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肃有哪些成就与作为?王肃留下了哪些作品?

王肃有哪些成就与作为?王肃留下了哪些作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40 更新时间:2024/1/23 16:50:58

王肃(195年-256年),字子雍,三国时期魏国大臣、经学家,司徒王朗的儿子、晋文帝司马昭岳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王肃出身东海王氏,师从大儒宋忠。早年任散骑黄门侍郎,袭封兰陵侯。历任散骑常侍、秘书监、崇文馆祭酒,屡次建议时政,外放广平太守、河南尹。齐王曹芳被废,迎接高贵乡公曹髦继位。帮助大将军司马师平定毌丘俭之乱,把女儿嫁给司马昭。累迁中领军、散骑常侍。甘露元年(256年),王肃去世,享年六十二岁,获赠卫将军,谥号为景。

王肃遍注群经,对今古文经学加以综合。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借鉴《礼记》、《左传》、《国语》等,编撰《孔子家语》宣扬道德价值,将儒家精神理念纳入官学,其所注经学被称作“王学”。唐代时,作为“二十二先贤”配享孔庙。宋真宗时,追赠司空。

主要成就

思想主张

王肃不仅在经典的注释上与郑学针锋相对,并取得官方学术地位。同时,为了进一步表明自己的思想观点,也为他的思想确立理论根据,他借“圣人”孔子及其子孙之口,伪造《孔丛子》、《圣证论》。这些言论虽然大多出自前人之书,看似抄录,却有不少改动,有许多他自己的话。他用圣人的话来立论,是儒家经典地位尊崇形式下的一种手段;是借圣人之口说自己想说的话。

他在《孔子家语》及《孔丛子》中,从各个不同角度来论述治国思想、方法,以及用人等重大问题。而在尊崇孔子儒学的名义下,把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包含进去,成为新时代新思想的融合体,这也是王肃在学术上压倒郑玄,能够列于学官的重要原因之一,它反映出经学向玄学过渡的时代思想特色。

王肃除了注释经典,伪造《孔丛子》之外,他在政治生涯中,还针对时事,频频向统治者建议,又表现出儒家入世的积极态度。王肃的学术活动不仅使人们怀疑郑玄经学的权威性,更影响了王弼、何晏等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他从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为维护传统的儒家学说,把道家的天道观和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融合到儒家中来,反映出汉魏之际的儒学向道家学说靠拢,可以说是学术风气转变的先导。

政治主张

王肃曾以散骑常侍领秘书监近十年。当时魏武帝曹操置秘书令,由少府统管,此体制对发展图书事业多有不便,他出任秘书监一职后,上表认为:秘书职相比尚书、御史、谒者三台更为亲近君主,中书郎地位在尚书丞、尚书郎上,秘书郎就应该在尚书郎下,否则应该在侍御史之下;秘书郎俸禄都是四百石,升职应该等同于尚书郎,外出就应该任郡太守,这是陛下尊崇儒术的圣旨也。自王肃为秘书监后,才不属少府管理,提高了秘书监的地位,以致后世称此职为为美职。

王肃一生仕宦,为帝王近臣,身居庙堂之高,言路通天,多有奏议,屡屡议政献策于内廷,为魏政权建设功绩颇显。其治国安邦的一系列政治主张,如“轻徭役”、“安百姓”、“慎刑罚”、“重信用”、“倡节俭”、“简宫室”等等,既是当时社会状况所必需,也体现了王肃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促进了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这些主张,对东汉末遭受战乱、陷于民不聊生境地的老百姓是有益的,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安定起到了作用。

个人作品

《隋书·经籍志》著录王肃作品二十余种,一百九十余卷,皆佚。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录其佚作有:《周易王氏注》、《礼记王氏注》、《尚书王氏注》各二卷,《周易王氏音》、《毛诗义驳》、《毛诗奏事》、《毛诗问难》、《丧服经传王氏注》、《王氏丧服要记》、《春秋左传王氏注》、《论语王氏义说》、《孝经王氏解》、《圣证论》、《王子正论》各一卷,《毛诗王氏注》四卷,共计十五种二十一卷。此外,还有《孔子家语》,其注本今传。还有议论朝廷的典制、郊祀、宗庙、轻重等的作品共百余篇。

另《全三国文》也记载王肃曾为《书》、《诗》、《论语》、《三礼》、《左氏春秋传》作注解,还撰定其父王朗所作的《易传》,在官方都得到推行。还有《圣证论》十二卷,《政论》十卷,文集五卷。

《全三国文》还收录有《格虎赋》、《请为大司马曹真临吊表》、《奉诏为瑞表》、《论秘书丞郎表》、《秘书不应属少府表》、《表》、《贺瑞应表》、《谏征蜀疏》、《陈政本疏》、《请山阳公称皇配谥疏》、《上疏请恤役平刑》、《祭议》、《又奏》、《议祀圆丘方泽宜宫县乐八佾舞》、《又议》、《郊庙乐舞议》、《告瑞祀天宜以地配议》、《祀社议》、《祀五郊六宗及厉殃议》、《已迁主讳议》、《诸王国相宜为国王服斩衰议》、《王侯在丧袭爵议》、《吊陈群母议》、《腊议》、《答尚书难》、《答刘氏弟子问》、《答尚书访》、《答武竺访》、《广平太守下教问张臻家》、《与广陵太守书》、《孔子家语解序》、《宗庙颂》、《贺正仪》、《纳徵辞》、《家诫》。

