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太平天国将领右军主将:韦俊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太平天国将领右军主将:韦俊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229 更新时间:2023/12/14 1:51:04

韦志俊(1827-1884),又名俊,广西桂平人,太平天国名将。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弟,地主兼典当商出身。参加金田起义,1853年3月定都天京封国宗,12月参加三汊河之战。1854年加提督军务衔。1855年春参加江西湖口、九江战役,1856年4月击伤湘军悍将罗泽南。1857年春转战江西吉安等地,受挫后投奔安徽霍山陈玉成,是年封定天福。1858年授右军主将,后入豫转战鄂北,次年春出击苏北,后移安徽池州(今贵池),10月降于湘军,为参将。池州旋被太平军夺回。1860年反攻石埭(今广阳),随后又破枞阳镇。1861年9月,复据池州。1862年7月再陷安徽宁国府(今宣城),升副将加总兵衔。1884年5月8日卒。葬于宣城县孙家埠乡汪村。其孙光照、师洛等于民国十二年十月立碑,1980年7月其坟和墓碑被发现。

韦俊,北王韦昌辉之弟,太平天国主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早在金田起义的时候,韦俊便随韦昌辉参加了太平军。

说起来,韦俊还真是个人才。

太平军中多是没有读过书的贫苦老百姓,韦俊由于家境殷实,年少时便读过多年私塾,是个识文断字的人。

而且,韦俊骁勇善战,有领兵打仗的才能。

不论是金田起义,还是在建立太平天国后的太平军西征,很多战役都有韦俊参与指挥。

由于他在战场上英勇无比,又立下无数战功,因此在天京事变之前,洪秀全对他都颇为器重,封他为右军主将。

韦俊对洪秀全的知遇之恩颇为感激,对太平天国亦是忠心耿耿。

1856年,武昌城遭到了清军的围攻。

当时负责驻守武昌城的正是韦俊。

面对清军数十万兵力的围攻,韦俊一方面严防死守,另一方面则不断伺机出击,数次击败清军的进攻,甚至还打死了清军将领罗泽南。

见识了韦俊的厉害,当时负责指挥的清军将领曾国藩再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团团围住武昌城,打算将韦俊及城中的太平军困死。

城中本就粮草不足,再加上多次与清军对战死伤惨重。想要守住武昌城,对韦俊而言,并非易事。唯有坚持到太平军前来增援,然后内外夹击,才能打败围而不攻的清军。

大约僵持了半年有余,韦俊不仅没能等到太平军增援,反而由于粮道被扼,粮草供给也非常匮乏,很难再支撑下去了。

曾国藩探得消息后,几次命人将劝降书射入城中。不过都遭到韦俊的严辞拒绝。

但是,韦俊很快就面临了人生最艰难的时候。

(天京事变)

这个艰难来自于“天京事变”。

原来,自从在天京建都后,天王洪秀全便做起了甩手掌柜,把军政大权一概交给了东王杨秀清。

韦昌辉则作为杨秀清的助手,负责日常事务和保卫工作。

由于韦昌辉也是老革命,再加上之前他一直率军作战,在军中颇有威望,以致专权的杨秀清把他视为威胁,对他排挤不断,还数次公然羞辱他。

对于杨秀清的刁难和跋扈,圆滑的韦昌辉并没有和他正面交锋,而是处处表现得极为敬重,并显示出极为畏惧的样子。

比如,杨秀清的轿子还远远未到,韦昌辉就趋步而前,扶轿相迎。再比如,杨秀清每与他论事不过数句,他必跪下立拜,感谢杨秀清教导。

韦昌辉的态度,让杨秀清很满意,对他的敌意也渐渐消散了。

不过,韦昌辉一向自视甚高,并不甘心屈居于杨秀清之下,所以他暗中一直伺机夺权。

还别说,机会终于等来了。

就在韦昌辉领兵在外出征的时候,洪秀全给他发了一封秘诏,要他进京勤王,诛杀杨秀清。

洪秀全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杨秀清借“天父”之口,逼他封自己为“万岁”。

杨秀清已经是太平天国的九千岁了,但他由于大权在握,朝中又多是他安插的心腹,所以他早已不满做九千岁了,他要做“万岁”。

“万岁”在封建王朝,那就是皇帝。

洪秀全虽然“两耳不闻窗外事”,但他绝不能容忍任何人对他的权势产生威胁。于是洪秀全便给韦昌辉发了一道秘诏,让他除掉杨秀清。

既然是秘诏,当然不能大张旗鼓冲进天京城。所以,韦昌辉在凌晨秘密潜入天京城,并直奔还在酣睡中的东王府。不待府中人防备,韦昌辉便将府中上下全部诛杀,这其中自然包含了杨秀清。

随后,韦昌辉不待洪秀全命令,又对杨秀清的党羽进行了大清洗。这一番杀戮,便有2万多人死在了韦昌辉和他的部众手中。

韦昌辉的行为,激起了太平天国军民的极大不满。洪秀全于是借机捕杀了韦昌辉。

韦昌辉死后,韦俊的境地十分尴尬。

一是,他无端地成了韦昌辉所杀人的家属们的共同仇敌。

二是,洪秀全不仅对韦俊守城粮草空虚一事坐视不管,还对韦俊百般猜忌,唯恐他于己不利。

韦俊太难了。

他深知胜则功高盖主,会引来杀身之祸;败则被兴师问罪,一样有性命之忧。

那么远遁江湖呢?

