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裴子野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裴子野相关的轶事典故?

裴子野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裴子野相关的轶事典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770 更新时间:2023/12/15 5:44:52

裴子野(469年~530年),字几原,河东闻喜人。南朝大臣、史学家、文学家,太中大夫裴松之曾孙,“史学三裴”之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勤奋好学,善于属文。初仕南齐,起家武陵左常侍、右军参军,以父丧去职。梁朝建立后,除右军参军、廷尉正,出任冠军录事参军,迁国子博士,转比部郎中、仁威记室参军。出为诸暨县令,合境无讼。得到吏部尚书徐勉提拔,以为著作郎,负责监修国史及起居注,兼任通事舍人,迁通直散骑侍郎,知制诰,迁中书侍郎。大通元年,转鸿胪卿、步兵校尉。中大通二年,卒于任上,时年六十二。追赠散骑常侍,谥号为贞。著有《集注丧服》二卷、《续裴氏家传》二卷、《众僧传》二十卷,《百官九品》二卷,《附益谥法》一卷,《方国使图》一、《宋略》20卷、 辑有文集20卷等。

个人作品

裴子野的著述甚丰。他年轻时著《宋略》,影响深远。当初,裴子野曾祖裴松之刘宋时曾受诏续修何承天的《宋书》,未完成就逝世了。裴子野有志继承祖业,完成修史重任。 [2] 他在《宋略·总论》中说; “子野生乎泰始(465-471年)之季,长于永明(483-493年)之年,家有旧书,闻见又接,是以不用浮浅。”两晋南北朝私家修史甚众,单修《宋书》者,有何承天,山谦之、苏宝生、徐爰、沈约等。唯沈约的《宋书》极为流行。裴于野观沈约《宋书》后,认为其繁琐,便删繁存简,“因宋之新史,为宋略二十卷。”“其叙事评论多善。”沈约见后感叹道: “吾弗逮也。”兰陵王萧琛评论《宋略》“可与《过秦》、《王命》相匹敌”。当时范缜读后说;“弥纶首尾,勒成一代,属辞比事,有足观者。”

《宋略》20卷,是南朝宋史专著,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极赞赏之,“世之言宋史者,以裴略为上,沈书次之。”又说:“裴几原删宋史为二十篇,芟烦撮要,实有其力。”《宋略》主要是删繁,也有所补充。全书已于宋、元散佚,仅散见于唐代史学家杜佑所撰的《通典》、唐许嵩撰的《建康实录》、宋李昉等编的《文苑英华》、以及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著述中。《宋略》主要论述刘宋兴亡,其议事论赞受到诸家的引用。《资治通鉴》采用裴子野论十篇,如《论典签专恣之害》、《论仕途唯门户不问贤能之非》,裴子野论事颇有见解。

其一生著述,除《宋略》外,尚有《集注丧服》2卷,《续裴氏家传》2卷,《众僧传》20卷,《百官九品》2卷,《附益谥法》1卷,《裴子野文集》20卷,均佚。曾草创《齐梁春秋》未就。清人严可均辑佚裴子野文,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逯钦立曾辑佚其诗,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轶事典故

裴子野具备了文史学家的修养和素质,以知识渊博令人折服。当时梁西北境外有滑国及白题二国,遣使臣朝贡。这二国从汉代以来就很少与汉族交往了,朝中没有人知道他们来自何方。裴于野见使者后,思索片刻便说:“汉颍阴侯斩胡白题将一人。服虔注云:‘白题,胡名也。又汉定元侯击虏,八滑从之,此其后乎。”在场的众臣听后都很佩服他的广闻博识。此后裴子野奉敕撰著《方国使图》,记录邻近20余个国家的物产和风土人情。裴子野博览群书,著述文章,以文速见长。梁普通七年(526年)准备出师伐北魏,梁武帝敕裴子野写讨魏檄文,他在朝中当堂挥笔著文。梁武帝观后说:“其形虽弱,共文甚壮。”至此,梁朝的大小檄文均由裴子野执草。有人问他文速之道,裴子野回答说:“人皆成于手,我独成于心”。南北朝时期文学领域受玄学影响很深,文章追求华丽,散文骈俪化,多有繁缛堆砌毛病。唯裴子野“不尚丽靡之词,其制作多法古,与今文体异。”他曾著《雕虫论》,反对“摈落六艺”,“非止乎礼义的文风,对当时“深心主卉木,远致极风云”、“巧而不要,隐而不深”的颓废文风进行批评。他的作品清新秀美,质朴无华,体现‘复古笔法。如梁普通七年(526年)所作《喻虏檄心》:“朕谓其君是恶,其民何罪,矜此涂炭,用寝兵草。今戎丑数亡,自相吞噬,重以无旱,弥年谷价腾踊,丁壮死于军旅,妇女疲于转输,虐政惨刑,曾无惩政。”文章一气呵成,真实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笔力刚劲,与堆砌典故的骈体文差别甚大,颇有秦汉遗风。裴子野还以擅诗著称,可惜已散佚,仅存3首,散见《艺文类聚》、《初学记》中。

