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宰相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董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唐朝宰相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董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928 更新时间:2024/1/17 12:38:22

董晋(724年-799年3月13日),字混成。河中乡(今山西永济)人。唐朝中期名臣。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唐玄宗时,董晋以明经科及第。安史之乱时,前往彭原谒见唐肃宗,被授为校书郎、翰林待制。唐代宗即位后,董晋随兵部侍郎李涵护送崇徽公主与回纥和亲,不辱使命,完命归朝。至唐德宗时累官至华州刺史、潼关防御使。泾原兵变后,董晋奔赴奉天,被拜为国子祭酒,曾奉命宣慰卢龙、河中二镇。贞元五年(789年),以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正式拜相,任内谦逊奉职,不与同僚窦参争执。窦参获罪后,董晋上表辞相,旋即被起用为东都留守。贞元十二年(796年),出镇宣武军,平定军将邓惟恭哗变,以谦谨因循而使骄兵安定。累封陇西郡开国公。

贞元十五年(799年),董晋去世,年七十六。获赠太傅,谥号“恭惠”。

人物生平

董晋在唐玄宗在位后期以明经科及第。至德(756年-758年)初年,唐肃宗自灵武前往彭原,董晋上书谒见,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翰林待制。又转任卫尉丞,又出任汾州司马。

汾州刺史崔圆升任淮南节度使时,奏请董晋以本官摄任殿中侍御史,充任淮南节度判官,旋即回到御史台,仍任本官。随后接连迁升为侍御史、主客员外郎、祠部郎中等职。

唐代宗大历年间(766年-779年),董晋曾以判官职随同兵部侍郎李涵护送崇徽公主与回纥和亲。因不辱使命,回朝后被拜为司勋郎中,相继改调为秘书少监、太府少卿、太常少卿及左金吾卫将军等职。

大历十四年(779年)五月,唐德宗即位,此时刚任左金吾将军不久的董晋因为官廉谨、勤慎而被授为太府卿,又改调为右散骑常侍兼御史中丞、知御史台事。

此后不久,董晋外任华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潼关防御使。许久后,获加御史大夫。

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变发生,德宗逃往奉天(今陕西乾县)。乱兵在长安拥立太尉朱泚为主。朱泚派部将仇敬、何望之进攻华州,董晋弃城奔赴奉天,被拜为国子祭酒。

不久后,德宗令董晋前往恒州宣慰。回经河中时,节度使李怀光也起兵反叛朝廷,并与朱泚相呼应。董晋在河中对李怀光晓以君臣大义,劝他不要助朱泚为乱。李怀光听从董晋的劝说,虽不满于朝廷,但终不与朱泚相勾结,这对当时的政局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奉天之难平定后,德宗返回京师,董晋迁任左金吾卫大将军,后转任尚书左丞,当时镇海军节度使韩滉入朝拜相,威权显赫,韩滉仗势陷害尚书右丞、度支使元琇。朝臣虽然都认为元琇冤枉,但慑于韩滉权势,敢怒而不敢言。董晋挺身为元琇极力辩解,受到举朝称赞。之后再次担任太常卿。

贞元五年(789年)三月,董晋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因另一宰相窦参正得宠于德宗,大权独揽,董晋但奉职而已。窦参专政,引起了德宗的猜忌。唐德宗向董晋询问窦参的过失,董晋如实作了回答,德宗于是罢免了窦参。董晋心感到惶恐,上疏辞职。

贞元九年(793年),董晋被起用为礼部尚书兼兵部尚书、东都留守、东都畿汝州都防御使。

不久,宣武(今河南开封)节度使李万荣死,德宗授董晋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宣武节度副大使。本来李万荣临死前已让同乡亲信邓惟恭接任,这样,邓惟恭对董晋的来任非常不满,以至发展到谋图反叛。董晋得知后捕杀其党羽,囚送邓惟恭到京师,德宗对邓惟恭将功折罪流放汀州,但又怕董晋柔弱不能制御宣武的骄兵悍将,调汝州刺史陆长源为其司马,管理军务。陆长源执法严刻,多追究镇兵的往日恶行。董晋开始支持他,后来见这样不利于与镇兵的关系,就制止他的作为。董晋又用孟叔度管理财赋,而孟叔度为人轻佻,不尊重镇兵,为镇兵所反感,虽然如此,因董晋谦虚谨填,俭约循旧,使镇兵还大体安定。