脱离了太平军,韦俊知道清军也不会放过自己,到时死得更加如鸿毛一般。

前亦不行,退亦不行,那就痛快地自尽吧。

可是韦俊深知,他就算自杀,太平天国也不会追认他为烈士,而清军也依旧视他为贼寇。总之,他就算是自尽也得不到任何一方的承认。

既然自杀也解决不了问题,那么只有投降清军了。

1858年,在李鸿章的说服下,韦俊投降了清军。

韦俊投降后,他不光受到了清军的优待,还被封为参将。

之所以韦俊能得到优待,一方面他是太平天国第一个投降的重要将领。另一方面,清廷也是为了让更多的太平军将领投降,所以对韦俊特别宽厚,以示恩宠。

韦俊在太平天国被镇压后,一度起了衣锦还乡的念头。

韦俊回乡,一是省亲,二是为哥哥韦昌辉建立祠堂。

然而,乡人却对韦俊当初降清极为唾弃,不光骂他为“反骨韦十二(韦俊在家排十二)”,还拒绝了他出钱为乡里修桥的举动。

由于受到乡里强烈的排斥,韦俊最后只能老死客乡。

生不能归故里,死亦不能落桑梓。

就算如此,乡人依旧不打算原谅韦俊。

韦俊去世的第10年,他的乡邻终于将当年拒绝韦俊所修的桥,修建了起来。

修建完毕后,乡邻在石碑上记下:“金田韦某降清归里,颇以金钱施舟梁悦人,购运径尺余柳杉,将易梁,里人拒弗受。”

标签: 韦俊

更多文章

  • 元朝数学家王恂作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恂

    王恂(1235年1281年),字敬甫,中山唐县(今河北唐县)人,元代数学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恂跟刘秉忠学习数学、天文、后与郭守敬一道从刘秉忠学习数学和天文历法,精通历算之学,王恂任太史令期间,分掌天文观测和推算方面的工作,遍考历书四十余家。 他在《授时历》的编制工作

  • 西晋时期外戚、富豪:王恺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王恺

    王恺(生卒年不详),字君夫,东海郡郯县(今山东省郯城县)人。西晋时期外戚、富豪,曹魏司徒王朗之孙,卫将军王肃第四子,晋武帝司马炎的舅舅,文明皇后王元姬的弟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起家员外郎,参与诛杀外戚杨骏,受封山都县公。迁骁骑将军、散骑常侍,坐事免官。起任射声校尉,迁后

  • 西晋外戚大臣兰陵侯:王恂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恂

    王恂(?278年),字良夫。东海郡郯县(tán,今山东郯城西南) 人。王朗之孙,王肃之子,王元姬之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王恂,字良夫,是西晋文明皇后王元姬的弟弟,其父王肃,在曹魏时袭封兰陵侯,官至中领军。公元256年(甘露元年),王肃去世,由王恂的

  • 王肃有哪些成就与作为?王肃留下了哪些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肃

    王肃(195年-256年),字子雍,三国时期魏国大臣、经学家,司徒王朗的儿子、晋文帝司马昭岳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肃出身东海王氏,师从大儒宋忠。早年任散骑黄门侍郎,袭封兰陵侯。历任散骑常侍、秘书监、崇文馆祭酒,屡次建议时政,外放广平太守、河南尹。齐王曹芳被废,迎接高贵

  • 三国曹魏大臣中领军、散骑常侍:王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肃

    王肃(195年-256年),字子雍,三国时期魏国大臣、经学家,司徒王朗的儿子、晋文帝司马昭岳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肃出身东海王氏,师从大儒宋忠。早年任散骑黄门侍郎,袭封兰陵侯。历任散骑常侍、秘书监、崇文馆祭酒,屡次建议时政,外放广平太守、河南尹。齐王曹芳被废,迎接高贵

  • 王朗在经学方面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王朗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王朗

    王朗(?-228年),本名王严,字景兴,汉末至三国曹魏时期重臣、经学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朗早年师从太尉杨赐,因通晓经籍而被拜为郎中。后因杨赐去世而弃官服丧,不应孝廉之命。徐州刺史陶谦举其为茂才,拜徐州治中从事。后升任会稽太守,任内获百姓爱戴。建安元年(196年),王

  • 西晋大臣振威将军、江州刺史:华轶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轶

    华轶(?-311年),字彦夏,西晋末年大臣,曹魏太尉华歆曾孙,太中大夫华表之孙,河南尹华澹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少有才气,闻于当世,泛爱博纳,众论美之。初为博士,累迁散骑常侍。东海王司马越治理兖州,引为留府长史。永嘉年间,官至振威将军、江州刺史。华轶有匡扶天下之志,每

  • 西晋大臣太子中庶子东乡侯:华峤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峤

    华峤(?-293),字叔骏,曹魏太尉华歆之孙、西晋太常华表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博闻多识,有良史之才,被司马昭辟为掾属,补尚书郎。晋武帝立,迁太子中庶子,拜散骑常侍,典中书著作。惠帝元康初,封乐乡侯,转秘书监,以《汉纪》烦秽,改作《汉后书》,起于光武帝,终于汉献帝,其

  • 西晋大臣左卫将军中书监:华廙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廙

    华廙(yì),字长骏,平原高唐(今山东禹城县)人。西晋时期大臣,曹魏太尉华歆之孙。太常华表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华廙出身平原华氏,气量宏大,思维敏捷,有才有义。泰始初年(265),授予冗从仆射,历黄门侍郎、散骑常侍、都督河北诸军事。太康初年,袭封观阳县伯

  • 西晋大臣太子少傅光禄勋:华表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表

    华表(204年-275年),字伟容,平原高唐(今山东禹城)人。魏晋时期大臣,曹魏太尉华歆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华表出身平原华氏,时年二十,拜散骑黄门郎,迁侍中。正元初年,大将军司马师废黜魏帝曹芳,华表与少府郑袤等共迎曹髦登位。石苞来朝,盛称曹髦为魏武帝再生。华表惧怕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