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旦的后人 王旦后代 王旦与寇准关系

王旦的后人 王旦后代 王旦与寇准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42 更新时间:2024/1/19 13:22:37

旦是北初年名相,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担任过太尉、玉清昭应宫使、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等职,封爵太原郡开国公,深得宋真宗信赖器重。

王旦的后人 王旦后代

长子王雍,官至国子博士。

次子王冲,官至左赞善大夫。

三子王素,官至工部尚书,卒谥懿敏。

长女,嫁太子太傅韩亿。

次女,嫁兵部员外郎、直集贤院苏耆。

三女,嫁右正言范令孙。

四女,嫁龙图阁直学士、兵部郎中吕公弼。

王旦与寇准

当王旦任宰相时,寇准屡次在皇上面前说王旦的短处,然而王旦却极力称赞寇准的长处。有一天真宗笑着对王旦说:“卿虽然称赞寇准的长处,但是准却专说卿的短处呢!”王旦回答说:“臣居相位参与国政年久,必然难免有许多缺失,准事奉陛下无所隐瞒,由此更见准的忠直,臣所以一再保荐。”真宗由此更赏识王旦。

当寇准任枢密院直学士时,王旦在中书有事送枢密院,偶尔不合诏令格式,准便上奏皇帝,王旦因而受到责问,但是王旦并不介意,只是再拜谢过而已,中书省的堂吏都被责罚。不到一个月,枢密院有事送中书,也不合诏令格式,堂吏发现很高兴地呈给王旦,认为这下逮到机会了,可是王旦却命送回枢密院更正,并不上奏。寇准大为惭愧,见王旦说:“同年怎么有这样大度量呢?”王旦不答。

当寇准免去枢密职位后,曾私下求王旦提拔他为相,王旦惊异地回答说:“国家将相重任,怎可用求来的呢?”准心中很不愉快。其后皇上果然授予寇准节度使同平章事。准入朝拜谢说:“臣若不是承蒙陛下知遇提拔,哪有今日?”皇上便将王旦一再推荐之事告知,寇准非常惭愧感叹,自觉德量远不及王旦。

寇准担任镇守一方要职中,在过生日时,建造山棚举办盛大宴会,服装用品奢侈且超过规格,被别人奏报。皇帝发怒,对王旦说:“寇准办事按皇帝的规格,可以这样吗?”王旦慢慢地回答说:“寇准确实有德有才能,不过有时他显得无知,拿他也真没办法!”真宗皇帝随即明白,说道:“我知道了,这正是他的无知。”就不再过问此事……

王旦担任丞相职务,接触很多人,从不以私利结交。观察可以交谈的和以前就了解的,几个月以后,召见与之交谈,咨询访问各处利益和危害之处,或者让他们以书面形式呈报上来。发现他们的长处,悄悄地记下他们的姓名,如果其中有人再来求见,不须见面就能处理了。……王旦处理政事时间久长,有人非议,则立即寻找错失而并不推诿辩解;如果别人出现过失,即使皇帝很发怒,能够解释就解释,尽最大的努力才罢休。

标签: 王旦

更多文章

  • 北宋宰相王旦为何晚节不保? 王旦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旦

    王旦柄用十八载,为相十二年,政绩颇为出色,私德也相当好,但其晚年纳妾被世人诟病晚节不保,此外,他未能阻止真宗天书封禅之事也被后世议论。晚节不保的王旦正因为王旦的私德太好了,皇帝有时候也“怕”他,甚至有次送了一坛子珠宝贿赂他。王旦这么廉洁朴素的人,自然用不上,但是皇帝的意图,

  • 陈尧佐简介 陈尧佐儿子 陈尧佐后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陈尧佐

    陈尧佐别名陈文惠,是北宋名臣、书法家、诗人、水利专家,著有《潮阳编》、《野庐编》、《遣兴集》等作品,他的书法被世人称作“堆墨书”。陈尧佐简介陈尧佐(963年1044年10月26日),字希元,号知余子。阆州阆中人。北宋大臣、水利专家、书法家、诗人,左谏议大夫陈省华次子、枢密使

  • 陈尧佐的作品 陈尧佐主要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陈尧佐

    陈尧佐担任过太子太师、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于公元1044年逝世,时年82岁,追赠司空兼侍中,赐谥号“文惠”。陈尧佐的作品陈尧佐有文集30卷,著有《潮阳编》、《野庐编》、《遣兴集》、《愚邱集》等。《宋诗纪事》、《宋文鉴》、《舆地纪胜》录其诗40余首,《全

  • 北宋大臣宋庠生平介绍 宋庠后人 宋庠之子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庠

    宋庠原名宋郊,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宋祁的兄长,他是北宋连中三元之人,状元及第后担任过司空、兵部侍郎、同平章事等重要职务。宋庠生平介绍宋庠(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宰相,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今河南商丘民权县双

  • 宋庠的作品 如何评价宋庠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宋庠

    宋庠久居相位却没有多大建树,又因纵容家人犯错而遭包拯弹劾,最终被罢相,晚年告老还乡,于公元1066年病逝,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宋庠的作品宋庠曾校定《国语》;撰《国语补音》三卷;又辑《纪年通谱》,区别正闰,为十二卷。另有《掖垣从志》,三卷;《尊号录》一卷;《别集》四

  • 吐蕃藏文创造者吞弥·桑布扎生平 吞弥·桑布扎结局 吞弥·桑布扎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吞弥·桑布扎

    吞弥·桑布扎(7世纪时人),藏文创造者。 公元7世纪时期,吞弥·桑布扎诞生于雅鲁藏布江南岸的今西藏山南地区的隆子县(也有说是出身于尼木县吞弥家族中)。父亲吞弥阿鲁,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御前大臣。母亲名叫阿孥。 吞弥·桑布扎成年之后,时值吐蕃第32代赞普松赞干

  • 张栻简介 张栻生平介绍 张栻后裔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栻

    张栻,世称南轩先生、张宣公,是南宋著名学者、教育家,与朱熹、吕祖谦合称“东南三贤”,又和李宽、韩愈、周敦颐等人并称石鼓七贤。张栻简介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

  • 张栻的作品 怎么评价张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栻

    张栻是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张浚之子,他创办城南书院、主管岳麓书院,奠定湖湘学派规模,自成一派,成为一代学宗,著有《张南轩公全集》《南轩文集》等作品。张栻的作品《南轩先生论语解》十卷,或称《癸巳论语解》,《论语张宣公解》《南轩先生孟子说》七卷,或称《癸巳孟子说》,现存《南轩称生孟子说》七卷。《南地易说》

  • 夏竦后代 夏竦的故事:提拔范仲淹 善待宋祁两兄弟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夏竦

    夏竦人称夏文庄、夏英公,是北宋宰相,曾驻扎西北防卫西夏,他修建的青州南阳桥被认定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虹桥,于公元1051年去世,追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谥号“文庄”。夏竦后代铜山区棠张镇夏湖村有一个古碑,上面记载着夏竦“殁于徐”、“葬晁家湖

  • 夏竦的代表作 对夏竦的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夏竦

    夏竦能诗善文,经史、百家无一不通,作品著有《文庄集》《策论》《笺奏》等,在政治、文学上都有所建树。夏竦奉命监修黄河,归京不久后便去世了。夏竦的代表作著文集百卷、《策论》十三卷、《笺奏》三卷、《古文四声韵》五卷、《声韵图》一卷,其中:《文庄集》三十六卷等收入《四库全书》。事实详《宋史》、《江西省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