标签: 王肃

更多文章

  • 三国曹魏大臣中领军、散骑常侍:王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肃

    王肃(195年-256年),字子雍,三国时期魏国大臣、经学家,司徒王朗的儿子、晋文帝司马昭岳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肃出身东海王氏,师从大儒宋忠。早年任散骑黄门侍郎,袭封兰陵侯。历任散骑常侍、秘书监、崇文馆祭酒,屡次建议时政,外放广平太守、河南尹。齐王曹芳被废,迎接高贵

  • 王朗在经学方面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王朗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王朗

    王朗(?-228年),本名王严,字景兴,汉末至三国曹魏时期重臣、经学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朗早年师从太尉杨赐,因通晓经籍而被拜为郎中。后因杨赐去世而弃官服丧,不应孝廉之命。徐州刺史陶谦举其为茂才,拜徐州治中从事。后升任会稽太守,任内获百姓爱戴。建安元年(196年),王

  • 西晋大臣振威将军、江州刺史:华轶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轶

    华轶(?-311年),字彦夏,西晋末年大臣,曹魏太尉华歆曾孙,太中大夫华表之孙,河南尹华澹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少有才气,闻于当世,泛爱博纳,众论美之。初为博士,累迁散骑常侍。东海王司马越治理兖州,引为留府长史。永嘉年间,官至振威将军、江州刺史。华轶有匡扶天下之志,每

  • 西晋大臣太子中庶子东乡侯:华峤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峤

    华峤(?-293),字叔骏,曹魏太尉华歆之孙、西晋太常华表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博闻多识,有良史之才,被司马昭辟为掾属,补尚书郎。晋武帝立,迁太子中庶子,拜散骑常侍,典中书著作。惠帝元康初,封乐乡侯,转秘书监,以《汉纪》烦秽,改作《汉后书》,起于光武帝,终于汉献帝,其

  • 西晋大臣左卫将军中书监:华廙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廙

    华廙(yì),字长骏,平原高唐(今山东禹城县)人。西晋时期大臣,曹魏太尉华歆之孙。太常华表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华廙出身平原华氏,气量宏大,思维敏捷,有才有义。泰始初年(265),授予冗从仆射,历黄门侍郎、散骑常侍、都督河北诸军事。太康初年,袭封观阳县伯

  • 西晋大臣太子少傅光禄勋:华表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表

    华表(204年-275年),字伟容,平原高唐(今山东禹城)人。魏晋时期大臣,曹魏太尉华歆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华表出身平原华氏,时年二十,拜散骑黄门郎,迁侍中。正元初年,大将军司马师废黜魏帝曹芳,华表与少府郑袤等共迎曹髦登位。石苞来朝,盛称曹髦为魏武帝再生。华表惧怕灾

  • 华歆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华歆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歆

    华歆(157年-232年1月30日),字子鱼,汉族。汉末三国时期名士、重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华歆早年拜太尉陈球为师,与卢植、郑玄、管宁等为同门,又与管宁、邴原共称一龙,华歆为龙头。汉灵帝时期,举孝廉出身,任郎中,因病去官。得到大将军何进征召,出任尚书郎,出任豫章太守,

  • 三国曹魏大臣尚书、侍中、尚书令:华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歆

    华歆(157年-232年1月30日),字子鱼,汉族。汉末三国时期名士、重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华歆早年拜太尉陈球为师,与卢植、郑玄、管宁等为同门,又与管宁、邴原共称一龙,华歆为龙头。汉灵帝时期,举孝廉出身,任郎中,因病去官。得到大将军何进征召,出任尚书郎,出任豫章太守,

  • 西汉末赤眉军起义军首领:樊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樊崇

    樊崇(?27年),字细君,西汉末年著名农民起义领袖、赤眉军首领。英勇善战,富有谋略,曾发动农民起义,为推翻新莽王朝做出巨大贡献。拥戴刘盆子即位,拜为御史大夫,但其本身文化浅薄。赤眉占据长安期间,长安城一度陷入混乱。建武三年,联合赤眉军首领逢安等再度起义,兵败被刘秀部将所杀。赤眉军起义人物生平举兵起

  • 东汉外交家:甘英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甘英

    甘英(生卒年不详),字崇兰,东汉人,曾在汉和帝永元九年(97年)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罗马帝国)。人物生平曾于汉和帝永元九年(97年)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罗马帝国)。他率领使团一行从龟兹(今中国新疆库车)出发,经条支(条支的位置有不同的说法)、安息(即波斯帕提亚王国,今伊朗境内)等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