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大臣杜衍简介 范仲淹和杜衍关系如何

北宋大臣杜衍简介 范仲淹和杜衍关系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735 更新时间:2023/12/13 23:15:29

杜衍是唐代名相之后,他本人也是北宋名臣,早年以善于治狱而闻名,担任过太子太师、枢密使、同平章事、宰相等职,封爵祁国公。

杜衍简介

杜衍(978年1057年3月17日),字世昌。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北宋名臣,唐朝名相杜佑之后。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杜衍登进士第,补扬州观察推官,历知乾、扬、天雄、永兴、并等州军,以善于治狱闻名。宋仁宗特召其为御史中丞,兼判吏部流内铨。历任知审官院、知永兴军、枢密使等职。庆历四年(1044年),拜同平章事,支持“庆历新政”,为相百日而罢,出知兖州。庆历七年(1047年),以太子少师致仕,累加至太子太师,封祁国公。杜衍寓居南都十年后,于嘉祐二年(1057年)去世,年八十。获赠司徒兼侍中,谥号“正献”。

杜衍善诗,工书法,所写正、行、草书皆有章法,为世人推重。《两宋名贤小集》收有《杜祁公摭稿》一卷,《全宋诗》录有其诗。

范仲淹和杜衍

庆历四年(1044年),杜衍拜相后,支持范仲淹等人推行的“庆历新政”,以求改变北宋“三冗”局面。当时,范仲淹、富弼韩琦等人因主持“庆历新政”,遭到攻讦。仁宗打算罢免二人,杜衍独自为其辩白,反被认为是结纳朋党。

辽夏交战后,参知政事范仲淹宣抚河东,想亲自率兵出战。杜衍说:“两国正在交战,军势正盛,不可轻易出兵。”范仲淹在仁宗面前与杜衍争议,并诋毁杜衍,言辞十分尖刻急迫。范仲淹曾以父礼服侍杜衍,至此为公事与其纷争,但杜衍并未因此而忌恨他。

标签: 杜衍

更多文章

  • 杜衍的后人 杜衍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杜衍

    尽管杜衍只做了百日宰相就被罢免了,但他支持“庆历新政”,支持范仲淹,在背后也付出了不少贡献。杜衍为政清廉,为人宽容有度量,深受百姓爱戴。杜衍的后人长子杜诜,官至大理评事。次子杜?,官至太常博士。三子杜讷,官至将作监主簿,早卒。四子杜诒,官至秘书省正字。杜衍的故事安于贫素杜衍

  • 杜衍的书法 杜衍的主要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杜衍

    杜衍不仅在政治上有不错的成就,在文学艺术上也颇有才华,他著有《杜祁公摭稿》等作品,他的书法正、行、草书皆能,本人最为得意的就是草书。杜衍的书法杜衍工书法,正、行、草书皆有法,为世所重。他晚年自以草书最为得意,苏轼说他:“正献公(杜衍)晚乃学草书,遂乃一代之绝,清闲妙丽,得晋人风气。&r

  • 杜衍是怎样的人 如何评价杜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杜衍

    杜衍年少艰辛,发奋读书,进士及第后历职地方,以善辨狱闻,深得百姓爱戴,他的书法造诣颇高,深得世人推崇。公元1057年,杜衍逝世,时年80岁,追赠司徒兼侍中,谥号“正献”。杜衍是怎样的人 如何评价杜衍欧阳修:①盖(杜)衍为人清慎而谨守规矩,(范)仲淹则恢廓自信而不疑,(韩)琦

  • 史嵩之简介 史嵩之功过得失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史嵩之

    史嵩之是南宋名臣,出身官宦之家,担任过右丞相兼枢密使、参知政事、京湖制置使等职,封爵永国公,后世对其褒贬不一,他追名逐利为人诟病。史嵩之简介史嵩之(1189年1257年10月6日) ,字子由,一作子申,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大臣,尚书右仆射史浩之孙、右丞相史弥远之侄。嘉定十三年(1220年)进

  • 李抱玉简介 关于李抱玉的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抱玉

    李抱玉李抱玉本名安重璋,因擅长饲养名马而出名,是唐朝中期将领。他生于河西,长在西州,自小书读兵法、爱好骑射,在安史之乱时改名李抱玉,他固守河阳、收复怀州,镇守西部要害,抵御吐蕃入侵,立下不少功勋。李抱玉简介李抱玉(704年777年),初名安重璋,河西人。唐朝中期将领。右武侯大将军安兴贵曾孙。李抱玉家

  • 张九龄为何阻止张守珪拜相? 如何评价张守珪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张守珪

    张守珪生于山西平陆,是唐朝时期名将,他曾多次与突厥、吐蕃、契丹等少数民族征战,抵御住了这些民族的入侵,为开创“开元之治”做出了不少贡献。张守珪的能力,唐玄宗也是看在眼里的,曾经想立他为宰相,但最终被张九龄阻止了。张九龄阻止张守珪拜相张九龄张守珪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威震四方、

  • 张守珪的子女 张守珪曾收安禄山为养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守珪

    张守珪张守珪历仕唐中宗、唐睿宗和唐玄宗三朝,他长期戍边颇有军事才能,有勇有谋,为唐朝立下不少功劳。张守珪与日后发动“安史之乱”的安禄山还有着一段“父子缘”,曾经收安禄山为养子,这是什么样的一段故事?张守珪的子女张守珪儿子张献诚:唐朝中期藩镇、将领,宝应

  • 张守珪简介 张守珪晚节不保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张守珪

    张守珪张守珪生于陕州河北(今山西平陆),身材高大魁伟、仪表堂堂,又骑精猎射,为人豪气大方,勇猛无比。张守珪戎马半生,从一个普通士兵成长为威震一方的名将,为大唐立下了不少功勋。张守珪简介张守珪(684-740年),字元宝,陕州河北(今山西平陆)人,唐朝名将。长期戍边,戎马倥偬,从一名下级军官成长为威震

  • 苗晋卿的故事 苗晋卿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苗晋卿

    苗晋卿生平两次担任侍中,封爵拜相,位高权重,开创了宰相奏对延英殿的先例。公元765年,苗晋卿病逝,享年81岁,追赠太师,谥号文贞,灵位被放入唐肃宗宗庙。那么,历史上都是如何评价苗晋卿的呢?苗晋卿的故事苗晋卿在担任魏郡太守时,回乡探亲。他走到能看到壶关县城的地方,便下车步行。小吏劝道:“太

  • 苗晋卿生平简介 苗晋卿的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苗晋卿

    苗晋卿苗晋卿,字元辅,出身儒学世家,是唐朝时期的大臣。历任侍御史、兵部员外郎、吏部侍郎、安康太守、工部尚书、侍中、太保等职,封爵韩国公。那么,苗晋卿的子女后人都有谁?苗晋卿生平简介苗晋卿(685年-765年),字元辅,潞州壶关(今山西壶关)人,唐朝宰相。苗晋卿出身儒学世家,进士及第,历任修武县尉、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