贞元十五年(799年)二月三日(3月13日),董晋在宣武军去世,终年七十六岁。德宗为他辍朝三日,追赠太傅,谥号“恭惠”。董晋死后不到十日,宣武即发生兵乱,乱军虐杀陆长源及孟叔度。

标签: 董晋

更多文章

  • 有哪些与李泌相关的轶事典故?李泌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泌

    李泌(bì)(722年-789年4月1日),字长源。祖籍辽东郡襄平县(今辽宁辽阳),生于京兆府(今陕西西安)。唐朝中期政治家、谋臣、学者,北周太师李弼的六世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泌出身辽东李氏。自幼聪颖,深得唐玄宗赏识,令其待诏翰林,为太子李亨的

  • 唐朝中期政治家、谋臣、学者:李泌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泌

    李泌(bì)(722年-789年4月1日),字长源。祖籍辽东郡襄平县(今辽宁辽阳),生于京兆府(今陕西西安)。唐朝中期政治家、谋臣、学者,北周太师李弼的六世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泌出身辽东李氏。自幼聪颖,深得唐玄宗赏识,令其待诏翰林,为太子李亨的

  • 如何评价柳浑?有哪些柳浑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柳浑

    柳浑(714年-789年3月6日),原名柳载,字夷旷,一字惟深,唐朝宰相、诗人,南梁左仆射柳惔六世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柳浑出身河东柳氏东眷房 ,他早孤,却力学不辍。天宝元年(742年)进士及第,历任单父县尉、衢州司马、监察御史、江南西路都团练判官等职。后为袁州

  • 唐朝宰相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宜城县伯:柳浑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柳浑

    柳浑(714年-789年3月6日),原名柳载,字夷旷,一字惟深,唐朝宰相、诗人,南梁左仆射柳惔六世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柳浑出身河东柳氏东眷房 ,他早孤,却力学不辍。天宝元年(742年)进士及第,历任单父县尉、衢州司马、监察御史、江南西路都团练判官等职。后为袁州

  • 唐朝中期大臣吏部郎中、给事中:崔造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崔造

    崔造(737年787年),字玄宰,唐朝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县)人,唐朝官员。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崔造少涉学,永泰中,与韩会、卢东美、张正则为友,皆侨居上元,好谈经济之略,尝以王佐自许,时人号为“四夔”。浙西观察使李栖筠引为宾僚,累至

  • 对韩滉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韩滉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韩滉

    韩滉(huàng)(723年-787年3月19日),字太冲,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中期政治家、画家,太子少师韩休之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唐玄宗天宝年间,韩滉以门荫入仕,历同官主簿。至德元载(756年)避地山南,历山南节度判官等。乾元二年

  • 在政治、书法与绘画方面韩滉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韩滉

    韩滉(huàng)(723年-787年3月19日),字太冲,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中期政治家、画家,太子少师韩休之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唐玄宗天宝年间,韩滉以门荫入仕,历同官主簿。至德元载(756年)避地山南,历山南节度判官等。乾元二年

  • 唐朝中期宰相画家同平章事兼江淮转运使晋国公:韩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韩滉

    韩滉(huàng)(723年-787年3月19日),字太冲,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中期政治家、画家,太子少师韩休之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唐玄宗天宝年间,韩滉以门荫入仕,历同官主簿。至德元载(756年)避地山南,历山南节度判官等。乾元二年

  • 唐朝中期宰相画家河东、宣武、卢龙三镇节度使同平章事:张弘靖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弘靖

    张弘靖(760年-824年),字元理,蒲州猗氏(今山西省临猗县)人。唐朝宰相、书法家,中书令张嘉贞之孙,左仆射张延赏之子,画家张彦远祖父。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张弘靖初以门荫,授河南府参军,迁蓝田县尉。唐德宗时期,历任殿中侍御史、礼部员外郎、兵部郎中、中书舍人,迁工

  • 如何评价张延赏的?有哪些与张延赏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延赏

    张延赏(726年-787年),字宝符,蒲州猗氏(今山西省临猗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令张嘉贞之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河东张氏,以门荫入仕,起家太子左司御率府兵曹参军。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关内节度从事、太原少尹、给事中、御史中丞、中书舍人,迁河南尹,转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