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朗在经学方面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王朗相关的轶事典故?

王朗在经学方面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王朗相关的轶事典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491 更新时间:2024/1/15 12:37:57

王朗(?-228年),本名王严,字景兴,汉末至三国曹魏时期重臣、经学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王朗早年师从太尉杨赐,因通晓经籍而被拜为郎中。后因杨赐去世而弃官服丧,不应孝廉之命。徐州刺史陶谦举其为茂才,拜徐州治中从事。后升任会稽太守,任内获百姓爱戴。建安元年(196年),王朗率军抵御孙策,终被孙策擒获。王朗甘忍流放的困境,拒绝为孙策效力。后来受到曹操的征辟,辗转数年才抵达许都,被拜为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魏王国建立后,以军祭酒兼领魏郡太守,又任少府、奉常、大理等职。曹丕继王位时,迁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曹魏建立后,改任司空,进封乐平乡侯。曹叡继位后,代华歆为司徒,进封兰陵侯。太和二年(228年),王朗去世,谥号为成。其孙女王元姬嫁于晋文帝司马昭,生晋武帝司马炎、齐献王司马攸。

王朗学识渊博,与其子王肃同为经学大家。著有《周易传》《春秋传》《孝经传》《周官传》等,并有文集三十四卷,今多已佚失。

主要成就:经学

王朗博学多闻,校注儒家经典,很有名气。正始六年(246年)12月,魏国朝廷以王朗所作的《周易传》作为学习《易》学的人必须考核的内容。

后世把王朗注解里的思想称为“王学”。王朗子王肃便是”王学“的代表人物。王肃所注《尚书》、《诗》、《论语》、《左传》等,在晋代列于学官,立有博士。今失传。因王肃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外祖,故借朝廷支持而盛行,一度压倒“郑学”,”王学“在东晋后逐渐衰亡。

王朗有文集三十卷,著有《周易传》、《春秋传》、《孝经传》、《周官传》等。《全三国文》还收录有《冬腊不得朝表》、《论乐舞表》、《上求正贷民表》、《谏行役夜表》、《答文帝表》、《劝育民省刑疏》、《谏文帝游猎疏》、《谏东征疏》、《谏明帝营修宫室疏》、《屡失皇子上疏》、《上请叙主簿张登》、《上刘纂等樗蒱事》、《奏贺朔故事》、《奏宜节省》、《劾刺史王凌不遣王基》、《四孤议》、《兴师与吴取蜀议》、《改元议》、《遗针御衣议》、《议不宜复肉刑》、《议》、《对孙策诘》、《答太祖遣谘孙权称臣》、《遗孙伯符书》、《与魏太子书》、《与许文休书三首》、《与锺繇书》、《论丧服书》、《相论》、《杂箴》、《贫窭语》、《塞势》。

轶事典故

华王优劣

《殷芸小说》及《世说新语》曾记载:王朗中年时以识度推崇华歆,华歆年终蜡祭八神之日曾经与子侄宴饮,王朗也学他。后来有人向张华提起此事,张华说:“王朗学华歆,都是形骸之外(表现在外面,一看就看出来)的东西,因此与他相差更远。”

《世说新语》还有一篇关于王朗的故事: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来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表示为难。王朗却说:“还好船比较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来强盗来了,王朗就想丢下那人不管了。华歆说:“一开始我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为了这一点。既然允许了他搭我们的船,怎么可以因为情况危急便把他抛弃了呢?”于是仍像当初那样携带并且关照那个人,世人凭这件事来判定华歆、王朗的优劣。但此事的可信度却遭后世质疑。

未可折而折

丞相曹操曾经请王朗赴宴,席上嘲讽他说:“不能学你当年在会稽丢了好饭碗(指王朗任会稽太守时兵败于孙策之事)。”王朗仰头叹息:“言行举止要表现得恰如其分真是太难了。”曹操问:“为什么这么说?”王朗回答:”像我那样,当年既为汉吏,不能保境安民,所以‘未可折而折,而您在这个场合,原本当尽地主之谊,体现恭敬好客、折节求贤的气度,想不到却如此对待新来的客人。这就是‘可折而不折了。“

保全亲友

王朗少年时与沛国名士刘阳交友。刘阳担任莒令,三十岁就去世了,所以后世很少听过他的消息。当初,刘阳认为汉室渐渐衰落,知道曹操有雄才,惧怕他对汉室不利,想要除掉他但未成功。等到曹操掌权后,下令寻找他的儿子的命令很急。其子惶恐而窘迫,无处可逃。刘阳的亲旧虽然多,但没有人敢帮助匿藏他。王朗于是接收他数年,等到从会稽回朝廷,又数次开解曹操。很久以后曹操终于赦免他,刘阳的人家于是得以保全。

