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在政治与地理方面贾耽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在政治与地理方面贾耽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851 更新时间:2024/1/23 8:40:11

贾耽(730年-805年10月26日),字敦诗,沧州南皮(今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人。唐朝中期宰相,地理学家、政治家。是唐朝玄、肃、代、德、顺、宪宗6朝元老。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天宝十年(751年),贾耽走上仕途。乾元元年(758年),贾耽出任贝州临清县县尉,转任绛州正平县县尉,升任度支判官。贞元九年(793年),被封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封为金紫光禄大夫,转任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任检校司空,封为魏国公。永贞元年(805年),贾耽病逝。追赠太傅,谥号“元靖”。大中二年(848年),贾耽被绘像在凌烟阁中。

从兴元元年(784年)到贞元十七年(801年),贾耽绘成《海内华夷图》,撰写《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贾耽著有10卷《皇华四达记》,6卷《关中陇右山南九州别录》,4卷《吐蕃黄河录》。

主要成就

政治

天宝十年(751年),贾耽入仕后,结合政治、军事研究地理,考察地理。贾耽研究并绘制地图,是为唐朝的政治、军事服务。贾耽年轻时正经历“安史之乱”,唐的西北边界,被吐蕃等入侵推进到了河西陇右(今河西走廊)一带,唐朝国势衰落、边疆多事,贾耽深表忧虑。贾耽常说“率土山川,不忘寝寐”,贾耽盼望早日收复失地,恢复领土完整。贾耽处理政务中,表现出“器重识高,涵泳万顷”。任汾州刺史七年,政绩茂异。大历十四年(779年),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起兵造反,贾耽受命进驻屯扎在谷城,领部下沿江东讨,和将帅们一起,取得攻打江汉、夺取均州的胜利,贾耽荣立军功,获得赏银和青光禄大夫的嘉奖。贞元二年(公元786年),贾耽讨伐僭越称帝的希烈,李希烈兵败被部将毒杀,贾耽有功,任东都畿唐、汝、邓都防御观察使。贞元九年(793年),贾耽当了宰相,在政事之,潜心研究地理。贾耽撰写的相关著作,成为唐朝政治、军事的重要依据。贾耽德政兼优,深得德宗皇帝的信任,因健康原因多次上表提出辞呈,德宗都没有批准。

地理

贾耽是中国地理地图史上一位人物,他继承并发展了科学制图的方法,在书籍中的地理记述是中国对外宣示领土和海权的重要依据。利用掌管接待外国使节的工作便利,外国使节打听各国的山川形势、地理沿革和风土人情,然后再分门别类加以整理。此外,从事贸易活动的商人、少数民族的遗老,甚至民间流传的小说谣谚,他都会留意记录,然后汲取精华,去伪存真。贞元十四年(798年),贾耽用裴秀的制图六原则绘制“关中陇右及山南九州图”一轴,主要表现陇右兼及关中等毗邻边州一些地方的山川关隘、道路桥梁、军镇设置等内容。他用字注记详加说明,然后汇编成册,故名《关中陇右山南九州别录》、 《吐蕃黄河录》。图和说明一并奏之朝廷。

贞元十七年(801年),贾耽经过三十多年的阅读文献,调查采访,认真选取资料,绘成了《海内华夷图》,撰写了《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四十卷,献给朝廷。《海内华夷图》为表现唐代统一的面貌,图的面积约110平方米,“广三丈,纵三丈三尺,率以一寸折成百里。别章甫左衽,奠高山大川;缩四极于纤缟,分百郡于作绘。宇宙虽广,舒之不盈庭;舟车所通,览之咸在目”。其地理范围除唐朝所辖行政区外,还有四邻一些国家,是一幅小范围的亚洲地图,比例尺为一寸折百里,相当于1∶180万。图的内容包括唐朝疆域沿革、行政区划、古今郡县、山川名称、方位、交通道路等。图中的地名古今并注,古地名用黑色,今地名用红色,开中国以两种颜色标注地名的先河。这种墨朱殊文制图法为后世历史沿革地图所遵循。如李兆洛的《历代地理沿革图》,杨守敬的《历代疆域形势图》,都采用这种方法。《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是《海内华夷图》的文字说明,属地志。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海内华夷图》被缩成《华夷图》和《禹迹图》刻于石上,保存在西安碑林 。