标签: 裴子野

更多文章

  • 裴子野是个怎样的人?裴子野的一生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裴子野

    裴子野(469年~530年),字几原,河东闻喜人。南朝大臣、史学家、文学家,太中大夫裴松之曾孙,“史学三裴”之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勤奋好学,善于属文。初仕南齐,起家武陵左常侍、右军参军,以父丧去职。梁朝建立后,除右军参军、廷尉正,出任冠军录事参

  • 南朝大臣、史学家、文学家:裴子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裴子野

    裴子野(469年~530年),字几原,河东闻喜人。南朝大臣、史学家、文学家,太中大夫裴松之曾孙,“史学三裴”之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勤奋好学,善于属文。初仕南齐,起家武陵左常侍、右军参军,以父丧去职。梁朝建立后,除右军参军、廷尉正,出任冠军录事参

  • 南朝大臣、史学家、文学家:裴昭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裴昭明

    裴昭明(?~502年),字昭明,河东闻喜人,南朝大臣,南中郎将参军裴骃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裴昭明,河东郡闻喜县人,昭明年轻时便传授儒学和史学,宋泰始年间任太学博士。有司奏报说:“太子结婚,纳征礼用的是玉璧和虎皮,不清楚这有什么根据。”

  • 在政治与史学方面裴松之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裴松之

    裴松之(372年~451年),字世期,河东郡闻喜县人,东晋、刘宋时期官员、史学家,为《三国志注》的作者,与其子裴骃、曾孙裴子野“史学三裴”之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裴松之出身世代公卿的士族河东裴氏,八岁熟知《论语》《毛诗》,初仕东晋,历任殿中将军、

  • 东晋至刘宋时期官员、史学家:裴松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裴松之

    裴松之(372年~451年),字世期,河东郡闻喜县人,东晋、刘宋时期官员、史学家,为《三国志注》的作者,与其子裴骃、曾孙裴子野“史学三裴”之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裴松之出身世代公卿的士族河东裴氏,八岁熟知《论语》《毛诗》,初仕东晋,历任殿中将军、

  • 东汉末刘璋益州别驾从事:张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松

    张松(?-212年),字子乔(字永年为演义混淆,实为蜀中另一位名臣彭羕的字),蜀郡成都人,东汉末年刘璋部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安十三年(208年),张松为益州牧刘璋别驾从事,被派遣至曹操处而不为其所存录,因而怀怨恨。回蜀后,劝刘璋与曹操断绝关系,并说璋连好刘备;其后,

  • 三国蜀汉大臣云南太守阳迁亭侯:吕凯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吕凯

    吕凯(?~225年),字季平,永昌郡不韦县(今云南保山金鸡)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任永昌郡五官掾功曹。章武三年(223年),建宁太守雍闿反叛,投降吴国,吴国任雍闿为永昌太守,吕凯闭境抗拒雍闿。建兴三年(225年),丞相诸葛亮南征,表奏吕凯功劳,任命他

  • 三国曹魏大臣武猛都尉厉节中郎将裨将军关内侯:吕常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吕常

    吕常(161~221),荆州南阳博望人,三国时期曹魏横海将军、章陵太守,为武猛都尉厉节中郎将裨将军,封关内侯。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常以中勇,显名州司,试守雉长,执戈秉戎,慎守易,兵不顿于敌国,坠不侵于四邻,拜武猛都尉厉节中郎将裨将军,封关内侯。王师南征,与充军从,奄有江汉

  • 宋朝时期伪齐丞相:张孝纯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张孝纯

    北宋靖康年间,一场由金人南侵引发的“靖康之变”让宋朝的半壁江山变色。其后,金人陆续扶持张邦昌、刘豫等建立伪朝,宋高宗登基称帝,宋和伪齐、金国之间大战连连,后又签订和议息兵。长时间的战乱和改朝换代让无数人为未来做出了选择,有当英雄的,有变节投敌的,也有随波逐流的。有的人的选择

  • 明朝开国初将领:王弼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弼

    有句话叫:猛将常在阵上死,善泳终会江中亡。元末明初,猛将如云,诸如花云、丁普郎、徐达、朱文正等辈,个个都武艺超群,武勇过人,有万夫不挡之勇。可惜的是,这些“战神”级的人物,有的英勇就义,有的被开国皇帝诛杀,得到善终者寥寥无几。今天说说武力指数不在他们之下的“双刀