屡荐贤才

当初,王朗任大理时曾推荐主簿、赵郡人张登“义济二君。宜加显异”,但曹操以需要提拔的人很多,于是搁置此事。到了黄初(220年-226年)初年,王朗再次与太尉钟繇共同推荐张登,魏文帝曹丕于是下诏以张登为太官令。黄初年间,曾有鹈鹕聚集在灵芝池,曹丕下诏公卿举有高尚品行的君子。王朗推荐光禄大夫杨彪(王朗的老师杨赐之子),并称病逊位让职给杨彪。曹丕于是为杨彪设置吏卒保护,地位仅次三公。并不许王朗逊位,王朗才起身。

标签: 王朗

更多文章

  • 西晋大臣振威将军、江州刺史:华轶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轶

    华轶(?-311年),字彦夏,西晋末年大臣,曹魏太尉华歆曾孙,太中大夫华表之孙,河南尹华澹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少有才气,闻于当世,泛爱博纳,众论美之。初为博士,累迁散骑常侍。东海王司马越治理兖州,引为留府长史。永嘉年间,官至振威将军、江州刺史。华轶有匡扶天下之志,每

  • 西晋大臣太子中庶子东乡侯:华峤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峤

    华峤(?-293),字叔骏,曹魏太尉华歆之孙、西晋太常华表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博闻多识,有良史之才,被司马昭辟为掾属,补尚书郎。晋武帝立,迁太子中庶子,拜散骑常侍,典中书著作。惠帝元康初,封乐乡侯,转秘书监,以《汉纪》烦秽,改作《汉后书》,起于光武帝,终于汉献帝,其

  • 西晋大臣左卫将军中书监:华廙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廙

    华廙(yì),字长骏,平原高唐(今山东禹城县)人。西晋时期大臣,曹魏太尉华歆之孙。太常华表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华廙出身平原华氏,气量宏大,思维敏捷,有才有义。泰始初年(265),授予冗从仆射,历黄门侍郎、散骑常侍、都督河北诸军事。太康初年,袭封观阳县伯

  • 西晋大臣太子少傅光禄勋:华表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表

    华表(204年-275年),字伟容,平原高唐(今山东禹城)人。魏晋时期大臣,曹魏太尉华歆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华表出身平原华氏,时年二十,拜散骑黄门郎,迁侍中。正元初年,大将军司马师废黜魏帝曹芳,华表与少府郑袤等共迎曹髦登位。石苞来朝,盛称曹髦为魏武帝再生。华表惧怕灾

  • 华歆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华歆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歆

    华歆(157年-232年1月30日),字子鱼,汉族。汉末三国时期名士、重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华歆早年拜太尉陈球为师,与卢植、郑玄、管宁等为同门,又与管宁、邴原共称一龙,华歆为龙头。汉灵帝时期,举孝廉出身,任郎中,因病去官。得到大将军何进征召,出任尚书郎,出任豫章太守,

  • 三国曹魏大臣尚书、侍中、尚书令:华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歆

    华歆(157年-232年1月30日),字子鱼,汉族。汉末三国时期名士、重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华歆早年拜太尉陈球为师,与卢植、郑玄、管宁等为同门,又与管宁、邴原共称一龙,华歆为龙头。汉灵帝时期,举孝廉出身,任郎中,因病去官。得到大将军何进征召,出任尚书郎,出任豫章太守,

  • 西汉末赤眉军起义军首领:樊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樊崇

    樊崇(?27年),字细君,西汉末年著名农民起义领袖、赤眉军首领。英勇善战,富有谋略,曾发动农民起义,为推翻新莽王朝做出巨大贡献。拥戴刘盆子即位,拜为御史大夫,但其本身文化浅薄。赤眉占据长安期间,长安城一度陷入混乱。建武三年,联合赤眉军首领逢安等再度起义,兵败被刘秀部将所杀。赤眉军起义人物生平举兵起

  • 东汉外交家:甘英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甘英

    甘英(生卒年不详),字崇兰,东汉人,曾在汉和帝永元九年(97年)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罗马帝国)。人物生平曾于汉和帝永元九年(97年)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罗马帝国)。他率领使团一行从龟兹(今中国新疆库车)出发,经条支(条支的位置有不同的说法)、安息(即波斯帕提亚王国,今伊朗境内)等诸

  • 有哪些与程昱相关的轶事典故?如何评价程昱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程昱

    程昱(yù)(141年~220年),字仲德,兖州东郡东阿(今山东省东阿县)人,东汉后期至三国时期曹魏谋士、名臣、将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长八尺三寸,美须髯 。本名程立,因梦中在泰山捧日,更名程昱。曾于东阿率领民众抗击黄巾。初平三年(192年),被曹操征辟为寿

  • 三国曹魏谋士奋武将军安乡侯:程昱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程昱

    程昱(yù)(141年~220年),字仲德,兖州东郡东阿(今山东省东阿县)人,东汉后期至三国时期曹魏谋士、名臣、将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长八尺三寸,美须髯 。本名程立,因梦中在泰山捧日,更名程昱。曾于东阿率领民众抗击黄巾。初平三年(192年),被曹操征辟为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