贞元二十年(804年),贾耽撰成了《皇华四达记》。《皇华四达记》记载了唐对外交通发展的情况,描述了“广州通海夷道”贯穿南海、印度洋、波斯湾和东非海岸的90多个国家,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和唐朝最重要的海外交通线 [8] 。原书已流失,有片段留存,记载了中国通向外面的道路,其中有一条是唐朝丝绸之路,最远可达波斯湾及东非地区 [9] 。

标签: 贾耽

更多文章

  • 唐朝宰相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检校司空魏国公:贾耽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贾耽

    贾耽(730年-805年10月26日),字敦诗,沧州南皮(今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人。唐朝中期宰相,地理学家、政治家。是唐朝玄、肃、代、德、顺、宪宗6朝元老。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天宝十年(751年),贾耽走上仕途。乾元元年(758年),贾耽出任贝州临清县县尉,转任绛

  • 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赵憬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憬

    赵憬(736年-796年10月3日),字退翁,渭州陇西人,唐朝宰相。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天水赵氏。志行峻洁,不自炫贾。宝应中,方营泰、建二陵,褐衣上疏,请杀礼从俭,士林叹美。试江夏尉,佐诸使府,进太子舍人。唐建中初,擢水部员外郎。湖南观察使李承上表以为副使。李

  • 董晋有哪些成就?对董晋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董晋

    董晋(724年-799年3月13日),字混成。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唐朝中期名臣。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唐玄宗时,董晋以明经科及第。安史之乱时,前往彭原谒见唐肃宗,被授为校书郎、翰林待制。唐代宗即位后,董晋随兵部侍郎李涵护送崇徽公主与回纥和亲,不辱使命,完命归朝

  • 唐朝宰相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董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董晋

    董晋(724年-799年3月13日),字混成。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唐朝中期名臣。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唐玄宗时,董晋以明经科及第。安史之乱时,前往彭原谒见唐肃宗,被授为校书郎、翰林待制。唐代宗即位后,董晋随兵部侍郎李涵护送崇徽公主与回纥和亲,不辱使命,完命归朝

  • 有哪些与李泌相关的轶事典故?李泌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泌

    李泌(bì)(722年-789年4月1日),字长源。祖籍辽东郡襄平县(今辽宁辽阳),生于京兆府(今陕西西安)。唐朝中期政治家、谋臣、学者,北周太师李弼的六世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泌出身辽东李氏。自幼聪颖,深得唐玄宗赏识,令其待诏翰林,为太子李亨的

  • 唐朝中期政治家、谋臣、学者:李泌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泌

    李泌(bì)(722年-789年4月1日),字长源。祖籍辽东郡襄平县(今辽宁辽阳),生于京兆府(今陕西西安)。唐朝中期政治家、谋臣、学者,北周太师李弼的六世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泌出身辽东李氏。自幼聪颖,深得唐玄宗赏识,令其待诏翰林,为太子李亨的

  • 如何评价柳浑?有哪些柳浑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柳浑

    柳浑(714年-789年3月6日),原名柳载,字夷旷,一字惟深,唐朝宰相、诗人,南梁左仆射柳惔六世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柳浑出身河东柳氏东眷房 ,他早孤,却力学不辍。天宝元年(742年)进士及第,历任单父县尉、衢州司马、监察御史、江南西路都团练判官等职。后为袁州

  • 唐朝宰相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宜城县伯:柳浑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柳浑

    柳浑(714年-789年3月6日),原名柳载,字夷旷,一字惟深,唐朝宰相、诗人,南梁左仆射柳惔六世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柳浑出身河东柳氏东眷房 ,他早孤,却力学不辍。天宝元年(742年)进士及第,历任单父县尉、衢州司马、监察御史、江南西路都团练判官等职。后为袁州

  • 唐朝中期大臣吏部郎中、给事中:崔造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崔造

    崔造(737年787年),字玄宰,唐朝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县)人,唐朝官员。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崔造少涉学,永泰中,与韩会、卢东美、张正则为友,皆侨居上元,好谈经济之略,尝以王佐自许,时人号为“四夔”。浙西观察使李栖筠引为宾僚,累至

  • 对韩滉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韩滉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韩滉

    韩滉(huàng)(723年-787年3月19日),字太冲,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中期政治家、画家,太子少师韩休之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唐玄宗天宝年间,韩滉以门荫入仕,历同官主簿。至德元载(756年)避地山南,历山南节度判官等。乾元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