葛三兄弟,清代大词人纳兰容若有诗云:“诸葛垂名各古今,三分鼎足势浸淫。蜀龙吴虎真无愧,谁解公休(诸葛诞字公休)事魏心。”

标签: 诸葛瑾

更多文章

  • 夏侯婴为什么叫滕公 夏侯婴和樊哙谁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夏侯婴

    夏侯婴夏侯婴出生江苏沛县,与刘邦是同乡和好友,自然跟随刘邦起义,是西汉开国功臣之一。夏侯婴在刘邦创业期间为其南征北战、出生入死,贡献巨大,尽管他一生基本上只当了太仆一职,但他在汉室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夏侯婴为什么叫滕公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五·樊郦滕灌列传第三

  • 曹参曹操是什么关系 曹参身为相国为何天天饮酒作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曹参,曹操

    曹参曹参与刘邦都是沛县人,跟随刘邦起兵反秦,历经生死、战功显赫,是西汉开国功臣之一,也是继萧何之后汉代第二位丞相。不过,这位“曹相国”跟别人画风有点不一样,他成天饮酒作乐不问政事,但却受世人称颂!曹参曹操是什么关系据《三国志》记载,曹操是曹操的后裔。还有一类说法,那就是说曹操

  • 钟毓简介 钟毓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钟毓

    钟毓钟毓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大臣,他的父亲钟繇是当时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弟弟钟会也是魏国名臣,家族显赫。尽管钟毓不如弟弟钟会出名,但其久居官场、宦海沉浮,似乎预见了弟弟最终结局。钟毓简介钟毓(?-263年),字稚叔,出生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是三国重要政治家和书法家钟繇的儿子,魏国大臣钟会的兄长,著

  • 毌丘俭是谁 毌丘俭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毌丘俭

    毌丘俭毌丘俭出身河东闻喜,是三国时期曹魏名臣,著有《在幽州》《答杜挚》《承露盘赋》等作品,曾两破高句丽、击退吴国诸葛恪、为曹魏政权做最后一搏,可惜最终兵败身亡,后人称其为“淮南三叛”之一。毌丘俭是谁毌丘俭,字仲恭,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后期的重要将领。继承父

  • 蒋济是怎么死的 怎么评价蒋济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蒋济

    蒋济出生楚国平阿,是三国后期曹魏名臣,辅佐曹魏四代君王,对曹魏而言有着巨大功劳。但他最终背叛曹魏,随司马懿推翻曹爽势力,却陷入深深自责,最后忧愤而死,谥号景侯。蒋济是怎么死的249年5月18日,蒋济发病去世。另一种说法是他觉得失信于曹爽,不久后自责忧愤而死。怎么评价蒋济曹丕:卿兼资文武,志节慷慨。

  • 曹魏将领王凌简介 王凌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凌

    王凌王凌是司徒王允的侄儿,三国时期著名将领,曾夹石保曹休,芍破败全琮;为三州刺史,咸得军民之欢心;与张辽等至广陵讨孙权,功勋卓越。公元251年,他因谋立曹彪之事败露而服毒自杀,时年79岁。曹魏将领王凌简介王凌(172年251年),字彦云,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东汉司徒王允之侄。举

  • 三国曹魏后期将领诸葛诞的后人都有谁 如何评价诸葛诞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诞

    诸葛诞诸葛诞出生山东沂南,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将领,与诸葛亮同族,曾经随司马师平定毌丘俭等人的叛乱,后自己起兵,虽然得到了东吴的支持,但还是被镇压,诸葛诞也被胡奋斩杀,家人被夷三族。诸葛诞的后人儿子诸葛靓,其父叛乱时被送往东吴当人质,后为东吴官员,官至右将军。女儿诸葛氏,嫁司马伷。女儿诸葛氏,嫁王广。孙

  • 王凌与司马懿的恩怨 历史上对王凌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凌

    王凌王凌太原王氏,叔父是曾经以貂蝉美人计谋划刺杀董卓的王允,他本人亦是曹魏时期名将,跟司马懿可以说有的一拼。王凌曾任散骑常侍、兖州刺史、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太尉等职,封爵南乡侯,在“淮南三叛”中兵败自杀。王凌与司马懿的恩怨王凌早年就和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贾逵等人结为好友,司马

  • 秦惠文王赢驷简介 赢驷的儿子 赢驷和芈月关系 赢驷为什么杀商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惠文王

    赢驷简介:赢驷的儿子,赢驷和芈月,赢驷为什么杀商鞅秦惠文王(公元前356公元前311年),一称秦惠王,嬴姓,赵氏,名驷,秦孝公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37前311年在位。车裂商鞅嬴驷为太子时,一度触犯了禁条。当时正值有人反对新法,法令行不通。 商鞅说:“法令行不通在于宫室贵族的

  • 孟尝君田文简介 孟尝君田文后代 孟尝君田文在秦国为相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田文

    孟尝君田文简介:孟尝君田文后代,孟尝君田文在秦国田文(?公元前279年),妫姓,田氏,名文,战国时期“四公子”之一,战国时期齐国贵族,齐威王田因齐之孙,靖郭君田婴之子,齐宣王田辟疆之侄。因封袭其父爵于薛国(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又称薛公,号孟尝君。门下有食客数千。秦昭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